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乌纱帽的意思

shāmào

乌纱帽



拼音wū shā mào

注音ㄨ ㄕㄚ ㄇㄠˋ

解释古代官吏戴的一种帽子。比喻官位。

出处清·荑荻散人《玉娇梨》第一回:“只是各有所因,故苟恋于此,断非舍不得这一顶乌纱帽耳。”

用法作宾语、定语;多用于比喻句。

感情乌纱帽是中性词。

繁体烏紗帽

英语black gauze cap(official position)

俄语чиновничья шапка(карьера)

日语烏帽子(えぼし),官職(かんしょく)

德语Mandarinkappe(Amt)

造句chapeau de gaze noire porté par des mandarins(poste de fonctionnaire)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注音    繁体    
部首  丿部  部外笔画  3画  总笔画  4画  
五笔86  QNGD  五笔98  TNNG  仓颉  PVSM  郑码  RZA  四角  27127  结构  单一电码  3527  区位  4658  统一码  4E4C  笔顺  ノフフ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乌(烏)的拼音:wū(ㄨ)  

⒈ 指“乌鸦”:乌白马角(喻不可能实现的事情)。乌飞兔走(喻日往月来,时间流逝)。乌合之众。

⒉ 黑色的:乌亮。乌云。

⒊ 无,没有:化为乌有。

⒋ 文言疑问词,哪,何:乌足道哉?

⒌ 古同“呜”,呜乎。

⒍ 姓。

统一码

乌字UNICODE编码U+4E4C,10进制: 20044,UTF-32: 00004E4C,UTF-8: E4 B9 8C。

乌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乌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black、crow、dark

相关字词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crow, rook, raven; black, dark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乌的拼音:

  

〈词性:名〉

(1) (象形。本义:鸟名,乌鸦)

(2) 同本义 [crow]

燕雀乌鹊。——《楚辞·屈原·涉江》

(3) 又如:乌鸟(乌鸦之属);乌鸢(乌鸦和老鹰);乌鹊(乌鸦和喜鹊);乌师(在妓院教唱或伴奏的乐师);乌鸦嘴(比喻说话讨厌的人)

(4) 古代神话传说太阳中有三足乌,因以“乌”为太阳的代称 [sun]。如:乌阳(太阳。亦喻昌明盛世);乌轮(日轮,太阳);乌焰(红日);乌照(日光);乌飞兔走(时光流逝);乌星暗没(日落);乌兔(日月)

(5) 刚孵化出的幼蚕 [young silkworm]

[蚕] 子初出者名蚕花,亦名蚁,又名乌。——《广蚕桑说辑补》

词性变化

乌的拼音:

  

〈词性:形〉

(1) 浅黑色 [black;dark]

身披乌衣,手执耒耜,以率将士。——《三国志·邓艾传》

(2) 又如:乌衣(黑衣);乌巾(黑头巾);乌丸(墨的别名);乌油(黑而光润);乌麻(黑芝麻);乌黑黑(黑压压);乌丝(黑丝);乌靴(古官穿的黑色靴子);乌榜(用黑油涂饰的船);乌云阵头(大雨将到,乌云密布的情形);乌云屯集(像乌云一样密集)

乌的拼音:

  

〈词性:副〉

(1) [指原因或理由] 怎么;[指可能或似乎可能的原因] 怎么 [how]

乌闻至乐?——《吕氏春秋·明理》

乌闻梁岷核陟方之馆?——《文选·左思·吴都赋》

(2) 又如:乌有此事?

乌的拼音:

  

<叹>

(1) 也作“於”。表示感叹

乌见异则噪,…。——《埤雅》

(2) 另见   

常用词组

乌白菜、乌沉沉、乌灯黑火、乌洞洞、乌飞兔走、乌合之众、乌黑、乌呼、乌江、乌金、乌拉、乌拉尔河、乌拉尔山脉、乌亮、乌溜溜、乌龙茶、乌鲁木齐、乌帽、乌七八糟、乌漆墨黑、乌纱帽、乌苏里江、乌塌菜、乌头、乌涂、乌托邦、乌压压、乌鸦、乌烟瘴气、乌药、乌油油、乌有、乌鱼、乌云、乌云压顶、乌枣、乌贼

基本词义

乌的拼音:

