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涎眉邓眼的意思

xiánméidèngyǎn

涎眉邓眼



拼音xián méi dèng yǎn

注音ㄒ一ㄢˊ ㄇㄟˊ ㄉㄥˋ 一ㄢˇ

解释犹嬉皮笑脸。

出处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三回:“涎眉邓眼没志气的东西,没有下唇,就不该揽着箫吹。”

用法作定语、状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涎眉邓眼是贬义词。

繁体涎眉鄧眼

近义涎脸饧眼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xián   注音  ㄒ一ㄢˊ   
简体部首  氵部  部外笔画  6画  总笔画  9画  
繁体部首  水部  部外笔画  7画  总笔画  10画  
五笔  ITHP  仓颉  ENKM  郑码  VMIY  四角  32141  结构  左右电码  3241  区位  4749  统一码  6D8E  笔顺  丶丶一ノ丨一フフ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涎的拼音:xián(ㄒ一ㄢˊ)  

⒈ 唾沫,口水:垂涎三尺。流涎。涎沫。

统一码

涎字UNICODE编码U+6D8E,10进制: 28046,UTF-32: 00006D8E,UTF-8: E6 B6 8E。

涎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涎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㳄㳭㵪湺

汉英互译

saliva

造字法

形声:从氵、延声

English

saliva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涎的拼音: xián  

〈词性:名〉

(1) (形声。从水,延声。本义:唾沫,口水)

(2) 同本义 [saliva]

涎,小儿唾也。——《三苍》

喷浪飞唌(涎)。——郭璞《江赋》

群犬垂涎。——柳宗元《三戒》

(3) 又如:口角流涎;垂涎三尺

(4) 粘液 [mucus]

咳则腰背相引而痛,甚则咳涎。——《素问》

词性变化

涎的拼音: xián  

〈词性:动〉

(1) 流口水 [drool]

见元妃痰塞口涎,不能言语。——《红楼梦》

(2) 贪羡,贪图 [be greedy for]

主人涎我色,奸我,不从,则鞭挞之。——清· 袁枚《新齐谐》

(3) 又如:涎利(贪图利益)

(4) 吐;流 [vomit]。如:涎津溢(唾沫液);涎缕(吐丝)

(5) 厚着脸皮;嬉皮笑脸 [brazen it out]。如:涎邓邓(含攫取挑逗的样子);涎皮(嘻皮赖脸,厚脸皮);涎脸(厚脸皮;嬉皮笑脸)

(6) 拖;伸 [drag]。如:涎着半条舌头的黄狗

涎的拼音: xián  

〈词性:形〉

(1) [眼神] 呆滞 [dull]

虔婆又吃了两杯酒,醉了,涎着醉眼说道:“他府里那些娘娘,不知怎样像画儿上画的美人!——《儒林外史》

(2) 又如:涎不痴的(傻乎乎)

(3) 嬉笑貌 [laughing]

呸!好不识羞的涎脸!——《西厢记》

(4) 贪馋地盯视 [ogle]。如:涎眼睛(贪婪的眼光);涎眉邓眼(用贪谗的眼光瞧人)

常用词组

涎沫、涎皮赖脸、涎水、涎着脸,涎着脸儿

  拼音  méi   注音  ㄇㄟˊ   
部首  目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9画  
五笔  NHD  仓颉  AHBU  郑码  XML  四角  77267  结构  左上包围电码  4168  区位  3528  统一码  7709  笔顺  フ丨一ノ丨フ一一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眉的拼音:méi(ㄇㄟˊ)  

⒈ 眼上额下的毛:眉毛。眉宇(两眉上面的地方)。眉心。眉目。眉寿(长寿)。眉睫。扬眉吐气。

⒉ 书页上端的空白:书眉。眉批。

统一码

眉字UNICODE编码U+7709,10进制: 30473,UTF-32: 00007709,UTF-8: E7 9C 89。

眉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眉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eyebrow、the top margin of a page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eyebrows; upper margin of book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眉的拼音: méi  

〈词性:名〉

(1) (象形。甲骨文,小篆字形。象目上毛形。本义:眉毛)

