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胁肩低首的意思

xiéjiānshǒu

胁肩低首



拼音xié jiān dī shǒu

注音ㄒ一ㄝˊ ㄐ一ㄢ ㄉ一 ㄕㄡˇ

解释见“胁肩低眉”。

出处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汉景帝前三年》:“功义如此,尚见疑于上,胁肩低首,累足抚衿。”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逢迎的样子。

感情胁肩低首是贬义词。

繁体脅肩低首

近义胁肩低眉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xié   注音  ㄒ一ㄝˊ   繁体    
部首  月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8画  
五笔86  ELWY  五笔98  EEWY  仓颉  BKSC  郑码  QYO  四角  74230  结构  左右电码  5178  区位  4818  统一码  80C1  笔顺  ノフ一一フノ丶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胁(脅)的拼音:xié(ㄒ一ㄝˊ)  

⒈ 从腋下到肋骨尽处的部分:胁下。

⒉ 逼迫恐吓:胁迫。威胁。裹胁。胁持。胁从。

⒊ 收敛:胁肩谄笑(收缩肩膀,强为媚悦之颜,形容谄媚人的丑态)。胁肩低眉(低三下四的样子)。胁肩累(lěi   )足(形容恐惧。“累足”,小步快走)。

统一码

胁字UNICODE编码U+80C1,10进制: 32961,UTF-32: 000080C1,UTF-8: E8 83 81。

胁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胁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脅脇脋㤼䏩

汉英互译

coerce、flank、force

造字法

形声:左形右声

English

ribs, armpits; flank; threaten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胁的拼音:

脅、脇 xié  

〈词性:名〉

(1) (形声。从肉(月),劦( xié  )声。本义:腋下肋骨所在的部分)

(2) 同本义 [the upper part of the side of the human body]

胁,两膀也。——《说文》。按,腋下之名也。其骨谓之肋,牲体则谓之拍。

两胁里急。——《素问·至真要大论》

兵尚胁盾。——《管子·版法》。注:“盾或著之于胁,固曰胁盾。”

脊胁肺肩在上。——《仪礼》

右胁夹大铁椎。——明· 魏禧《大铁椎传》

越天都之胁。——《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3) 又如:胁胑(由腋下到腰以上的部位);胁窝里(比喻两侧);胁不沾席(形容佛教徒勤苦修行);胁骨(肋骨);胁衣(女人的内衣。或称“袜”);胁肢(胁和臂之间的部位);胁盾(盾的或称)

(4) 肋骨 [rib]

曹共公闻其骈胁,欲观其裸。——《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注:“骈胁,合干也。”

(5) 旁边,边侧 [side]

旁著岸胁,去地二百余丈,民俗名曰石鼓。——《汉书》

(6) 又如:胁士(佛教语。侍立在佛两旁的菩萨)

词性变化

胁的拼音:

xié  

〈词性:动〉

(1) 挟持 [coerce]

是谓胁君。——《礼记·礼运》

乃胁栾中行。——《国语·晋语》。注:“劫也。”

(2) 又如:裹胁(用胁迫手段使人跟从);胁君(胁持国君;被胁持的国君);胁权(挟权。假用君上权名胁迫别人)

(3) 威逼,用威力促使 [force]

公欲从之。众从者胁公,不得归。——《左传·庄公八年》

使使胁求君主。——《汉书·常惠传》。注:“谓以威迫之也。”

淫而相胁。——《淮南子·本经》

武终不可胁。—— 明· 魏禧《大铁椎传》

胁服夺其官。——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4) 又如:胁污(被胁迫而致玷污);胁劫(威胁而劫持之);胁和(迫使讲和);胁服(迫使服从);胁降(迫使降服;被迫投降)

(5) 通“翕”(   )。收缩 [contract;shrink]?

