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五日京兆的意思

jīngzhào

五日京兆



拼音wǔ rì jīng zhào

注音ㄨˇ ㄖˋ ㄐ一ㄥ ㄓㄠˋ

解释京兆:即京兆尹,古时国都所在地的行政长官。比喻任职时间短或即将去职。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张敞传》:“今五日京兆耳,安能复案事?”

例子暗想自己已是五日京兆了,乐得卖个人情与袁伯珍。(清 无名氏《官场维新记》第十三回)

用法偏正式;作宾语、定语;含贬义。

感情五日京兆是贬义词。

英语an official who doesn't expect to remain long in office(king for a day)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注音  ㄨˇ   
部首  二部  部外笔画  2画  总笔画  4画  
五笔  GGHG  仓颉  MDM  郑码  BIX  四角  10102  结构  单一电码  0063  区位  4669  统一码  4E94  笔顺  一丨フ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五的拼音:wǔ(ㄨˇ)  

⒈ 数名,四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伍”代):五彩。五官。五谷。五金。五代(中国朝代名,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先后在中原建立政权的时期)。五帝(中国传说中的五个帝王,通常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五毒(指蝎、蛇、蜈蚣、壁虎、蟾蜍)。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岭(指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五岳(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和中岳嵩山,是中国历史上五大名山)。五脏(指心、肝、脾、肺、肾)。

⒉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6”。

统一码

五字UNICODE编码U+4E94,10进制: 20116,UTF-32: 00004E94,UTF-8: E4 BA 94。

五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五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㐅伍

汉英互译

cinque、five

造字法

会意:从二、从

English

five; surnam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五的拼音:   

〈词性:形〉

(五,会意。从二,从乂。“二”代表天地,“乂”表示互相交错。本义:交午,纵横交错) 同本义 [cross]

五,阴阳在天地之间交午也。——《说文》

葛屦五两。——《诗·齐风·南山》

羔羊之皮,素丝五紽。——《诗·召南·羔羊》

词性变化

五的拼音: wu  

(1) 四加一的和 [five]

五,数也。——《广韵》

五载一巡守。——《书·舜典》

塞其五山。——唐· 李朝威《柳毅传》

五战于秦。—— 宋· 苏洵《六国论》

起则五六揖。——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监五室。——清· 方苞《狱中杂记》

(2) 又如:五路总口(通往东、西、南、北、中五路的交叉口);五车腹笥(腹中装有五车书,比喻知识丰富,学问渊博);五方旗帜(按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插上青、黄、赤、白、黑五色旗);五伯(春秋时先后称霸的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另一说指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五虫(鳞虫、羽虫、倮虫、毛虫、介虫的合称);五木(泛指古时的形具,如枷、镣、铐等);五浮(上等土壤);五细(指出身贱,年辈小,关系远,资历浅,地位低的五类人);五云(青、白、赤、黑、黄五种云色);五剽(白色粉状的中等土壤);五义(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又通“伍”

五,伍与五,音同义别,官府文书五作伍。——《正字通》

五的拼音:   

〈词性:名〉

(1) 古代军队编制单位,五人为伍 [five]

入行间之治连以五。——《商君书》

(2) 偶;相类 [pair;couple]

妻与后子死者,五皆丧之三年。——《墨子》

(3) 工尺谱中的音名之一,表示音阶上的一级 [a note of the scale in gongchepu]

(4) 五行 [the five elements]

五,五行也。——《说文》。段玉裁注:“水火木金土,相克相生,阴阳交午也。”

(5) 通“伍”。古军队编制,五人为伍;行列 [troops]

行间之治,连以五,辨之以章,束之以令。——《商君书·画策》

孟贲过于 河,先其五。——《吕氏春秋·必己》

(6) 指五帝 [five emperors]。如:五三(五帝三王)

(7) 星名。二十八宿中的昴五 [star's name]。如:五佐(谓佐天行德的五星);五括(星名);五纬(金、木、水、火、土五星)

(8) 姓

常用词组

五霸、五保、五倍子、五采、五彩、五彩缤纷、五常、五城、五城御史司坊、五代、五帝、五冬六夏、五斗橱、五斗柜、五毒,五毒儿、五毒俱全、五短三粗、五短身材、五反、五方、五方杂处、五更、五更转、五供、五古、五谷、五鼓、五谷丰熟、五官、五光十色、五行八作、五湖四海、五花八门、五花大绑、五花肉、五黄六月、五荤、五讲四美、五角大楼、五角星[形]、五戒、五金、五经、五里云雾、五粮液、五陵、五岭、五律、五伦、五马、五马分尸、五马六猴、五内、五权宪法、五日京兆、五色、五色缤纷、五声、五十步笑百步、五世其昌、五四青年节、五四运动、五台、五体投地、五味、五线谱、五星红旗、五行、五刑、五言诗、五颜六色、五液、五一国际劳动节、五音、五月节、五岳、五蕴、五指山、五洲

