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wēn qīn shàn zhěn
注音ㄨㄣ ㄑ一ㄣ ㄕㄢˋ ㄓㄣˇ
解释同“温枕扇席”。
出处元·柯丹邱《荆钗记·会讲》:“亲年迈,且自温衾扇枕,随分度朝昏。”
例子清·李渔《无声戏》第11回:“生前一样温衾扇枕,死后一般戴孝披麻。”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感情温衾扇枕是中性词。
繁体温衾搧枕
近义扇枕温衾、温枕扇席
动物生肖牛,虎,蛇
温的拼音:wēn(ㄨㄣ)
⒈ 不冷不热:温带。保温。降温。温泉。温和。温床。
⒉ 性情柔和:温柔。温存(抚慰体贴)。温情。温顺。温静。温良。温文尔雅。
⒊ 稍微加热:把酒温一下。
⒋ 复习:温习。温故而知新。
⒌ 古同“瘟”。
⒍ 姓。
温字UNICODE编码U+6E29,10进制: 28201,UTF-32: 00006E29,UTF-8: E6 B8 A9。
温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温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溫昷
lukewarm、review、temperature、warm、warm up
暖
形声:左形右声
lukewarm
详细解释◎ 温的拼音: wēn
〈词性:名〉
(1) (形声。从水,昷声。本义:水名)
(2) 古水名 [Wen River]
(3) 即今贵州省遵义市东的洪江
(4) 即今南盘江上游
(5) 温江,岷江支流,在今四川省温江县
(6) 温度 [temperature]。如:温暾(不冷不热);室温
(7) [中医]∶热病 [heat symptom-complex]
人有寒温之病,非操行之所及也。——《论衡·寒温》
(8) 古州名 [Wen prefecture]。唐置,治所在今浙江省温州市,辖今永嘉、乐清、瑞安、平阳、文成、泰顺等县地
上无元年,始置温州…。——《读史方舆纪要》
(9) 姓
◎ 温的拼音: wēn
〈词性:形〉
(1) 温暖,暖和 [warm]
阴气温,故温气应之。——《论衡·寒温》
衣皮带茭,冬则不轻而温,夏则不轻而清。——《墨子·辞过》
温风始至。——《礼记·月令·季夏》
覆温之躯。——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四支犹温。——清· 袁枚《祭妹文》
(2) 又如:温清(冬温夏清);温谷(温暖的山谷);温房(温暖的房屋);温奥(温湿和暖);温煦(和暖);温庐(温馨和暖的房舍);温暾(煖而不热);温郁(温暖)
(3) 温和,温厚;和气 [gentle and kind]
终温且惠,淑慎其身。——《诗·邶风·燕燕》
(4) 又如:温克(温和恭敬并有克制力);温念(亲切的思念);温仁(温和仁爱);温言(温和的言辞);温好(柔和优美);温实(温厚诚实);温愿(温厚恭谨);温诚(温厚诚朴);温富(温厚富足);温敏(温厚聪敏);温顾(温存);温柔乡(喻美色迷人之境);温栗(温和而严谨)
(5) 富足 [rich]
其温厚矣。——《荀子·荣辱》。注:“足也。”
居皆温厚。——《汉书·张敝传》
(6) 又如:温厚(富足);温户(富裕人家)
(7) 用于敬称和祝颂之辞 [respect and express good wishes]。如:温犀秦镜(用以称颂官吏精明,善于断狱);温树不言(居官谨慎的赞语);温居暖房(庆贺乔迁新居);温旨(对皇帝旨意的敬称)
◎ 温的拼音: wēn
〈词性:动〉
(1) 加热;使暖和 [warm]。如:温毛了(用水温酒,使酒扑出来了);温炕(暖炕,暖床);把酒温一下
(2) 复习 [review]
温故而知新。——《礼记·中庸》
温《缁衣》一章。——清· 袁枚《祭妹文》
(3) 又如:温故知新;温故(复习学过的知识);温旧稿(比喻操旧业;干老营生);温课
(4) [中医]∶补养 [take a tonic or nourishing food to build up one’s health]
劳者温之…损者温之。——《素问》
(5) 通“蕴”。蕴藏,蕴积 [hide;store up]
饮酒温克。——《诗·小雅·小宛》。《笺》云:虽醉犹能温藉自持以胜。