易系坤动,动静辟胁,万物生焉。——《汉书·王莽传中》

(6) 又如:胁肩(耸起肩膀,故示敬畏);胁肩低眉(胁肩低首。缩肩低头。形容故作恭敬畏惧的样子);胁肩累足(缩紧肩膀,不敢立正。形容极为恐惧)

常用词组

胁逼、胁持、胁从、胁肩谄笑、胁迫、胁制

  拼音  jiān   注音  ㄐ一ㄢ   
简体部首  月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8画  
繁体部首  肉部  
五笔  YNED  仓颉  HSB  郑码  WMQ  四角  30227  结构  左上包围电码  5144  区位  2871  统一码  80A9  笔顺  丶フ一ノ丨フ一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肩的拼音:jiān(ㄐ一ㄢ)  

⒈ 脖子旁边胳膊上边的部分:肩膀。肩胛。并肩。

⒉ 担负:肩负。肩荷(  )。肩舆(轿子)。

统一码

肩字UNICODE编码U+80A9,10进制: 32937,UTF-32: 000080A9,UTF-8: E8 82 A9。

肩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肩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low-necked、shoulder

造字法

会意:从月、从户

English

shoulders; to shoulder; bear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肩的拼音: jiān  

〈词性:名〉

(1) (象形。从户,从肉。本义:肩膀)

(2) 同本义 [shoulder]

肩,髆也。从肉,象形。——《说文》

北方有比肩之民焉。迭食而迭望。——《尔雅》

肩臂臑。——《仪礼·少牢礼》

肩之所倚。——《庄子·养生主》

并肩手相接。——《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3) 又如:肩巴(肩膀);肩甲(即肩胛);肩磨(肩膀耸动,浑身发抖);肩排(并肩排列;并排)

(4) 动物的腿根部 [leg]

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啗之。——《史记·项羽本纪》

(5) 担子 [load]。如:歇肩;息肩

词性变化

肩的拼音: jiān  

〈词性:动〉

(1) 担荷 [bear;shoulder;carry]。如:身肩重任;肩舆(两人抬的小轿子);肩舆入内(准予坐小轿入宫);肩位(承担;敢任);肩承(担当)

(2) 任,任用 [appoint]

肩,胜也。——《尔雅》

朕不肩好货。——《书·盘庚》。传:“任也。”

永肩一心。——《书·盘庚下》。注:“长任一心以示。”

(3) 相提并论或等齐 [catch up]。如:肩随(跟上,比得上);肩差(肩相差次。指并立)

肩的拼音: jiān  

〈词性:量〉

用于比喻重量、负担 [a shoulder]

卫老婆子仿佛卸了一肩重担似的嘘了一口气。——鲁迅《祝福》

常用词组

肩膀、肩部、肩带、肩峰、肩负、肩拱、肩胛、肩宽、肩摩踵接、肩披、肩起、肩墙、肩头、肩痛、肩舆、肩章、肩注

  拼音    注音  ㄉ一   
简体部首  亻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7画  
繁体部首  人部  
五笔  WQAY  仓颉  OHPM  郑码  NRS  四角  22240  结构  左右电码  0144  区位  2145  统一码  4F4E  笔顺  ノ丨ノフ一フ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低的拼音:dī(ㄉ一)  

⒈ 地势或位置在一般标准或平均程度之下,与“高”相对:低空。低地。低谷。低潮。低沉(a.云层厚而低;b.声音低;c.情绪低落)。

⒉ 矮短:身材低矮。

⒊ 细小,沉重:低微(a.声音细小;b.身份或地位低)。低吟。

⒋ 程度差:低级。低能。眼高手低。

⒌ 卑贱:低贱。低首下心。

⒍ 等级在下的:低俗。低档商品。

⒎ 价钱少:低价出售。

⒏ 俯,头向下垂:低头从事。

统一码

低字UNICODE编码U+4F4E,10进制: 20302,UTF-32: 00004F4E,UTF-8: E4 BD 8E。

低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低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仾氐

