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狎雉驯童的意思

xiázhìxùntóng

狎雉驯童



拼音xiá zhì xùn tóng

注音ㄒ一ㄚˊ ㄓˋ ㄒㄨㄣˋ ㄊㄨㄥˊ

解释汉鲁恭宰中牟,以德化民。时郡国螟蝗伤稼,独不入其境;有母雉将雏过童子旁,童子仁而不捕。事见《后汉书·鲁恭传》。后因以“狎雉驯童”誉人政绩。

出处汉鲁恭宰中牟,以德化民。时郡国螟蝗伤稼,独不入其境;有母雉将雏过童子旁,童子仁而不捕。事见《后汉书·鲁恭传》。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赞誉官员的政绩。

感情狎雉驯童是中性词。

繁体狎雉馴童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xiá   注音  ㄒ一ㄚˊ   
简体部首  犭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8画  
繁体部首  犬部  
五笔  QTLH  仓颉  KHWL  郑码  QMKI  四角  46250  结构  左右电码  3697  区位  6582  统一码  72CE  笔顺  ノフノ丨フ一一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狎的拼音:xiá(ㄒ一ㄚˊ)  

⒈ 亲近而态度不庄重:狎侮。狎弄。狎昵。狎客(嫖客)。

⒉ 习惯。

⒊ 更替。

⒋ 拥挤:车骑并狎。

统一码

狎字UNICODE编码U+72CE,10进制: 29390,UTF-32: 000072CE,UTF-8: E7 8B 8E。

狎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狎字收录于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be improperly familiar with

造字法

形声:从犭、甲声

English

be familiar with; disrespec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狎的拼音: xiá  

〈词性:动〉

(1) (形声。从犬,甲声。从犬,犬善与人玩耍。本义:驯犬)

(2) 同本义 [tame]

狎,犬可习也。——《说文》

故欲以刑罚慈民,辟其犹以鞭狎狗也,虽久弗亲矣。——《新书》

(3) 驯养 [domesticate]

夫龙之为虫也,柔可狎而骑也。——《韩非子》

驯乌逐饭磬,狎兽绕禅林。——南朝陈· 沈炯诗

(4) 又如:狎兽(驯顺之兽)

(5) 亲昵,亲近而不庄重 [be improperly familiar with]

稍近,益狎。——唐· 柳宗元《三戒》

而狎风雨。——宋· 苏轼《教战守》

自此狎媟无间。——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狎而不甘问焉。——清· 刘开《问说》

(6) 又如:狎游(嬉戏亲昵);狎浪(淫秽放浪);狎侮(轻慢;侮辱);狎熟(亲昵、熟悉);狎慢(亲热轻慢);狎媟(亲昵而近于放荡);狎笑(亲昵嬉笑)

(7) 亲近;接近 [be close to]

狎习于乱而容于治,故郑人不能归。——《韩非子·南面》

见齐衰者,虽狎,必变。——《论语·乡党》

(8) 又如:狎弄(亲近戏弄);狎近(亲近);狎异(亲近异常)

(9) 不重视或不注意 [disregard]

礼,君不使无耻,不近刑人,不狎敌,不迩怨。——《谷梁传·襄公二十九年》

(10) 又如:狎侮(轻视;忽视);狎敌(轻敌);狎视

(11) 交替 [alternate]

自无令王,诸侯逐进,狎主齐盟,其又可壹乎?——《左传·昭公元年》。杜预注:“强弱无常,故更主盟。”

(12) 又如:狎主(交替主持)

常用词组

狎妓、狎客、狎昵、狎侮、狎亵

  拼音  zhì   注音  ㄓˋ   
部首  隹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13画  
五笔  TDWY  仓颉  OKOG  郑码  MANI  四角  80815  结构  左右电码  7164  区位  7984  统一码  96C9  笔顺  ノ一一ノ丶ノ丨丶一一一丨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雉的拼音:zhì(ㄓˋ)  

⒈ 鸟,雄的羽毛很美,尾长;雌的淡黄褐色,尾较短。善走,不能久飞。肉可食,羽毛可做装饰品。通称“野鸡”。

⒉ 古代计算城墙面积的单位,长三丈高一丈为一雉。

⒊ 城墙:雉堞。

统一码

雉字UNICODE编码U+96C9,10进制: 38601,UTF-32: 000096C9,UTF-8: E9 9B 89。

雉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雉字收录于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兕垁埃搱鴙鶨

