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遐州僻壤的意思

xiázhōurǎng

遐州僻壤



拼音xiá zhōu pì rǎng

注音ㄒ一ㄚˊ ㄓㄡ ㄆ一ˋ ㄖㄤˇ

解释指边远偏僻的地方。

出处明·宋濂《送王明府之官序》:“我国家重于民社之寄,虽遐州僻壤,必慎选守令以抚摩其人民,苏息其凋瘵。”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遐州僻壤是中性词。

近义遐方绝域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xiá   注音  ㄒ一ㄚˊ   
简体部首  辶部  部外笔画  9画  总笔画  12画  
繁体部首  辵部  部外笔画  9画  总笔画  13画  
五笔  NHFP  仓颉  YRSE  郑码  WXXX  四角  37304  结构  左下包围电码  6667  区位  6958  统一码  9050  笔顺  フ一丨一一フ一フ丶丶フ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遐的拼音:xiá(ㄒ一ㄚˊ)  

⒈ 远:遐方。遐心。遐观。遐迩(远近)。遐举(进行;远扬)。遐想。

⒉ 长久:遐龄。

统一码

遐字UNICODE编码U+9050,10进制: 36944,UTF-32: 00009050,UTF-8: E9 81 90。

遐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遐字收录于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far、long

造字法

形声:从辶、声

English

afar, distant; old, advanced in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遐的拼音: xiá  

〈词性:形〉

(1) (形声。从辵( chuò  ),叚( xiá  )声。本义:远)

(2) 同本义 [far]

遐,远也。——《说文新附》

若陟遐,必自迩。——《书·太甲》

是以遐方疏俗,殊邻绝党之域,自上仁所不化,茂德所不绥,莫不蹻足抗首,请献厥珍。——汉· 扬雄《长杨赋》

矫首而遐观。——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有艳淑女在闺房,室迩人遐在我傍。——《警世通言》

地遐怪物聚,寺古深殿存。——宋· 范祖禹《资州路东津寺》

(3) 又如:遐僻(偏远);遐宣(远远宣扬);遐方(远方);遐布(传播到远处)

(4) 长久,久远 [long]

降尔遐福,维日不足。——《诗·小雅·天保》

入觐展遐恋,临轩慰来思。——唐· 德宗《送徐州张建封还镇》

(5) 又如:遐福(久远之福);遐祉(永远长保的福祉)

(6) 又长又大 [long and big]

爰有遐狄,镣质轮菌,坐高门之侧堂,彰圣主之威神。——《文选·何晏·景福殿赋》

(7) 又如:遐志(远大的志向);遐愁(深长的愁绪)

(8) 疏远 [distant]

毋金玉尔音,而有遐心。——《诗·小雅·白驹》。朱熹集传:“毋贵重尔之音声,而有远我之心。”

(9) 又如:遐弃(疏远抛弃);遐遗(疏远遗弃)

词性变化

遐的拼音: xiá  

〈词性:名〉

(1) 前人;以往 [former]

遵许郭之遐轨。——《晋书》

仰天民之高衢兮,慕在昔之遐轨。——汉· 阮瑀《纪征赋》

(2) 又如:遐轨(古人的遗迹;前人之法度);遐籍(古代的典籍)

(3) 边远地方 [distant land]。如:遐荒(边远的荒芜地区);遐陬(边远角落);遐氓(边远地区的人民)

遐的拼音: xiá  

〈词性:动〉

(1) 远去 [go far away]

俟阊风而西遐,致恭祀乎高祖。——《文选·张衡·东京赋》

(2) 又如:遐升(死亡的婉称)

常用词组

遐迩、遐迩闻名、遐龄、遐思、遐想

  拼音  zhōu   注音  ㄓㄡ   
简体部首  川部  部外笔画  3画  总笔画  6画  
繁体部首  巛部  
五笔  YTYH  仓颉  ILIL  郑码  VDND  四角  32000  结构  单一电码  1558  区位  5461  统一码  5DDE  笔顺  丶ノ丶丨丶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州的拼音:zhōu(ㄓㄡ)  

