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乌鸦嘴的意思

zuǐ

乌鸦嘴



拼音wū yā zuǐ

注音ㄨ 一ㄚ ㄗㄨㄟˇ

解释比喻说话讨厌的人。

出处高阳《胡雪岩全传·烟消云散》:“我变成乌鸦嘴了。”

例子陆天明《省委书记》:“黄群在他身后狠狠瞪了他一眼,啐道:‘乌鸦嘴!呸!’”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口语。

感情乌鸦嘴是贬义词。

繁体烏鴉嘴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注音    繁体    
部首  丿部  部外笔画  3画  总笔画  4画  
五笔86  QNGD  五笔98  TNNG  仓颉  PVSM  郑码  RZA  四角  27127  结构  单一电码  3527  区位  4658  统一码  4E4C  笔顺  ノフフ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乌(烏)的拼音:wū(ㄨ)  

⒈ 指“乌鸦”:乌白马角(喻不可能实现的事情)。乌飞兔走(喻日往月来,时间流逝)。乌合之众。

⒉ 黑色的:乌亮。乌云。

⒊ 无,没有:化为乌有。

⒋ 文言疑问词,哪,何:乌足道哉?

⒌ 古同“呜”,呜乎。

⒍ 姓。

统一码

乌字UNICODE编码U+4E4C,10进制: 20044,UTF-32: 00004E4C,UTF-8: E4 B9 8C。

乌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乌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black、crow、dark

相关字词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crow, rook, raven; black, dark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乌的拼音:

  

〈词性:名〉

(1) (象形。本义:鸟名,乌鸦)

(2) 同本义 [crow]

燕雀乌鹊。——《楚辞·屈原·涉江》

(3) 又如:乌鸟(乌鸦之属);乌鸢(乌鸦和老鹰);乌鹊(乌鸦和喜鹊);乌师(在妓院教唱或伴奏的乐师);乌鸦嘴(比喻说话讨厌的人)

(4) 古代神话传说太阳中有三足乌,因以“乌”为太阳的代称 [sun]。如:乌阳(太阳。亦喻昌明盛世);乌轮(日轮,太阳);乌焰(红日);乌照(日光);乌飞兔走(时光流逝);乌星暗没(日落);乌兔(日月)

(5) 刚孵化出的幼蚕 [young silkworm]

[蚕] 子初出者名蚕花,亦名蚁,又名乌。——《广蚕桑说辑补》

词性变化

乌的拼音:

  

〈词性:形〉

(1) 浅黑色 [black;dark]

身披乌衣,手执耒耜,以率将士。——《三国志·邓艾传》

(2) 又如:乌衣(黑衣);乌巾(黑头巾);乌丸(墨的别名);乌油(黑而光润);乌麻(黑芝麻);乌黑黑(黑压压);乌丝(黑丝);乌靴(古官穿的黑色靴子);乌榜(用黑油涂饰的船);乌云阵头(大雨将到,乌云密布的情形);乌云屯集(像乌云一样密集)

乌的拼音:

  

〈词性:副〉

(1) [指原因或理由] 怎么;[指可能或似乎可能的原因] 怎么 [how]

乌闻至乐?——《吕氏春秋·明理》

乌闻梁岷核陟方之馆?——《文选·左思·吴都赋》

(2) 又如:乌有此事?

乌的拼音:

  

<叹>

(1) 也作“於”。表示感叹

乌见异则噪,…。——《埤雅》

(2) 另见   

常用词组

乌白菜、乌沉沉、乌灯黑火、乌洞洞、乌飞兔走、乌合之众、乌黑、乌呼、乌江、乌金、乌拉、乌拉尔河、乌拉尔山脉、乌亮、乌溜溜、乌龙茶、乌鲁木齐、乌帽、乌七八糟、乌漆墨黑、乌纱帽、乌苏里江、乌塌菜、乌头、乌涂、乌托邦、乌压压、乌鸦、乌烟瘴气、乌药、乌油油、乌有、乌鱼、乌云、乌云压顶、乌枣、乌贼

基本词义

乌的拼音:

(1) 烏   

(2) 另见   

常用词组

乌拉

  拼音    注音  一ㄚ   繁体    
部首  鸟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9画  
五笔  AHTG  仓颉  MHPYM  郑码  HIRZ  四角  77227  结构  左右电码  7693  区位  4927  统一码  9E26  笔顺  一フ丨ノノフ丶フ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鸦(鴉)的拼音:yā(一ㄚ)  

⒈ 鸟类的一属,全身多为黑色,嘴大翼长,叫声“丫丫”:乌鸦。寒鸦。鸦嘴锄(一种形如鸦嘴的轻便小锄)。

⒉ 古同“丫”,女孩子。

统一码

鸦字UNICODE编码U+9E26,10进制: 40486,UTF-32: 00009E26,UTF-8: E9 B8 A6。

鸦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鸦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鴉鵶

