成语

威福由己的意思

wēiyóu

威福由己



拼音wēi fú yóu jǐ

注音ㄨㄟ ㄈㄨˊ 一ㄡˊ ㄐ一ˇ

解释威福:指赏罚。任赏任罚,自己一人说了算。比喻大权在握,独断专行。

出处《新唐书·刘炜之传》:“太后威福由己,而帝营救,速吾祸也。”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大权在握,独断专行。

感情威福由己是中性词。

近义威福自己

英语ride/walk roughshod over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wēi   注音  ㄨㄟ   
部首  女部  部外笔画  6画  总笔画  9画  
五笔86  DGVT  五笔98  DGVD  仓颉  IHMV  郑码  HMAZ  四角  53200  结构  上三包围电码  1218  区位  4594  统一码  5A01  笔顺  一ノ一フノ一フ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威的拼音:wēi(ㄨㄟ)  

⒈ 表现出来使人敬畏的气魄:威力。威风。权威。

⒉ 凭借力量或势力:威胁。威慑。

统一码

威字UNICODE编码U+5A01,10进制: 23041,UTF-32: 00005A01,UTF-8: E5 A8 81。

威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威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by force、might、power

造字法

形声:从女、戌声

English

pomp, power; powerful; dominat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威的拼音: wēi  

〈词性:名〉

(1) 威力;威风 [might;power]

威,畏也。——《说文》

威也者,力也。——《吕氏春秋·荡兵》

有而可畏谓之威《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严大国之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秦王之威。

威天下不以兵革。——《孟子·公孙丑下》

威棱威乎邻国。——《汉书·李广传》

威振四海。——汉· 贾谊《过秦论》

为敛威去。——《明史》

(2) 又如:威风杀气(威风恶煞;盛气凌人);威弧(很有威力的弧矢);威折(以威力使之折服);威服(以威力慑服);威柄(威权,权力);威畏(以威势使之畏服);威约(威势为人制约);威凌(以威势相欺凌);威绥(以威力使之安定)

(3) 尊严,威严 [dignity]

畏威保位。——《明史》

吏惮其威。

(4) 又如:威荣(尊严与荣华);威法(威严的法令);威神(尊严的神灵);威裕(威严和宽仁);威敬(有威严,令人敬重);威光(威严的光芒);威棱(声势威仪);威德(威严与恩德);威锋(威德);威权(威势与权力);威灵(声势威仪);威声(威严的名声);威神(威仪的神灵);威化(声威德化)

(5) 虐害。通“畏” [terrible thing]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老子》

(6) 刑罚 [penalty]。如:威威(处罚罪犯);威令(刑法或军政命令);威辟(重刑苛法)

(7) 古代军事编制单位 [hundred families]

百户为“威”,设中、前、后、左、右五所,每军百户曰威。——《南疆逸史》

词性变化

威的拼音: wēi  

〈词性:形〉

〈词性:方〉∶漂亮的 [beautiful]

楹联贴好了,徐炳华得意地问众人:“威不威?” 傻子权竖起两个大拇指,大声说:“威呀”!—— 陈残云《香飘四季》

威的拼音: wēi  

〈词性:动〉

(1) 畏惧。通“畏” [fear]

死丧之威,兄弟孔怀。——《诗·小雅·常棣》

威,畏也,可畏惧也。——《释名·释言语》

见怀思威。——《国语·晋语四》

(2) 震慑 [shock]

吾三战而三胜,声威天下。——《战国策》

教我先威众。——《史记·陈涉世家》

常用词组

威逼、威德、威风、威风凛凛、威凤一羽、威福自己、威骇、威吓、威力、威厉、威烈、威灵、威猛、威名、威尼斯、威迫、威迫利诱、威容、威慑、威士忌,威士忌酒、威势、威望、威武、威武不屈、威显、威胁、威信、威信扫地、威严、威仪、威震天下、威重、威尊命贱

  拼音    注音  ㄈㄨˊ   
简体部首  礻部  部外笔画  9画  总笔画  13画  
繁体部首  示部  部外笔画  9画  总笔画  14画  
五笔  PYGL  仓颉  IFMRW  郑码  WSJK  四角  31266  结构  左右电码  4395  区位  2403  统一码  798F  笔顺  丶フ丨丶一丨フ一丨フ一丨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福的拼音:fú(ㄈㄨˊ)  

⒈ 一切顺利,幸运,与“祸”相对:福气。享福。造福。祝福。福利。福音。福相。作威作福(原指统治者专行赏罚,独揽威权。后形容滥用权势,横行霸道)。

⒉ 旧时妇女行礼的姿势:万福。

⒊ 祭神的酒肉:福食。福酒。福物。

⒋ 保祐:“小信未孚,神弗福也”。福荫。福佑。

⒌ 姓。

统一码

福字UNICODE编码U+798F,10进制: 31119,UTF-32: 0000798F,UTF-8: E7 A6 8F。

福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福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副畗

