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wěi wěi qū qū
注音ㄨㄟˇ ㄨㄟˇ ㄑㄨ ㄑㄨ
解释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心里十分难过。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20回:“那日已是迎娶吉期,袭人本不是那一种泼辣人,委委屈屈的上轿而去,心里另想到那里再作打算。”
例子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中册:“芙蓉用委委屈屈的声音说,‘一见面就说:……’”
用法作定语、状语;用于人的心情。
感情委委屈屈是中性词。
近义委委曲曲
动物生肖牛,虎,蛇
委的拼音:wěi(ㄨㄟˇ)
⒈ 任,派,把事交给人办:委托。委派。委任。委员。委以重任。
⒉ 抛弃,舍弃:委弃。委之于地。
⒊ 推托,卸:推委。委罪。
⒋ 曲折,弯转:委曲。委婉。委屈。
⒌ 积聚:委积。
⒍ 末、尾:原委。穷源意委(追究事物本原及其发展)。
⒎ 确实:委实。
⒏ 无精打采,不振作:委顿。委靡。
委的拼音:wēi(ㄨㄟ)
⒈ 〔委蛇(yí ㄧˊ )〕①敷衍,应付;②同“逶迤”。
委字UNICODE编码U+59D4,10进制: 22996,UTF-32: 000059D4,UTF-8: E5 A7 94。
委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委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諉
appoint、committee、end、listless、really、roundabout、shift、throw away、trust
会意
appoint, send, commission
详细解释◎ 委的拼音: wēi
〈词性:形〉
(1) 曲,委曲 [bending]
委两馆于咸唐。——《楚辞·九叹·远游》
委貌,冠形有委曲之貌,上大下小也。——《释名·释首饰》
委委佗佗。——《诗·鄘风·君子偕老》
(2) 另见 wěi
委蛇
◎ 委的拼音: wěi
〈词性:动〉
(1) (会意。从女,从禾。“女”表顺随,“禾”表委曲。本义:曲折)
(2) 同本义 [bend]
委,委随也。——《说文》。按,委随犹委蛇。
若至委曲小变,不可胜道。——《史记·天官书》
(3) 又如:委折(曲折);委注(曲折流往);委宛(委曲婉转);委纡(曲折);委延(曲折蜿蜒);委坠(曲折,遥远)
(4) [在古书中的常用义]堆积,存放 [pile up;accumulate;heap up;leave with]
牛不知其死也,如土委地。——《庄子·养生主》
是以委肉当饿虎之蹊,祸必不振矣。——《战国策·燕策》
委,犹积也。——《文选·芜城赋》注
粢盛委之所藏也。——《公羊传·桓公十四年》
遗人掌邦之委积,以待施惠。——《周礼·地官》
(5) 委托 [entrust]
愿委之于子。——《战国策·齐策一》
委广州府余。——《广东军务记》
(6) 又如:委计(托付以国家大计);委付(委托;嘱咐);委冰(托媒人);委政(付以政柄);委勘(交付审查);委权(授以权柄);委属(托付);委遇(信任)
(7) 丢弃,抛弃 [cast]
委,弃也。——《广雅》
委而去之。——《孟子·公孙丑下》
相委而去。——《世说新语·方正》
(8) 又如:委去(委弃而离去);委世(弃世);委仗(丢弃武器);委伏(委弃埋没);委舍(舍弃,委卸);委叛(弃官叛离);委捐(放弃,丢掉)
(9) 委任,任命,委派 [appoint]。如:委札(委任文件);委用(任用);委成(委任而责成);委使(任用);委命(委派,任命);委重(委以重任);委信(委任信赖);委寄(委任托付);委诚(委任、信用)
(10) 推卸;推诿 [shirk]
司马欲委罪于孤耶?——《晋书·王裒传》
(11) 又如:委咎(归罪);委卸(推卸)
(12) 安,安于 [know one’s place]
乐天安分,以至百年。——陶潜《自祭文》
(13) 随顺,顺从 [yield and comply]。如:委贽(指人臣拜见君主时,屈膝委体于地);委化(随任自然的变化);委分(任凭天命);委质(下拜;屈膝委身于地下,后引申为托身;归顺。质:形体);委制(归顺并接受约束);委和(随顺自然);委面(归顺称臣);委从(随顺,顺从)
(14) 通“萎”。委顿,衰败 [wether]。如:委花(落花);委困(委顿困乏);委绝(衰亡,衰败);委然(困顿)
(15) 交付,给 [submit;give]
婆惜道:“第二件,我头上带的,我身上穿的,家里使用的,虽都是你办的,也委一纸文书,不许你日后来讨。”——《水浒传》