汉英互译

low、lowliness、lowness

相关字词

矮、高

造字法

形声:从亻、氐声

English

low; to lower, hang, bend, bow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低的拼音:   

〈词性:形〉

(1) (形声。从人,氐(   )声。本义:下,与“高”相对)

(2) 同本义 [low]

(3) 向上伸展的长度相对较小的

风吹草低见牛羊。——《乐府诗集·杂歌谣辞·敕勒歌》

(4) 又如:低水位;低仰(忽高忽低);低小(低矮窄小);低狭(低矮狭小)

(5) 程度或强度处于正常情况以下的。如:低烧;低大气压

(6) 声音细微的。如:低声说话;低低(低声,轻声)

(7) 比例、数量或价值在正常标准以下的。如:低收入阶层;低价;低微(低廉;低下)

(8) 接近赤道的低纬度的。如:低北纬地区

(9) 低下。指身分地位、才能见识等。如:身分低;低搭(卑劣;低贱)

(10) 质量差 [inferior]。如:低货;低档(等级低的)

(11) 坏,恶劣 [bad]。如:低人(坏人,品质恶劣的人);低心(坏心肠)

(12) 等级在下的 [low-grade]。如:低等;低年级

词性变化

低的拼音:   

〈词性:动〉

(1) 向下;向下垂 [let droop;hang down]

低,低昂。——《广韵》

据轼低头,不能出气。——《庄子·盗跖》

封君皆低首仰给。——《史记·平淮书》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 李白《静夜思》

(2) 又如:低忖(低头思量);低腰(弯着腰);低眉(眼向下看);低首(低颜,低簪。低着头);低首下心(形容屈从恭顺的样子)

(3) 使向下,放低 [low]。如:低就(降低身分成就某事)

(4) 通“抵”。触犯 [offend]

天之道,虚其无形,虚则不屈,无形则无所低赶。——《管子·心术上》

常用词组

低矮、低昂、低八度、低产、低潮、低沉、低垂、低档、低等、低低切切、低地、低调、低估、低谷、低缓、低耗、低回、低级、低贱、低空、低栏、低利、低廉、低劣、低落、低眉、低眉倒运、低眉顺眼、低能、低能儿、低频、低气、低气压、低三下四、低声、低声下气、低烧、低湿、低手,低手儿、低首下心、低水位、低俗、低速、低头、低头耷脑,低头搭脑、低洼、低微、低温、低息、低下、低下、低陷、低消耗、低血糖、低血压、低压、低哑、低氧,低氧血、低音、低吟、低语、低云

  拼音  shǒu   注音  ㄕㄡˇ   
部首  首部  部外笔画  0画  总笔画  9画  
五笔  UTHF  仓颉  THBU  郑码  UANL  四角  80602  结构  上下电码  7445  区位  4255  统一码  9996  笔顺  丶ノ一ノ丨フ一一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首的拼音:shǒu(ㄕㄡˇ)  

⒈ 头,脑袋:首饰。首级。首肯(点头表示同意)。

⒉ 领导的人,带头的:首领。元首。首脑。首相(xiàng  )。

⒊ 第一,最高:首都(  )。首府。

⒋ 最先,最早:首次。首届。首创。首日封。首义(首先起义)。

⒌ 出头告发:自首。出首。

⒍ 量词,指诗和歌:一首诗。

⒎ 姓。

统一码

首字UNICODE编码U+9996,10进制: 39318,UTF-32: 00009996,UTF-8: E9 A6 96。

首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首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head、principal、initial、first

相关字词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head; first; leader, chief; a poem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首的拼音: shǒu  

〈词性:名〉

(1) (象形。金文字形,上面是头发和头皮,用以表示头盖;下面是眼睛,用以代表面部。本义:头)

(2) 同本义 [head]

