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险陂倾侧的意思

xiǎnbēiqīng

险陂倾侧



拼音xiǎn bēi qīng cè

注音ㄒ一ㄢˇ ㄅㄟ ㄑ一ㄥ ㄘㄜˋ

解释险陂:邪恶不正;倾侧:倾斜。指邪恶不正的行为。

出处战国·赵·荀况《荀子·成相》:“谗人罔极,险陂倾侧,此之疑。”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险陂倾侧是中性词。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xiǎn   注音  ㄒ一ㄢˇ   繁体    
部首  阝部  部外笔画  7画  总笔画  9画  
五笔86  BWGI  五笔98  BWGG  仓颉  NLOMM  郑码  YOBV  四角  78219  结构  左右电码  7145  区位  4753  统一码  9669  笔顺  フ丨ノ丶一丶丶ノ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险(險)的拼音:xiǎn(ㄒ一ㄢˇ)  

⒈ 可能遭受的灾难:危险。风险。冒险。探险。保险。铤而走险。

⒉ 可能发生灾难的:险象。险情。险境。险峰。险恶。

⒊ 要隘,不易通过的地方:险隘。险厄。险固。天险。

⒋ 存心狠毒:险毒。阴险。

⒌ 几乎,差一点:险胜。险些。

统一码

险字UNICODE编码U+9669,10进制: 38505,UTF-32: 00009669,UTF-8: E9 99 A9。

险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险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險険

汉英互译

danger、defile、narrow pass、nearly、sinister、vicious

相关字词

造字法

形声:从阝、佥声

English

narrow pass, strategic poin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险的拼音:

險、嶮 xiǎn  

〈词性:形〉

(1) (形声。从阜,佥( qiàn  )声。从“阜”,与地势有关。本义:地势高低悬殊,难以通过)

(2) 同本义 [be rugged and rough]

险,阻难也。——《说文》

军旅思险。——《礼记·少仪》

毕力平险。——《列子·汤问》

苟有险,余必下推车。——《左传·成公二年》

地险,山川丘陵也。——《易·坎》

险以远。——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常石险远。

(3) 又如:险瘠(艰险贫瘠);险易(艰险与平坦之地);险戏(艰险)

(4) 地势险峻、危险 [high-abrupt]

不登险峰,不识天地的辽阔。——碧野《富春江畔》

巴、 蜀道险, 秦之迁人皆居蜀。——《史记·项羽本纪》

(5) 又如:险要;险峰;险特(高峻挺立);险坂(陡峭的山坡);险栈(险峻的栈道)

(6) 地势不平 [unsmooth terrain]

苟有险,余必下推车。——《左传·成公二年》

(7) 又如:履险如夷(夷:平;险:不平)

(8) 邪恶 [vicious;venomous;evil]

以险徼幸者,其求无厌,偏重必离。——《左传》

(9) 又如:险诐(邪佞不正);险谲(邪恶奸诈);险巧(奸邪巧诈)

(10) 艰难;困难 [difficult;hard]

安利者常乐易,危害者常忧险。——《荀子·荣辱》

(11) 奇特,怪异 [strange]

显县帛十匹,约曰:“险衣来者以赏之。”——《南史·周弘正传》

(12) 又如:险衣(奇异的服装);险妆(怪异的妆扮)

(13) 阴险,难以揣测 [sinister;treacherous]

[潘夫人]性险妒容媚,自始至卒,潜害 袁夫人等甚众。——《三国志·吴志》

心计险极。——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14) 又如:险怪(险恶怪诞);险汙(险诈恶浊);险谒(不正当的请托);险奸

(15) 危险 [risk;dangerous]

至险绝处。——《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涉险而不伤。——宋· 苏轼《教战守》

(16) 又如:险段(危险的地段);险束(危险狭窄);险危(危险)

词性变化

险的拼音:

xiǎn  

〈词性:名〉

(1) 要隘,险要的地带 [a place difficult of access;narrow pass]

入险而脱。——《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此为长江之险已与我共之矣。——《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山溪之险。——《孟子·公孙丑下》

国险而民附。——《三国志·诸葛亮传》

益州险塞。

险易远近。——《资治通鉴·唐纪》

险战之法,一车当兵卒四十人,四十人当一车。——《六韬·均兵》

(2) 又如:天险;山险;探险;凭险;无险可守;险战(险要之地的战斗)

(3) 道路 [road]

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礼记·中庸》。郑玄注:“险谓倾危之道”

(4) 防御工事[defence;fortification;defence works]

王公设险以守其国。——《易·坎》

(5) 又如:天险(天然的防御屏障)

险的拼音:

xiǎn  

〈词性:副〉

(1) 几乎 [almost;by a hair’s breadth]。如:险遭不幸;险些死了

(2) 差一点 [nearly]