(1) 烏   

(2) 另见   

常用词组

乌拉

  拼音  shā   注音  ㄕㄚ   繁体    
部首  纟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7画  
五笔  XITT  仓颉  VMFH  郑码  ZKM  四角  29120  结构  左右电码  4784  区位  4120  统一码  7EB1  笔顺  フフ一丨ノ丶ノ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纱(紗)的拼音:shā(ㄕㄚ)  

⒈ 用棉麻纤维、化学纤维等纺成的细缕,用它可以捻成线或织成布:棉纱。纺纱。

⒉ 经纬线稀疏或有小孔的纺织品:羽纱。窗纱。纱布。纱帽(古代文官戴的一种帽子,后作官职的代称。亦称“乌纱帽”)。

⒊ 像纱布的:铁纱。塑料纱。

统一码

纱字UNICODE编码U+7EB1,10进制: 32433,UTF-32: 00007EB1,UTF-8: E7 BA B1。

纱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纱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gauze、voile、yarn

造字法

形声:从纟、少声

English

gauze, thin silk; yarn, thread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纱的拼音:

shā  

〈词性:名〉

(1) (会意。从糸(   ),从少。本义:轻细的绢)

(2) 轻细的丝麻织物,古时多以蚕丝为之。古亦作“沙”[thin,tough silk]

白纱入缁,不染自黑。——汉· 王充《论衡》

绸缎一百三十卷,纱绫一百八十卷。——《红楼梦》

(3) 又如:纱元(纸制的纱缎和元宝;祭品);纱绢(细薄丝织品的通称;纱手帕);纱罗(轻软细薄的丝织品的通称);纱笼中人(喻命中富贵,可官至宰相)

(4) 麻、棉等纺成的细缕。俗称“棉纱”或“麻纱” [yarn]。如:棉纱;纱厂(棉纺工厂)

(5) 今泛指用棉麻、化学纤维或其他材料制成的经纬线稀疏的织品 [gauze]

温温土炉火,耿耿纱笼烛。——唐· 白居易《宿东亭晓兴》

(6) 又如:纱帐(纱制帐幕);纱屉子(纱窗。旧时的窗户分两层,里面一层多用纱糊,透明,通气);纱帷(即纱帐);纱幌(纱制窗帘);乔其纱;泡泡纱;纱窗(蒙纱的窗户);纱罩(蒙纱的灯罩;蒙纱的防蝇罩;煤气灯上的主要附件)

常用词组

纱布、纱橱、纱锭、纱巾、纱帽、纱门、纱线

  拼音  mào   注音  ㄇㄠˋ   
部首  巾部  部外笔画  9画  总笔画  12画  
五笔  MHJH  仓颉  LBABU  郑码  LIKL  四角  46260  结构  左右电码  1604  区位  3517  统一码  5E3D  笔顺  丨フ丨丨フ一一丨フ一一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帽的拼音:mào(ㄇㄠˋ)  

⒈ 盖头的东西:帽子。草帽。凉帽。军帽。礼帽。

⒉ 器物的顶罩或套儿:笔帽儿。螺丝帽儿。

统一码

帽字UNICODE编码U+5E3D,10进制: 24125,UTF-32: 00005E3D,UTF-8: E5 B8 BD。

帽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帽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㡌冃冒

汉英互译

cap

造字法

形声:从巾、冒声

English

hat, cap; cap-like tops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帽的拼音: mào  

〈词性:名〉

(1) (形声。从巾,冒声。巾是丝织品,表示材料。字本作“月”,象帽形,又作“冒”。本义:帽子)

(2) 同本义 [hat]

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乐府诗集·陌上桑》

(3) 又如:帽凭(盈满的样子);帽正(帽子前缘正中的装饰,一般为珠或玉);帽襻儿(帽子上布制的扣纽带);礼帽(跟礼服相配的帽子);帽套(加于帽外的衣饰);帽钉(即铆钉。因其头形如帽,故名)

(4) 形状或作用像帽子或各种保护头部的物件 [helmet]

投笔掷帽丁丁然,磨墨隆隆然。——《聊斋志异·口技》:注。此指笔套。

(5) 又如:笔帽(套在笔头上保护笔的套儿);安全帽;螺钉帽

词性变化

帽的拼音: mào  

〈词性:动〉

戴帽 [put on a cap]

见人头未帽。——陆龟蒙《南泾渔夫》

常用词组

帽带、帽徽,帽花、帽盔儿、帽舌、帽檐、帽子

乌纱帽:成语接龙顺接


成语首拼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