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无如奈何的意思

nài

无如奈何



拼音wú rú nài hé

注音ㄨˊ ㄖㄨˊ ㄋㄞˋ ㄏㄜˊ

解释无可奈何。

出处元·乔吉《金钱记》第一折:“此人则是贪恋酒色,无如奈何。”

例子明·胡文焕《群音类选·<投笔记·桑园劝夫>》:“采蕨充饥饿,也是无如奈何。”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感情无如奈何是中性词。

繁体無如奈何

近义无可奈何、无如之何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注音  ㄨˊ   繁体    
部首  一部  部外笔画  3画  总笔画  4画  
五笔  FQV  仓颉  MKU  郑码  AGR  四角  10412  结构  单一电码  2477  区位  4662  统一码  65E0  笔顺  一一ノフ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无(無)的拼音:wú(ㄨˊ)  

⒈ 没有,与“有”相对;不:无辜。无偿。无从(没有门径或找不到头绪)。无度。无端(无缘无故)。无方(不得法,与“有方”相对)。无非(只,不过)。无动于衷。无所适从。

统一码

无字UNICODE编码U+65E0,10进制: 26080,UTF-32: 000065E0,UTF-8: E6 97 A0。

无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无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無㷻

汉英互译

naught、nonexistence、nothing、nothing、without、zero

相关字词

造字法

会意

English

negative, no, not; KangXi radical 7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无的拼音:

(1) 無   

(2) ——“南无”( nāmó  ):佛教用语,表示对佛尊敬或皈依

(3) 另见   

基本词义

无的拼音:

  

〈词性:名〉

(1) (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2) 同本义 [sing and dance]

(3) 哲学范畴,指无形、无名、虚无等,或指物质的隐微状态 [nihility]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

词性变化

无的拼音:

  

〈词性:动〉

(1) 没有,跟“有”相对 [not have;there is not]

无,不有也。——《玉篇》

无若丹朱傲。——《书·益稷》

无偏无党。——《书·洪范》

无内人之疏,而外人之亲。——《荀子·法行》

事不耳闻目睹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苏轼《石钟山记》

无不伸颈。——《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无不变色。

无不毕肖。——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无不惊为生人。

(2) 又如:无颜落色(面色发白,没有颜色);无头面(没有头绪);无是处(毫无办法;没有一点儿好处);无纤掐(没有一点);无气歇(没歇一口气,没有停息);无回豁(没有反应);没干净(不罢休,没完没了);无存济(无办法,难以应付);无笆壁(无依靠;无办法);无路求生;无干(没关系;不相干);无方(无常;没有固定的行止、住处等);无虞(无误)

无的拼音:

  

〈词性:副〉

(1) 不,表示对动词或形容词的否定 [not]

臣是以无请也。——《韩非子·喻老》

请无攻宋矣。——《墨子·公输》

不若无闻。——《吕氏春秋·慎行论》

可以无悔矣。——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2) 又如:无偏无党(公正而不偏袒);无何(不久);无过(不过;无非;不外);无厌(不满足)

(3) 通“毋”,表示劝阻或禁止,可译为“不要”、“别” [don't]

无偏无党,王道荡荡。——《书·洪范》

无对靡于尔邦。——《诗·周颂·烈文》

唯吾子戎车是利,无愿士宜。——《左传·成公二年》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论语·学而》

无相忘。——《史记·陈涉世家》

无望其速成。——唐· 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无怪乎其私之。——清· 黄宗羲《原君》

无生帝王家。

(4) 又如:无休外(不要见外);无失其时;无落(别误;不要落空);无得(不得;不能);无论(不要说)

(5) 未,不曾,没 [no,not]

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沈括《梦溪笔谈》

(6) 不必,不值得 [need not;not have to;be not worth]

渫恶吏忍于鬻狱,无责也。——方荀《狱中杂记》

(7) 另见   (南无)

无的拼音:

  

〈词性:代〉

(1) 表示不定指的人、事物、时间、处所等 [nothing]

