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wēn xiāng yàn yù
注音ㄨㄣ ㄒ一ㄤ 一ㄢˋ ㄩˋ
解释比喻妇女的美好姿质。
出处明·汤显祖《牡丹亭·冥誓》:“看他温香艳玉神清绝,人间迥别。”
例子清·洪昇《长生殿·埋玉》:“温香艳玉须臾化,今世今生怎见他!”
用法作宾语、定语;多用于女性。
感情温香艳玉是中性词。
繁体温香艷玉
近义温香软玉
英语warmth and soft fragrance
动物生肖牛,虎,蛇
温的拼音:wēn(ㄨㄣ)
⒈ 不冷不热:温带。保温。降温。温泉。温和。温床。
⒉ 性情柔和:温柔。温存(抚慰体贴)。温情。温顺。温静。温良。温文尔雅。
⒊ 稍微加热:把酒温一下。
⒋ 复习:温习。温故而知新。
⒌ 古同“瘟”。
⒍ 姓。
温字UNICODE编码U+6E29,10进制: 28201,UTF-32: 00006E29,UTF-8: E6 B8 A9。
温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温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溫昷
lukewarm、review、temperature、warm、warm up
暖
形声:左形右声
lukewarm
详细解释◎ 温的拼音: wēn
〈词性:名〉
(1) (形声。从水,昷声。本义:水名)
(2) 古水名 [Wen River]
(3) 即今贵州省遵义市东的洪江
(4) 即今南盘江上游
(5) 温江,岷江支流,在今四川省温江县
(6) 温度 [temperature]。如:温暾(不冷不热);室温
(7) [中医]∶热病 [heat symptom-complex]
人有寒温之病,非操行之所及也。——《论衡·寒温》
(8) 古州名 [Wen prefecture]。唐置,治所在今浙江省温州市,辖今永嘉、乐清、瑞安、平阳、文成、泰顺等县地
上无元年,始置温州…。——《读史方舆纪要》
(9) 姓
◎ 温的拼音: wēn
〈词性:形〉
(1) 温暖,暖和 [warm]
阴气温,故温气应之。——《论衡·寒温》
衣皮带茭,冬则不轻而温,夏则不轻而清。——《墨子·辞过》
温风始至。——《礼记·月令·季夏》
覆温之躯。——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四支犹温。——清· 袁枚《祭妹文》
(2) 又如:温清(冬温夏清);温谷(温暖的山谷);温房(温暖的房屋);温奥(温湿和暖);温煦(和暖);温庐(温馨和暖的房舍);温暾(煖而不热);温郁(温暖)
(3) 温和,温厚;和气 [gentle and kind]
终温且惠,淑慎其身。——《诗·邶风·燕燕》
(4) 又如:温克(温和恭敬并有克制力);温念(亲切的思念);温仁(温和仁爱);温言(温和的言辞);温好(柔和优美);温实(温厚诚实);温愿(温厚恭谨);温诚(温厚诚朴);温富(温厚富足);温敏(温厚聪敏);温顾(温存);温柔乡(喻美色迷人之境);温栗(温和而严谨)
(5) 富足 [rich]
其温厚矣。——《荀子·荣辱》。注:“足也。”
居皆温厚。——《汉书·张敝传》
(6) 又如:温厚(富足);温户(富裕人家)
(7) 用于敬称和祝颂之辞 [respect and express good wishes]。如:温犀秦镜(用以称颂官吏精明,善于断狱);温树不言(居官谨慎的赞语);温居暖房(庆贺乔迁新居);温旨(对皇帝旨意的敬称)
◎ 温的拼音: wēn
〈词性:动〉
(1) 加热;使暖和 [warm]。如:温毛了(用水温酒,使酒扑出来了);温炕(暖炕,暖床);把酒温一下
(2) 复习 [review]
温故而知新。——《礼记·中庸》
温《缁衣》一章。——清· 袁枚《祭妹文》
(3) 又如:温故知新;温故(复习学过的知识);温旧稿(比喻操旧业;干老营生);温课
(4) [中医]∶补养 [take a tonic or nourishing food to build up one’s health]
劳者温之…损者温之。——《素问》
(5) 通“蕴”。蕴藏,蕴积 [hide;store up]
