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衔胆栖冰的意思

xiándǎnbīng

衔胆栖冰



拼音xián dǎn qī bīng

注音ㄒ一ㄢˊ ㄉㄢˇ ㄑ一 ㄅ一ㄥ

解释衔:嘴含;胆:苦胆;栖:栖息。嘴里含着苦胆,居住在冰上。形容刻苦自励。

出处《晋书 刘元海载记》:“但以大耻未雪,社稷无主,衔胆栖冰,勉从群议。”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等。

感情衔胆栖冰是中性词。

繁体銜膽棲冰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xián   注音  ㄒ一ㄢˊ   繁体    
部首  行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11画  
五笔86  TQFH  五笔98  TQGS  仓颉  HOOPN  郑码  OIP  四角  21221  结构  左中右电码  6902  区位  4746  统一码  8854  笔顺  ノノ丨ノ一一一フ一一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衔(銜)的拼音:xián(ㄒ一ㄢˊ)  

⒈ 马嚼子。

⒉ 用嘴含,用嘴叼:衔枚。燕子衔泥。

⒊ 含在心里:衔恨。衔冤。衔恤(含哀,怀着忧伤)。衔戢(敛藏于心,表示衷心感激)。

⒋ 接受,奉:衔命。

⒌ 指前后相接:衔接。

⒍ 职务和级别的名号:学衔。军衔。官衔。

统一码

衔字UNICODE编码U+8854,10进制: 34900,UTF-32: 00008854,UTF-8: E8 A1 94。

衔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衔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銜啣㘅

汉英互译

bear、hold in the mouth、rank、title

造字法

会意:从钅、从行

English

bit; hold in mouth, bite; gag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衔的拼音:

銜、啣 xián  

〈词性:动〉

(1) 口含 [hold in the mouth]

蟾蜍衔之。——《后汉书·张衡传》

(2) 又如:燕子衔泥;衔环相报(衔环);衔刀(口中叼刀);衔土(口含泥土);衔口垫背(古代一种殓葬习俗:给死人口含珠、玉或米。死尸褥下放钱)

(3) 怀藏 [harbor;cherish]

衔之次骨。——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4) 如:衔恩(感恩);衔悔(怀有悔恨之心);衔匿(深藏在心里);衔恤(心怀忧伤);衔哀(心怀哀痛)

(5) 奉接,接受 [accept]

贾昌衔保家活命之恩,无从报效。——《醒世恒言》

(6) 又如:衔命(奉行命令)

(7) 把两物互相接起来或缚住 [connect]

且把粮车首尾衔,权做寨栅。——《水浒全传》

(8) 包含,蕴含 [cherish;contain]

衔远山。——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常用词组

衔恨、衔接、衔枚、衔头、衔尾、衔尾相随、衔冤

  拼音  dǎn   注音  ㄉㄢˇ   繁体    
部首  月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9画  
五笔  EJGG  仓颉  BAM  郑码  QKA  四角  76210  结构  左右电码  9054  区位  2108  统一码  80C6  笔顺  ノフ一一丨フ一一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胆(膽)的拼音:dǎn(ㄉㄢˇ)  

⒈ 人或某些动物体内器官之一,在肝脏右叶的下部:胆囊。苦胆。胆固醇。肝胆相照(指对人忠诚,以真心相见)。

⒉ 不怕凶暴和危险的精神、勇气:胆量。胆气。壮胆。胆魄。胆大妄为(wéi   )。

⒊ 装在器物内部而中空的东西:球胆。暖瓶胆。

统一码

胆字UNICODE编码U+80C6,10进制: 32966,UTF-32: 000080C6,UTF-8: E8 83 86。

胆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胆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courage、gallbladder

造字法

形声:从月、旦声

English

gall bladder; bravery, courag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胆的拼音:

dǎn  

〈词性:名〉

(1) (形声。从肉,詹声。本义:胆囊。动物体内消化器官之一)

(2) 同本义。通称胆或苦胆 [gallbladder]

膽,连肝之府也。——《说文》。俗字作“胆”。

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按,形如瓶,长三寸,在肝之短叶间。华佗曰:“胆者,中清之府,号曰将军。主藏而不泻。”

胆为云,肝为风,肾为雨。——《淮南子·精神》。注:“胆,金也。”