◎ 委的拼音: wěi
〈词性:名〉
(1) 水的下流 [confluence]
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谓务本。——《礼记》
(2) 后称事情的本末为原委或源委
(3) 帽檐,冠檐 [brim of a hat]
委武玄缟而后蕤。——《礼记》
(4) 委员会的省称 [committee]。如:常委;省委
(5) 委员的省称 [committee member]。如:政委
(6) 末尾 [end]
教化从来有源委,必将泳海先泳河。——《骠国乐》
◎ 委的拼音: wěi
〈词性:形〉
(1) 懈倦,疲惫 [tired]。如:委劣(委顿,衰弱);委惰(疲倦);委委悴悴(无精打彩)
(2) 琐碎;鄙陋 [trifling]
◎ 委的拼音: wěi
〈词性:副〉
(1) 确实 [indeed]。如:委知(确实知道);委的(的确);委是(确实);委果(果然;确实);委的(确实);委系(确实是)
(2) 另见 wēi
委顿、委付、委过、委决不下、委令、委命、委靡、委靡不振、委弃、委曲、委曲求全、委屈、委任、委身、委实、委琐、委托、委托书、委婉、委献、委巷、委心、委员、委员会、委罪
委的拼音:wěi(ㄨㄟˇ)
⒈ 任,派,把事交给人办:委托。委派。委任。委员。委以重任。
⒉ 抛弃,舍弃:委弃。委之于地。
⒊ 推托,卸:推委。委罪。
⒋ 曲折,弯转:委曲。委婉。委屈。
⒌ 积聚:委积。
⒍ 末、尾:原委。穷源意委(追究事物本原及其发展)。
⒎ 确实:委实。
⒏ 无精打采,不振作:委顿。委靡。
委的拼音:wēi(ㄨㄟ)
⒈ 〔委蛇(yí ㄧˊ )〕①敷衍,应付;②同“逶迤”。
委字UNICODE编码U+59D4,10进制: 22996,UTF-32: 000059D4,UTF-8: E5 A7 94。
委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委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諉
appoint、committee、end、listless、really、roundabout、shift、throw away、trust
会意
appoint, send, commission
详细解释◎ 委的拼音: wēi
〈词性:形〉
(1) 曲,委曲 [bending]
委两馆于咸唐。——《楚辞·九叹·远游》
委貌,冠形有委曲之貌,上大下小也。——《释名·释首饰》
委委佗佗。——《诗·鄘风·君子偕老》
(2) 另见 wěi
委蛇
◎ 委的拼音: wěi
〈词性:动〉
(1) (会意。从女,从禾。“女”表顺随,“禾”表委曲。本义:曲折)
(2) 同本义 [bend]
委,委随也。——《说文》。按,委随犹委蛇。
若至委曲小变,不可胜道。——《史记·天官书》
(3) 又如:委折(曲折);委注(曲折流往);委宛(委曲婉转);委纡(曲折);委延(曲折蜿蜒);委坠(曲折,遥远)
(4) [在古书中的常用义]堆积,存放 [pile up;accumulate;heap up;leave with]
牛不知其死也,如土委地。——《庄子·养生主》
是以委肉当饿虎之蹊,祸必不振矣。——《战国策·燕策》
委,犹积也。——《文选·芜城赋》注
粢盛委之所藏也。——《公羊传·桓公十四年》
遗人掌邦之委积,以待施惠。——《周礼·地官》
(5) 委托 [entrust]
愿委之于子。——《战国策·齐策一》
委广州府余。——《广东军务记》
(6) 又如:委计(托付以国家大计);委付(委托;嘱咐);委冰(托媒人);委政(付以政柄);委勘(交付审查);委权(授以权柄);委属(托付);委遇(信任)
(7) 丢弃,抛弃 [cast]
委,弃也。——《广雅》
委而去之。——《孟子·公孙丑下》
相委而去。——《世说新语·方正》
(8) 又如:委去(委弃而离去);委世(弃世);委仗(丢弃武器);委伏(委弃埋没);委舍(舍弃,委卸);委叛(弃官叛离);委捐(放弃,丢掉)
(9) 委任,任命,委派 [appoint]。如:委札(委任文件);委用(任用);委成(委任而责成);委使(任用);委命(委派,任命);委重(委以重任);委信(委任信赖);委寄(委任托付);委诚(委任、信用)
(10) 推卸;推诿 [shirk]
司马欲委罪于孤耶?——《晋书·王裒传》
(11) 又如:委咎(归罪);委卸(推卸)
(12) 安,安于 [know one’s place]
乐天安分,以至百年。——陶潜《自祭文》
(13) 随顺,顺从 [yield and comply]。如:委贽(指人臣拜见君主时,屈膝委体于地);委化(随任自然的变化);委分(任凭天命);委质(下拜;屈膝委身于地下,后引申为托身;归顺。质:形体);委制(归顺并接受约束);委和(随顺自然);委面(归顺称臣);委从(随顺,顺从)