臣少好相人,相人多矣,无如季相。——《汉书·高帝纪》

城牢粮足,不可忧也。——《资治通鉴》

(2) 又如:无移时(不一会儿;时间不久);无一时(不一会儿;时间不久);无明夜(不分白天黑夜);无定着(没有固定的地方);无倒断(没完没了);无碑记(无数;不可计数);无般(样样,处处)

无的拼音:

  

<连>

(1) 连接词组或分句,表示在任何条件或情况下都是如此,相当于“不论”、“无论” [regardless of]

无少长皆斩之。——《汉书·高后纪》

无贵无贱。——唐· 韩愈《师说》

无长无少。

(2) 又如:事无大小,都有人负责;事无巨细,他都认真去干;无上无下

无的拼音:

  

<语气词>

(1) 用在句首,无义

今王公大人,虽无造为乐器,以为事乎国家。——《墨子》

(2) 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语气,可译为“吗”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白居易《问刘十九》

常用词组

无把握、无保留、无比、无边、无边无际、无病呻吟、无病自灸、无补、无猜、无产阶级、无常、无偿、无成、无耻、无出其右、无从、无大无小、无道、无敌、无底洞、无地自容、无的放矢、无冬无夏、无动于衷、无独有偶、无毒不丈夫、无度、无端、无恶不作、无法、无法无天、无方、无妨、无非、无干、无告、无根据、无功、无功受禄、无辜、无故、无怪,无怪乎、无关、无关宏旨、无关紧要、无关痛痒、无害、无何、无恒、无华、无机、无机化学、无稽、无稽之谈、无及、无疾而终、无几、无计可施、无际、无济、无济于事、无价之宝、无价值、无坚不摧、无间、无疆、无节制、无尽、无尽无休、无精打采、无拘束、无拘无束、无可比拟、无可不可、无可非难、无可非议、无可厚非、无可讳言、无可奈何、无可奈何花落去、无可无不可、无可言状、无可争辩、无可置疑、无孔不入、无愧、无赖、无礼、无俚、无理、无理取闹、无理数、无力、无量、无聊、无聊赖、无路可走、无虑、无论、无论何时、无论如何、无米之炊、无名、无名氏、无名帖,无名帖儿、无名小卒、无名英雄、无名指、无明火、无乃、无奈、无奈何、无奈我何、无能、无能为力、无能之辈、无宁、无匹、无期徒刑、无奇不有、无气无力、无前、无情、无穷、无穷大、无穷尽、无穷无尽、无穷小、无趣、无缺、无人不知、无人问津、无任、无日、无日无夜、无如、无容置疑、无色、无伤大雅、无上、无神论、无声、无声无臭、无时无刻、无始无终、无视、无事不登三宝殿、无事忙、无事生非、无殊、无数、无双、无私、无私无畏、无私有弊、无似、无算、无损、无所不包、无所不能、无所不为、无所不用其极、无所不在、无所不知、无所不至、无所措手足、无所忌讳、无所事事、无所适从、无所畏惧、无所谓、无所需求、无所用心、无所作为、无条件、无头案、无头告示、无往不利、无往不胜、无望、无微不至、无为、无味、无畏、无谓、无闻、无我、无…无…、无物、无误、无隙可乘、无暇、无瑕、无瑕可击、无限、无线电、无线电台、无相干、无效、无邪、无懈可击、无心、无行、无形、无形中,无形之中、无须,无须乎、无涯、无烟煤、无恙、无业、无业游民、无一不知、无遗、无疑、无已、无以、无以复加、无异、无亦、无抑制、无益、无意、无意识、无射、无垠、无影无踪、无庸、无用、无忧无虑、无由、无有、无余、无与伦比、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无缘、无缘无故、无援、无知、无止境、无中生有、无着、无资格、无足轻重、无罪

  拼音    注音  ㄖㄨˊ   
部首  女部  部外笔画  3画  总笔画  6画  
五笔  VKG  仓颉  VR  郑码  ZMJ  四角  46400  结构  左右电码  1172  区位  4071  统一码  5982  笔顺  フノ一丨フ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如的拼音:rú(ㄖㄨˊ)  