饮酒温克。——《诗·小雅·小宛》。《笺》云:虽醉犹能温藉自持以胜。
柔色以温之。——《礼记·内则》。郑玄注:温藉也。
视其温辞,可以知其塞怨。——《春秋繁露·楚庄王》
治敢往,少温藉。——《汉书·酷吏义纵传》
温蔼、温饱、温差、温床、温存、温带、温度、温度表、温度计、温故知新、温和、温厚、温乎、温蠖、温静、温居、温觉、温良、温良忍让、温暖、温情、温情脉脉、温泉、温柔、温柔敦厚、温软、温润、温室、温淑、温顺、温暾,温吞、温婉、温文、温文尔雅、温习、温馨、温煦、温驯、温雅
香的拼音:xiāng(ㄒ一ㄤ)
⒈ 气味好闻,与“臭”相对:香味。香醇。芳香。清香。
⒉ 舒服:睡得香。
⒊ 味道好:这鱼做得真香。
⒋ 受欢迎:这种货物在农村香得很。
⒌ 称一些天然或人造的有香味的东西:麝香。灵猫香。龙涎香。檀香。沉香。
⒍ 旧时用以形容女子事物或作女子的代称:香闺。香艳。
⒎ 祭祖、敬神所烧的用木屑搀上香料做成的细条:香火。烧香拜佛。香炉。香烛。
⒏ 姓。
香字UNICODE编码U+9999,10进制: 39321,UTF-32: 00009999,UTF-8: E9 A6 99。
香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香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㿝䅨薌麘
fragrant、sweet-smelling、aromatic、savory
臭
会意
fragrant, sweet smelling, incense
详细解释◎ 香的拼音: xiāng
〈词性:形〉
(1) (会意字。据小篆,从黍,从甘。“黍”表谷物;“甘”表香甜美好。本义:五谷的香)
(2) 同本义 [sweet-smelling;fragrant]
香,芳也。春秋传曰:“香稷馨香。”——《说文》。朱骏声曰:“按,谷与酒臭曰香。”
黍稷靡馨。——《左传·僖公五年》
卬盛于豆,于豆于盛,其香始升。——《诗·大雅·生民》
(3) 有飶其香,邦家之光。——《诗·周颂·载芟》
稻花香里说丰年。——宋· 辛弃疾《西江月》
淅玉炊香粳。——韩愈孟郊《城南联句》
(4) 泛指好闻的气味
二十里中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 陆游《梅花绝句》
(5) 又如:香鼠(一种皮毛名贵的貂);香醪(芳香的酒);香楠(芳香的楠木)
(6) 气味美好 [savory;appetizing;delicious]
树橘柚者,食 之则甘,嗅之则香。——《雅南子·外储说左下》
香远益清。——宋· 周敦颐《爱莲说》
香而甘也。——清· 周容《春酒堂遗书》
香且甘者。
(7) 又如:饭热菜香;在病中他吃喝都觉得不香
(8) 睡得踏实 [sleep soundly]。如:她睡得正香
(9) 受欢迎 [popular]
孰知不问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王维《少年行》
(10) 又如:香饽饽(比喻受欢迎的人);香亮(称心;宠爱);这首歌曲很吃香
(11) 亲热 [affectionate;intimate]
咱们这么坐着亲香。——《儿女英雄传》
(12) 又如:亲香(亲热、亲近)
(13) 美好[fine]
泉香而酒冽。——欧阳修《醉翁亭记》
(14) 又如:香土;香玉;香轮;香雨
◎ 香的拼音: xiāng
〈词性:名〉
(1) 草木香料,常掺以木屑做成细条,点燃用以祭祀祖先或神佛 [incense;perfume or spice]
爇香于鼎。——《聊斋志异·促织》
(2) 又如:香培玉琢(就像用香料造成、美玉雕出一样);香积行童(僧寺伙房的帮厨者)
(3) 指香炉 [incense burner]。如:香坛(拜佛时放香炉烛台的桌案);香亭(放置香炉的彩亭。赛会或出殡时所用)
(4) 指花 [flower]。如:香祖(兰的别名);香橼(香橼树的果实);香包(花苞)
(5) 形容有关女子的事物 [women’s thing]。如:香钩(喻旧时妇女裹过的脚);香罗(纱罗的美称);香车宝马(贵妇所乘用的车马)
(6) 指年轻貌美的女子 [woman]。如:香消玉殒(比喻女子死亡)
(7) 好的名声 [a good name]。如:留香百世