⒈ 古代的一种行政区划,所辖地区的大小历代不同(后多用于地名):州县。杭州。

⒉ 中国一种民族自治行政区划:海南省黎族苗族自治州。

统一码

州字UNICODE编码U+5DDE,10进制: 24030,UTF-32: 00005DDE,UTF-8: E5 B7 9E。

州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州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canton、eparchy、state

造字法

会意

English

administrative division, stat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州的拼音: zhōu  

〈词性: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两边的曲折线象河流,中间象水中的陆地。“州”是“洲”的本字。小篆字形象两个“川”字相重合。本义:水中的陆地)

(2) 同本义。后作“洲” [islet]

水中可居曰州。——《说文》

(3) 字亦作洲。

在河之州。——《诗·周南·关雎》。毛本作“洲”。

(4) 中国古地方行政区划名。相传禹治水后,分其领域为九州。 历代多有兴废。 民国废州。 有些地名仍沿用至今 [prefecture]

昔,尧遭洪水,民居水中高土,故曰九州。——《说文》。按,即 禹贡之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也。舜分青为营州,分冀为幽州,并州,即虞书十二州也。禹平水土,还为九州。

跨州连郡。——《三国志·诸葛亮传》

南越中数州。——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虚吏白州。——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守州城者。——《资治通鉴·唐纪》

(5) 又如:州同(知州的辅佐官);杭州;苏州;柳州;州序(州学,州校);州城(旧时州署所在城邑);州道(州涂。绕城之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少数民族介乎自治区和自治县之间的区划名。如: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6) 中国古代户籍编制单位 [district]

州,国也。——《广雅》

二百一十国为州。州有伯。——《礼记·王制》

五党为州。——《周礼·大司徒》。注:“二千五百家。”

晋于是乎作州兵。——《左传·僖公十五年》

虽州里行乎哉。——《论语》。郑注:“万二千五百家为州。”

州十有二师焉。——《书大传》。注:“州凡四十三万二千家。”

里十为州。又,术十为州。——《管子·度地》

(7) 又如:州乡(泛指乡里);州壤(州里,乡里);州巷(乡里)

(8) 周代国名 [Zhou state]

(9) 姜姓。故域在今山东省安丘县东北

(10) 偃姓。故域在今湖北省监利县

(11) 姓

常用词组

州花、州郡、州长

  拼音    注音  ㄆ一ˋ   
简体部首  亻部  部外笔画  13画  总笔画  15画  
繁体部首  人部  
五笔  WNKU  仓颉  OSRJ  郑码  NXJS  四角  20241  结构  左右电码  0306  区位  3807  统一码  50FB  笔顺  ノ丨フ一ノ丨フ一丶一丶ノ一一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僻的拼音:pì(ㄆ一ˋ)  

⒈ 偏,距离中心地区远的:偏僻。僻静。僻陋。僻野。僻远。穷乡僻壤。

⒉ 不常见的:冷僻。生僻。

⒊ 性情古怪,不合群:孤僻。怪僻。乖僻。僻戾。僻性。

统一码

僻字UNICODE编码U+50FB,10进制: 20731,UTF-32: 000050FB,UTF-8: E5 83 BB。

僻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僻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造字法

形声:从亻、辟声

English

out-of-the-way, remote; unorthodox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僻的拼音:   

〈词性:动〉

(形声。从人,辟声。本义:退避;回避) 同本义 [avoid]

僻,辟也。…《诗》曰:“宛如左僻。”——《说文》

词性变化

僻的拼音:   

〈词性:形〉

(1) 偏僻;偏远;很少有人去的 [remote;out-of-the-way]

虽僻远其何伤。——《楚辞·涉江》

而荆僻也。——《吕氏春秋·慎行》

浔阳地僻无音乐。—— 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2) 又如:僻路(偏僻的小路);僻壤(偏僻的地方);僻小(偏僻狭小);僻穴(偏僻的洞穴);僻陋(偏僻简陋);僻巷(偏僻小巷);僻净(偏僻清静)

(3) 邪僻 [evil]

民之多僻。——《诗·大雅·板》

(4) 又如:僻王(邪僻不正的国君);僻邪(邪恶);僻事(邪僻之事);僻淫(邪避淫佚);僻乱(邪僻反常,不合正道);僻诡(邪避诡诈);僻错(邪僻乖张)