首,阳也。——《汉书·天文志》

首身离兮心不惩。——《楚辞·九歌·国殇》

愿言思伯,甘心首疾。——《诗·卫风·伯兮》

搔首踟蹰。——《诗·邶风·静女》

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战国策·燕策》

以刀劈狼首。——《聊斋志异·狼三则》

(3) 又如:昂首;叩首;搔首;首功(以获敌首论功);首虏(指斩获敌人的首级);首枕其股(让死者的头枕在自己的腿上。这是古代臣下对横遭杀害的君主表示哀痛之礼);首丘(归葬故乡;亦指怀念故乡);首身分离(被杀,判处斩刑)

(4) 首领,团体的领导人 [chief;leader]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5) 又如:元首;酋首;群龙无首

(6) 开端;开头;前端 [beginning]

故治民者,刑胜,治之首也。——《韩非子·心度》

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资治通鉴》

自七月二十六日至是,首尾才六日。——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7) 又如:首事(开始);首春(孟春。指农历正月);首秋(孟秋。指农历七月);首祚(一年的开头);首夏(夏季之始。即“孟夏”。指农历四月);首岁(正月。一年的开始)

(8) 要领 [main points]

予誓告汝群言之首。——《书·秦誓》

(9) 剑柄上的环 [loop of sword handle]

进剑者左首。——《礼记》

(10) 位次。方;面 [seating arrangement]

史进下首坐了。——《水浒传》

(11) 又如:左首;上首;外首;东首;门首

词性变化

首的拼音: shǒu  

〈词性:形〉

(1) 第一 [first]

故教化之行也,建首善自京师始。——《汉书·儒林传序》

(2) 又如:首公(以公务为首要。即“奉公”);首功(第一等功劳);首选(当选为第一。科举时代考试名列第一);首妻;首位;首名;首恶;首犯;首僧(当家和尚);首县(县城和府城在一处的县,也指知县);首事(地方上领头管事的绅士);首事(首要的事);首从(主犯与从犯)

(3) 形容迟疑不决 [hesitate]

先是小月氏胡分居塞内,胜兵者二三千骑,皆勇健富彊,每与 羌战,常以少制多。虽首施两端, 汉亦收其用。——《后汉书·邓训传》

(4) 又如:首施(迟疑进退不定。同首鼠);首鼠(迟疑不决。也作“首施”)

首的拼音: shǒu  

〈词性:动〉

(1) 告发 [inform;finger]

苟不欲救,请至颐和园首仆而杀仆,可以得富贵也。—— 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2) 又如:首诉(出首;控告);首人(出面告状的人)

(3) 自首,犯人自己到有关部门去交代罪行 [surrender]

(贼役赃官)一半都来睦县自行投首,拜参 张招讨并众官,尽皆准首,复为良民。——《水浒传》

(4) 又如:首官(向官府自首或告发);自首;首状(自首或告发的状词);首免(指自首而得以从轻发落);首罪(自首)

(5) 头向着 [face to]

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楚辞·九章·哀郢》

(6) 向着…出发 [start towards]

北首燕路。——《史记·淮阴侯列传》

(7) 如:首路(出发);首涂(启程;上路)

(8) 屈服;服罪 [yield]

虽有降首,曾莫惩革,自此浸以疏慢矣。——《后汉书》

(9) 标明;显示 [show]

所以首其内,而见诸外也。——《礼记》

首的拼音: shǒu  

〈词性:副〉

(1) 最早;首先 [at first]

陈涉首难,豪杰蜂起。——《史记·项羽本纪》

(2) 又如:首唱(首先倡导、发起。也作“首倡”);首创(创始)

首的拼音: shǒu  

〈词性:量〉

[诗、词、文等的]一篇 [piece]。如:唐诗三百首

常用词组

首倡、首车、首创、首次、首当其冲、首敌、首都、首恶、首犯、首府、首富、首告、首航、首级、首肯、首领、首难、首脑、首屈一指、首日封、首善之区、首饰、首鼠两端、首途、首尾、首位、首席、首先、首项、首相、首要、首义、首映、首战告捷、首长、首状、首座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