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小信未孚的意思

xiǎoxìnwèi

小信未孚



拼音xiǎo xìn wèi fú

注音ㄒ一ㄠˇ ㄒ一ㄣˋ ㄨㄟˋ ㄈㄨˊ

解释孚:为人所信服。小信用未能信任。

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庄公十年》:“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小信用未能信任。

感情小信未孚是贬义词。

英语the Deity isn't convinced by small trustworthiness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xiǎo   注音  ㄒ一ㄠˇ   
部首  小部  部外笔画  0画  总笔画  3画  
五笔  IHTY  仓颉  NC  郑码  KO  四角  90000  结构  单一电码  1420  区位  4801  统一码  5C0F  笔顺  丨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小的拼音:xiǎo(ㄒ一ㄠˇ)  

⒈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不及一般或不及所比较的对象,与“大”相对:小雨。矮小。短小精悍。

⒉ 范围窄,程度浅,性质不重要:小事。小节。小题大作。小打小闹。

⒊ 时间短:小坐。小住。

⒋ 年幼小,排行最末:小孩。

⒌ 谦辞:小弟。小可。小人(a.谦称自己,指地位低;b.指人格卑鄙的人;c.指子女;d.小孩儿)。

⒍ 妾:小房。

统一码

小字UNICODE编码U+5C0F,10进制: 23567,UTF-32: 00005C0F,UTF-8: E5 B0 8F。

小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小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small、little、smallness

相关字词

大、老

造字法

象形:像沙粒形

English

small, tiny, insignifican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小的拼音: xiǎo  

〈词性:形〉

(1) (象形。据甲骨文,象沙粒形。小篆析为会意。从八,从|。本义:细;微。与“大”相对)

(2) 同本义 [small;little;minor]。形容事物在体积、面积、数量、力量、强度等方面不及一般的或不及比较的对象

小,物之微也。——《说文》

小往大来。——《易·泰》。疏:“阴生消耗,故称小。”

彼所小言尽人毒也。——《庄子·列御寇》。注:“细巧入人为小言。”?

嘒彼小星。——《诗·召南·小星》

受小球大球。——《诗·商颂·长发》

怨不在大,亦不在小。——《书·康诰》

(3) 又如:小鹿儿(喻指因紧张而剧烈跳动的心脏);小录(新科进士的题名录);小伙伙(小巧,娇小);小话(短小的故事或寓言);小单拱儿(手推车);小唱(由乐器协奏的歌曲)

(4) 通“少”。年幼 [young]

朝廷之事,小者不毁。——《韩非子·饬令》

小妹语曰。——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龙君小女。——唐· 李朝威《柳毅传》

(5) 又如:小孽障(小孩子);小猴子(小孩);小堂名(旧时为婚丧喜庆雇用的由小孩组成的乐队);小娘子(侍女;侍儿);小娘儿(妓女);小鬼头(小孩子);小妮子(婢女;女孩子)

(6) 稍,略 [slightly;a little]

汔可小康。——《诗·大雅·民劳》

汔可小安。

汔可小休。

小不如意。——宋· 苏轼《教战守》

(7) 又如:小傲怄儿(带有一点玩笑意味的抬杠);小节不足(不顺心;不能称心如意);小厮扑(徒手对打);小意儿(小殷勤);小有(稍有一些)

(8) 将近 [nearly]

归了包堆花了小一百,还剩四百来块。——老舍《骆驼祥子》

(9) 又如:小日中(将近中午的时候);我今年小(奔)六十了

(10) 用在姓、名、排行等之前,表示爱称 [young brother]。如:小冤家(年轻情人之间的昵称)

(11) 狭隘;低窄 [narrow-minded;narrow]

好问则裕,自用则小。——《书·仲虺之诰》

(12) 又如:小狭(狭窄);小国(地狭人少之国);小榻(狭小的卧具)

(13) 低微 [humble]

不辞小官。——《孟子》

(14) 又如:小喽罗(对绿林兵卒的称呼);小道儿(不正当的途径;邪门歪道)

(15) 指邪恶卑鄙 [bad]。如:小利(即“小李”。扒手);小佞(才智低下而卑谄善辩者)

(16) 短暂;暂时 [for a short time]。如:小别(暂别;暂时居住);小眠(小憩;暂眠);小留(暂时挽留;暂时留止)