(5) 偏执 [stubborn]。如:僻违(乖张,违背常理);僻介(偏执耿直);僻固(偏执,固执);僻陋(性情偏执,见识浅陋);僻鄙(偏执鄙陋);僻愚(僻陋暗昧);僻数(僻陋的技巧);僻滞(偏执拘泥)

(6) 冷僻 [rare;uncommon]。如:僻书(冷僻的书籍,极罕见的书籍);僻涩(冷僻晦涩);僻缓(冷僻而非必需);僻隐(冷僻幽隐而不易见);僻事(不是平常习见的典故);僻字

(7) 怪僻 [eccentric]。如:僻语(怪僻的语言);僻放(怪僻放恣); 僻戾(怪僻暴戾); 僻恣(怪僻而纵恣); 僻谬(乖僻荒谬, 违背正理); 僻违(乖僻不合)

(8) 歪;斜 [askew;inclined]。如:僻然(倾侧的样子);僻侧(倾斜)

僻的拼音:   

〈词性:名〉

通“嬖”。受宠爱的人 [favorite]

便僻好色。——《韩非子·八奸》

常用词组

僻典、僻见、僻径、僻静、僻陋、僻路、僻壤、僻性、僻野、僻远

  拼音  rǎng   注音  ㄖㄤˇ   
部首  土部  部外笔画  17画  总笔画  20画  
五笔  FYKE  仓颉  GYRV  郑码  BSER  四角  40132  结构  左右电码  1099  区位  4032  统一码  58E4  笔顺  一丨一丶一丨フ一丨フ一一一丨丨一ノフ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壤的拼音:rǎng(ㄖㄤˇ)  

⒈ 松软的土,可耕之地:土壤。沃壤。壤土。

⒉ 地,与“天”相对:霄壤。天壤之别。

⒊ 地区,区域:壤界。接壤。穷乡僻壤。

⒋ 古同“攘”,纷乱。

⒌ 古同“穰”,五谷丰收。

统一码

壤字UNICODE编码U+58E4,10进制: 22756,UTF-32: 000058E4,UTF-8: E5 A3 A4。

壤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壤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soil

相关字词

造字法

形声:从土、襄声

English

soil, loam, earth; rich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壤的拼音: rǎng  

〈词性:名〉

(1) (形声。从土,襄( xiāng  )声。本义:柔土,即经耕作的土地)

(2) 土壤 [soil]

壤,柔土也。——《说文》

凡穿地四尺,为壤五尺,为坚三尺。——《九章算法》。按,息土曰壤,筑土曰坚。

厥土惟白壤。——《书·禹贡》

深耕细锄,厚加粪壤。——《论衡·率性》

(3) 又如:壤坟(柔细肥沃,适于耕种的土地);壤芥(泥土和小草);沃壤

(4) 泛指泥土 [earth;soil;clay]

夫太山不辞壤石。——《说文·尊贤》

(5) 又如:霄壤;壤力(地力);壤未(地下);壤水(地下水;泉水);壤室(土室;土屋);壤陛(土做的台阶);天壤之别

(6) 也指一般的土地 [land]

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李斯《谏逐客书》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列子·汤问》

(7) 又如:壤地(泛称土地或国土);壤策(土地政策)

(8) 地区 [area]

文王以百里之壤而臣诸侯。——《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9) 又如:穷乡僻壤

(10) 边界线,疆域 [border]。如:接壤

(11) 数词。十秭为壤。又以万万秭为壤。亦泛指大数 [large number]

凡大数之法,万万曰亿,万万亿曰兆,万万兆曰京,万万京曰陔,万万陔曰秭,万万秭曰壤。——《孙子算经》

(12) 通“穰”。丰收 [bumper harvest]

畏垒大壤。——《庄子·庚桑楚》

(13) 姓

词性变化

壤的拼音: rǎng  

〈词性:动〉

(1) 毗连;连接 [join]

且夫韩、 魏之所以重畏 秦者,为与 秦接境壤界也。——《史记》

(2) 凿地出土 [dig]

其日有食之何也?吐者外壤,食者内壤,阙然不见其壤,有食之者也。——《谷梁传》

常用词组

壤壤、壤土

遐州僻壤:成语接龙顺接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