(8) 旧时秘密结社的宗派称号 [the underground]。如:山、堂、香、水等秘密组织
◎ 香的拼音: xiāng
〈词性:动〉
(1) 亲,亲吻 [kiss]。如:香香面孔;香香嘴
(2) 抽;吸(鸦片烟) [smoke]
咱们去香一筒好吗?——《负曝闲谈》
香案、香槟酒、香波、香菜、香草、香肠、香巢、香橙、香醋、香粉、香馥馥、香港、香格里拉、香菇、香花、香会、香火、香火不绝、香几、香娇玉嫩、香蕉、香精、香料、香炉、香茅、香囊、香片、香气、香水、香甜、香味、香烟、香胰子、香油、香皂、香脂、香烛
艳(艷)的拼音:yàn(一ㄢˋ)
⒈ 色彩鲜明:艳丽。艳冶。鲜艳。娇艳。百花争艳。
⒉ 羡慕:艳羡。
⒊ 旧时指关于爱情方面的:艳事。艳诗。艳史。
⒋ 美丽,亦指美女:“吴娃与越艳,窈窕夸铅红。”
艳字UNICODE编码U+8273,10进制: 33395,UTF-32: 00008273,UTF-8: E8 89 B3。
艳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艳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艷艶豓豔
amorous、colourful、gorgeous
素
会意:从丰、从色
beautiful, sexy, voluptuous
详细解释◎ 艳的拼音:
艷、豓、豔 yàn
〈词性:形〉
(1) (会意。从豐( fēng ),从色。豐,丰大。色,色彩。丰大而有色彩。本义:鲜艳,艳丽)
(2) 同本义 [colorful;gandy;be bright-colored and beautiful]
艷,好而长也。——《说文》
目逆而送之,曰,美而艳。——《左传·桓公元年》
艳妻煽方处。——《诗·小雅·十月之交》
艳陆离些。——《楚辞·招魂》。注:“艳,好貌也。”
窈窕艳城郭。——《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3) 又如:艳色(常用以指美女、美色);艳段(宋元杂剧中,在正剧之前表演的一段短剧);艳质(美丽的姿质)
(4) 文辞华丽 [flowery]
信言不艳,贯居于好。——《三国志》
(5) 又如:艳才(写作美妙文章的才能);艳采(绮丽的文采)
(6) 过于艳丽的色彩,极为俗气花俏的服饰 [gaudy]
那日,果然来了几个女人,都是艳装丽服。——《红楼梦》
(7) 又如:这布的花色太艳了
(8) 光彩;光泽和颜色 [bright]。如:艳发(鲜明焕发);艳阳(形容光艳美丽);艳晶晶(光彩闪耀的样子)
(9) 浓 [strong]。如:艳饰(浓妆打扮)
◎ 艳的拼音:
艷 yàn
〈词性:名〉
(1) 美女 [beauty]
吴娃与 越艳,窈窕夸铅红。——《李太白诗》
(2) 又如:艳波(美女的眼波);艳姝(美女)
(3) 有关男女爱情方面的事情或著作 [amorous]
当她年轻的时候,他们还共同制造过一些动人的艳闻。——沙汀《淘金记》
(4) 又如:艳歌(情歌);艳约(情人的约会)
(5) 指花 [flower]。如:艳卉(艳丽的花草);艳花(娇艳的花)
(6) 古楚国歌曲 [song]。如:艳歌行(古乐府《艳歌行》的省称)
◎ 艳的拼音:
艷 yàn
〈词性:动〉
(1) 照耀;闪耀 [shine]
双歌声断宝杯空,妆光艳瑶席。——宋· 张先《好事近》
(2) 又如:艳射(光彩炫耀);艳晶晶(光彩闪耀的样子);艳耀(照耀,炫耀)
(3) 羡慕 [admire;envy]
略无慕艳意。——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4) 又如:艳称(称羡)
(5) 爱;倾慕 [love;like]。如:艳思(美好的情思;艳羡,思慕);艳羡(喜爱;羡慕);艳慕(爱慕;羡慕)
艳称、艳福、艳歌、艳丽、艳情、艳诗、艳史、艳羡、艳阳、艳阳天、艳冶、艳装
玉的拼音:yù(ㄩˋ)
⒈ 石头的一种,质细而坚硬,有光泽,略透明,可雕琢成工艺品:玉石。玉器。玉玺(君主的玉印)。抛砖引玉。金玉良言。玉不琢,不成器。
