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魏紫姚黄的意思

wèiyáohuáng

魏紫姚黄



拼音wèi zǐ yáo huáng

注音ㄨㄟˋ ㄗˇ 一ㄠˊ ㄏㄨㄤˊ

解释魏紫:千叶肉红牡丹,出于魏仁溥家;姚黄:千叶黄花牡丹,出于姚氏民家。原指宋代洛阳两种名贵的牡丹品种。后泛指名贵的花卉。

出处宋·欧阳修《绿竹堂独饮》诗:“姚黄魏紫开次第,不觉成恨俱零凋。”

例子你素魄儿十分媚,慧心儿百和香,更压着魏紫姚黄。(元 吴昌龄《东坡梦》第三折)

用法作宾语;指牡丹花。

感情魏紫姚黄是中性词。

繁体魏紫姚黃

近义姚黄魏紫

英语Wei Purple and Yao Yellow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wèi   注音  ㄨㄟˋ   
简体部首  鬼部  部外笔画  8画  总笔画  17画  
繁体部首  鬼部  部外笔画  8画  总笔画  18画  
五笔  TVRC  仓颉  HVHUI  郑码  MFZN  四角  26413  结构  左右电码  7614  区位  4626  统一码  9B4F  笔顺  ノ一丨ノ丶フノ一ノ丨フ一一ノフフ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魏的拼音:wèi(ㄨㄟˋ)  

⒈ 古代宫门上的楼台:魏阙(古代宫门上所建的巍然高出的台阙,因下边两旁有悬布法令的地方,所以亦用来代指朝廷)。

⒉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省北部、陕西省东部、山西省西南部和河北省南部等地。

⒊ 中国历史上的三国之一。

⒋ 中国历史上的北朝之一:北魏。魏碑(北朝碑刻的统称)。

⒌ 姓。

统一码

魏字UNICODE编码U+9B4F,10进制: 39759,UTF-32: 00009B4F,UTF-8: E9 AD 8F。

魏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魏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造字法

形声:从鬼、委声

English

kingdom of Wei; surnam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魏的拼音: wèi  

〈词性:名〉

(1) 阙宫门的台观 [the two lookout towers in front of the palace gate]

乃县治象之法于象魏。——《周礼·太宰》

魏阙之高。——《淮南子·本经》

是以来仪集羽族于观魏。——汉· 班固《典引》

(2) 又如:象魏(古代宫门外的阙门);魏观(即魏阙、魏象)

(3) 古国名 [Wei state]

(4) 西周时分封的诸侯国。姬姓。在今山西芮城县北。公元前661年被晋献公攻灭,把它封给毕万

(5) 战国七雄之一。开国君主魏文侯(名斯)是毕万后代,和赵韩一起瓜分晋国。公元前403年被周威烈王承认为诸侯。建都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

韩魏闻之。——《战国策·齐策》

不敢加兵谋魏。——《史记·魏公子列传》

灭韩亡 魏。——《战国策·魏策》

韩魏灭亡。

(6) 三国之一 [the Kingdom of Wei (220-265)]。公元220—265,曹丕所建,拥有今黄河流域各省和湖北、安徽、江苏北部、辽宁中部

无论魏晋。—— 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魏晋氏以下。—— 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7) 朝代名 [the Wei Dynasty]

(8) 南北朝时,北朝之一。公元386年为鲜卑族拓跋珪所建,据长江以北,史称北魏。后分裂为东魏和西魏。公元550年东魏被北齐所废。公元557年西魏为北周所废。如:魏碑

(9) 隋末农民起义领袖李密所建国号

(10) 古郡名 [Wei prefecture]

魏郡,县十八。——《汉书》

(11) 今县名 [Wei county]。在河北省南部有魏县

(12) 姓

词性变化

魏的拼音: wèi  

〈词性:形〉

高大。也作“巍” [tall and big]。如:魏然(独立不动的样子);魏魏(高大的样子。同“巍巍”)

常用词组

魏碑、魏阙

  拼音    注音  ㄗˇ   
部首  糸部  部外笔画  6画  总笔画  12画  
五笔  HXXI  仓颉  YPVIF  郑码  IIRZ  四角  22903  结构  上下电码  4793  区位  5547  统一码  7D2B  笔顺  丨一丨一ノフフフ丶丨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紫的拼音:zǐ(ㄗˇ)  

⒈ 在可见光中波长最短,红与蓝合成的颜色:紫红。紫铜。紫外线。紫药水。

⒉ 道教和某些朝代的统治者所崇尚的色彩,因而常在其宫室、服饰、用物前冠之以“紫”:紫衣。紫书(a.道经;b.皇帝诏书)。紫诰(帝王诏令)。紫台(神仙、帝王所居)。紫气(祥瑞之气,多附会为帝王、圣贤或宝物出现的先兆)。紫绶。紫垣(皇宫)。紫阙。紫光阁。紫禁城。紫袍金带。

