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xiào miàn yè chā
注音ㄒ一ㄠˋ ㄇ一ㄢˋ 一ㄝˋ ㄔㄚ
解释比喻面带笑容而居心狠毒的人。
出处宋·陈次升《弹蔡京第三状》:“时人目之为笑面夜叉,天下之所共知也。”
例子他这个笑面夜叉不好对付
用法作主语、宾语、定语;指内心狠毒的人。
感情笑面夜叉是贬义词。
繁体笑靣亱叉
近义笑面虎
英语a wicked person with a hypocritical smile(an outwardly kind but inwardly cruel person)
动物生肖牛,虎,蛇
笑的拼音:xiào(ㄒ一ㄠˋ)
⒈ 露出愉快的表情,发出欢喜的声音:笑容。笑颜。笑眯眯。谈笑风生。
⒉ 讥嘲:笑柄。笑话。笑谈。贻笑大方。嘲笑。见笑。耻笑。
笑字UNICODE编码U+7B11,10进制: 31505,UTF-32: 00007B11,UTF-8: E7 AC 91。
笑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笑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㗛咲
laugh、laughter
哭、啼
形声:从竹、夭声
smile, laugh, giggle; snicker
详细解释◎ 笑的拼音: xiào
〈词性:动〉
(1) (会意。从竹,从夭。杨承庆曰,“竹得风其体夭屈,如人之笑”。字或从竹,从夭。本义:因喜悦开颜或出声)
(2) 同本义 [smile; laugh]
笑,喜也。——《说文》。杨承庆曰:“竹得风,其体夭屈,如人之笑也。 李阳冰刊定说文从之。”
竹为乐器,君子乐然后笑也。——《字林》。朱骏声曰:“此字古皆从犬,本义犬狎人声也。从犬,箾省声。”
一握为笑。——《易·萃》
载笑载言。——《诗·卫风·氓》
言笑晏晏。
两小儿笑曰。——《列子·汤问》
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论语·宪问》
止增笑耳。——《聊斋志异·狼三则》
笑而止之。——《列子·汤问》
笑而不顾。——清· 周容《芋老人传》
(3) 又如:笑唏唏(笑嘻嘻);笑咍咍(大声地笑);笑浪(无拘束地大笑);笑面夜叉(外貌和气、心地狠毒的人)
(4) 讥笑;嘲笑 [ridicule]
顾我则笑。——《诗·邶风·终风》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孟子·梁惠王上》
(5) 又如:笑端(笑柄);笑骂从汝(我行我素,不顾他人饥笑责骂);笑弄(讥笑;嘲弄);笑侮(嘲笑戏弄)
(6) 玩笑;逗乐 [joke;make fun of]
勿以为笑。——《诗·大雅·板》
(7) 又如:笑嗷(喜笑;玩闹);笑乐院本(戏曲演出在正戏前加演的小戏);笑耍头回(宋元时说书人在开讲正书前,先讲一个小故事作引子)
(8) 喜爱;羡慕 [like]。如:笑眼传心(相视而笑,以目传情);笑悦(欢笑喜悦);笑叹(可笑可叹)
(9) 比喻花朵开放 [flow;open]
露浓晞晚笑,风劲浅残香。——唐太宗《赋得残菊花》
(10) 又如:笑笑(花盛开的样子);笑靥金(菊花的别称)
笑柄、笑不唧儿、笑哈哈、笑呵呵、笑话、笑噱、笑嗑亚热、笑乐、笑里藏刀、笑脸,笑脸儿、笑料、笑林、笑骂、笑眯眯、笑面虎、笑纳、笑容、笑容可掬、笑声、笑谈、笑微微、笑纹、笑嘻嘻、笑谑、笑颜、笑靥、笑盈盈、笑语、笑逐颜开
面(麵)的拼音:miàn(ㄇ一ㄢˋ)
⒈ 头的前部,脸:脸面。颜面。面目。面面相觑。
⒉ 用脸对着,向着:面对。面壁(a.面对着墙;b.佛教指面对墙壁静坐修行)。
⒊ 事物的外表:地面。面友(表面的、非真心相交的朋友)。面额(票面的数额)。
⒋ 方位,部分:前面。反面。片面。全面。多面手。
⒌ 量词,多用于扁平的物件:一面鼓。