(14) 通“萎”。委顿,衰败 [wether]。如:委花(落花);委困(委顿困乏);委绝(衰亡,衰败);委然(困顿)
(15) 交付,给 [submit;give]
婆惜道:“第二件,我头上带的,我身上穿的,家里使用的,虽都是你办的,也委一纸文书,不许你日后来讨。”——《水浒传》
◎ 委的拼音: wěi
〈词性:名〉
(1) 水的下流 [confluence]
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谓务本。——《礼记》
(2) 后称事情的本末为原委或源委
(3) 帽檐,冠檐 [brim of a hat]
委武玄缟而后蕤。——《礼记》
(4) 委员会的省称 [committee]。如:常委;省委
(5) 委员的省称 [committee member]。如:政委
(6) 末尾 [end]
教化从来有源委,必将泳海先泳河。——《骠国乐》
◎ 委的拼音: wěi
〈词性:形〉
(1) 懈倦,疲惫 [tired]。如:委劣(委顿,衰弱);委惰(疲倦);委委悴悴(无精打彩)
(2) 琐碎;鄙陋 [trifling]
◎ 委的拼音: wěi
〈词性:副〉
(1) 确实 [indeed]。如:委知(确实知道);委的(的确);委是(确实);委果(果然;确实);委的(确实);委系(确实是)
(2) 另见 wēi
委顿、委付、委过、委决不下、委令、委命、委靡、委靡不振、委弃、委曲、委曲求全、委屈、委任、委身、委实、委琐、委托、委托书、委婉、委献、委巷、委心、委员、委员会、委罪
屈的拼音:qū(ㄑㄨ)
⒈ 使弯曲,与“伸”相对:屈曲(qū )。屈折。屈膝。屈伸(弯曲和伸直,引申为失意和得意)。首屈一指。卑躬屈膝。
⒉ 低头,降服:屈服。屈从。威武不屈。
⒊ 冤枉,叫人不痛快:冤屈。委屈。屈辱。屈才。屈就(受委屈而担任某种职务,常用于请人任职的客套话)。屈驾。屈己待人。
⒋ 理亏:屈心(亏心,昧心)。理屈词穷。
⒌ 姓。
屈字UNICODE编码U+5C48,10进制: 23624,UTF-32: 00005C48,UTF-8: E5 B1 88。
屈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屈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詘
bend、bow、injustic、subdue、submit、wrong
伸
形声:从尸、出声
bend, flex; bent, crooked; crouch
详细解释◎ 屈的拼音: qū
〈词性:动〉
(1) (形声。从尸,出声。尸,古文字中是假卧着的人形。本义:弯曲)
(2) 同本义 [bend]
屈,拗曲。——《广韵》
凡曲而不伸者皆曰屈。——《正字通》
尺蠖之屈,以求信也。——《易·系辞》
猬缩蠖屈。——马中锡《中山狼传》
不可屈伸。——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安能屈豪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屈膝叩首。——清· 方苞《狱中杂记》
不当屈。——清· 张廷玉《明史》
(3) 又如:屈指询算(迷信指用手指占算);屈律(弯曲的样子);屈卮(有弯曲把手的酒杯);屈申(屈伸。屈曲和伸展);诎屈(曲折;弯曲);屈伸(屈曲);屈屈(弯弯曲曲);屈蠖(曲身的尺蠖)
(4) 委屈;冤屈 [feel wronged;put sb. to great inconvenience]
不可屈致。——《三国志·诸葛亮传》
大书一屈字。——明· 高启《凫藻集·书博鸡者事》
求一屈己。——清· 刘开《问说》
被诬负屈。——清· 张廷玉《明史》
(5) 又如:屈官司(冤枉官司);屈致(随便招请,使人受到委屈);屈事(冤枉事);屈驰(委屈);屈气(怨气);屈漾(屈央,屈恙。冤枉);屈厄(委屈困顿)
(6) 屈服 [subdue;yield]
屈人之兵。——《孙子·谋政》
屈人之兵而非战。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7) 又如:宁死不屈;大丈夫能屈能伸;屈挠(屈服顺从);屈伏(屈服)
(8) 治理,收治 [administer]
顺彼长道,屈此群丑。——《诗·鲁颂·泮水》
(9) 强迫 [force]
力不胜,皆屈为僮。——柳宗元《童区寄传》
(10) 压抑 [constrain]。如:屈抑(压抑);屈束(压抑约束)
(11) 缠绕 [twine]。如:屈蟠(盘曲);屈郁(盘结、旋绕)
(12) 理亏 [be in the wrong]
理屈词穷。——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 屈的拼音: Qū