⒊ 姓。

统一码

紫字UNICODE编码U+7D2B,10进制: 32043,UTF-32: 00007D2B,UTF-8: E7 B4 AB。

紫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紫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汉英互译

purple、violet

造字法

形声:从糸、此声

English

purple, violet; amethyst; surnam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紫的拼音:   

〈词性:形〉

(1) (形声。从糸(   ),此声。本义:紫色,蓝和红组成的颜色)

(2) 同本义 [purple;violet]

紫,帛黑赤色也。——《说文》

恶紫之夺朱也。——《论语》。孔注:“间色之好者。”

玄冠紫緌。——《礼记·玉藻》

紫衣狐裘。——《左传·哀公七年》

红紫不以为亵服。——《论语》

紫绮为上襦。——《乐府诗集·陌上桑》

佩紫怀黄。——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披紫衣。——唐· 李朝威《柳毅传》

(3) 又

披紫裳。

绾黄纾紫。——清· 周容《芋老人传》

(4) 又如:紫棠色(黑里带红的颜色);紫玉(紫色的宝玉;箫笛。古人多截紫竹为箫笛,因称箫笛为紫玉);紫衣(紫色的衣服;紫色的袈裟);紫衫(紫色的衣衫)

(5) 古人因相传“老子”有紫气,故以紫为祥瑞的颜色 [lucky color]。如:紫房(道家称仙人所居的地方。也称“紫府”);紫皇(道教传说的天帝)

(6) 与帝王、皇宫有关的事物 [be related with emperor and palace]

正阳门径通黄道,长朝殿端拱紫垣。——《水浒传》

(7) 又如:紫微垣(星座名。星相家认为由它的明暗可以判断皇家的兴衰)

词性变化

紫的拼音:   

〈词性:名〉

(1) 紫色的衣服和绶带 [purple clothing and ribbon]

齐桓公好服紫,一国尽服紫。——《韩非子》

怀金垂紫。——《后汉书》

(2) 姓

常用词组

紫菜、紫草、紫丁香、紫金山、紫苏、紫气、紫外线、紫竹

  拼音  yáo   注音  一ㄠˊ   
部首  女部  部外笔画  6画  总笔画  9画  
五笔86  VIQN  五笔98  VQIY  仓颉  VLMO  郑码  ZMVR  四角  42413  结构  左右电码  1202  区位  5006  统一码  59DA  笔顺  フノ一ノ丶一フ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姚的拼音:yáo(一ㄠˊ)  

⒈ 美好的样子:姚冶(妖艳)。

⒉ 姓。

⒊ 古同“遥”,远。

统一码

姚字UNICODE编码U+59DA,10进制: 23002,UTF-32: 000059DA,UTF-8: E5 A7 9A。

姚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姚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造字法

形声:从女、兆声

English

handsome, elegant; surnam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姚的拼音: yáo  

〈词性:名〉

(形声。从女,兆声。本义:姓) 同本义。相传为虞舜之后

姚,虞舜居 姚虚,因以为姓。——《说文》。按,母名握登。大荒南经,帝俊妻娥皇,生此三身之国,姚姓。

词性变化

姚的拼音: yáo  

〈词性:形〉

或为姚,娆也。——《说文》

姚,好也。——《方言十三》

窕冶。——《荀子·礼论》。注:“姚冶,妖美也。”

美哉德乎!姚姚者乎!——刘向《说苑·指武》

通“遥”。长 [long]

其功盛姚远矣!——《荀子·荣辱》

雅声远姚。——《汉书·礼乐志》

常用词组

姚黄魏紫、姚剧

  拼音  huáng   注音  ㄏㄨㄤˊ   繁体    
部首  黄部  部外笔画  0画  总笔画  11画  
五笔  AMWU  仓颉  TLWC  郑码  EAKO  四角  44806  结构  上中下电码  7806  区位  2738  统一码  9EC4  笔顺  一丨丨一丨フ一丨一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黄的拼音:huáng(ㄏㄨㄤˊ)  

⒈ 像金子或向日葵花的颜色:黄色。黄昏。牛黄。黄澄澄。信口雌黄。

⒉ 特指中国黄河:黄灾。治黄。黄泛区。

⒊ 指“黄帝”(即“轩辕氏”,传说中原始社会部落联盟首领):黄老(黄帝和老子)。炎黄子孙。

⒋ 事情失败或计划不能实现:事情黄了。

⒌ 姓。

统一码

黄字UNICODE编码U+9EC4,10进制: 40644,UTF-32: 00009EC4,UTF-8: E9 BB 84。

黄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黄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primary colors