(2) 眼上方的弓或嵴,亦指生长在这条嵴上的眉毛 [brow;eyebrow]

眉,目上毛也。——《说文》

螓首蛾眉。——《诗·卫风·硕人》

报答平生未展眉。——元稹《遗悲怀》

(3) 又如:眉心(双眉之间);眉间广尺(两眉间隔宽有一尺,表示人的相貌奇特);眉泉(眉头);眉寸(双眉之间);眉下添眉(比喻重复、多余);眉弓(额下长眉毛处突出如弓形的部位);眉尖(双眉附近处);眉柳(细长如柳叶的眉);眉脚(眉梢)

(4) 书页上端的空白 [top margin of a page]。又泛称上端。如:书眉;眉批

(5) 借指美女 [beauty]

眉,媚也,有妩媚也。——《释名》

下眉近戚。——《仲定碑》

(6) 又如:眉清目秀,眉目如画(形容容貌俊美清秀,借指美女)

(7) 古州名 [Mei prefecture]。故地在今四川省眉山县

词性变化

眉的拼音: méi  

〈词性:形〉

(1) 形容隆起 [swelling]。如:眉瑑(古代圭、璋等玉制礼器上下两头都有孔,孔与孔之间有沟,沟缘高出部分叫眉瑑)

(2) 老 [old]

眉,老也。——《方言一》

以介眉寿。——《诗·豳风·七月》

(3) 又如:眉寿(长寿);眉耇(高寿,长寿)

眉的拼音: méi  

〈词性:量〉

多用于称新月。如:一眉新月;眉月(指新月)

常用词组

眉黛、眉端、眉飞色舞、眉尖、眉间、眉睫、眉开眼笑、眉来眼去、眉毛、眉毛胡子一把抓、眉目、眉批、眉清目秀、眉梢、眉头、眉眼、眉眼传情、眉宇、眉月

  拼音  dèng   注音  ㄉㄥˋ   繁体    
部首  阝部  部外笔画  2画  总笔画  4画  
五笔  CBH  仓颉  ENL  郑码  XSY  四角  77427  结构  左右电码  6772  区位  2143  统一码  9093  笔顺  フ丶フ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邓(鄧)的拼音:dèng(ㄉㄥˋ)  

⒈ 姓。

统一码

邓字UNICODE编码U+9093,10进制: 37011,UTF-32: 00009093,UTF-8: E9 82 93。

邓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邓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造字法

原为形声:从阝、登声

English

surnam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邓的拼音:

Dèng  

〈词性:名〉

(1) 古国名[Deng state]

邓,曼姓之国。今属 南阳。从邑,登声。——《说文》

(2) 在今河南省邓县。公元前678年为楚所灭

邓侯吾离来朝。——《春秋·桓公七年》

申吕应 邓。——《国语·郑语》

袭楚至 邓。——《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3) 古地名 [Deng village,name of a place in ancient times]

(4) 春秋蔡地,后属楚。在今河南省郾城县东南

蔡侯郑伯会于 邓。——《春秋·桓公二年》

(5) 春秋鲁地。在今山东省汶河以南、运河以北地区(清兖州府境)

(6) 战国楚地,秦置邓县,是故邓侯国。在今湖北省襄樊市北

(7) 战国魏邑,在今河南省孟县西南

(8) 姓(邓通:西汉人,以自铸铜钱而成为巨富,后世常用此名比喻富有。邓禹:东汉新野人,字仲华。随汉光武刘秀作战,为东汉开国功臣。邓骘:人名,东汉安帝刘祜的舅父,封为上蔡侯,任大将军)

常用词组

邓邓浑浑

  拼音  yǎn   注音  一ㄢˇ   
部首  目部  部外笔画  6画  总笔画  11画  
五笔86  HVEY  五笔98  HVY  仓颉  BUAV  郑码  LXO  四角  67032  结构  左右电码  4190  区位  4959  统一码  773C  笔顺  丨フ一一一フ一一フ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眼的拼音:yǎn(一ㄢˇ)  