〈词性:名〉
(1) 古邑名 [Qu town]。春秋晋地。在今山西省吉县北,盛产良马
(2) 姓。春秋楚王族三姓之一。如:屈突通(唐昌黎人。后居长安。唐时官至兵部尚书。后平定王世充有功,拜右仆射,封蒋国公);屈突(复姓);屈宋(屈原与宋玉。二人都以辞赋见称)
◎ 屈的拼音: qū
〈词性:形〉
(1) 假借为“崛”。高起,突出 [towering]
而得屈起在此位者也。——《汉书·叙传上》
(2) 假借为“倔”。直傲不屈 [stubborn;unbending]
屈才、屈从、屈打成招、屈法、屈服、屈光度、屈己、屈驾、屈节、屈就、屈居、屈理、屈曲、屈戌儿、屈辱、屈死、屈膝、屈原、屈指、屈指可数、屈尊
屈的拼音:qū(ㄑㄨ)
⒈ 使弯曲,与“伸”相对:屈曲(qū )。屈折。屈膝。屈伸(弯曲和伸直,引申为失意和得意)。首屈一指。卑躬屈膝。
⒉ 低头,降服:屈服。屈从。威武不屈。
⒊ 冤枉,叫人不痛快:冤屈。委屈。屈辱。屈才。屈就(受委屈而担任某种职务,常用于请人任职的客套话)。屈驾。屈己待人。
⒋ 理亏:屈心(亏心,昧心)。理屈词穷。
⒌ 姓。
屈字UNICODE编码U+5C48,10进制: 23624,UTF-32: 00005C48,UTF-8: E5 B1 88。
屈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屈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詘
bend、bow、injustic、subdue、submit、wrong
伸
形声:从尸、出声
bend, flex; bent, crooked; crouch
详细解释◎ 屈的拼音: qū
〈词性:动〉
(1) (形声。从尸,出声。尸,古文字中是假卧着的人形。本义:弯曲)
(2) 同本义 [bend]
屈,拗曲。——《广韵》
凡曲而不伸者皆曰屈。——《正字通》
尺蠖之屈,以求信也。——《易·系辞》
猬缩蠖屈。——马中锡《中山狼传》
不可屈伸。——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安能屈豪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屈膝叩首。——清· 方苞《狱中杂记》
不当屈。——清· 张廷玉《明史》
(3) 又如:屈指询算(迷信指用手指占算);屈律(弯曲的样子);屈卮(有弯曲把手的酒杯);屈申(屈伸。屈曲和伸展);诎屈(曲折;弯曲);屈伸(屈曲);屈屈(弯弯曲曲);屈蠖(曲身的尺蠖)
(4) 委屈;冤屈 [feel wronged;put sb. to great inconvenience]
不可屈致。——《三国志·诸葛亮传》
大书一屈字。——明· 高启《凫藻集·书博鸡者事》
求一屈己。——清· 刘开《问说》
被诬负屈。——清· 张廷玉《明史》
(5) 又如:屈官司(冤枉官司);屈致(随便招请,使人受到委屈);屈事(冤枉事);屈驰(委屈);屈气(怨气);屈漾(屈央,屈恙。冤枉);屈厄(委屈困顿)
(6) 屈服 [subdue;yield]
屈人之兵。——《孙子·谋政》
屈人之兵而非战。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7) 又如:宁死不屈;大丈夫能屈能伸;屈挠(屈服顺从);屈伏(屈服)
(8) 治理,收治 [administer]
顺彼长道,屈此群丑。——《诗·鲁颂·泮水》
(9) 强迫 [force]
力不胜,皆屈为僮。——柳宗元《童区寄传》
(10) 压抑 [constrain]。如:屈抑(压抑);屈束(压抑约束)
(11) 缠绕 [twine]。如:屈蟠(盘曲);屈郁(盘结、旋绕)
(12) 理亏 [be in the wrong]
理屈词穷。——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 屈的拼音: Qū
〈词性:名〉
(1) 古邑名 [Qu town]。春秋晋地。在今山西省吉县北,盛产良马
(2) 姓。春秋楚王族三姓之一。如:屈突通(唐昌黎人。后居长安。唐时官至兵部尚书。后平定王世充有功,拜右仆射,封蒋国公);屈突(复姓);屈宋(屈原与宋玉。二人都以辞赋见称)
◎ 屈的拼音: qū
〈词性:形〉
(1) 假借为“崛”。高起,突出 [towering]
而得屈起在此位者也。——《汉书·叙传上》
(2) 假借为“倔”。直傲不屈 [stubborn;unbending]
屈才、屈从、屈打成招、屈法、屈服、屈光度、屈己、屈驾、屈节、屈就、屈居、屈理、屈曲、屈戌儿、屈辱、屈死、屈膝、屈原、屈指、屈指可数、屈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