柔色以温之。——《礼记·内则》。郑玄注:温藉也。
视其温辞,可以知其塞怨。——《春秋繁露·楚庄王》
治敢往,少温藉。——《汉书·酷吏义纵传》
温蔼、温饱、温差、温床、温存、温带、温度、温度表、温度计、温故知新、温和、温厚、温乎、温蠖、温静、温居、温觉、温良、温良忍让、温暖、温情、温情脉脉、温泉、温柔、温柔敦厚、温软、温润、温室、温淑、温顺、温暾,温吞、温婉、温文、温文尔雅、温习、温馨、温煦、温驯、温雅
衾的拼音:qīn(ㄑ一ㄣ)
⒈ 被子:衾枕。
⒉ 尸体入殓时盖尸的东西。
衾字UNICODE编码U+887E,10进制: 34942,UTF-32: 0000887E,UTF-8: E8 A1 BE。
衾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衾字收录于 现通表 。
形声:从衣、今声
coverlet, quilt
详细解释◎ 衾的拼音: qīn
〈词性:名〉
(1) (从衣,今声。本义:被子) 同本义 [bed quilt]
衾,大被。——《说文》。段注:“寝衣为小被(夹被),则衾是大被(棉被)。”
抱衾与椆。——《诗·召南·小星》
缁衾赬里,无紞。——《仪礼·士丧礼》
衣衾多少厚薄多少之数。——《荀子·礼论》
布衾多年冷似铁。——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
狐裘不暖锦衾薄。——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以衾拥覆。——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生则同衾,死则同穴。——《西厢记》
(2) 又如:衾褥(殓尸用的被褥);衾衽(指被与席。一说为枕席之间);衾枕(被与枕);衾绸(被;一说为大被和床帐);衾影无愧(暗中不做亏心事。后人引喻人在私生活中无败坏德行的事);衾衣(被子和衣服)
衾影无愧
扇的拼音:shàn(ㄕㄢˋ)
⒈ 摇动生风取凉的用具:扇子。扇坠(扇柄下端的装饰物)。扇面儿。扇形。
⒉ 指板状或片状的屏:门扇。隔扇。
⒊ 量词,用于门窗等:一扇门。
扇的拼音:shān(ㄕㄢ)
⒈ 摇动扇子或其它东西,使空气加速流动成风:用扇子扇。
⒉ 鼓动别人去做不应该做的事:扇动。扇风点火。
⒊ 用手掌打:扇耳光。
扇字UNICODE编码U+6247,10进制: 25159,UTF-32: 00006247,UTF-8: E6 89 87。
扇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扇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騸煽搧
fan
会意:从户、从羽
fan; door panel
详细解释◎ 扇的拼音:
搧 shān
〈词性:动〉
(1) 摇扇 [fan]
吹,扇助也。——《方言十二》
艳妻扇方处。——《诗·小雅·十月之交》。毛本作煽。
一扇息火,二扇生风,三扇下雨。——《西游记》
(2) 又如:扇风(摇扇以生风);扇暍(传说周武王曾替中暑人扇风取凉);扇枕温衾(对父母老人极尽孝道之意)
(3) 以掌批面 [slap]。如:扇耳光;扇了几巴掌
(4) 施展 [put to good use;give free play to]
宋官御史,坐行赇免,居林下,大扇威虐。——《聊斋志异》
◎ 扇的拼音: shān
〈词性:动〉
(1) 煽动、鼓动[他人做坏事] [instigate]
奸谄颇相扇构。——《晋书·谢安传》
(2) 又如:扇构(煽动众人借机迫害);扇诱(煽惑引诱);扇惑(煽动蛊惑);扇聚(煽动纠合)
(3) 振翼欲飞 [flap the wings]。如:扇动(指鸟禽飞虫鼓翅);扇翅(振翅)
(4) [风] 起,吹 [blow]。如:扇风(起风,鼓风)
(5) 宣扬;传播 [propagate]。如:扇扬(宣扬,张扬);扇和(宣扬附和)
(6) 遮蔽 [shadow]。如:叶死不扇(树叶枯死,不会遮阴)
(7) 泛指兴起、发生 [start]
云雷方扇,鞠义旅以勤王。——《梁书》
(8) 扑打 [flap]
忽有皂雕,飞起直来台上扇妲己。——《武王伐纣平话》
◎ 扇的拼音: shān
〈词性:形〉
(1) 炽盛。通“煽” [flaming]
