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握图临宇的意思

lín

握图临宇



拼音wò tú lín yǔ

注音ㄨㄛˋ ㄊㄨˊ ㄌ一ㄣˊ ㄩˇ

解释图:图籍;宇:天下。掌握全国地图,君临天下。比喻拥有全国政权。

出处《魏书·崔楷传》:“伏惟皇魏握图临宇,总契裁极,道敷九有,德被八荒。”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握图临宇是中性词。

繁体握圖臨宇

近义一统天下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注音  ㄨㄛˋ   
简体部首  扌部  部外笔画  9画  总笔画  12画  
繁体部首  手部  
五笔  RNGF  仓颉  QSMG  郑码  DXHB  四角  57014  结构  左右电码  2259  区位  4653  统一码  63E1  笔顺  一丨一フ一ノ一フ丶一丨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握的拼音:wò(ㄨㄛˋ)  

⒈ 手指弯曲合拢,执持:握手。握拳。握别。把握。掌握。握力。握笔。握管。握瑜(喻怀有美好的才德)。

⒉ 量词,指一把大小或分量:一握粗。

统一码

握字UNICODE编码U+63E1,10进制: 25569,UTF-32: 000063E1,UTF-8: E6 8F A1。

握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握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捂䌂

汉英互译

grasp、hold

造字法

形声:从扌、屋声

English

grasp, hold fast, take by hand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握的拼音:   

〈词性:动〉

(1) (形声。从手,屋声。本义:攥在手里,执持)

(2) 同本义 [grasp;grip;hold]

握,搤持也。——《说文》

握,持也。——《广韵》

长尺有握。——《仪礼·乡射礼》

私握臣手。——《楚辞·九章·怀少》

怀瑾握瑜。——《楚辞·九章·怀沙》

手握刀。——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3) 又如:握君(如意的别称);握篆(手握官印);握算(执算筹以计数。亦指谋划);握镜(执持明镜);握节(持守符节。不辱君命);握炭流汤(握炽炭,蹈沸汤。不畏危难,敢于用命)

(4) 屈指成拳 [fist]

终日握而手不掜。——《庄子·庚桑楚》

(5) 又如:握固(屈指成拳);握拳透爪(形容愤怒到极点)

(6) 掌握 [grasp]

握踣家五十室。——《管子·戒》

谨执其柄而固握之。——《韩非子·主道》

(7) 又如:握枢(掌握中枢之权);握机(掌握天下的权柄);握雾拿云(驾驭云雾);握柄(掌权);握要(掌握要领);握守(把手)

(8) 控制 [control]

握乱以治天下。——皮日休《原化》

(9) 用同“捂(   ”)。遮盖 [cover]

[黛玉] 说着,便两手握起脸来。——《红楼梦》

词性变化

握的拼音:   

〈词性:量〉

(1) 一把的容量

贻我握椒。——《诗·陈风》

(2) 一拳的长度

宗朝之牛角握。——《礼记·王制》

常用词组

握别、握管、握拳透掌、握手、握手成交、握手言欢

  拼音    注音  ㄊㄨˊ   繁体    
部首  囗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8画  
五笔  LTUI  仓颉  WHEY  郑码  JDRT  四角  60303  结构  全包围电码  0956  区位  4528  统一码  56FE  笔顺  丨フノフ丶丶丶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图(圖)的拼音:tú(ㄊㄨˊ)  

⒈ 用绘画表现出来的形象:图画。图案。图谱。图鉴。

⒉ 指地图:《亚洲略图》。图穷匕见。

⒊ 画:画影图形。

⒋ 计谋,计划:宏图(亦作“弘图”、“鸿图”)。良图。

⒌ 谋取,希望得到:图谋。图利。企图。妄图。励精图治。唯利是图。

统一码

图字UNICODE编码U+56FE,10进制: 22270,UTF-32: 000056FE,UTF-8: E5 9B BE。

图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图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圖図圗

汉英互译

chart、drawing、fig、map、plot、picture、intention、attempt、plan

造字法

原为会意

English

diagram; chart, map, pictur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图的拼音:

  

