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雾锁烟迷的意思

suǒyān

雾锁烟迷



拼音wù suǒ yān mí

注音ㄨˋ ㄙㄨㄛˇ 一ㄢ ㄇ一ˊ

解释谓为云雾所掩蔽。

出处元·无名氏《隔江斗智》第二折:“荡洪波不分一个天地,望前程尚隔雾锁烟迷。”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雾锁烟迷是中性词。

繁体霧鎖煙迷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注音  ㄨˋ   繁体    
部首  雨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13画  
五笔86  FTLB  五笔98  FTER  仓颉  MBHES  郑码  FVRY  四角  10427  结构  上下电码  7212  区位  4677  统一码  96FE  笔顺  一丶フ丨丶丶丶丶ノフ丶フノ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雾(霧)的拼音:wù(ㄨˋ)  

⒈ 接近地面的水蒸气,遇冷凝结后飘浮在空气中的小水点:雾气。雾霭。迷雾。云雾。雾淞(通称“树挂”)。

⒉ 像雾的东西:烟雾。雾剂。喷雾器。

统一码

雾字UNICODE编码U+96FE,10进制: 38654,UTF-32: 000096FE,UTF-8: E9 9B BE。

雾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雾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雺霚霧

汉英互译

brume、fog、mist、reek

造字法

形声:从雨、务声

English

fog, mist, vapor, fine spray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雾的拼音:

  

〈词性:名〉

(1) 接近地面的空气中的水蒸气 [fog]。由于接触较冷的地表,因而凝结成小水滴或冰晶,使能见度不足一公里,就叫做“雾”,与云的区别只是雾较贴近地面;有时区别于霭的是不太透明。如:大雾;浓雾;雾合(如云雾般的聚合);雾析(雾气消散);雾岑(云雾缭绕的山峰);雾卷(雾气离散);雾杳(雾气深广的样子);雾会(如云雾般聚集在一起。形容其多);雾驳(形容事物像雾色一样斑斓驳杂)

(2) 像雾的许多小水滴 [spray]。如:喷雾器

词性变化

雾的拼音:

  

〈词性:形〉

(1) 比喻轻细的 [light]。如:雾绡(像薄雾一般的轻纱)

(2) 比喻浓密的 [dense]。如:雾鬣(细密的鬣毛)

(3) 昏晦,昏暗 [dim]。如:雾塞(形容昏昧)

(4) 比喻头发的堆卷盘旋,有如雾气的舒腾 [scattered]。如:雾鬟(形容女子头发像云雾般的堆卷盘旋);雾鬓风鬟(形容女子发髻松散的样子)

常用词组

雾沉沉、雾化、雾里看花、雾茫茫、雾气、雾腾腾

  拼音  suǒ   注音  ㄙㄨㄛˇ   繁体    
部首  钅部  部外笔画  7画  总笔画  12画  
五笔  QIMY  仓颉  OPFBO  郑码  PKLO  四角  89782  结构  左右电码  6956  区位  4388  统一码  9501  笔顺  ノ一一一フ丨丶ノ丨フ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锁(鎖)的拼音:suǒ(ㄙㄨㄛˇ)  

⒈ 加在门窗、器物等开合处或连接处,必须用钥匙、密码、磁卡等才能打开的金属装置:门锁。密码锁。锁钥。

⒉ 用锁锁住:把门锁上。

⒊ 链子;链条:锁链。枷锁。长命锁。

⒋ 关闭;幽闭:闭关锁国。经济封锁。

⒌ 紧皱;蹙紧:愁眉深锁。

⒍ 一种缝纫方法,用线顺着布边或扣眼密缝:锁边。锁扣眼。

⒎ 姓。

统一码

锁字UNICODE编码U+9501,10进制: 38145,UTF-32: 00009501,UTF-8: E9 94 81。

锁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锁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鎖鎻鏁

汉英互译

lock、lock up

造字法

形声:左形右声

English

lock, padlock; shackles, chains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锁的拼音:

鎖、鎻、鏁 suǒ  

〈词性:名〉

(1) (形声)

(2) 置于可启闭的器物上,以钥匙或暗码(如字码机构、时间机构、自动释放开关、磁性螺线管等)打开的扣件 [lock]

柄铁折叠环复,如锁上练,引之长丈许。——明· 魏禧《大铁椎传》

(3) 又如:锁管(锁簧插入的锁身);锁孔(锁眼);锁梃儿(锁的销子);上锁

(4) 一种用铁环钩连而成的刑具 [iron chain]

若见鬼把椎锁绳纆,立守其旁。——汉· 王充《论衡·订鬼篇》

(5) 又如:锁靠(束缚手腕的刑具);锁韁(枷锁和韁绳)

(6) 链子 [chain]

俄有赤龙长千余尺,电目血舌,朱鳞火鬣,项掣全锁,锁牵玉柱,千雷万霆,激绕其身。——唐· 李朝威《柳毅传》

(7) 又如:锁子(锁链);锁甲(锁子铠,锁子错甲,即锁子甲)