汉英互译

blessing、good fortune

相关字词

造字法

形声

English

happiness, good fortune, blessing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福的拼音:   

〈词性:名〉

(1) (形声。从示,“畐”声。声符亦兼表字义。“畐”,本象形,是“腹”字的初文,上象人首,“田”象腹部之形。腹中的“十”符,表示充满之义,则“畐”有腹满义。“福”“富”互训,以明家富则有福。本义:福气,福运。与“祸”相对)

(2) 古称富贵寿考等齐备为福。与“祸”相对 [blessing;happiness]

福,祐也。——《说文》。按,本作祜也。

安利之谓福。——贾谊《道德说》

师其类者谓之福。——《荀子·天论》

福者,备也。备者,百顺之名也。——《礼记·祭统》

受茲介福。——《易·晋》

万福来求。——《诗·小雅·桑扈》

降福既多。——《诗·鲁颂·閟宫》

全寿富贵之谓福。——《韩非子·解老》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老子》

(3) 又如:福泽(福分;福气);福无双降,祸不单行(好事不多,祸事不少。特指接连遇到不幸);福缘(福气);福寿(幸福长寿)

(4) 祭祀用的酒肉 [sacrifice]

为人祭曰致福。——《礼记·少仪》

凡祭祀之致福者。——《周礼·膳夫》。注:“谓诸臣祭祀。进其余肉,归祚于王。”

(5) 又如:福礼(祭祀用的供品);福酒(祭过神明的酒);福食(供祀神用的食物);福脯(祭祀用的干肉)

(6) 用于书信中,表示良好祝愿 [used in letters in conveying good wishes]。如:福安;福体;福躬(旧时书信中对尊长的敬语。指安吉的身体)

(7) 姓

词性变化

福的拼音:   

〈词性:动〉

(1) 赐福,保佑 [bless and protect]

亦其福女。——《诗·鲁颂·閟宫》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左传·庄公十年》

(2) 又如:福田(佛教认为积善可得福报,犹如种田就会有收获一样);福柄(指作威作福的权力);福神(能赐人幸福的神灵);福善祸淫(赐福给为善的人,降祸给作恶的人)

(3) 亦作“拂”。行礼。上身稍微前倾,双手重叠在偏右方向上下移动 [salute]

刘姥姥便知是 贾母了,忙上来陪着笑,福了几福。——《红楼梦》

(4) 通“副”(   )。相称,符合 [match;fit]

邦福重宝,闻于傍乡。——《史记·龟策列传》

仰福帝居,阳曜阴藏。——张衡《西京赋》

(5) 又如:福德(符合道德准则);福望(符合众人的愿望)

常用词组

福地、福分、福晋、福利、福气、福如东海、福生于微、福寿年高、福寿齐天、福寿无疆、福相、福音、福佑、福祉、福至心灵、福州

  拼音  yóu   注音  一ㄡˊ   
部首  田部  部外笔画  0画  总笔画  5画  
五笔  MHNG  仓颉  LW  郑码  KIA  四角  50600  结构  单一电码  3945  区位  5141  统一码  7531  笔顺  丨フ一丨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由的拼音:yóu(一ㄡˊ)  

⒈ 原因:原由。事由。理由。由于(介词,表示原因或理由)。

⒉ 自,从:由表及里。由衷(出于本心)。

⒊ 顺随,听从,归属:由不得。信马由缰。

⒋ 经过,经历:必由之路。由来已久。

⒌ 凭借:由此可知。

⒍ 古同“犹”,尚且,还。

⒎ 古同“犹”,犹如,好像。

⒏ 姓。

统一码

由字UNICODE编码U+7531,10进制: 30001,UTF-32: 00007531,UTF-8: E7 94 B1。

由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由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㽕凷甴逌

汉英互译

cause、due to、because of、by、follow、obey、reason、through

English

cause, reason; from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由的拼音: yóu  

〈词性:动〉

(1) (《说文》无“由”字,古字字形)

(2) 树木生新枝。亦泛指萌生 [sprout]

今在析木之津,犹将复由。——《左传》

(3) 又如:由蘖(树木枯槁或被砍伐后重发的枝条);

(4) 经,由 [pass through;by way of]

谁能出不由户?——《论语·雍也》

余在刑部狱,见死而由窦出者日三四人。——方苞《狱中杂记》

(5) 又如:必由之路;,由边门出去

(6) 行走 [walk]

舍正路而不由,哀哉。——《孟子》

(7) 通“以”(   )。用 [use]