词性变化

小的拼音: xiǎo  

〈词性:名〉

(1) 年幼的人。引申为小辈 [young]

无小无大。——《诗·鲁颂·泮水》

小大稽首。——《诗·小雅·楚茨》

(2) 又如:妻小;上有老,下有小

(3) 妾,小老婆 [concubine]

要送你到冯家去,给 冯老太爷做小。—— 巴金《家》

(4) 又如:小老母(妾;姨太太);小星(妾);小娘(妾);小家婆(小老婆);小浑家(小老婆)

(5) 微细的事物 [small matters]

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卫灵公》

(6) 又如:小关头目(无关紧要的事);小隙(小矛盾;小怨)

(7) 小人,品质不高的人 [mean man]

愠于群小。——《诗·邶风·柏舟》

见群小满屋,都无相避意。——《世说新语·容止》

(8) 又如:小人(指强盗)

小的拼音: xiǎo  

〈词性:代〉

自称的谦词 [I]。如:小子(对自己的谦称;话本或旧小说作者的自称谦辞);小东儿(小小东道;请客的主人)

小的拼音: xiǎo  

〈词性:动〉

轻视,小看 [look down upon]

文人相轻,自古而然。傅毅之于 班固,伯仲之间耳,而 固小之。—— 曹丕《典论》

又如:小不起(不能小看);小瞧(犹小看,轻视)

常用词组

小把戏、小白菜[儿]、小白脸儿、小百货、小班、小半、小半活、小报、小报告、小杯、小辈、小本经营、小便、小便池、小辫儿、小辫子、小不点儿、小菜、小餐馆、小舱、小册子、小差、小产、小肠、小抄儿、小潮、小车、小乘、小吃、小吃部、小齿、小翅、小丑、小船、小窗、小春、小葱拌豆腐、小聪明、小错、小打小闹、小打扮儿、小大人儿、小袋、小旦、小刀、小刀会起义、小道、小道消息、小弟、小点、小调、小东西、小动作、小肚鸡肠、小肚子、小队、小恩小惠、小儿、小儿科、小贩、小房、小纺、小费、小分队、小妇人、小腹、小钢炮、小格、小工、小恭、小姑、小姑子、小广播、小鬼、小孩儿、小寒、小号、小合唱、小花脸、小话儿、小汇报、小惠、小活儿、小伙子、小集团、小家碧玉、小家庭、小家子、小家子气、小建、小将、小角、小脚、小脚女人、小轿车、小节、小结、小姐、小解、小金库、小襟、小径、小九九,小九九儿、小舅子、小句、小开、小楷、小看、小康、小康、小考、小可、小客车、小坑、小筐、小来小去、小老虎、小老婆、小礼、小吏、小两口、小量、小令、小流氓、小瘤、小绺、小龙、小炉、小炉儿匠、小路、小旅馆、小轮、小萝卜头、小麦、小卖、小卖部、小满、小毛、小毛头、小帽,小帽儿、小米、小米面,小米面儿、小绵羊、小民、小名[儿]、小命儿、小拇指、小脑、小妮子、小年、小娘、小娘子、小妞儿、小农、小农经济、小女子、小爬虫、小派别、小跑、小朋友、小品、小品文、小气、小气鬼、小气候、小器、小器、小前提、小钱、小瞧、小巧、小巧玲珑、小青年、小秋、小秋收、小区、小曲、小曲儿、小圈子、小犬、小人、小人、小人书、小人物、小日子、小儒、小商贩、小商品、小生、小生产、小时、小时候,小时候儿、小食、小市民、小世界、小事、小叔子、小暑、小竖子、小数、小数点、小说、小说家、小睡、小厮、小苏打、小溲、小算盘、小提琴、小题大作、小天地、小天使、小帖儿、小艇、小童、小偷、小偷小摸、小偷小摸、小头目、小头小脑、小腿、小玩意儿、小王子、小我、小巫见大巫、小五金、小息、小媳妇,小媳妇儿、小戏、小虾、小先生、小相、小小不然、小小不言、小小说、小小子,小小子儿、小鞋,小鞋儿、小写、小心、小心、小心谨慎、小心眼儿、小心翼翼、小信未孚、小行星、小型、小性儿、小兄弟、小修、小婿、小学、小学而大遗、小学生、小雪、小阳春、小样、小妖精、小咬、小业主、小夜曲、小衣、小姨儿、小姨子、小意思、小意思、小引、小鱼、小雨、小月、小月、小灶[儿]、小站、小照、小镇、小指、小注、小传、小篆、小资产阶级、小子、小字、小字辈、小卒、小组