⒉ 美,尊贵的,敬辞:玉泉。玉液(美酒)。玉言。玉姿。玉照(敬称别人的照片)。玉宇(a.天空;b.瑰丽的宫阙殿宇)。亭亭玉立。金科玉律。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⒊ 姓。
玉字UNICODE编码U+7389,10进制: 29577,UTF-32: 00007389,UTF-8: E7 8E 89。
玉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玉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王
jade、pure、fair、beautiful、handsome
象形:像绳子串着玉石
jade, precious stone, gem
详细解释◎ 玉的拼音: yù
〈词性: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一根绳子,串着一些玉石。“玉”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温润而有光泽的美石)
(2) 同本义 [jade]
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说文》
君无故玉不去身。——《礼记·曲记》。疏:“玉谓佩也。”
五玉。——《虞书》。郑注:“执之曰瑞,陈列曰玉。”
王齐则共食玉。——《周礼·王府》
惟辟玉食。——《书·洪范》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左传》
(3) 又如:玉情儿(玉石的质量、成色);玉墀(白玉台阶);玉阙(宝座;皇宫);玉虚(道教指玉帝的居处);玉树(指槐树);玉砚(玉石制的砚台);玉雕(玉石雕成的工艺品);玉栏(玉石制的栏杆)
(4) 泛指玉石的制品 [jade]。如:玉尺量才(考试);玉鉴(玉镜);玉斝(玉酒器);玉辇(君后坐的车);玉笈(玉饰的书籍)
(5) 指玉制的乐器 [jade instrument]
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孟子》
(6) 又如:玉徽(美玉装饰的琴);玉轸(琴上的玉制弦柱);玉振金声(演奏古乐,以钟发声,以罄收韵,集众音之大成。金指钟,玉指罄)
(7) 比喻色泽晶莹如玉之物 [sth.resembling jade]。如:玉色瑗姿(色泽如玉,姿态万行);玉溜(目光);玉箸(玉筯。死后垂下的鼻涕);玉笋(美女的手指);玉竹(一种竹,颜色青黄相间)
(8) 比喻美德、贤才 [virtue;moral excellence;worthy person]
君子比德如玉。——《礼记》
(9) 又如:玉笋之班(人材行列。唐末朝士风貌优异有才华的人,称玉笋。得与其列者称玉笋班);玉堂金马(指翰林出身;亦指出身高贵,文武双全);玉堂(翰林院);玉音(帝王的话语)
◎ 玉的拼音: yù
〈词性:形〉
(1) 敬辞。多用以尊称对方的身体言行等 [your]
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战国策》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白居易《长恨歌》
(2) 又如:玉文(对文字的美称);玉面(尊称人的容颜);玉札(对别人书信的敬称);玉躬(玉体);玉声(对他人言语的敬称)
(3) 形容美好 [beautiful]。如:玉蕴辉山(周身包含着耀人的光彩);玉女(美女;仙女)
(4) 形容洁白 [pure as jade]。如:玉魄(月华);玉屑(喻洁白的雪花);玉珥(太阳两边的云气);玉羽(洁白的羽翼)
(5) 珍贵 [valuable;precious]。如:玉苗(珍贵的幼苗);玉编(珍贵的典籍)
玉版宣、玉帛、玉成、玉带、玉雕、玉斗、玉壶、玉皇、玉茭、玉洁、玉洁冰清、玉兰、玉兰片、玉立、玉米、玉米面、玉米片、玉盘、玉佩、玉器、玉清宫、玉容、玉润、玉搔头、玉色、玉山、玉食、玉石、玉石俱焚、玉蜀黍、玉碎、玉体、玉兔、玉玺、玉言、玉叶金枝、玉液、玉音、玉宇、玉簪、玉札、玉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