阎妻骄扇,日以不臧。——《汉书·谷永传》
逮乎江左,此道弥扇。——《梁书·谢举传论》
暨乎暮年,此风愈扇。——《北史》
(2) 另见 shàn
扇动、扇风机
◎ 扇的拼音: shàn
〈词性:名〉
(1) (会意。从户从翅省。户,单扇门;从翅,像鸟的翅膀,可以张合。本义:门扇)
(2) 同本义 [door leaf]
扇,扉也。门两旁如羽翼也。——《说文》
乃修阖扇。——《礼记·月令》。注:“用竹葦曰扇。”
(3) 又如:扇板(门板);扇扉(门扇);窗扇;隔扇;火狐皮帽的耳扇
(4) 扇子 [fan]
箑,自关而西谓之扇。——《方言五》。按,即菨也。
盖以杨门之扇。——《吕氏春秋》。注:“屏也。”
有蒲葵扇五万。——《晋书·谢安传》
(5) 又如:芭蕉扇;羽毛扇;蒲扇;电扇;扇市(以出售扇子等夏季用品为主的市集);扇拂(拂除灰尘的扇子);扇坠(悬于扇柄的饰物);扇月(圆月。以其如团扇,故称)
(6) 古代仪仗中障尘蔽日的用具,也叫“障扇”或“掌扇” [umbrella]。如:扇莨( -làng )(古仪仗中伞的曲盖);扇伞(仪仗所用的长柄掌扇和伞盖)
(7) 毛巾、盖头之类织品 [veil]
候扇举而清叫,野闻声而应媒。——《文选·潘岳·射雉赋》
◎ 扇的拼音: shàn
〈词性:量〉
(1) 用于门、窗等扁形器物 [leaf]
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明· 魏学洢《核舟记》
(2) 又如:一扇门;两扇窗
◎ 扇的拼音: shàn
〈词性:动〉
(1) 遮蔽 [shield;screen]
榆性扇地,其阴下五谷不生。——贾思勰《齐民要术》
(2) 用同“骟”。割去马的睾丸或卵巢 [castrate]。如:扇马(阉割过的马)
(3) 另见 shān
扇贝、扇车、扇骨子、扇面儿、扇形、扇坠,扇坠儿、扇子
枕的拼音:zhěn(ㄓㄣˇ)
⒈ 躺着时垫在头下的东西:枕头。落(lào )枕。枕席。
⒉ 躺着的时候,把头放在枕头上或器物上:枕戈待旦。枕藉(纵横相枕而卧)。
⒊ 垫着:枕木(铁路上承受铁轨的横木)。枕腕(写字运笔的一种方法,右手垫在左手上写)。
枕字UNICODE编码U+6795,10进制: 26517,UTF-32: 00006795,UTF-8: E6 9E 95。
枕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枕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pillow、rest head on
形声
pillow
详细解释◎ 枕的拼音: zhěn
名
(1) (形声。从木。本义:枕头)
(2) 同本义 [pillow]
枕,卧所荐首也。——《说文》
辗转伏枕。——《诗·陈风·泽陂》
险且枕。——《易·坎》。郑注:“木在首曰枕”。 陆绩注:“枕闲碍险害之貌。”
三窟已就,君姑高枕为乐矣。——《战国策》。
(3) 又如:枕上之花(比喻女色);枕箱(可作枕头使用的长方形扁箱。出门旅行时放置零物);枕山(谓垫得很高的枕头);枕中术(藏在枕中的秘术);枕中书(珍秘之书)
(4) 枕骨 [occipital bone]
头横骨为枕。——《素问·骨空论》
◎ 枕的拼音: zhěn
动
(1) 枕着 [pillow]
曲肱而枕之。——《论语》
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晋书》
尸骸枕藉。——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2) 又如:枕弓(犹枕戈);枕戈汗马(枕着武器,疾驰战马。形容时刻准备杀敌立功);枕石(枕于石头。多指隐居山林);枕甲(枕着铠甲)
(3) 靠近,临 [be near to]
会稽东接于海,南近 诸越,北枕大江。——《汉书·严助传》。
(4) 又如:枕江(临江);枕河(临河);枕水(靠近水边);枕流(靠近水流)
(5) 卧,睡 [sleep]。如:枕月(躺在月光下);枕格(卧于床上;指受酷刑)
枕戈待旦、枕戈寝甲、枕骨、枕藉、枕巾、枕块、枕冷衾寒、枕木、枕套、枕头、枕席,枕席儿、枕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