⒈ 依照顺从:如愿。如意。如法炮制。

⒉ 像,相似,同什么一样:如此。如是。如同。如故。如初。游人如织。

⒊ 比得上,及:百闻不如一见。自叹弗如。

⒋ 到,往:如厕。

⒌ 假若,假设:如果。如若。假如。

⒍ 奈,怎么:如何。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⒎ 与,和:“公如大夫入”。

⒏ 或者:“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⒐ 用在形容词后,表示动作或事物的状态:突如其来。

⒑ 表示举例:例如。

⒒ 应当:“若知不能,则如无出”。

⒓ 〔如月〕农历二月的别称。

⒔ 姓。

统一码

如字UNICODE编码U+5982,10进制: 22914,UTF-32: 00005982,UTF-8: E5 A6 82。

如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如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汉英互译

according to、as、as if、for instance、like、such as

造字法

会意:从女、从口

English

if, supposing; as if; like, as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如的拼音:   

〈词性:动〉

(1) (会意。从女,从口。本义:遵从,依照)

(2) 同本义 [follow]

如,从随也。——《说文》。按,此字疑从女,若省声。女子从人者也。

有律以如己也。——《左传·宣公十二年》。杜预注:“如,从也。”

所不与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犬皆如人意。——《柳宗元《三戒》

(3) 又如:如命(遵从命令);如志(随顺意愿;实现志愿);如令(从令,遵令)

(4) 好像, 如同 [like;as if]

日初出大如车盖。——《列子·汤问》

状貌如妇人女子。——《史记·留侯世家》

两狼之并驱如故。——《聊斋志异·狼三则》

(5) 又如:如皋雉(比喻男子以才华博得女子青睐);如许(似这般);如今晚儿(现在);如许豚犊(这样的不肖之子);如应如响(十分灵验)

(6) 比得上,及 [can be compared with]

不如无生。——《诗·小雅·苕之华》

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战国策·齐策》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左传·僖公三十年》

(7) 又如:我不如他

(8) 去,往 [go]

如,往也。——《尔雅》

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史记·项羽本纪》

以一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 楚。——《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如扬州过 瓜洲扬子桥。——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9) 遭遇,际遇 [meet]

淮阳叶生者,失其名字。文章词赋,冠绝当时;而所如不偶,因于名场。——《聊斋志异》

(10) 表示举例 [for instance;for example;such as]。如:大文学家、大诗人,如李白、杜甫;工人都很勤劳,如挖土

(11) 相敌;抵挡 [resist]

夫宋之不足如 梁也,寡人知之矣。——《战国策》

(12) 应当 [should]

君若爱司马,则如亡。——《左传》

词性变化

如的拼音:   

〈词性:介〉

(1) 按照 [in accordance with;comply with]

王如其言,煮头,三日三夕不烂。——晋· 干宝《搜神记》

(2) 又如:如详缴(照报告中对原案处理的办法处理,并且准予销案);如律令(按照法令执行。是古代檄文、诏书结尾用语);如式(按照规矩)

如的拼音:   

<连>

(1) 假如,如果 [if]

如,若也。——《广雅》

如用之,则吾从先进。——《论语·先进》

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坟上矣。——《论语·阳货》

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后汉书·张衡传》

洛阳亲友如相问。——唐·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诗

(2) 又如:如有不妥,请予指正;如不修改,未免粗糙;如使(假使;倘若)

(3) 与,和 [and]

公如大夫入。——《仪礼》

(4) 或——表示选择关系 [or]

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论语·先进》

(5) 而——表示连接 [but]

如有隐忧。——《诗·邶风·柏舟》

夜中,星陨如雨。——《春秋》

(6) 则——表示结果 [then]。如:如许;如是

如的拼音:   

〈词性:助〉

(1) 用于语末,相当于“然”