⒍ 会见,直接接头的:当面。面议。面晤。耳提面命(“耳提”,提着耳朵叮嘱;“面命”,当面指教,形容教诲殷切)。
⒎ 几何学上指线移动所生成的形迹,有长有宽没有厚的形:平面。曲(qū )面。
⒏ 粮食磨成的粉,特指小麦磨成的粉:面粉。面食。面包。
⒐ 粉末:药面儿。
⒑ 由面粉和水做成的条状食物:面条。
⒒ 食物含纤维少而柔软:这种瓜很面。
面字UNICODE编码U+9762,10进制: 38754,UTF-32: 00009762,UTF-8: E9 9D A2。
面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面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靣麵
surface、face、side、cover
里、背、点
象形
face; surface; plane; side, dimension
详细解释◎ 面的拼音:
靣 miàn
〈词性: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里面是“目”字,外面表示面庞。“面”,在古代指人的整个面部。“脸”是魏晋时期才出现,而且只指两颊的上部,唐宋口语中才开始用同“面”本义:脸)
(2) 同本义 [face]
面,颜前也。——《说文》
使万民和说而正王面。——《周礼·撢人》
私面私献。——《周礼·司仪》
大辂在宾阶面。——《书·顾命》
必唾其面。——《战国策·赵策》
满面尘灰烟火色。——唐· 白居易《卖炭翁》
女之靧面。——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椎髻仰面。——明· 魏学洢《核舟记》
(3) 又如:面不厮睹(脸不对着看,表示生气);颜面(脸面;脸部;体面;面子);满面(整个面部)
(4) 外表;表面 [surface;top;face]
微澜动水面。——韩愈《南山诗》
(5) 又如:面从(表面顺从。指非出于由衷之愿);面友(非以真诚相交的朋友);面交(不以真诚相交的朋友);面朋(未以真诚相交的朋友)
(6) 皮,面。遮盖物;遮盖另一物的东西 [cover;the right side;outside]。如:书面儿;被面;夹袄面;鞋面
(7) 部位;方面 [side;aspect]
四面竹树环合。——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南面有三谷。——清· 姚鼐《登泰山记》
(8) 又如:球的上表面;光明面;四面包围敌人;面面(各方面,各角度)
(9) 几何学上称线移动所生成的形迹 [surface]
皆面也。——蔡元培《图画》
体面互见。
水面初平云脚低。——唐·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10) 又如:舍体而取面;平面;面积
(11) 情面 [feelings]。如:面弱(讲情面;软弱)
◎ 面的拼音: miàn
〈词性:形〉
(1) 当面 [personally;directly;face to face]
面语之。——清· 方苞《狱中杂记》
即面署第一。——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2) 又如:面欺(当面欺君);面是背非(面和心不和);面陈(当面陈述);面违(当面违逆他人意旨)
◎ 面的拼音: miàn
〈词性:动〉
(1) 朝向;面对;面向 [face a certain direction]
皆西面而望大王。——《战国策·秦策五》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列子·汤问》
面山而居。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战国策·赵策》
面墙而立,不成人也。——《晋书·凉武昭王传》