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李白《行路难》

(3) 又如:胆结石(胆石症);胆裂(胆为之破裂。形容恐惧之甚);胆裂魂飞(恐惧惊怖到极点);胆液(胆汁)

(4) 胆子,胆量,勇气 [courage]

勇胆猛戾。——《荀子·脩身》。注:“有胆气也。”

虎骑闻之应胆慑。——岑参《老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5) 又如:胆落(丧胆落魄);胆大如斗(比喻人的胆量极大)

(6) 装在器物内层,可容纳水、空气等的东西 [liner]。如:瓶胆,球胆

常用词组

胆憷、胆大包天、胆大妄为、胆大心细、胆敢、胆固醇、胆寒、胆结石、胆力、胆量、胆略、胆落、胆囊、胆瓶、胆破心惊、胆气、胆怯、胆识、胆小管炎、胆小鬼、胆小如鼠、胆虚、胆战心惊、胆战心寒、胆汁、胆子

  拼音  qī xī   注音  ㄑ一 ㄒ一   繁体    
部首  木部  部外笔画  6画  总笔画  10画  
五笔  SSG  仓颉  DMCW  郑码  FFJ  四角  41964  结构  左右电码  2722  区位  3860  统一码  6816  笔顺  一丨ノ丶一丨フノフ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栖的拼音:qī(ㄑ一)  

⒈ 鸟禽歇宿:“夫以鸟养养鸟者,宜栖之深林”。

⒉ 居留,停留:栖身。栖息。栖止。栖遁(隐居,遁世)。栖迟(游息,居住)。

其他字义

栖的拼音:xī(ㄒ一)  

⒈ 〔栖栖〕形容不安定。

⒉ 〔栖遑〕a.忙碌不安,到处奔波;b.被迫。均亦作“栖皇”。

统一码

栖字UNICODE编码U+6816,10进制: 26646,UTF-32: 00006816,UTF-8: E6 A0 96。

栖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栖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棲捿

汉英互译

dwell、perch、stay

造字法

形声:从木、西声

English

perch; roost; stay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栖的拼音:

  

〈词性:动〉

(1) (棲本作“西”。同“栖”。形声。从木,妻声。本义:鸟类歇息)

(2) 同本义 [perch]

鸡栖于厅。——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山有栖鹘。——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3) 又如:栖竿(捕虫鸟的黏竿);栖山(栖息于山。指隐遁);栖峙(栖止伫立);栖荡(栖息游荡);栖歇(栖止,歇止);栖鸟(栖宿于树上的鸟);栖鸟于泉(使鸟停息于泉中)

(4) 停留 [stay]

遥谢荷蓧翁,聊得从居栖。——晋· 陶渊明文

与汝双栖。——清· 林觉民《与妻书》

(5) 又如:两栖(水陆两处生活);栖迟(游息);栖所(居留之地);栖泊(居留;停泊;寄居)

(6) 居住;寄居 [dwell;lodge at]

越王勾践栖于 会稽之上。——《国语·越语上》

(7) 又如:栖苴(寄生在树上己枯萎的草);栖住(居住);栖凭(居住安身);栖寓(寄居,暂住);栖处(栖居,寄居)

(8) 隐居 [withdraw]。如:栖云(隐居);栖遁(归隐);栖崖(隐居山林);栖衡(隐居);栖影(栖踪,隐迹;寄生);栖游(隐迹优游)

(9) 寄托 [place (hope,etc.) on]。如:栖托(依托,托身);栖诚(寄托心志);栖情(寄托情志);栖志(寄托情志);栖意(寄寓心意)

词性变化

栖的拼音:   

〈词性:名〉

(1) 居息的处所,止息的地方 [inhabitaion]

疲马恋旧秣,羁禽思故栖。——孟郊《鸦路溪行呈陆中丞诗》

(2) 床 [bed]

二嫂使治朕栖。——《孟子·万章上》。注:“栖,床也。”

(3) 另见   

常用词组

栖地、栖禽、栖身、栖息、栖霞、栖止

基本词义

栖的拼音:

  

〈词性:形〉

(1) 忙忙碌碌;不安定 [rushing]

六月栖栖,戎车既饬。——《诗·小雅·六月》

(2) 又如:栖屑(奔忙不安的样子);栖栖(忙碌不安的样子);栖栖默默(忙碌而失意的样子);栖遑(栖皇,栖惶。忙碌不安,奔忙不定)