子之燕居,申申如也。——《论语·述而》

褎如充耳。——《诗·邶风·旄丘》

屯如,乘马班如。——《易·屯卦》

孔子三月如君,则皇皇如也。——《孟子·滕文公上》

(2) 用于语末,相当于“焉”

突如,其来如,焚如,死如,弃如。——《易·离》

(3) 相当于“乎”

善如尔之问也。——《礼记》

常用词组

如臂使指、如常、如潮涌至、如出一辙、如初、如此、如此而已、如此这般、如次、如弟、如堕五里雾中、如堕烟海、如法、如法炮制、如风过耳、如故、如果、如何、如虎添翼、如花似锦、如花似玉、如画、如火如荼、如获至宝、如饥似渴、如箭在弦、如胶似漆、如今、如旧、如君、如来佛、如狼似虎、如雷贯耳、如临大敌、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如芒在背、如梦初醒、如鸟兽散、如期、如其、如泣如诉、如日方升、如日中天、如入无人之境、如若、如丧考妣、如上、如实、如使、如是、如释重负、如数家珍、如数、如汤沃雪、如同、如晤、如下、如心、如兄如弟、如许、如一、如仪、如蚁附膻、如意、如意算盘、如饮醍醐、如蝇逐臭、如影随形、如鱼得水、如鱼离水、如愿、如愿以偿、如醉如痴、如坐针毡

  拼音  nài   注音  ㄋㄞˋ   
部首  大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8画  
五笔  DFIU  仓颉  KMMF  郑码  GDBK  四角  40901  结构  上下电码  1143  区位  3646  统一码  5948  笔顺  一ノ丶一一丨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奈的拼音:nài(ㄋㄞˋ)  

⒈ 如何,怎样:奈何。怎奈。无奈何(无可如何)。奈……何(中间加代词,如“奈我何”)。

统一码

奈字UNICODE编码U+5948,10进制: 22856,UTF-32: 00005948,UTF-8: E5 A5 88。

奈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奈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柰耐

造字法

会意

English

but, how; bear, stand, endur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奈的拼音: nài  

〈词性:代〉

(1) 如,如何 [how;what]

奈何去社稷也?——《礼记·曲礼下》

诸侯不从,奈何?——《史记·高祖本纪》

无奈何也。——《韩非子·喻老》

无可奈何。——《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亡奈何矣。——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唯无形者,无可奈也。——《淮南子·兵略训》

(2) 这 [this]

虽然久后成佳配,奈时间怎不悲啼。意似痴,心如醉。——《西厢记》

词性变化

奈的拼音: nài  

〈词性:动>

(1) 对付;处置 [deal with]

谁奈离愁得,村醪或可尊。——黄庭坚《和文潜舟中所题》

(2) 又如:奈何天(言对付天公)

(3) 通“耐”。禁受住;忍受 [stand]

斟酌姮娥寡,天寒奈九秋。——杜甫《月》

(4) 又如:奈烦(耐烦,能承受,能忍耐);耐守(耐心等待);奈久(耐久,能够经久);奈心(耐心,心里不急躁,不厌烦)

奈的拼音: nài  

〈词性:副〉

(1) 怎奈、无奈的省文 [however]。用于转折句,表示原因

此地奈无城郭,又无险阴。——《三国演义》

(2) 又如:奈向(奈何,如何);无奈人多口杂,说不上去;奈何天(令人无可奈何的时光);奈缘(犹怎奈)

常用词组

奈何、奈之何

  拼音  hé hē hè   
注音  ㄏㄜˊ ㄏㄜ ㄏㄜˋ   
简体部首  亻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7画  
繁体部首  人部  
五笔  WSKG  仓颉  OMNR  郑码  NAJ  四角  21220  结构  左右电码  0149  区位  2646  统一码  4F55  笔顺  ノ丨一丨フ一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何的拼音:hé(ㄏㄜˊ)  

⒈ 疑问代词(a.什么,如“何人?”b.为什么,如“何必如此?”c.哪样,怎样,如“何不?”“何如?”d.哪里,如“何往?”e.发表反问,如“何乐而不为?”)。

⒉ 副词,多么:何其壮哉!