  拼音    注音  ㄖˋ   
部首  日部  部外笔画  0画  总笔画  4画  
五笔  JJJJ  仓颉  A  郑码  KA  四角  60100  结构  单一电码  2480  区位  4053  统一码  65E5  笔顺  丨フ一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日的拼音:rì(ㄖˋ)  

⒈ 离地球最近的恒星(亦称“太阳”):日月星辰。日晷(guǐ  )(古代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时刻的装置)。日珥。日薄西山(太阳快要落山了,喻衰老的人或腐朽的事物接近死亡)。

⒉ 白天,与“夜”相对:日班。

⒊ 天,一昼夜:多日不见。今日。日程。

⒋ 某一天:纪念日。

⒌ 计算工作的时间单位,通常以八小时或六小时为一个工作日。

⒍ 时候:春日。往日。

⒎ 每天,一天一天地:日记。日益。

⒏ 特指“日本国”。

统一码

日字UNICODE编码U+65E5,10进制: 26085,UTF-32: 000065E5,UTF-8: E6 97 A5。

日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日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囩囸

汉英互译

daily、day、run、sun、time

相关字词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sun; day; daytim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日的拼音:   

〈词性:名〉

(1) (象形。甲骨文和小篆字形。象太阳形。轮廓象太阳的圆形,一横或一点表示太阳的光。本义:太阳)

(2) 同本义 [sun]

日,太阳之精也。从囗一,象形。——《说文》

离为日,为火。——《易·说卦》

以土圭之法,正日景求地中。——《周礼·大司徒》

天无二日,太阳也。——《孟子》

日初出,大如车盖。——《列子·汤问》

(3) 又如:日冠(太阳上方的光体);日昃(日斜,日过中午);日旸儿(太阳;日光);日月交食(对头;互相争斗);日头搁山(太阳落山);日头趖西(太阳偏西);日居月诸(日落月出,一天又一天)

(4) 白天,白昼 [daytime]

夏之日。——《诗·唐风·葛生》

夜以继日。——《孟子·离娄下》

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世说新语·自新》

(5) 又如:日昳(日已过午);日往月去(时间一天天过去);日里(白天);日里向(白天);日长神倦(夏季白天长,人易困倦);日旰(日暮。天色晚);日昼(白天);夜以继日

(6) 时节;为特殊目的而定的日子 [day;date]

天启壬戌秋日。——魏学洢《核舟记》

(7) 又如:交租日;星期一是洗衣日;你的结婚纪念日;三百万股日;太阴日;平太阳日;日南至(冬至日);日脚(〈词性:方〉∶日子;时间);日时(一段时间);日分(日子;日期)

(8) 一昼夜 [daytime]

靡日不思。——《诗·邶风·泉水》

日月星辰,太阳也。岁月日时,亦即曰日。——《书·洪范》

教子数日。——《礼记·内则》

(9) 又如:日力(一天的力气);日完(一天所做的事情);日度(一天一天地过去)

(10) 时间,光阴 [time]

(11) 又如:日子浅(时日短);日时(一段时间);旷日经年;日已昏黑;日不我与(时日不等人);日刻(时间)

(12) 日本的简称 [short for Japan]。如:中日文化交流

词性变化

日的拼音:   

〈词性:副〉

(1) 每日,每天 [every day]

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于是与亮情好日密。——《三国志·诸葛亮传》

(2) 又如:日远日疏,日亲日近(常常接近自然亲热,反之就会疏远);日觐天颜(每天朝见皇帝);日见穷蹙(处境一天天艰难窘迫);日无暇晷(整天无空闲);日逐(每日;每天);日逐家(每日;一天天);日事钱(日工资);日辰(日子);日食钱(日事钱)

(3) 他日,改天 [the other day]

日与俱来,吾与若俱观之。——《列子·汤问》

(4) 往日,从前 [the bygone days]