(3) 孤独 [alone]。如:栖栖(孤寂零落的样子)

(4) 另见   

  拼音  bīng   注音  ㄅ一ㄥ   
部首  冫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6画  
五笔  UIY  仓颉  IME  郑码  TDKV  四角  32190  结构  左右电码  0393  区位  1789  统一码  51B0  笔顺  丶一丨フ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冰的拼音:bīng(ㄅ一ㄥ)  

⒈ 水因冷凝结成的固体:冰块。冰凌。冰箱。冰窖。冰雕。冰封。冰球。冰镇。冰释(像冰一样融化,喻嫌隙、怀疑、误会等完全消除)。冰淇淋。

⒉ 结晶成固体,呈结晶形的:冰糖。冰晶石。

⒊ 使人感到寒冷:冰手冰脚。

⒋ 用冰贴近东西使其变凉:把汽水冰上。

⒌ 洁白明彻:冰绡。冰心。冰清玉洁。冰肌玉骨(a.形容妇女的皮肤;b.形容梅花的高洁)。

统一码

冰字UNICODE编码U+51B0,10进制: 20912,UTF-32: 000051B0,UTF-8: E5 86 B0。

冰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冰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仌冫氷

汉英互译

ice

相关字词

造字法

会意:从冫、从水

English

ice; ice-cold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冰的拼音:

bīng  

〈词性:名〉

(1) (会意。从仌,从水。金文作“仌”。金文字形表示水凝成冰后,体积增大,表面上涨(上拱)形。《说文》:“冻也,象水凝之形”。小篆繁化,增加“水”变成。从“仌”从“水”的会意字,于是“仌”就专用作部首。本义:水冻结而成的固体)

(2) 同本义 [ice]

冰,水坚也。——《说文》

履霜坚冰至。——《易·坤》

迨冰未泮。——《诗·邶风·匏有苦叶》

冰者,阴之盛而水滞者也。——《汉书·五行志》

冰,水为之。——《荀子·劝学》

冰解而冻释。——《管子·五行》

公徒释甲,执冰而踞。——《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3) 又如:冰扳(冰镇);冰麝(冰片与麝香);冰清水冷(像冰和水一样的清冷);冰前刮雪(喻雪上加霜之事);冰玉自信(自知冰清玉洁,并无苟且之事);冰轮(比喻月亮)

(4) 冰人,即媒人 [go-between;match-maker]。如:冰议(指嫁娶之事);冰语(媒人的话);冰斧(媒人);冰媒(媒人)

(5) 姓

词性变化

冰的拼音: bīng  

〈词性:动〉

(1) 结冰,冻结 [freeze;ice over]

水始冰,地始冻。——《礼记·月令》

(2) 把东西和冰或冷水放在一起使变凉 [ice]。如:把两瓶汽水冰一冰

(3) 使感到极冷 [feel cold]

风月冰人别是乡。——杨万里《六月二十四日病起喜雨闻莺》

(4) 又如:这水冰手

冰的拼音: bīng  

〈词性:形〉

(1) 冷,凉 [cold]。如:冰食(冷食);冰甃(指寒凉的水井);冰澈(寒凉清澈)

(2) 结晶成固体的,成结晶形的 [crystal]。如:冰糖

(3) 清白,晶莹 [clear]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4) 又如:冰操(廉洁的操行)

常用词组

冰棒、冰雹、冰暴、冰茶、冰碴儿、冰川、冰船、冰床、冰镩、冰袋、冰蛋、冰刀、冰灯、冰点、冰冻、冰斗、冰堆、冰封、冰糕、冰挂、冰棍儿、冰河、冰壶秋月、冰花、冰魂雪魄、冰肌玉骨、冰激凌、冰鉴、冰窖、冰晶、冰景、冰窟、冰库、冰冷、冰凉、冰凌、冰片、冰淇淋、冰清玉洁、冰球、冰人、冰山、冰上运动、冰蚀、冰释、冰霜、冰炭、冰糖、冰糖葫芦、冰天雪地、冰箱、冰消瓦解、冰心、冰雪、冰雪节、冰原、冰镇、冰镇汽水

衔胆栖冰:成语接龙顺接


成语首拼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