汉英互译

pheasant

English

pheasant; crenellated wall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雉的拼音: zhì  

〈词性:名〉

(1) (形声。从隹,矢声。隹( zhuī  ),短尾鸟的总称。本义:野鸡)

(2) 同本义 [pheasant]

雉有十四种。——《说文》

雉者,野鸟。——《尚书大传》

雉,耿介之鸟也。——《韩诗章句》

离为雉。——《易·说卦》

凡挚士雉谓其守介节。交有时,别有伦也。——《礼记·曲礼》

雄雉于飞。——《诗·邶风·雄雉》

无雉兔鲋鱼。——《墨子·公输》

(3) 又如:雉尾扇(野鸡尾部羽毛制作的扇子。亦为仪仗之一);雉尾(皇帝坐朝时左右侍从所执的用野鸡尾羽制的扇障);雉经(吊死;上吊)

(4) 古代计算城墙面积的单位 [an ancient measure unit]。长三丈、高一丈为一雉

五楮而雉。——《公羊传·定公十二年》

都城过百雉。——《左传·隐公元年》。注:“三堵曰雉。”

王宫门阿之制五雉。——《考工记·匠人》。注:“长三尺高一丈。”

(5) 城墙 [wall]

出没眺楼雉。——谢朓《和王著作八公山》

常用词组

雉堞、雉鸠

  拼音  xùn   注音  ㄒㄨㄣˋ   繁体    
部首  马部  部外笔画  3画  总笔画  6画  
五笔86  CKH  五笔98  CGKH  仓颉  NMLLL  郑码  XND  四角  72100  结构  左右电码  7460  区位  4917  统一码  9A6F  笔顺  フフ一ノ丨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驯(馴)的拼音:xùn(ㄒㄨㄣˋ)  

⒈ 顺从,使顺从:驯化。驯兽。驯顺。桀骜不驯。

⒉ 善良,温顺:驯良。驯和。驯谨。驯熟。

⒊ 古同“训”,教诲。

统一码

驯字UNICODE编码U+9A6F,10进制: 39535,UTF-32: 00009A6F,UTF-8: E9 A9 AF。

驯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驯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domesticate、tame、tame and docile

造字法

形声:从马、川声

English

tame, docile, obedien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驯的拼音:

xùn  

〈词性:形〉

(1) (形声。从马,川声。本义:马驯服)

(2) 同本义。亦指鸟兽驯服 [horse is tame;animal is tame]

驯,马训也。——《说文》

养野鸟兽使服谓之训。——《一切经音义》引《说文》

驯,性行调顺也。——《字林》

乃驾驯駮之驷。——《史记·司马相如传》

南越献驯象。——《汉书·武帝纪》

马先驯而后求良。——《淮南子》

江鱼不池活,野鸟难笼驯。——唐· 韩愈《送惠师》

(3) 又如:驯兽(驯服之兽);驯雉(驯顺的雉);驯禽(驯养的禽鸟);驯鹿(驯养的鹿);驯乌(驯顺的乌鸦);驯象(驯养的象)

(4) 泛指顺服 [be tame and docile]

能明驯德。——《史记·五帝纪》

驯至其道。——《易·坤》

驯行孝谨。——《史记·万石君传》

山人有二鹤,甚驯而善飞。——宋· 苏轼《放鹤亭记》

(5) 又如:驯良;驯顺(驯服和顺);驯狎(驯顺可亲近);驯懦(驯服懦弱);驯警(驯顺而有警觉);驯粗(驯服而有野性)

(6) 熟悉 [skill]

汉儿刍秣久,相驯通语言。—— 清· 施闰章《新都戍》

(7) 又如:驯悉(熟悉)

(8) 善良 [good]

知恶政之不可久,则虽苛烦之法,自可调之使驯。——清· 王夫之《宋论》

(9) 又如:驯谨(善良谨慎);驯行(善良的行为)

词性变化

驯的拼音:

xùn  

〈词性:动〉

(1) 使驯服;使和顺 [domesticate;tame]

龙驹之子,方乃驯驾,所以此国多出善马。——唐· 玄奘《大唐西域记》

(2) 又如:驯驾(训练驾车);驯兽(使兽驯顺)

(3) 解释 [explain]

又以先王之书,驯天明不解之道也知之。——《墨子》

驯的拼音:

xùn  

〈词性:副〉

(1) 逐渐地,循序渐进 [gradually]