〈词性:动〉

(1) (会意。从囗,从啚。囗( wéi  ),表示范围。啚(   ),“鄙”的本字,表示艰难。合起来表示规划一件事,需慎重考虑,相当不容易。本义:谋划,反复考虑)

(2) 同本义 [plan and contrive;consider again and again]

图,画计难也。——《说文》

是究是图。——《诗·小雅·常棣》。传:“谋也。”

君与臣图事。——《仪礼·聘礼》

君不图与。——《公羊传·庄公十三年》

而天下可图也。——《战国策·秦策》

(3) 又如:试图(打算);图计(谋划)

(4) 图谋;谋取 [sheme;seek;pursue;design]

阙秦以利 晋,唯君图之。——《左传·僖公三十年》

举其一不计其十,究其旧不图其新。——韩愈《原毁》

而后乃今将图南。——《庄子·逍遥游》

不可图也。——《三国志·诸葛亮传》

与图大事。——《资治通鉴》

图报复也。——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以图将来。——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5) 又如:图王(图谋王业);图功(图谋建立功业);图回(图谋运转);图全(图谋保全自身);图利(图谋私利);图私利;图一时之痛快;图名;图害(谋害);图饱私囊;图吞公款

(6) 筹划;设法对付 [plan and prepare;project]

无使滋蔓,蔓难图也。——《左传·隐公元年》

(7) 又如:图治(想办法把国家治好)

(8) 绘画 [draw]

上思股肱之美,乃图画其人于麒麟角。——《汉书·苏武传》

(9) 又如:图形(画出人的相貌);图工(善于绘画的人);图画(描绘人或物的形像)

(10) 摹拟 [imitate]

命铸铜以图其像。——《水经注》

(11) 预料,料想到。多用于否定 [expect]

子在 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论语·述而》

不图子自归。——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词性变化

图的拼音:

  

〈词性:名〉

(1) 所画的图画 [picture;drawing;chart]

至见其图,状貌如妇人好女。——《史记·留侯世家》

然不得列于名臣之图。——《汉书·苏武传》

(2) 又如:看图识字;图载(以图像表达);图障(绘有图画的屏风);图卷;图法(图录和法典);图轴(画轴;画卷);略图(简单的图画);图经(附有图画、地图的书籍或地理志);图说(兼附图画以助解说的著作)

(3) 地图 [map]

有司案图。——《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河出图, 洛出书,圣人则之。——《易·系辞上》

灿若图绣。——《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普法交战图。—— 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山水之图。——蔡元培《图画》

(4) 又如:图本(图样);图志(附有地图的地方志);图牒(图籍表册);图书(图籍;书籍);图式;图例;图板;图忏(古代方士或儒生编造的关于帝王受命征验一类的书,多为隐语、预言);图纬(图忏和纬书)

(5) 版图。有所有权与管辖权的领土,行使主权的领土 [domain]

州图领同谷,驿道出流沙。——唐· 杜甫《秦州杂诗》

(6) 意图;意愿 [intentions]

帝子留遗恨,曹公屈壮图。—— 杜甫《过南岳入洞庭湖》

(7) 塔,即“浮图”的简称 [tower]

南峰北岭,多结禅栖之士;东岩西谷,又是刹灵之图。——《水经注》

(8) 明清时地方区划名 [tu]

改乡为都,改里为图。——顾炎武《日知录》引《萧山县志》

(9) 书籍 [book]。如:图典(图书和经典);图史(图书和史籍)

常用词组

图案、图报、图财害命、图册、图存、图钉、图画、图籍、图件、图鉴、图解、图景、图赖、图例、图利、图录、图们江、图谋、图穷匕首见、图示、图书、图书馆、图书室、图说、图腾、图腾崇拜、图腾柱、图文并茂、图像、图形、图章、图纸

  拼音  lín   注音  ㄌ一ㄣˊ   繁体    
部首  丨部  部外笔画  8画  总笔画  9画  
五笔  JTYJ  仓颉  LLOA  郑码  KDMK  四角  28063  结构  左右电码  5259  区位  3357  统一码  4E34  笔顺  丨丨ノ一丶丨フ丨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临(臨)的拼音:lín(ㄌ一ㄣˊ)  