  拼音  xìn shēn   注音  ㄒ一ㄣˋ ㄕㄣ   
简体部首  亻部  部外笔画  7画  总笔画  9画  
繁体部首  人部  
五笔  WYG  仓颉  OYMR  郑码  NSVV  四角  20261  结构  左右电码  0207  区位  4837  统一码  4FE1  笔顺  ノ丨丶一一一丨フ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信的拼音:xìn(ㄒ一ㄣˋ)  

⒈ 诚实,不欺骗:信用。信守。信物。信货。信誓旦旦。

⒉ 不怀疑,认为可靠:信任。信托。信心。信念。

⒊ 崇奉:信仰。信徒。

⒋ 消息:信息。杳无音信。

⒌ 函件:信件。信笺。信鸽。信访。

⒍ 随便,放任:信手(随手)。信步(随意走动,散步)。信笔。信意。

⒎ 同“芯2”。

⒏ 姓。

其他字义

信的拼音:shēn(ㄕㄣ)  

⒈ 古同“伸”,舒展开。

⒉ 古同“伸”,表白。

统一码

信字UNICODE编码U+4FE1,10进制: 20449,UTF-32: 00004FE1,UTF-8: E4 BF A1。

信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信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㐰䚱孞訫

汉英互译

believe、faith、fuse、letter、message、sign、true、trust、without plan

相关字词

造字法

会意:从亻、从言

English

trust, believe; letter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信的拼音: xìn  

〈词性:形〉

(1) (会意。从人,从言。人的言论应当是诚实的。本义:真心诚意)

(2) 同本义 [honest sincere]

信,诚也。——《说文》

有诸已之谓信。——《孟子》

信,言合于意也。——《墨子经》

信者,诚也。专一不移也。——《白虎通·情性》

定身以行事谓之信。——《国语·晋语》

期果言当谓之信。——《贾子道术》

民不求其所欲而得之谓之信。——《礼记·经解》

信誓旦旦。——《诗·卫风·氓》

反贼无信!吾不幸误中汝奸计也!——《三国演义》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左传·庄公十年》

信而见疑。——《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则是无信。——《世说新语·方正》

(3) 又如:信行(信用;守诺言);信人(讲守信用的人)

(4) 真实,不虚伪[true;sure]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

谓为信然。——《三国志·诸葛亮传》

其事信。——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5) 又如:信官(诚实不欺的官员);信赏(悬赏);信赏钱(悬赏金);信人(诚实的人)

词性变化

信的拼音: xìn  

〈词性:动〉

(1) 相信;信任 [believe;trust]

不我信兮。——《诗·邶风·击鼓》

且单于信女,使昫人死生。——《史记·苏武传》

不自信。——《战国策·齐策》

亲之信之。——诸葛亮《出师表》

犹信。——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笑而不信。——宋· 苏轼《石钟山记》

(2) 又如:信不及(不能相信;不敢相信);不信邪;信得过;信爱(信任喜爱);信纳(相信采纳);信不信由你;听其言而信其行

(3) 守信用 [keep one’s word;keep one’s credit]

已诺不信则兵弱。——《荀子·富国》

小信未孚。——《左传·庄公十年》

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贾谊《过秦论》

信义著于四海。——晋· 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

信义安所见。——《汉书·李广苏建传》

虏帅失信。——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4) 住宿两夜[stay over for two consecutive nights]

有客宿宿,有客信信。——《诗·周颂·有客》

子庚门于纯门,信于城下而还。——《左传·襄公十八年》

(5) 证实;应验 [verify]

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老子》

(6) 知晓 [know]

我父母皆仙人,何可以貌信其年岁乎?——《聊斋志异》

早信此生终不遇,当年悔草《长杨赋》。——陆游《蝶恋花》

(7) 又如:信道(知道;料道)

信的拼音: xìn  

〈词性:名〉

(1) 信约;盟约[oath of alliance]

以继好结信。——《左传·襄公元年》

(2) 符契;凭证 [sign]

行而无信。——《战国策·燕策》

(3) 又如:信笼(内盛物品后封口加盖印信的箱笼);刻木为信

(4) 持有信物的外交使臣或传送函件或口头消息的人 [messenger]