(8) 姓

词性变化

锁的拼音:

suǒ  

〈词性:动〉

(1) 加锁,用锁锁住 [lock up]

长安布衣淮比数,反锁衡门守环堵。——唐· 杜甫《秋雨叹》

(2) 又如:锁闭(加锁关闭);锁禁(关锁禁闭);锁锢(关销禁闭);锁院(科举考试时,为防作弊,封锁试场之门,称为“锁院”。宋代有机密则锁闭院门上奏。因又称机密之奏为锁院)

(3) 紧缩而形成皱纹 [knit]。如:锁黛(美女锁眉头);双眉紧锁

(4) 缝制 [lockstitch]。如:锁边;锁眼

(5) 束缚 [tie]

僧辩既入,背泉而坐,曰:“ 鲍郎有罪,令旨使我锁卿,卿勿以故意见期。”因出令示 泉,锁之床下。——《梁书·鲍泉传》

(6) 又如:锁缚(用铁链或绳索捆缚);锁索(用铁链系束);锁士(囚禁的士人)

(7) 封闭;封锁 [block;seal;close]。如:锁印(年终封印停止办公);锁国

常用词组

锁臂、锁边、锁国、锁簧、锁匠、锁链、锁上、锁闩、锁心、锁眼、锁钥

  拼音  yān   注音  一ㄢ   繁体    
部首  火部  部外笔画  6画  总笔画  10画  
五笔  OLDY  仓颉  FWK  郑码  UOJD  四角  96800  结构  左右电码  3533  区位  4944  统一码  70DF  笔顺  丶ノノ丶丨フ一ノ丶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烟的拼音:yān(一ㄢ)  

⒈ 物质燃烧时所生的气体:冒烟。硝烟。烟囱。烟雾。烟波。烟火。烟尘。荒无人烟。

⒉ 像烟的:烟霞。烟霭。烟岚。烟鬟。

⒊ 烟气刺激使眼睛流泪或睁不开:烟了眼睛。

⒋ 一年生草本植物:烟草。烟叶。

⒌ 烟草制成品:香烟。卷烟。纸烟。烟蒂。

⒍ 指“鸦片”:大烟。烟灯。烟枪。烟馆。

统一码

烟字UNICODE编码U+70DF,10进制: 28895,UTF-32: 000070DF,UTF-8: E7 83 9F。

烟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烟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煙菸㷑

汉英互译

smoke、mist、tobacco、opium

造字法

形声:从火、因声

English

smoke, soot; opium; tobacco, cigarettes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烟的拼音:

yān  

〈词性:名〉

(1) (形声。从火,因声。本义:物质因燃烧而产生的气体)

(2) 同本义 [smoke]

火壮则煙微。——陆机《连珠》

煙炎之毁熸。——《后汉书·蔡邕传》

日照香炉生紫烟。——李白《望庐山瀑布》

烟焰迷漫。——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烟扑口鼻。——明· 刘基《卖柑者言》

烟炎张天。——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烟焰雾雨。——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烟斜雾横(互文,表烟雾斜横。斜 横:升腾缭绕)。——唐· 杜牧《阿房宫赋》

(3) 又如:烟火邻居(指紧邻);烟扛扛(形容烟雾腾腾的样子);烟爨(炊烟);烟蓬(小火轮客舱顶上的散座);烟祀(香烟与祭祀。引申为后代);烟尘(比喻战乱;借指参与战乱的部队);烟井(住户;人家);烟火(火警,火灾);烟焰(烟和火焰);夕烟(黄昏时的烟雾);风烟(随风吹散的烟);油烟;炊烟

(4) 烟状物;云气;雾气 [mist]

草树浮煙。——《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注:“燥气也。”

煙埃朦郁。——《素问·五常正大论》。注:“土气也。”

烟涛微茫。——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向来之烟霞。

红烟蔽其左。——唐· 李朝威《柳毅传》

荒烟蔓草。——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5) 又如:烟霞成癖(有游山玩水的癖好);烟雾尘天(乌烟瘴气;乱七八糟);烟霞帐(绘有山水图画的帐帘帏幕);烟缠(缠绵无力);烟锁(烟雾笼罩);烟娇(美女);烟塍(雾气弥漫田塍);烟蓑雨笠(蓑衣和斗笠);烟月(云雾笼罩的月亮)

(6) 专指鸦片 [opium]。如:烟册(吸食鸦片烟者的名册);烟犯(栽种、贩售和吸食鸦片烟的罪犯);烟民(旧时指吸食鸦片烟成瘾的老百姓;泛指吸烟者);烟匣(装鸦片膏的盒子);烟毒(吸鸦片烟对人的毒害);烟室(供吸食鸦片烟的房间);烟枪(吸鸦片用的工具)

词性变化

烟的拼音: yān  

〈词性:动〉

(1) 由于烟的刺激使眼睛流泪或睁不开 [(of eyes)be irritated by smoke]。如:烟眼睛

(2) 通“堙( yīn  )”。堵塞 [block up]