⒈ 从上向下看,在高处朝向低处:照临。临渊羡鱼(看着深潭里的鱼,很希望得到;喻只作空想,不做实际工作)。

⒉ 到,来:光临。莅临。亲临。

⒊ 遭遇,碰到:临时。面临。

⒋ 挨着,靠近:临近。临街。临终。临危。临阵磨枪。

⒌ 照样子摹仿字画:临摹。临帖。临写。

⒍ 旧时指帝王上朝:临朝。临政。

⒎ 姓。

统一码

临字UNICODE编码U+4E34,10进制: 20020,UTF-32: 00004E34,UTF-8: E4 B8 B4。

临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临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arrive、be about to、copy、face、just before

造字法

原为会意

English

draw near, approach; descend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临的拼音:

lín  

〈词性:动〉

(1) (会意。金文字形,右边是人,左上角象人的眼睛,左下角象众多的器物。整个字形象人俯视器物的样子。本义:从高处往低处察看)

(2) 同本义 [look down from above]

临,监临也。从卧,品声。——《说文》。按,隐几视下之称。》

临,视也。——《尔雅》

不临深谿,不知地之厚也。——《荀子·劝学》

上帝临女。——《诗·大雅·大明》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3) 又如:居高临下;如临深渊;临轩(在殿前平台上接见臣属);临下(从高望下);临见(居上视下看见)

(4) 引申为从上监视着 [keep watch on]

临长晋国者。——《国语·晋语》。注:“监也。”

今陛下君临四方。——《宋史·赵普传》

(5) 又如:临引(居上察下。今称监察);临制(监临控制;指皇后临朝称制);临政(亲理政务)

(6) 面对(上对下,尊对卑) [face;confront]

临众发政而治民。——《墨子·尚贤下》

把酒临风。——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临表涕零。——诸葛亮《出师表》

执策而临之。——唐· 韩愈《杂说》

(7) 如:临川(面对川流);临穴(面对自己的圹穴。亦指面对(别人的)墓穴);临敌(面对敌人)

(8) 碰上, 逢着 [meet]

临财无苟得,临难毋苟免。——《礼记·曲礼上》

(9) 又如:临头(落到头上;当头);临风(迎风;当风);临谷(身临深谷。喻危险恐惧)

(10) 到,至。后常用作敬辞[attend]

临其穴。——《诗·秦风·黄鸟》

东临碣石(山名),以观沧海。—— 曹操《步出夏门行》

自往临视。——晋· 干宝《搜神记》

(11) 又

王即临之。

临溪而渔。——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12) 又如:光临;莅临;临按(亲临按问);临送(谓亲临送别);临讯(谓亲临审讯)

(13) 攻伐;胁制 [attack]

君临函谷。——《战国策·西周策》。注:“犹守也。以临 韩魏。”注:犹伐也。”

(14) 又如:临军对阵(指战场上对峙交锋)

(15) 照着他人的字画书写或绘画 [copy]

临书爱真迹。——姚合《秋夕遣怀》

中国画家自临摹旧作入手。——蔡元培《图画》

(16) 又如:临池(研习书法);临本(临摹原作的写本);临帖(照着字帖临摹)

(17) 治理、管理、统治 [administer; govern;rule]。

少欲,则能临其众。——《韩非子·十过》

上帝临女。(治理你们。)——《诗·鲁颂·閟宫》

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否?——《论语·雍也》

(18) 如:临人(治理百姓);临御(临视统御。指帝王治理天下而言)

(19) 靠近,逼近(多用于上对下,强对弱) [near; close to; approach]

以临二周之郊,诛 周主之罪。——《战国策·秦策一》

临崩寄臣以大事。——诸葛亮《出师表》

(20) 又如:临没(将沉没时);临觞(将要喝酒的时候);临颖(临笔。指写信的时候)

(21) 临视(指位尊者对位卑者) [visit]。如:临存(临视省问。多指地位高的人探问地位低的人);临问(亲临探问。卑者对尊者之敬辞)

(22) 置身(其中) [place oneself]。如:临阵(身临战场)

词性变化

临的拼音:

lín  

〈词性:介〉

(1) 在…之前,在即将…的时候 [just before;at the time of]