⒊ 姓。

其他字义

何的拼音:hē(ㄏㄜ)  

⒈ 古同“呵”,谴责。

其他字义

何的拼音:hè(ㄏㄜˋ)  

⒈ 古同“荷”,担。

统一码

何字UNICODE编码U+4F55,10进制: 20309,UTF-32: 00004F55,UTF-8: E4 BD 95。

何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何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what、where、who、why

造字法

形声:从亻、可声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何的拼音:   

〈词性:代〉

(1) 什么 [what]

何节奄忽,蹄足洒血?——《文选·宋玉·高唐赋》。注:“何,问辞也。”

何调翰之乔桀?——《文选·潘岳·射雉赋》。注:“何,疑问之辞也。”

何以自绘。——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子何恃而往?——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何异断斯织。——《后汉书·列女传》

(2) 又如:何人;何物;有何困难;何干(有什么相干)

(3) 怎么样 [what]

如太行王屋何。——《列子·汤问》

如土石何。

问女何所思。——《乐府诗集·木兰诗》

得钱何所营。——唐· 白居易《卖炭翁》

何苦而不平。——《列子·汤问》

何不以锯中。——三国魏· 邯郸淳《笑林》

何忧令名不彰。——《世说新语·自新》

羌笛何须怨杨柳。——唐· 王之涣《凉州词》诗

(4) 又如:何居(何故);何者(为什么);何意(为什么,何故);何缘(为什么)

(5) 哪里,什么地方 [where]

笑问客从何处来。——唐· 贺知章《回乡偶书》

何处得秋霜。——唐· 李白《秋浦歌》

(6) 又如:何往;此行何去?;何从(哪里);何止(哪里止,不止)

(7) 谁 [who]

何事非君,何使非民。——《孟子·万章下》

不知何氏之女。——《后汉书·列女传》

(8) 哪样,哪点 [which]

何有于我哉?(哪一样我能有呢?这是孔子自谦的话。)——《论语》

词性变化

何的拼音:   

〈词性:动〉

(1) 问,盘问,诘问 [ask]

陈列兵而谁何。——《史记·秦皇纪》

(2) 又如:谁何(盘问是谁)

(3) 通“诃(呵)”。谴责;呵斥 [berate;excoriate]

何,与诃通。——《正字通》

又下令不何止夜行;使民自便,境内以安。——《新唐书》

良将精弩寄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以定。——《史记·秦始皇本纪》

故其在大谴大何之域者,闻谴何则自冠氂缨。——《汉书·贾谊传》

何的拼音:   

〈词性:副〉

(1) 岂:怎 [how]。如:何以这样?;几何?

(2) 甚;多么 [very;how]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唐· 李白《古风》

水何澹澹。——曹操《步出夏门行》

何的拼音:   

〈词性:名〉

姓(何氏姓源)除外族改姓外,主要出自“姬”姓,“韩氏”所分。如:何郎(三国时,魏国何晏面白如傅粉。后即称喜欢修饰的青年男子或美男子为何郎)

何的拼音:   

〈词性:语气〉

(1) 句中语气词,相当于“啊”

隐隐何甸甸。——《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2) 另见   

常用词组

何必、何不、何曾、何尝、何等、何妨、何干、何功之有哉、何遽、何苦、何况、何乐而不为、何其、何如、何若、何谓、何许、何以、何在、何止

基本词义

何的拼音:   

〈词性:动〉

(1) (形声。从人,可声。金文,象人负担之形。本义:负荷) 同本义。后作“荷” [load]

何校灭耳,凶。——《易·噬嗑》

何天之衢。——《易·大畜》

殷受命咸宜,百禄是何。——《诗·商颂·玄鸟》

何天之休,不競不絿。——《诗·商倾·长发》

用此五子者何功。——《管子·小匡》

(2) 又如:何校(戴枷);何劳(承受烦劳)

(3) 另见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