学不陵节而施之曰驯。——《说苑》

(2) 又如:驯致(顺其自然而逐渐达到;顺应情致的自然发展);驯增(逐渐增加)

常用词组

驯从、驯服、驯化、驯良、驯马、驯马场、驯马人、驯扰、驯善、驯顺、驯驼、驯养

  拼音  tóng   注音  ㄊㄨㄥˊ   
部首  立部  部外笔画  7画  总笔画  12画  
五笔  UJFF  仓颉  YTWG  郑码  SUKB  四角  00105  结构  上下电码  4547  区位  4515  统一码  7AE5  笔顺  丶一丶ノ一丨フ一一丨一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童的拼音:tóng(ㄊㄨㄥˊ)  

⒈ 小孩子:儿童。童工。童谣。童话。童心。童趣。童真。

⒉ 旧时未成年的仆人:书童儿。

⒊ 没有结婚的:童男。童女。童贞。

⒋ 未长成的:童牛(没长角的小牛)。

⒌ 秃:童山。头童(喻人秃顶,如“童童齿豁”)。

⒍ 古同“瞳”,瞳孔。

⒎ 姓。

统一码

童字UNICODE编码U+7AE5,10进制: 31461,UTF-32: 00007AE5,UTF-8: E7 AB A5。

童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童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child、virgin

造字法

形声:从立、重声

English

child, boy, servant boy; virgin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童的拼音: tóng  

〈词性:名〉

(1) (形声。重省声。( qiān  ),罪。本义:男奴仆)

(2) 同本义 [boy servant]

得童仆贞。——《易·旅》

童子执帚。——《仪礼·既夕礼记》

小童持斧。——宋· 苏轼《石钟山记》

(3) 又如:童奴(仆役);童隶(犹童仆);童仆(家僮和仆人);童妾(婢女;小妾)

(4) 小孩。年幼未成年的人 [child]

匪我求童蒙。——《易·蒙卦》

成童舞象。——《礼记·内则》

童寄者。—— 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童微伺其睡。

将杀童。

持童抵主人所。

(5) 又如:童子(儿童;未成年的男子);童子科(科举考试中为儿童、少年设立的科目);童幼(童年;儿童);童角(一种儿童发式);童蒙(指无知的儿童;指童年);童稚(儿童;小孩);童趣(儿童的情趣)

(6) 指处女或童男的贞操 [virgin]

至期与女俱入房,亲以手去其童。——元· 周达观《真腊风土记》

(7) 又如∶童男子(从未接近女色的男子);童真(童贞)

(8) 眼珠。通“瞳” [pupil]

周生亦有言,舜盖重童子, 项羽又重童子,岂其苗裔邪?——《汉书·陈用项籍传赞》

(9) 又如:童子(瞳人;瞳仁;眼珠)

(10) 姓

词性变化

童的拼音: tóng  

〈词性:形〉

(1) 未成年。亦泛指幼小[young]。如:童牙(幼小);童昏(指年幼无知者);童孩(幼小);童弱(幼小稚弱者);童孙(幼小的孙子);童竖(未成年的宦官);童龀(幼小;童年);童羁(指童年)

(2) 愚昧;浅陋[stupid]。如:童观(幼稚而浅陋的观察);童昧(犹愚昧);童蒙(幼稚愚昧);童昏(愚昧无知);童顽(年幼无知);童稚(幼稚)

(3) 面容红艳貌[red]。如:童颜(红润如儿童的容颜);童颜鹤发

(4) 牛羊等未生角或无角[hornless]

童牛之告。——《易·大畜》

(5) 又如∶童牛(无角之牛);童羊(无角的公羊)

(6) 山岭,田地无草木[bare]。如∶童土(没有草木的土地);童秃(光秃);童阜(光秃的土山);童枯(光秃枯竭);童童(光秃的样子)

(7) 植物无枝干或无果实[bare]。如∶童木(无枝干的树木);童稂(形似禾苗而不结实的一种野草);童梁(禾生穗而不实者)

(8) 头秃;没有头发[bald]。如∶童首(秃头);童颠(秃顶)

常用词组

童騃、童便、童儿、童工、童话、童婚、童恋、童男、童男童女、童年、童牛角马、童女、童趣、童仆、童山、童生、童声、童叟无欺、童心、童心未泯、童言无忌、童颜、童颜鹤发、童养媳、童谣、童贞、童稚、童子、童子痨、童子试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