凡待烟冲云梯临之法,必应城以御之。——《墨子·杂守》

春秋行礼,以共烟祀。——汉《鲁相史晨祠孔庙奏铭》。

烟的拼音:

yān  

〈词性:名〉

(1) 烟草 [tobacco]

菸,草名,别名淡巴菰,一曰菸草。产自吕宋, 明时始入 中国。……采叶干之,切为细丝,可制各种之菸。……字俗借“烟”。——《中华大字典》

(2) 又如:烟窝(烟斗);烟萝(藤萝一类的植物);烟荷包(装烟丝用的小袋子)

(3) 另见 yīn  

常用词组

烟霭、烟波、烟草、烟尘、烟囱、烟袋、烟袋杆儿、烟袋锅,烟袋锅儿、烟道、烟灯、烟蒂、烟斗、烟贩子、烟缸,烟缸儿、烟膏、烟管、烟馆,烟馆儿、烟鬼、烟锅,烟锅儿、烟海、烟盒,烟盒儿、烟黑、烟花、烟花巷、烟灰、烟灰缸、烟火、烟碱、烟景、烟具、烟卷儿、烟岚、烟霾、烟煤、烟幕、烟幕弹、烟农、烟癖、烟屁股、烟气、烟枪、烟色、烟尸、烟屎、烟丝、烟酸、烟头,烟头儿、烟突、烟土、烟雾、烟霞、烟消云散、烟熏、烟熏火燎、烟焰、烟叶、烟瘾、烟油、烟油子、烟雨、烟云、烟瘴、烟柱、烟子、烟嘴

  拼音    注音  ㄇ一ˊ   
简体部首  辶部  部外笔画  6画  总笔画  9画  
繁体部首  辵部  部外笔画  6画  总笔画  10画  
五笔  OPI  仓颉  YFD  郑码  UFW  四角  39309  结构  左下包围电码  6617  区位  3552  统一码  8FF7  笔顺  丶ノ一丨ノ丶丶フ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迷的拼音:mí(ㄇ一ˊ)  

⒈ 分辨不清,失去了辨别、判断的能力:迷信。迷糊。迷津。迷惘。迷蒙(a.昏暗看不清;b.神志模糊不清;e.使迷惑,受蒙蔽)。执迷不悟。

⒉ 醉心于某种事物,发生特殊的爱好:迷恋。入迷。

⒊ 沉醉于某种事物的人:棋迷。革新迷。

⒋ 使人陶醉:景色迷人。

统一码

迷字UNICODE编码U+8FF7,10进制: 36855,UTF-32: 00008FF7,UTF-8: E8 BF B7。

迷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迷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aficionado、fan、hepcat

造字法

形声:从辶、米声

English

bewitch, charm, infatuat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迷的拼音:   

〈词性:动〉

(1) (形声。从辵( chuò  ),米声。本义:迷路;分辨不清)

(2) 同本义 [be lost;be confused]

迷,惑也。——《说文》

烈风雷雨弗迷。——《书·舜典》

凡夫失其所欲之路,而妄行之,则为迷。——《韩非子·解老》

及行迷之未远。——《离骚》

迷不知宠之门。——《楚辞·惜诵》

迷其所在。——《聊斋志异·促织》

入溆浦余儃佪兮,迷不知吾所如。——《楚辞·九章·涉江》

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杜牧《阿房宫赋》

遂迷,不复得路。——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其若迷。——唐· 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无迷其途。

道中迷雾。——清· 姚鼐《登泰山记》

(3) 又如:迷离徜彷(模糊不明);迷罔;迷岸(佛家语。指迷惑而不悟的生死流转世界)

(4) 迷惑,使…辨不清 [delude;confuse]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唐·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5) 又如:迷魂(迷惑人的事理,使人身不由己);迷网(指迷惑人的事物像网罗一样,使人陷落而无以自拔);迷夺时明(迷惑、剥夺当今明哲之士的舆论);迷眩缠陷(以声色迷惑,为罗网陷阱);迷途

(6) 迷恋 [be addicted to;be infatuated with]

迷花倚石忽已暝(迷恋着花,依倚着石,不觉天色已经晚了。暝,天黑、夜晚)。——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7) 昏迷 [fall into a stupor;be in a coma]

扁鹊遂饮二人毒酒,迷死三日。——《列子·汤问》

词性变化

迷的拼音:   

〈词性:名〉

狂热爱好者,通常是作为观众而非直接参加者 [fan;enthusiast]。如:棒球迷;芭蕾舞迷;垒球迷;惊险小说迷;数学迷

常用词组

迷瞪、迷宫、迷航、迷糊、迷魂汤、迷魂阵、迷惑、迷津、迷离、迷离马虎、迷恋、迷路、迷路、迷漫、迷梦、迷迷糊糊、迷你、迷你裙、迷失、迷途、迷途、迷雾、迷信、迷醉

成语首拼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