险把哥儿头打破了,如今扎着绢子还没好。——《续金瓶梅》

(3) 又如:险不(差一点);险些掉进河里;险些忘了

常用词组

险隘、险地、险毒、险厄、险恶、险峰、险关、险乎、险急、险技、险绝、险峻、险难、险僻、险峭、险情、险胜、险滩、险象、险些、险要、险韵、险诈、险兆、险阻

  拼音  bēi pí pō   
注音  ㄅㄟ ㄆ一ˊ ㄆㄛ   
简体部首  阝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7画  
繁体部首  阜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8画  
五笔86  BHCY  五笔98  BBY  仓颉  NLDHE  郑码  YXI  四角  74247  结构  左右电码  7095  区位  5873  统一码  9642  笔顺  フ丨フノ丨フ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陂的拼音:bēi(ㄅㄟ)  

⒈ 池塘:陂塘。陂池。千顷之陂。

⒉ 水边,水岸:东海之陂。

⒊ 山坡,斜坡:“陂南陂北鸦阵黑,舍西舍东枫叶赤”。

其他字义

陂的拼音:pí(ㄆ一ˊ)  

⒈ [黄陂]地名,在湖北省武汉。

其他字义

陂的拼音:pō(ㄆㄛ)  

⒈ [陂陀](—tuó)倾斜不平。

统一码

陂字UNICODE编码U+9642,10进制: 38466,UTF-32: 00009642,UTF-8: E9 99 82。

陂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陂字收录于 现通表 。

异体字

造字法

形声:从阝、皮声

English

dam, embankment; reservoir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陂的拼音: bēi  

〈词性:名〉

(1) (形声。从阜,皮声。字亦作坡。本义:山坡;斜坡)

(2) 同本义 [slope]

陂,阪也。——《说文》

百姓曼衍淫荒之陂。——《淮南子·俶真》

陂南陂北鸦阵黑,舍西舍东枫叶赤。——宋· 陆游《思故山》

(3) 池塘 [small pond]

毋漉陂池。——《礼记·月令》。注:“畜水曰陂。”

陂唐污庳。——《国语·周语》

夫寻常之污,不能溉陂泽。(小水坑里的水,不能灌满大的池泽。)——《盐铁论·贫富》

(4) 又如:陂塘(水塘);陂池

(5) 湖泊 [lake]

十顷之陂。——《淮南子·说林》

后又穿长安城,引内 沣水注第中大陂以行船。——《汉书》

(6) 边际;旁边 [boudary]

彼泽(水聚集的地方)之陂,有蒲与荷。——《诗·陈风·泽陂》

故滨于东海之陂。——《国语·越语》。注:“崖也。”

腾雨师,洒路陂(旁)。——《汉书·礼乐志》

(7) 另见 pí;pō  

基本词义

陂的拼音:   

(1) ——“黄陂”( Huángpí  ):县名,在湖北

(2) 另见 bēi;pō  

基本词义

陂的拼音:   

另见 bēi;pí  

常用词组

陂陀

  拼音  qīng   注音  ㄑ一ㄥ   繁体    
部首  亻部  部外笔画  8画  总笔画  10画  
五笔  WXDM  仓颉  OPMO  郑码  NRGO  四角  21282  结构  左右电码  0282  区位  3967  统一码  503E  笔顺  ノ丨一フ一ノ丨フ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倾(傾)的拼音:qīng(ㄑ一ㄥ)  

⒈ 斜,歪:倾斜。倾侧。倾塌。倾圮。倾跌。

⒉ 趋向:倾向。倾心。倾慕。倾注。左倾。右倾。

⒊ 倒塌:倾颓。倾覆。倾轧(  )(在同一组织中互相排挤)。

⒋ 使器物反转或歪斜以倒出里面的东西;引申为尽数拿出,毫无保留:倾箱倒箧(亦称“倾筐倒庋”)。倾盆大雨。倾城。倾洒。倾销。

⒌ 用尽(力量):倾听。倾诉。倾吐。

统一码

倾字UNICODE编码U+503E,10进制: 20542,UTF-32: 0000503E,UTF-8: E5 80 BE。

倾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倾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bend、careen、collapse、do one's best、empty、incline、lean

English

upset, pour out, overflow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倾的拼音:

qīng  

〈词性:动〉

(1) (会意兼形声。从人,从顷,顷亦声。“顷”有偏侧的意思。从人,多表示人的动作行为。本义:偏侧)

(2) 同本义 [bend;incline;lean]

倾,仄也。——《说文》

倾则奸。——《礼记·曲礼下》。注:“倾或为侧。”疏:“倾,欹侧也。”

安无倾。——《论语·季氏》

重钧则衡不倾。——《淮南子·说山》

日既西倾。——曹植《洛神赋》

倾耳而听。——《战国策·秦策》

高下相倾。——《老子》。释文:“不正貌。”

俯身倾耳。——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3) 又如:倾葵(向日葵。借指尽忠);倾倚(偏斜不正);倾低(倾斜,歪斜);倾昃(偏斜;不正);倾返(形容峰峦险峻,向下倾斜);倾柯(使枝条倾斜下垂);倾倚(倾斜,歪斜)

(4) 倾塌,倒下 [collapse]

安无倾。——《论语·季氏》

高台未倾。——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对此欲倒东南倾。——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诗

樯倾楫摧。——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5) 又如:倾崩(崩溃);大厦将倾;倾国(倾覆邦国;形容容貌极美);倾朝(倾覆朝廷);倾弛(倒塌残破)