⒈ 人和动物的视觉器官:眼睛。眼底。眼力。眼色。眼神。眼帘。眼目。眼疾手快。

⒉ 见识,对事物的看法:眼光远大。眼界开阔。

⒊ 孔洞,窟窿:炮眼。针眼儿。泉眼。

⒋ 关节,要点:节骨眼儿。字眼儿。

⒌ 戏曲中的节拍:一板三眼。

⒍ 当前:眼前利益。眼下。

⒎ 量词:一眼井。

⒏ 围棋术语,一方子中所留的空儿,在这个空儿中对方不能下成活棋。

统一码

眼字UNICODE编码U+773C,10进制: 30524,UTF-32: 0000773C,UTF-8: E7 9C BC。

眼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眼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aperture、eye、key point、look、small hole

造字法

形声:从目、艮声

English

eye; eyelet, hole, opening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眼的拼音: yǎn  

〈词性:名〉

(1) (形声。从目,艮( gèn  )声。本义:眼珠)

(2) 同本义 [eyeball]

眼,目也。——《说文》

眼,限也。瞳子限限而出也。——《释名》

巽为多白眼。——《易·说卦》

比干剖心, 子胥抉眼,忠之祸也。——《庄子·盗跖》

(3) 泛指眼睛 [eye]

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杜甫《新安吏》

(4) 又如:眼馋肚饱(贪得无厌;不知足);眼意心期(眼中传意,心中期待);眼黄地黑(心怀叵测,见财起意);眼空四海(目中无人,妄自尊大);眼张失道(睁大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受惊而痴呆的样子);眼里出火(形容极贪婪的神情);眼同检验(会同人员,共同检验);眼皮子薄(比喻气量小,喜欢斤斤计较);眼上眼下(上下端详);眼盻盻(喻指极为厌恶憎恨的人)

(5) 眼力 [sight;vision]。如:眼明手快(眼光锐利,手脚灵活);眼光忒忒(眼神贼溜溜的样子);眼忙心乱(眼神发急,心情慌乱);眼离了(视物昏花模糊);眼紧(眼光);眼辨(眼力好)

(6) 耳目;眼线 [light]

当下就带孙小二做眼,飞马赶到 北关门下。——《警世通言》

(7) 见证 [witness;testimony]

教地方公同作眼,将梁公家家财什物变卖了。——《古今小说》

(8) 又如:眼证(当场目睹可作证的人;见证人)

(9) 指孔;洞穴 [aperture;small hole]

泉眼无声惜细流。——杨万里《小池》

(10) 又如:眼子(孔洞);眼孔(孔;小洞)

(11) 任何网状物的线间空隙 [mesh]。如:网眼;筛眼

(12) 事物的关键所在 [key point]。如:节骨眼儿

(13) 围棋用语。成片的白子或黑子中间的空心,在这个空心中对手不能下子 [trap]

探春因一块棋受了敌,算来算去总得了两个眼。——《红楼梦》

词性变化

眼的拼音: yǎn  

〈词性:量〉

——主要用于井的量词。如:两眼井

常用词组

眼巴巴、眼白、眼柄、眼波、眼不见为净、眼岔、眼馋、眼成穿、眼眵、眼虫、眼穿肠断、眼底、眼底下、眼点、眼风、眼福、眼高手低、眼格、眼光、眼过劳、眼红、眼红、眼红素、眼花、眼花缭乱、眼犄角儿、眼疾手快、眼尖、眼睑,眼皮、眼见得、眼角、眼界、眼睛、眼镜、眼镜蛇、眼看、眼孔、眼库、眼快、眼眶、眼蓝、眼泪、眼离、眼里、眼力、眼帘、眼眉、眼明手捷、眼泡,眼泡儿、眼皮、眼皮底下、眼皮子、眼皮子浅、眼前、眼球、眼热、眼色、眼梢、眼神、眼生、眼时、眼屎、眼熟、眼跳、眼窝、眼下、眼线、眼压、眼药、眼晕、眼罩、眼睁睁、眼中刺,眼中钉、眼珠,眼珠子

涎眉邓眼:成语接龙顺接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