日卫不睦,故取其地。——《左传·文公十年》

常用词组

日安、日班、日斑、日报、日薄西山、日本、日不暇给、日常、日场、日程、日程表、日出、日出三竿、日复一日、日工、日高日上、日观峰、日观亭、日光、日光灯、日晷、日后、日环食、日积月累、日记、日间、日见、日渐、日久、日久见人心、日久岁深、日久天长、日就月将、日刊、日课、日理万机、日历、日历表、日落、日落西山、日冕、日暮、日暮途穷、日内、日偏食、日期、日气、日前、日趋、日全食、日日、日日夜夜、日色、日上三竿、日射、日甚一日、日食、日试万言、日头、日托、日往月来、日夕、日下、日新月异、日薪、日夜、日夜兼程、日夜警戒、日夜如梭、日以继夜、日益、日影、日用、日用品、日语、日元、日月、日月重光、日月蹉跎、日月如梭、日杂、日照、日志、日中、日中则昃、日子、日坐愁城

  拼音  jīng   注音  ㄐ一ㄥ   
部首  亠部  部外笔画  6画  总笔画  8画  
五笔  YIU  仓颉  YRF  郑码  SJKO  四角  00906  结构  上中下电码  0079  区位  3009  统一码  4EAC  笔顺  丶一丨フ一丨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京的拼音:jīng(ㄐ一ㄥ)  

⒈ 国都(现特指中国首都北京):京城。京都。京华(因京都是文物、人才汇集的地方,所以称京都为“京华”)。京畿(国都和国都附近的地方)。京剧。京师(首都的旧称)。京绣。京菜。

⒉ 大。

⒊ 古代数名,指一千万,亦指一亿兆。

⒋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京族。

⒌ 姓。

统一码

京字UNICODE编码U+4EAC,10进制: 20140,UTF-32: 00004EAC,UTF-8: E4 BA AC。

京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京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the capital of a country、Beijing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capital city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京的拼音: jīng  

〈词性: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筑起的高丘形,上为耸起的尖端。本义:人工筑起的高土堆)

(2) 同本义 [artificial mound]

京,人所为绝京丘也。——《说文》

辨京陵。——《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筑重京。——《淮南子·览冥》

为京邱若山陵。——《吕氏春秋·禁塞》

乃觏于京。——《诗·大雅·公刘》

于堑里筑京,皆高五六丈。——《三国志·公孙瓒传》

(3) 又如:筑京(堆土为小山);京丘(为战死的人所筑的坟墓。即京观);京观(古代战争中,胜者为了炫耀武功,收集敌人尸首,封土而成的高冢);京冢(京观)。泛指高大的山丘 [tall mourtian]

望楚与堂,景山与京。——《诗·鄘风·定之方中》

(4) 又如:京峙(高丘);京陵(高丘大阜)

(5) 方形大谷仓 [big ban]。如:京坻(谷米堆积如山。形容丰收);京囷(粮仓);京运(指运往京仓的粮食);京储(京仓的储备粮食)

(6) 国都 [capital]

念彼京师。——《诗·曹风·下泉》

辞帝京。——白居易《琵琶行》

迁我京职。——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京中有善口技者。——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至京。——清· 周容《芋老人传》

君之始入京也。——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7) 又如:京吏(京师各衙门的都吏。别于外吏而言);京圻(京都);京府(京畿。京城和京都附近的地方;国都所在地);京仓(京师储粮的地方)

(8) 京族 [Jing nationality]

(9) 通“鲸” [whale]

乘钜鳞,骑京鱼。——《汉书·扬雄传上》

(10) 又如:京鱼(鲸鱼)

(11) 古代数目名十兆为京,一说万万兆为京。古代数位序列是:万、亿、兆、京。十兆为京 [giga,ten million]

京垓岁之中。——[英]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12) 又如:京垓(古代以十兆为京,十京为垓。极言众多)

(13) 春秋时邑名,汉置京县 [Jing town]。故城在今河南省荥阳县东南二十余里

(14) 南京 [Nanjing]。明太祖建都于此,故《儒林外史》仍沿习称京。如:京江(扬子江的别称)

(15) 今特指北京 [Beijing city]。如:京调(戏曲腔调名。清代自乾、嘉以后昆曲渐衰,地方戏中的皮黄兴起,流传于湖北一带称汉剧,于安徽一带称徽调。乾隆末期徽调传至北京,并采其他戏曲之长处,成为京调,使当时流行的昆曲、戈阳腔、梆子等均相形失色);京报(清代由北京报房商人出版发行的邸报,登载朝政文书和有关政治动态);京八寸(过去北京地区流行的一种长约八寸的烟袋)