汉英互译

crow

造字法

形声:从鸟、牙声

English

crow; Corvus species (various)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鸦的拼音:

  

〈词性:名〉

(1) 鸟名。各种大型的、通常是亮黑色的鸦属(Corvus)成员 [crow]

鸱鸦耆鼠。——《庄子·齐物论》

(2) 又如:鸦鹊无声(鸦雀无声);鸦巢生凤(比喻平庸的家庭,出了优秀的子弟)

(3) 比喻黑色 [black]。如:鸦青(鸦羽的颜色。即黑而带有紫绿光的颜色;亦指鸦青钞)

常用词组

鸦胆子、鸦片、鸦片战争、鸦雀无声、鸦头

  拼音  zuǐ   注音  ㄗㄨㄟˇ   
简体部首  口部  部外笔画  13画  总笔画  16画  
繁体部首  口部  部外笔画  12画  总笔画  15画  
五笔  KHXE  仓颉  RYPB  郑码  JIRL  四角  62027  结构  左右电码  0878  区位  5576  统一码  5634  笔顺  丨フ一丨一丨一ノフノフノフ一一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嘴的拼音:zuǐ(ㄗㄨㄟˇ)  

⒈ 口,动物吃食,发音的器官,亦指说话:嘴巴。嘴头。嘴快。嘴严。嘴直。嘴软。嘴笨。嘴馋。张嘴。嘴甜心苦。

⒉ 形状或作用像嘴的东西:山嘴。壶嘴儿。

统一码

嘴字UNICODE编码U+5634,10进制: 22068,UTF-32: 00005634,UTF-8: E5 98 B4。

嘴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嘴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㭰咀觜

汉英互译

mouth、nib、puss、rostra、spigot、spile、bazoo、neb

造字法

形声:左形右声

English

mouth, lips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嘴的拼音: zuǐ  

〈词性:名〉

(1) (嘴,本作觜。嘴是后起的累增字。形声。从口,觜( zuǐ  )声。本义:同“觜”。猫头鹰之类头上的毛角)

(2) 同本义 [horn-like hair on the owl-head]

觜,鸱旧头上角觜。或作嘴。——《集韵》

(3) 鸟嘴 [beak]

(二郎)又变了一只朱绣顶的灰鹤,伸着一个长嘴,与一把尖头铁钳子相似,径来吃这水蛇。——《西游记》

(4) 中古时期,嘴引申指人或动物的口腔器官 [mouth]

有一鱼,可长丈余,粗细大于臂…嘴尖,状如鲟鱼。——唐· 王度《古镜记》

他嘴头子又来得,左话右转,右话左转,翻蛆搭舌头的侪是他说话分。——《何典》

(5) 又如:嘴片子(嘴皮子。嘴唇);嘴瓜(嘴部附近的部位);嘴皮(嘴唇);嘴壳子(指鸟喙);嘴犄角(嘴角);嘴筒(嘴巴);嘴卢都(撅着嘴,鼓着嘴)

(6) 从鸟嘴外形突出引申出表示物体的突出部分 [sth.shaped or functioning like a mouth]

两盘一山嘴,转出东南。——《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

(7) 又如:山嘴;瓶嘴;茶壶嘴

(8) 脸 [face]。如:嘴鼻(面貌);嘴吃屎(脸向下跌倒);嘴啃地(指脸向下跌倒);嘴抢地(嘴啃地)

词性变化

嘴的拼音: zuǐ  

〈词性:动〉

(1) 说话 [speak]

要你们去献殷勤塌嘴?——《西游记》

真真这凤丫头越发贫嘴了。——《红楼梦》

(2) 又如:嘴喳喳(多嘴);嘴花捩撇(能说会道);嘴巴巴的(叽叽喳喳的);嘴舌(口舌争执);嘴打人(话说得生硬,厉害,刺伤人);嘴呐(说话吞吞吐吐);嘴抹儿(指口才,说话的能力);嘴骨弄(多言多语);嘴强(能说会道);嘴钝(话说迟钝;不善言辞);嘴短(形容话说不响);嘴清舌白(话说得明确清楚);嘴甜心苦(出言和善而居心狠毒);嘴痒(一有说话的机会就要说,不说觉得不痛快)

常用词组

嘴巴、嘴笨、嘴岔,嘴岔儿、嘴馋、嘴长、嘴唇、嘴大喉咙小、嘴多舌长、嘴尖、嘴角、嘴紧、嘴快、嘴懒、嘴里牙多、嘴脸、嘴皮子、嘴贫、嘴勤、嘴软、嘴上春风、嘴是两张皮、嘴松、嘴碎、嘴损、嘴甜、嘴头,嘴头儿、嘴稳、嘴严、嘴硬、嘴直、嘴子

乌鸦嘴:成语接龙顺接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