开窗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唐· 孟浩然《过故人庄》
南面召见。——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背山而面野。——〔英〕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2) 又如:面壁(佛家语,指面对墙壁,端坐静修);面面相窥(你看我,我看你,互相对看);面墙而立(人如不学,就象面向墙壁而立,毫无所见);面面(面对面)
(3) 见面 [meet]
许久不面,请到宫少坐一时,何如?——《西游记》
(4) 又如:面圣(旧时称朝见皇帝为面圣)
(5) 通“勔”。勉励 [exhort;encourage]
天迪从子保,面稽天若。——《书·召诰》
谋面,用丕训德。——《书·立政》
(6) 通“偭”。面向 [face to]
尊壶者面其鼻。——《礼·少仪》
(7) 通“偭”。背向 [back on]
马童面之。——《史记·项羽本纪》
面而封之。——《汉书·张欧传》
◎ 面的拼音: miàn
〈词性:量〉
——多用于扁平的物件。如:一面镜子;一面旗子
◎ 面的拼音:
麵、麪 miàn
〈词性:名〉
(1) 面粉,小麦精细地磨成的粉 [wheat flour]
麪,麦末也。——《说文》
(2) 又如:面糊鬼(用面糊粘成的纸牌);玉米面;大米面;白面
(3) 纤细微粒组成的物质 [powder]。如:胡椒面;药面
◎ 面的拼音:
麵 miàn
〈词性:形〉
食物纤维少而柔软的 [soft and floury]。如:这块白薯真面
面包、面包车、面包果、面壁、面禀、面不改色、面部、面层、面朝、面陈、面斥、面对、面对面、面额、面粉、面缚、面疙瘩、面垢、面糊、面糊、面积、面颊、面交、面巾、面具、面孔、面料、面临、面貌、面面俱到、面面相觑、面模,面模儿、面目、面目一新、面盘、面庞、面盆、面皮、面前、面人儿、面容、面纱、面善、面神经、面食、面世、面饰、面首、面授、面熟、面署第一、面瘫、面谈、面汤、面条、面团、面晤、面向、面谢、面形,面型、面叙、面颜、面议、面影、面友、面谕、面誉,面谀、面罩、面值、面子
夜的拼音:yè(一ㄝˋ)
⒈ 天黑的时间,与“日”或“昼”相对:夜晚。日日夜夜。夜阑(夜将尽时)。夜盲。夜幕。夜宵。夜话。夜袭。夜行(xíng )。夜战。
夜字UNICODE编码U+591C,10进制: 22812,UTF-32: 0000591C,UTF-8: E5 A4 9C。
夜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夜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亱掖
dark、night
日、昼
形声:从夕、亦省声
night, dark; in night; by night
详细解释◎ 夜的拼音:
亱 yè
〈词性:名〉
(1) (形声。金文字形。从月,亦声。本义:从天黑到天亮的时间)
(2) 同本义 [night]
夜,舍也。天下休舍也。——《说文》
夜,暮也。——《广雅》
夜呼旦。——《周礼·鸡人》。注:“夜,夜漏未尽,鸡鸣时也。”
辛卯夜,恒星不见。——《左传·庄公七年》。疏;“夜者自昏至旦之总名。”
夜者阴。——《周髀算经》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诗·卫风·氓》
昨夜见军帖。——《乐府诗集·木兰诗》
三日三夜。——《世说新语·自新》
(3) 又如:夜游子(爱在晚上游荡的人);夜里个(昨天);夜合钱(妓女接客所收的报酬);夜行人(夜间秘密行事的人,如盗贼、侠客之类);夜不收(夜间侦探;亦指夜晚淫乐者);夜叉婆(凶暴貌丑的女人);夜消(夜宵);夜里(昨天晚上);夜台(长夜台。墓穴);夜夫(更夫);夜漫漫(黑夜漫长。喻指苦难的岁月);。又如:夜艾(夜深深);夜永(夜深);夜定(指夜深人静之时)
