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霞裙月帔的意思

xiáqúnyuèpèi

霞裙月帔



拼音xiá qún yuè pèi

注音ㄒ一ㄚˊ ㄑㄨㄣˊ ㄩㄝˋ ㄆㄟˋ

解释以云霞为裙,明月为披肩。借指仙女或美女。

出处前蜀·韦庄《天仙子》词:“金似衣裳玉似身,眼如秋水鬓如云,霞裙月帔一群群。”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霞裙月帔是中性词。

繁体霞帬月帔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xiá   注音  ㄒ一ㄚˊ   
部首  雨部  部外笔画  9画  总笔画  17画  
五笔  FNHC  仓颉  MBRSE  郑码  FVXX  四角  10247  结构  上下电码  7209  区位  4728  统一码  971E  笔顺  一丶フ丨丶丶丶丶フ一丨一一フ一フ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霞的拼音:xiá(ㄒ一ㄚˊ)  

⒈ 日出或日落时天空云层因受日光斜射而呈现的光彩:朝(zhāo   )霞。晚霞。彩霞。云霞。霞帔。霞光。

统一码

霞字UNICODE编码U+971E,10进制: 38686,UTF-32: 0000971E,UTF-8: E9 9C 9E。

霞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霞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morning or evening glow、rosy clouds

造字法

形声:从雨、声

English

rosy clouds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霞的拼音: xiá  

〈词性:名〉

(1) (形声。从雨,叚( xiá  )声。本义:早晚的彩云) 同本义 [colorful clouds;morning or evening glow]

霞,赤云气也。——《说文新附》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云霞明灭。——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失向来之烟霞。

云霞掩映。——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2) 又如:霞举飞升(道教指修行得道者可由云霞托拥,飞升天界;亦指腾云驾雾);云霞(云彩);霞彩(云霞的彩光)

词性变化

霞的拼音: xiá  

〈词性:形〉

(1) 指像霞一样美丽的光彩 [color;lustre;radiance]

瑶波逐穴开,霞石触峰起。——南朝宋· 鲍照《登庐山望石门》

(2) 又如:霞石(赤色的岩石);霞帔(道家的一种贵重服装,类似披肩,文有霞彩)

(3) 通“遐”。遥远 [faraway;remote]

载营魄而登霞兮,掩浮云而上征。——《楚辞·屈原·远游》

霞区两借寇,贪泉一举巵。——南朝梁· 何逊《哭吴兴柳恽》

(4) 又如:霞志(高远的志向);霞区(边远之地)

常用词组

霞光、霞帔

  拼音  qún   注音  ㄑㄨㄣˊ   
简体部首  衤部  部外笔画  7画  总笔画  12画  
繁体部首  衣部  部外笔画  7画  总笔画  13画  
五笔  PUVK  仓颉  LSKR  郑码  WTXJ  四角  37267  结构  左右电码  5942  区位  4025  统一码  88D9  笔顺  丶フ丨ノ丶フ一一ノ丨フ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裙的拼音:qún(ㄑㄨㄣˊ)  

⒈ 一种围在腰以下的服装:裙子。裙钗。筒裙。连衣裙。百褶裙。

⒉ 像裙子的东西:墙裙。鳖裙。裙礁(海岸边的珊瑚礁)。

统一码

裙字UNICODE编码U+88D9,10进制: 35033,UTF-32: 000088D9,UTF-8: E8 A3 99。

裙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裙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帬裠

汉英互译

skirt

造字法

形声:从衣、君声

English

skirt, apron, petticoa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裙的拼音:

qún  

〈词性:名〉

(1) (形声。从衣,君声。《说文》从“巾”。本义:下裳,古代男女都有下裳)

(2) 古指下裳,今专指裙子 [skirt]

裙,下裳也。——《说文》

裙,下裳也。裙,群也,联接群幅也。——《释名》

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缃绮为下裙。——《乐府诗集·陌上桑》

揽裙脱丝履。——《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出入无完裙。——唐· 杜甫《石壕吏》

血色罗裙翻酒污。——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3) 又如:连衣裙;连衫裙;围裙;短裙;超短裙;裙布钗荆(形容妇女服饰俭朴);裙袄(衣裤);裙门(裙子的前幅);裙刀(压衣服用的佩刀);裙幄(用裙子张挂连结而成的帷幕);裙衫(女子所着的衣衫和裙子。因以喻妇女)

(4) 指帽缘周围下垂的薄纱细网 [hanging gauze]。如:裙帽(六朝时的一种帽子。因帽缘周围有下垂的薄纱细网,故名);裙边(帽裙的边缘)

(5) 鳖甲边缘的肉质部分 [calipash]。如:裙介(指龟鳖背壳周围的软边。因其形似裙边,故称);裙边(鳖甲边缘的肉质部分)

常用词组

裙钗、裙撑、裙带、裙带风、裙带关系、裙裤、裙子

  拼音  yuè   注音  ㄩㄝˋ   
部首  月部  部外笔画  0画  总笔画  4画  
五笔  EEEE  仓颉  B  郑码  Q  四角  77220  结构  单一电码  2588  区位  5234  统一码  6708  笔顺  ノフ一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月的拼音:yuè(ㄩㄝˋ)  