宜急追信改书。——《资治通鉴》

越绝粮,使 素忠为信,告粜于吴。——《越绝书》

司空郑冲驰遣信就 阮籍求文。——《世说新语·文学》

(5) 又如:信使(使者)

(6) 通“讯”。音讯 [message;information]

不见眼中人,天长音信断。——李白《大堤曲》

(7) 又如:信耗(信息;消息);信炮(按约定信号所放之炮);信音(音信;消息);通风报信;凶信;信鸽;信鸿;信鸟;信问(信息)

(8) 书信,信件(晚起义。先秦两汉的书信又用“书”字表示) [letter]

函使报信。——清· 袁枚《祭妹文》

(9) 又如:信局(投递信件的机构);私信;挂号信;平信;死信;匿名信;信箱;信筒;信简(书信)

(10) 姓

信的拼音: xìn  

〈词性:副〉

(1) 放任;随便 [conveniently; at well;at random]

要不拿出纲纪来,信着他胡行乱做,就不成个人家。——《醒世姻缘传》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白居易《琵琶行》

(2) 又如:信口胡沁(信口胡吣。不顾事实,随便乱说);信着(任着;任凭);信手拈来;信步

(3) 果真,的确 [certainly]

若妻信病,赐小豆四十斛,宽假限日。——《史记·华佗传》

烟涛微茫信难求。——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信知生难恶。——唐· 杜甫《兵车行》

信造化之尤物。——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常用词组

信笔、信标、信步、信插、信差、信贷、信访、信风、信奉、信服、信鸽、信函、信号、信号弹、信耗、信笺、信件、信教、信经、信据、信口、信口雌黄、信口开河、信赖、信陵君、信马游缰、信念、信女、信皮儿、信然、信手、信手拈来、信守、信宿、信天游、信条、信筒、信徒、信托、信物、信息、信箱、信邪、信心、信仰、信义、信意,信意儿、信用、信誉、信札、信纸

  拼音  wèi   注音  ㄨㄟˋ   
部首  木部  部外笔画  1画  总笔画  5画  
五笔86  FII  五笔98  FGGY  仓颉  JD  郑码  BDKO  四角  50900  结构  单一电码  2607  区位  4620  统一码  672A  笔顺  一一丨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未的拼音:wèi(ㄨㄟˋ)  

⒈ 不,不曾,没有:未必。未曾(céng   )。未来。未尝。未竟(没有完成的)。未及(a.没有来得及;b.没有达到)。

⒉ 地支的第八位,属羊。

⒊ 用于记时:未时(下午一点至三点)。

⒋ 放在句末,表示疑问:“君除吏尽未?吾亦欲除吏”。

统一码

未字UNICODE编码U+672A,10进制: 26410,UTF-32: 0000672A,UTF-8: E6 9C AA。

未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未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not

相关字词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not yet; 8th terrestrial branch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未的拼音: wèi  

〈词性:副〉

(1) (象形。基本义:没有;不。“未”字否定过去,不否定将来,与“不”有别。但有时候也当“不”字讲)

(2) 相当于“没有”、“不曾”、“尚未” [did(have) not;not yet;never]

未,无也。——《小尔雅·广诂》

未由也已。——《论语·子罕》

未之难矣。——《论语·宪问》

吾与郑人未有成也。——《公羊传·隐公六年》

吾未有言之。——《吕氏春秋·开春》

未果。——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有孙母未去。——唐· 杜甫《石壕吏》

未百步则返。——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将舒未舒。

(3) 又如:未际(未发迹);未的(未必,不一定);未从(未曾,尚未);未傅(未成年的人);未遑(来不及,没有闲暇);未遇(未得到赏识和重用;未发迹);未宾(没有归顺);未集(未能完成);未臻(未到圆满的地步);未极(无穷远处;未到尽头;没有停止);未意之志(没有完成的志向);未第(科举考试中未中);未萌(事情发生之前)

(4) (“未”字否定过去,“不”字否定将来,但有时候未也当不讲)不 [not]

众宾未拾取矢。——《仪礼·乡射礼》。注:“未,犹不也。”