(4) 黄昏,天黑 [dusk]
岂不夙夜?谓行多露。——《诗·召南·行露》
行者怏怏自退,看看日色早已夜了。便道此时将暗,也寻不见师父,不如把几面镜子细看一回。——《西游补》
(5) 凌晨,天快要亮的时候 [in the small hours;before dawn]
郑玄注:“夜,夜漏未尽鸡鸣时也。”
◎ 夜的拼音: yè
〈词性:形〉
(1) 晦暝,幽暗 [dim;dusky]
是故索物于夜室者,莫良于火;索道于当世者,莫良于典。——《潜夫论》
(2) 又如:夜室(黑暗的房间;墓穴);夜台(夜庭。坟墓。亦借指阴间);夜府(犹夜台,墓穴)
夜班、夜半、夜不闭户、夜餐、夜叉、夜长梦多、夜场、夜车、夜大、夜点、夜蛾、夜饭、夜分、夜工、夜光杯、夜光表、夜光虫、夜规、夜航、夜话、夜会、夜活,夜活儿、夜壶、夜间、夜禁、夜景、夜空、夜来、夜来香、夜阑、夜郎、夜郎自大、夜礼服、夜里、夜亮灯、夜盲、夜盲症、夜猫子、夜明珠、夜幕、夜尿症、夜勤、夜曲、夜色、夜深人静、夜生活、夜市、夜谈、夜头、夜晚、夜袭、夜戏、夜宵、夜校、夜行、夜行军、夜鸦、夜宴、夜夜、夜以继日、夜莺、夜鹰、夜游神、夜游子、夜战、夜中、夜总会、夜作
叉的拼音:chā(ㄔㄚ)
⒈ 交错:叉腰。
⒉ 一头分歧便于扎取的器具:叉子。
叉的拼音:chá(ㄔㄚˊ)
⒈ 挡住,堵塞住,互相卡住:一辆车叉在路口。
叉的拼音:chǎ(ㄔㄚˇ)
⒈ 分开张开:叉开两腿。
叉字UNICODE编码U+53C9,10进制: 21449,UTF-32: 000053C9,UTF-8: E5 8F 89。
叉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叉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岔扠杈釵
fork
指事
crotch; fork, prong
详细解释◎ 叉的拼音:
扠 chā
〈词性:动〉
(1) (指事。小篆为“又”(即手)上加一点,指出叉手的动向。本义:交错,交叉)
(2) 手指相交错。也泛指一般的交错、交叉 [cross]
叉,手指相错也。——《说文》。段注:“谓手指与物相错也。凡布指错物间而取之曰叉,因之凡岐头皆曰叉。”
凡八叉手而八韵成。——《全唐诗话》
(3) 又如:叉手
(4) 刺;扎取 [stick;work with a fork;fork]。如:叉了一槽干草;叉鱼
◎ 叉的拼音: chā
〈词性:名〉
(1) 古代的一种兵器,头有分杈 [cha,a weapon in anciant China,which the end is forked]
红漆了叉。——元· 睢景臣《[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
(2) 叉子 [fork]
挺叉来往。——《文选 ·潘岳·西征赋》。注:“叉,取鱼叉也。”
(3) 又如:鱼叉;粪叉;叉竿(带叉头的竿)
(4) 两短直线相交所成的图形 [cross]。如:打个叉
(5) 另见 chá;chǎ;chà
叉车、叉锄、叉手、叉腰、叉鱼
◎ 叉的拼音: chá
〈词性:动〉
(1) 挡住,卡住 [block up;jam]
那大师傅就叉着门,不叫我们走。——《儿女英雄传》
(2) 另见 chā;chǎ,chà
◎ 叉的拼音: chǎ
〈词性:动〉
(1) 分开,成叉形 [fork]。如:叉着腿站着;拇指和食指叉成个“八”字
(2) 另见 chā;chá;chà
◎ 叉的拼音: chà
〈词性:动〉
(1) 用同“岔”。分岔 [fork]。如:劈叉;叉路(岔道);叉港(与大河相通的小河)
(2) 使前进、谈话的方向偏向另一边 [parry]。如:急忙叉开说;路没选中,一下叉到别地方去了
(3) 另见 chā;chá;ch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