造字法

象形:像蝗虫形

English

yellow; surnam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黄的拼音: huáng  

〈词性:形〉

(1) (象形。金文象蝗虫形。当是“蝗”的本字。本义:蝗虫)

(2) 黄色 [yellow;sallow]

黄,地之色也。——《说文》

黄为土色,位在中央。——《论衡·騐符》

黄中之色也。——《左传·昭公十二年》

黄者中也。——《礼记·郊特牲》

天玄而地黄,解得黄矢。——《易·坤》

绿衣黄里。——《诗·邶风·绿衣》

绿衣黄裳。

千里黄云白日曛。——唐· 高适《别董大》

地履其黄。——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得张黄盖。——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3) 又如:黄烘烘(形容金黄色);黄干干(形容很黄);黄骝(黄红色的骏马);黄盖(帝王车上所用的黄色车盖)

(4) 枯黄 [withered and yellow]。如:黄落(指草木的枯黄凋零);枯黄(凋零的草木);黄芦(枯草的芦苇);黄芜(枯草);黄落(草木枯萎凋零);黄萎(枯黄衰萎);黄桑(叶子发黄的桑树)

(5) 美好 [fine]。如:黄黄(形容美好);黄茂(丰美的谷物)

词性变化

黄的拼音: huáng  

〈词性:动〉

(1) 垮掉,坏了事 [fall through]

薛蟠听了这话,又怕闹黄了 宝蟾之事,忙又赶来骂 秋菱。——《红楼梦》

(2) 成熟 [ripen]。如:黄陇(庄稼成熟后的田垄);黄稼(成熟的稻麦)

黄的拼音: huáng  

〈词性:名〉

(1) 黄赤色的马 [yellow horse]

有骄有皇,有骊有黄。——《诗·鲁颂·駉》

路车乘黄。——《诗·秦风·渭阳》

(2) 金印 [golden seal]

怀银黄,垂三组。——《汉书·酷吏传·杨仆》

佩紫怀黄。——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3) 黄颜色的染料或颜料 [yellow dye]。如:酸性黄;碱性黄;直接黄

(4) 黄河的简称 [Yellow River]。如: 治黄;黄泛区

(5) 黄帝的略称 [Huangdi,the Yellow Emperor]。如:黄老(“黄帝”与“老子”的合称);黄炎(“黄帝”与“炎帝”的合称);黄唐(指“黄帝”和“唐尧”);黄神(指“黄帝”)

(6) 指色情的书刊、电影、录像等 [porn;pornography]。如:扫黄

(7) 古国名 [Huang state],在今河南省潢川县西

(8) 指酒 [wine]。如:黄公(卖酒之家);黄流(指美酒);黄封(泛指美酒);黄汤(酒的别名);黄娇(酒的代称)

(9) 指幼儿 [infant]。如:黄口孺子(年幼无知的孩子);黄口(指幼儿);黄吻(同黄口);黄颔(即黄口。指幼儿)

(10) 指老人 [old man]。如:黄者(指老人);黄耄(指老人);黄发(指老人);黄眉(黄色的眉毛,指老人)

(11) 粪便 [excrement and urine]

脐以上皮热,肠中热,则出黄如糜。——《灵枢经》

(12) 牛黄 [bezoar]

牛有黄在胆。——宋· 苏轼《格物粗谈》

(13) 黄犬 [yellow hound]

左牵黄,右擎苍。——宋·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14) 热病 [fever]

古父老言五十年前,多患热黄。——唐· 李肇《唐国史补》

(15) 烟叶 [tobacco leaf;leaf tobacco]

茶黄互市,为制夷之要。——清· 魏源《默觚下》

常用词组

黄埃、黄巴巴、黄包车、黄骠马、黄表纸、黄檗、黄灿灿、黄巢起义、黄疸、黄道、黄道吉日、黄澄澄、黄帝内经、黄豆、黄杜、黄发、黄蜂、黄盖、黄瓜、黄冠、黄海、黄河、黄鹤、黄鹤楼、黄花、黄花鱼、黄化、黄昏、黄巾起义、黄金、黄金储备、黄金分割、黄经、黄酒、黄口小儿、黄历、黄连、黄粱美梦、黄粱梦、黄陵、黄芦、黄马褂、黄毛丫头、黄梅、黄梅时节、黄梅戏、黄梅雨、黄门驸马、黄米、黄牛、黄牛、黄牌、黄牌警告、黄袍加身、黄皮、黄埔港、黄埔军官学校、黄芩、黄泉、黄色、黄山、黄鳝、黄熟、黄鼠、黄鼠狼、黄铜、黄土、黄土高原、黄癣、黄牙、黄衣使者、黄油、黄鼬、黄雨、黄晕、黄账、黄种人

魏紫姚黄:成语接龙顺接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