未若复吾赋不幸。——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未为简易。——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游人虽未盛。——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犹未能也。——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5) 又如:未消(不必,不要);未一(不再一一去详细叙述);未敢苟同;未知可否;未审(不知);未的(不确实,不确切);未足(不足,不能);未如(不如);未妨(不妨);未若(不如);未孚(不算大信,不是至诚);未足轻重(无关紧要,不值得重视);未应(不曾,不须);未为不可(不是不可以);未逮(不及;没有达到)

(6) 否 [or not]——用在句末,表示疑问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王维《杂诗》

词性变化

未的拼音: wèi  

〈词性:名〉

(1) 滋味。后作“味” [taste]

未,味也。六月滋味也。五行,木老于未,象木重枝叶也。——《说文》

(2) 地支的第八 [number 8 in duodecimal cycle]

未还于此。——唐· 李朝威《柳毅传》

(3) 与天干相配,用以纪年。如1967年为农历丁未年

(4) 用以纪月,即农历六月

(5) 用以纪时,叫“未刻”。即午后十三时至十五时

两马相交,斗了一百余合,自从辰牌直杀到未刻。——《英烈传》

(6) 五行属土 [earth]

丑、未,亦土也。——《论衡》

(7) 十二生肖属羊 [sheep]

未禽羊。——《论衡》

(8) 将来 [future]

凡刑人之本,禁暴恶恶,且征其未也。——《荀子》

常用词组

未必、未便、未卜先知、未曾、未尝、未达一间、未定、未婚、未婚夫、未婚妻、未及、未几、未竟、未竟之志、未决、未可、未可厚非、未刻、未来、未老先衰、未了、未免、未然、未时、未始、未遂、未详、未央、未有、未雨绸缪、未知数

  拼音    注音  ㄈㄨˊ   
部首  子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7画  
五笔  EBF  仓颉  BND  郑码  PVYA  四角  20407  结构  上下电码  1318  区位  7058  统一码  5B5A  笔顺  ノ丶丶ノフ丨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孚的拼音:fú(ㄈㄨˊ)  

⒈ 信用。

⒉ 为人所信服:深孚众望。

统一码

孚字UNICODE编码U+5B5A,10进制: 23386,UTF-32: 00005B5A,UTF-8: E5 AD 9A。

孚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孚字收录于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俘附孵琈稃

造字法

会意

English

brood over eggs; have confidenc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孚的拼音:   

〈词性:动〉

(1) 孵化。后作“孵” [hatch]

孚,卵孚也。——《说文》。徐锴曰:“鸟抱,恒以爪覆其卵也。”。又如:孚育(孵化);孚乳(孵化生育);孚化(孵化);孚萌(孵育滋生)

(2) 通“稃”。谷粒的壳 [husk]

苟本正,则华英必得其节,以秀孚矣。——《大戴礼·少间》

(3) 又如:孚甲(谷壳)

(4) 另见   

基本词义

孚的拼音:   

〈词性:动〉

(1) 相信;信任 [believe in;inspire confidence in sb.]

孚,一曰信也。——《说文》

孚,信也。——《尔雅》

中孚信也。——《易·杂卦传》。徐锴曰:“鸟之孚卵,皆如其期不失信也。”

五辞简孚。——《书·吕刑》

万邦作孚。——《诗·大雅·文王》

此世所谓上下相孚也。——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2) 又如:孚佑(信任而佑助)

(3) 为人所信服,使信任 [be convinced,trust]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左传·庄公十年》

(4) 又如:深孚众望;名孚众望

(5) “俘”的古字。俘获;俘虏 [capture]

孚人万三千八十一人。——《小盂鼎》

(6) 通“付”。付与 [pay]。如:孚命(授命)

(7) 相应;符合 [conform]。如:孚合(符合,相合);孚瑜(美色,颜色和悦)

(8) 通“莩”。草木种子分裂发芽 [sprout]

柳稊。稊也者,发孚也。——《大戴礼·夏小正》

(9) 又如:孚甲(植物种子的外壳。引申为萌发,萌生);孚笋(新竹、幼竹)

(10) 通“浮”。浮露 [appear before one's eyes]

孚尹旁达,信也。——《礼记·聘义》

词性变化

孚的拼音:   

〈词性:名〉

(1) 信用;信誉 [trustworthiness;credit;prestige]

成王之孚,下土之式。——《诗·大雅·下武》

(2) 又如:孚信(信用;信誉);孚感(精诚感通);孚释(恳切的解释);孚洽(诚恳融洽)

(3) 另见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