君子无易由言。——《诗·小雅·小弁》。笺:“由,用也。”

不能由吾子。——《左传·襄公三十年》。杜预注:“由,用也。”

亿万舟楫,亿万垣墙,窒隙防淫,是必由之。——《天工开物》

(8) 又如:由房(用房中的音乐娱乐)

(9) 任用 [appoint]

以晋国之多虞,不能由君子;使吾子辱在泥涂久矣。 武之罪也。——《左传》

废而不由,则女德不厌。——《汉书》

(10) 又如:由绎(任用之而使其尽力施展才能)

(11) 听凭;听任 [allow;let]

若赛锦,由你是谁,都输与他。——《水浒传》

(12) 又如:由得(任凭);由心(任凭心意);由本(安于本分);由身(任凭自己);由性(任凭心意)

(13) 遵从;遵照 [follow]

不愆不忘,率由旧章。——《诗·大雅》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论语》

(14) 又如:由文(遵循礼仪);由行(依其道而行);由礼(遵循礼教)

(15) 游玩 [stroll about]。如:由衍(游行衍溢。纵情游乐);由敖(游乐);由喜(游戏);由由(愉悦)

(16) 蹈行;践履 [conform to]

隘与不恭,君子之不由也。——《孟子》

是故隆礼由礼,谓之有方之士。——《礼记》

词性变化

由的拼音: yóu  

〈词性:名〉

(1) 原由;缘故 [reason]

盖闻古者祖有功而宗有德,制礼乐各有由。——《史记》

(2) 又如:由状(原由与情况);由缘(缘故);由委(原委);由始(起因;起始)

(3) 来源;开头 [origin]

善行动于心,善言出于意,同由共本,一气不异。——汉· 王充《论衡》

(4) 又如:由历(起始和历程);由趣(来历;由末);由绪(来历;来由)

(5) 机缘;机会 [opportunity]

某也愿见,无由达。——《仪礼》

吾欲归附关中,但未有由耳。——《周书》

(6) 法式 [code]

匪言勿言,匪由勿语。——《诗·小雅·宾之初筵》

(7) 途径;办法 [way]

圣武之治民也,进则使无由得其所利,退则使无由避其所害。——《管子》

(8) 又如:无由(没有门径,无从)

(9) 姓。如:由吾(复姓)

由的拼音: yóu  

<连>

(1) 因为;由于 [because of;due to]

由是则生,而有所不用也。——《孟子·告子上》

宣宗初亦号供奉, 程既审上晓音律…必为奇巧声动上,由是得幸。—— 宋· 王谠《唐语林·雅量》

由是之扬,之杭,之金陵,名达于缙绅间(之,动词,到)。—— 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2) 又如:由以(因而)

由的拼音: yóu  

〈词性:介〉

(1) 自,从…(表示起点) [from]

由,自也。——《尔雅》

由屋顶放光入室。——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2) 又如:由中(由衷);由自(自,尚自);由来(自始以来);由忠(由衷)

常用词组

由不得、由来、由头、由于、由衷

  拼音    注音  ㄐ一ˇ   
部首  己部  部外笔画  0画  总笔画  3画  
五笔  NNGN  仓颉  SU  郑码  YY  四角  17717  结构  单一电码  1569  区位  2826  统一码  5DF1  笔顺  フ一フ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己的拼音:jǐ(ㄐ一ˇ)  

⒈ 对别人称本身:自己。知己。反求诸己。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⒉ 天干的第六位,用作顺序第六的代称。

统一码

己字UNICODE编码U+5DF1,10进制: 24049,UTF-32: 00005DF1,UTF-8: E5 B7 B1。

己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己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oneself、personal

相关字词

人、彼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self, oneself; personal, private; 6th heavenly stem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己的拼音:   

〈词性:代〉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绳曲之形。“己”是古“纪”字,假借作“自己”用。①本义:丝的头绪,用以缠束丝。②自己) 自己,本人 [oneself]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兵法》

而己亦人也。——《吕氏春秋·察今》

自拟己头。——晋· 干宝《搜神记》

且噬己也。——唐· 柳宗元《三戒》

不以己悲。——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在己为有悔。——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2) 又如:舍己为公;异己;克己;知己;己身(自己);己私(自己的欲望);己里钱(血汗钱,私房钱)

词性变化

己的拼音:   

〈词性:名〉

(1) 天干的第六位 [the sixth of the ten Heavenly Stems]

己与三相近。——《吕氏春秋·慎行论》

(2) 又如: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己的拼音:   

〈词性:动〉

借作“给” [give]

一二千两银子东西己人!叫他唱二万出戏我看了,己他一个!——《醒世姻缘传》

常用词组

己方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