(6) 向往,钦佩 [admire whole-heartedly]

一坐尽倾。——《汉书·司马相如传》

(7) 又如:倾奉(倾心敬奉);倾瞩(倾心向往)

(8) 死;丧 [die]。如:倾害(杀害);倾送(断送;葬送);倾送(害死;累死);倾世(亡故);倾生(丧生);倾命(丧命)

(9) 倒出来 [empty;overturn and pour out]

往往取酒还独倾。——白居易《琵琶行(并序)》诗

(10) 又如:倾囊相助

(11) 倾轧 [discord]

以利相倾。——晁错《论贵粟疏》

(12) 又如:倾挤(倾轧排挤);倾黜(倾轧罢免)

(13) 用尽;竭尽 [do all one can;use up all one's resources]

倾家竭产。——《三国志·蜀书》

倾城远追送。——孙楚《征西官属诗》

(14) 又如:倾家费产(竭尽全部家产);倾身(竭尽全力);倾忱(竭尽诚心);倾尽(尽心竭力);倾觞(尽觞。谓畅饮);倾国(全国,举国);倾家(全家;拿出全部家产);倾献(全部献出)

(15) 超过,胜过 [surpass]

欲以倾诸将相。——《汉书·田竕传》。注:“逾越而胜之也。”

(16) 衰败 [decay]

下塞上聋,邦其倾矣。——韩愈《子产不毁乡校颂》

词性变化

倾的拼音:

qīng  

〈词性:名〉

倾向,对一个明确的政治性的纲领体系、一种信仰、一种意识形态或一个政党的路线的偏离 [deviation;tendency]。如:右倾;左倾

常用词组

倾侧、倾巢、倾巢而出、倾城、倾倒、倾动、倾耳而听、倾服、倾覆、倾盖、倾家、倾家荡产、倾角、倾慕、倾囊、倾佩、倾盆大雨、倾诉、倾谈、倾听、倾吐、倾吐衷肠、倾颓、倾陷、倾羡、倾箱倒箧、倾向、倾向、倾向性、倾销、倾斜、倾斜度、倾泻、倾泄、倾卸、倾心、倾心吐胆、倾轧、倾注

  拼音  cè zè zhāi   
注音  ㄘㄜˋ ㄗㄜˋ ㄓㄞ   繁体    
部首  亻部  部外笔画  6画  总笔画  8画  
五笔  WMJH  仓颉  OBON  郑码  NLKD  四角  22200  结构  左中右电码  0258  区位  1864  统一码  4FA7  笔顺  ノ丨丨フノ丶丨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侧(側)的拼音:cè(ㄘㄜˋ)  

⒈ 旁:侧面。侧影。侧门。侧室。侧翼。侧记(关于某些活动的侧面的报道)。

⒉ 斜着:侧重(zhòng   )(偏重)。侧射。侧卧。侧枝。侧芽。辗转反侧。

⒊ 卑陋:侧陋(a.偏僻简陋;b.指地位低下)。

其他字义

侧(側)的拼音:zè(ㄗㄜˋ)  

⒈ 同“仄”。

其他字义

侧(側)的拼音:zhāi(ㄓㄞ)  

⒈ 〔侧歪〕倾斜,如“你看那人侧侧着走”。

⒉ (側)

统一码

侧字UNICODE编码U+4FA7,10进制: 20391,UTF-32: 00004FA7,UTF-8: E4 BE A7。

侧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侧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側夨

汉英互译

side

相关字词

造字法

形声:从亻、则声

English

side; incline, slant, lean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侧的拼音:

  

〈词性:名〉

(1) (形声。从人,则声。本义:旁边)

(2) 同本义。亦用作谦词 [side]

侧,旁也。——《说文》

居侧室。——《礼记·内则》。注:“谓夹之室次燕寝也。”

立于侧阶。——《书·顾命》

倾容幸而待侧。——《楚辞·思古》

有泉侧出。——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3) 又如:左侧;右侧;侧闻(谦词。表示从旁听到);侧畔(旁边)

(4) 边缘 [edge]

坎坎伐辐兮,置之河之侧兮。——《诗·魏风·伐檀》

铸钟官赤侧。——《史记·平准书》。集解:“以赤铜为其廓也。”

词性变化

侧的拼音:

  

〈词性:动〉

(1) 向旁边歪斜 [incline;lean]

樊哙侧其盾以撞。——《史记·项羽本纪》

侧弁之俄。——《诗·小雅·宾之初筵》。笺:“侧,倾也。”

(2) 又如:侧耳细听;侧目(斜着眼睛看,形容畏惧或愤恨的样子)

(3) 靠近 [near;close to]

侧其故处。——《仪礼·公食礼》。疏:“近也。”

(4) 又如:侧近(临近,最近)

侧的拼音:

  

〈词性:形〉

(1) 不正,邪辟 [askew;aslant;crooked]

无反无侧,王道正直。——《书·洪范》

乡之行劫缚者,侧目莫敢过其门。——柳宗元《童区寄传》

(2) 另见 zhāi;zè  

常用词组

侧棱、侧歪

成语首拼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