(16) 姓

词性变化

京的拼音: jīng  

〈词性:形〉

(1) 大,盛 [big]

京,大也。燕之北鄙,东 楚之郊,或谓之京。——《方言一》

京,大也。——《尔雅》

裸将于京。——《诗·大雅·文王》

曰嫔于京。——《诗·大雅·大明》

莫之与京。——《左传·庄公二十二年》

京邑翼翼。——张衡《东京赋》

发京仓。

京师者何?天子之居也。京者何?大也。——《公羊传·桓公九年》。朱骏声曰:“京大师众也。”

(2) 又如:京鞋(华美而样式新颖的鞋);京仓(大粮仓。朱骏声曰:“京大师众也”);京庾(大粮仓);京枣(大枣)

(3) 悲痛的 [sad]

忧心京京。——《诗·小雅·正月》

常用词组

京白、京白梨、京报、京菜、京仓大使、京朝、京城、京城氏、京东大鼓、京都、京二胡、京官、京胡、京华、京畿、京剧、京洛、京派、京腔、京师、京戏、京邑、京油子、京韵大鼓、京兆、京兆尹、京中

  拼音  zhào   注音  ㄓㄠˋ   
部首  儿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6画  
五笔86  IQV  五笔98  QII  仓颉  LMUO  郑码  VRD  四角  32113  结构  左右电码  0340  区位  5355  统一码  5146  笔顺  ノ丶一フ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兆的拼音:zhào(ㄓㄠˋ)  

⒈ 古代占验吉凶时灼龟甲所成的裂纹:卜兆。

⒉ 事物发生前的征候或迹象,预示:预兆。佳兆。瑞雪兆丰年。

⒊ 数名,等于百万(古代指万亿):兆周(电磁波频率单位,每秒一百万周的频率为一兆周)。

⒋ 姓。

统一码

兆字UNICODE编码U+5146,10进制: 20806,UTF-32: 00005146,UTF-8: E5 85 86。

兆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兆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mega-、million、omen、portend、sign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omen; million; mega; also trillion. China = million; Japan and Taiwan = trillion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兆的拼音: zhào  

〈词性:名〉

(1) (象形。大篆字形像龟甲受灼所生的裂痕。本义:卜兆,龟甲烧后的裂纹)

(2) 同本义 [a sign (in fortune telling)]

兆卜,灼龟拆也。——兆,古文兆卜省。——《说文》

掌三兆卜之法。——《周礼·大卜》

不占卦兆。——《淮南子·本经》

卜之龟,卦兆得大横。——《史记》

(3) 又如:兆象(占卜时龟板上显示的征象);兆文(据以卜占吉凶的龟甲裂纹);兆卦(显示于卦象上的征兆);兆梦(占梦,圆梦)

(4) 征兆,预兆 [omen]

相阴阳,占祲兆。——《荀子》

其兆既成,已在宫中。——《新唐书》

(5) 又如:兆相(预先显示的迹象);兆见(征召显现)

(6) 人民;百姓 [common people]

行不群以颠越兮,又众兆之所仇。——《楚辞·九章·惜诵》

(7) 又如:兆民(古称太子之民,后泛指众民,百姓。又称“兆人”、“兆姓”、“兆萌”、“兆蒙”、“兆庶”、“兆众”、“兆黎”、“兆灵”)

(8) 数词。一百万;极言众多 [million]

岂天地之大,于兆人万姓之中,独私其一人一姓乎。——明· 黄宗羲《原君》

(9) 又如:兆物(兆类。万物);兆亿(数词。极言众多。又指民众);兆古(太古,远古)

(10) 古代设于四郊的祭坛 [altar]。如:兆日(设置祀日神坛);兆位(四郊祭坛的处所);兆祀(设坛祭祀);兆守(监守祭坛的职司)

(11) 墓地,埋葬死人之处 [grave]

无入子兆。——《左传·哀公二年》

兆五帝于四郊。——《周礼·春官·小宗伯》

吾力能改葬,当葬汝于先人之兆。——韩愈《祭十二郎文》

(12) 又如:兆域(墓地四周的疆界。亦以称“墓地”)

(13) 姓

词性变化

兆的拼音: zhào  

〈词性:动〉

(1) 预示;显现 [foretell;portend]。如:瑞雪兆丰年

(2) 开始 [begin]

能布其德,而兆其谋。——《左传·哀公元年》

常用词组

兆人、兆头、兆瓦[电]、兆周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