⒈ 地球最大的天然卫星(亦称“月亮”、“月球”):月光(月球反射太阳的光)。月蚀。

⒉ 计时单位:一月。月份。岁月不居(时光不停地流逝)。

⒊ 按月出现的,每月的:月刊。月薪。

⒋ 形状像月亮的,圆的:月饼。月琴。

⒌ 妇女产后一个月以内的时间:月子。

统一码

月字UNICODE编码U+6708,10进制: 26376,UTF-32: 00006708,UTF-8: E6 9C 88。

月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月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㬴囝肉腎

汉英互译

Diana、Luna、mo.、month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moon; month; KangXi radical 74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月的拼音: yuè  

〈词性: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半月形。“月”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月亮)

(2) 同本义 [moon]

月,太阴之精也。象上下弦阙形。——《说文》

月之从星,则以风雨。——《书·洪范》

礼月与四渎于北门外。——《仪礼·觐礼》

月虚而鱼脑减。——《淮南子·天文》

如月之恒,如日之升。——《诗·小雅·天保》

(3) 又如:月满则亏,水满则盈(喻指作事应适可而止,做得过分,就会走向反面);月上半阑残(指夜已深);月老冰人(月下老人);“月”字流觞(酒令的一种。令中必带“月”字);月日(月亮和太阳);月晕(月亮周围的光圈);月影(映于水中或隐约如于云间的月亮影子);月满(月圆);月王(对月的尊称)

(4) 历名。农历依月相变化的一个周期为一月;月份 [month]

族庖月更刀。——《庄子·养生主》

日削月割。——宋· 苏洵《六国论》

(5) 又如:月令(寿数);月生(出生的月份日期);月日(指几个月的日子);月小(指旧历只有二十九天的月份);月大(指旧历有三十天的月份);月分(亦作“月份”,月限,指规定的时限)

(6) 月光,月色 [moon light]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晋· 陶潜《归园田居》

(7) 又如:月明千里(月光普照大地);月波(指月光。月光似水,故称);月径(月光下的小路);月浪(月光);月阴(月影。借指月光);月皎(月色皎洁);月明(月光明朗)

(8) 指妇女的月经;月事 [menses]

月信不通,当归酒下。——《博济方》

(9) 又如:月闭(妇女月经不通)

(10) 指妇女怀胎的月份;又指分娩后的一个月以内的时间 [month of pregnant or confinement]。如:在月子里

(11) [颜色或形状]像月亮一样的 [moon-like]

太一祝宰则衣紫及绣。五帝各如其色,日赤,月白。——《史记》

(12) 又如:月洞窗(形圆如月的窗户);月光门(月亮门儿);月窗(山洞中较大的透亮孔;也指墙上小窗);月堂(唐李林甫堂名。因形如偃月,故名);月镜(石镜名。因石白如月色,故名);月羽(白色的羽毛)

(13) 每月 [monthly]。如:月例香供银子(施主按月给庙宇道观供奉神佛的香火银。也称“月例银子”);月分银子(月银,月例,月分钱。月钱);月表(按月记事之表);月佣(按月受雇佣的人);月朔(每月的朔日)

(14) 古人以月为群阴之本,故用以形容女子及女子有关的事物 [beautiful]。如:月韵(形容女子风韵秀逸);月貌花容(形容女子容貌姣美)

常用词组

月半、月报、月饼、月城、月初、月底、月度、月份、月份牌,月份牌儿、月宫、月工、月光、月光期、月桂、月桂树、月黑、月华、月季、月经、月刊、月亏、月蓝、月老、月历、月利、月亮、月令、月轮、月杪、月末、月票、月婆子、月钱、月琴、月球、月全食、月色、月食、月事、月台、月台票、月头儿、月尾、月夕、月夕花朝、月息、月下花前、月下老人、月相、月薪、月牙,月芽,月牙儿、月晕、月震、月中、月子、月子病

  拼音  pèi   注音  ㄆㄟˋ   
部首  巾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8画  
五笔86  MHHC  五笔98  MHBY  仓颉  LBDHE  郑码  LIXI  四角  44247  结构  左右电码  1592  区位  6490  统一码  5E14  笔顺  丨フ丨フノ丨フ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帔的拼音:pèi(ㄆㄟˋ)  

⒈ 古代披在肩背上的服饰:凤冠霞帔。

统一码

帔字UNICODE编码U+5E14,10进制: 24084,UTF-32: 00005E14,UTF-8: E5 B8 94。

帔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帔字收录于 现通表 。

异体字

造字法

形声:从巾、皮声

English

a skirt; long robe for women, having no sleeves and fasten down the fron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帔的拼音: pèi  

〈词性:名〉

(1) (形声。从巾,皮声。巾,裹头或缠束、覆盖用的织物。本义:裙)

(2) 同本义[skirt]

弘农谓裙帔也。——《说文》

(3) 古代披在肩背上的服饰。妇女用的帔绣着各种花纹,大领对襟 [short embroided cape worn over a woman's shoulder in ancient China]。如:帔子;帔巾;帔肩;帔服(指帔子和裙袄);凤冠霞帔

(4) 一种类似僧人袈裟的衣服 [cassock]

其服黄帔,乃是古贤之衣。——《笑道论》

霞裙月帔:成语接龙顺接


成语首拼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