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王勃《滕王阁序》

(2) 又如:临歧(临别时;分别);临文(指正在写文章的时候);临别;临行;临睡

(3) 另见 lìn  

常用词组

临安、临别、临别赠言、临产、临川、临床、临场、临朝、临到、临海、临虹款步、临街、临街房、临界、临近、临渴穿井、临门、临摹、临难、临盆、临蓐、临时、临时、临时代办、临视、临死、临死不怯、临眺、临帖、临头、临危、临危授命、临问、临行、临刑、临幸、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临月,临月儿、临战、临阵、临阵脱逃、临终

基本词义

临的拼音:

lìn  

〈词性:动〉

哭(很多人哭,或聚众哭,为丧事而悲痛哭泣) [weep; cry; sob]

临,哭也。——《集韵》

国人大临,守陴者皆哭。——《左传·宣公十二年》

遂为义帝发丧,临三日。——《史记·高祖本纪》

遗昭曰,无发民哭临宫殿中——《汉书·文帝纪》

  拼音    注音  ㄩˇ   
部首  宀部  部外笔画  3画  总笔画  6画  
五笔  PGFJ  仓颉  JMD  郑码  WDAD  四角  30401  结构  上下电码  1342  区位  5178  统一码  5B87  笔顺  丶丶フ一一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宇的拼音:yǔ(ㄩˇ)  

⒈ 屋檐,泛指房屋:宇下(屋檐之下,喻在他人庇护之下)。屋宇。庙宇。宇宙(a.屋檐和栋梁;b.空间与时间;c.天地)。

⒉ 国土,疆土:故宇。

⒊ 整个空间世界:宇内(指天下)。玉宇。宇航。

⒋ 风度,仪表:眉宇(指人的样子,仪表)。器宇轩昂。

统一码

宇字UNICODE编码U+5B87,10进制: 23431,UTF-32: 00005B87,UTF-8: E5 AE 87。

宇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宇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㙑㝢㡰穻

汉英互译

eaves、house、space、universe

造字法

形声:从宀、于声

English

house; building, structure; eaves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宇的拼音:   

〈词性:名〉

(1) (形声。从宀( mián  ),于声。“宀”表示房屋。本义:屋檐)

(2) 同本义 [eaves]

宇,屋边也。——《说文》

宇,屋檐也。——《一切经音义》引《说文》

上栋下宇。——《易·系辞》

八月在宇。——《诗·豳风·七月》。释文:“屋四垂为宇。”

置于宇西阶上。——《仪礼·士丧礼》

五帝庙同宇。——《汉书·郊祀志》

而燕雀佼之,以为不能与之争于宇宙之间。——《淮南子·览冥》

权起更衣, 肃追于宇下。——《资治通鉴》

(3) 又如:宇堂(屋檐下的正房前);宇达(屋檐和窗户);宇溜(屋檐)

(4) 房屋 [house]

聿来胥宇。——《诗·大雅·緜》

高堂邃宇。——《楚辞·招魂》

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苏轼《水调歌头》

(5) 又如:屋宇(房屋);宇庭(屋室和庭院);宇室(房舍。借指家庭)

(6) 空间。上下四方,天地之间 [space]

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来曰宙。——《三苍》

神覆宇宙。——《吕氏春秋·下贤》。注:“四方上下曰宇。以屋喻天地也。”

威振八寓。——张衡《东京赋》。注:“八方区宇也。”

云霏霏而承宇。——《楚辞·屈原·涉江》

(7) 又如:宇甸(宇县,宇寰,宇宙。天下);寰宇;宇内

(8) 地域;疆土 [territory]

(9) 又

复周公之宇。

或多难以固其国,启其疆土;或难以丧其国,失其守宇。——《左传·昭公四年》

(10) 又如:宇守(国土;疆土)

(11) 国境 [frontier]

不谋削人之野,不谋劫人之宇。——《马王堆汉墓帛书》

(12) 住处 [dwelling]

其余以均分公侯伯子男,使各有宁宇。——《国语·周语》

(13) 风度,仪容 [bearing;aprearamce]

世以此定二王神宇。——《世说新语·雅量》

(14) 又如:器宇轩昂

常用词组

宇称、宇称守恒、宇航、宇航员、宇内、宇宙、宇宙飞船、宇宙观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