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xīn fán yì rǒng
注音ㄒ一ㄣ ㄈㄢˊ 一ˋ ㄖㄨㄥˇ
解释同“心烦意乱”。
出处明·汤显祖《牡丹亭·闹殇》:“儿呵,暂时间月直年空,好将息你这心烦意冗。”
用法作宾语、状语、定语;指人心神不定。
感情心烦意冗是中性词。
繁体心煩意冗
近义心烦意乱、心烦虑乱
英语come unglued(have the fidgets)
俄语скрести
动物生肖牛,虎,蛇
心的拼音:xīn(ㄒ一ㄣ)
⒈ 人和高等动物体内主管血液循环的器官(通称“心脏”):心包。心律。心衰。心悸。
⒉ 中央,枢纽,主要的:心腹。中心。
⒊ 习惯上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情况,感情等:心理。心曲。心魄。心地。心扉。衷心。心旷神怡。人心惟危。
心字UNICODE编码U+5FC3,10进制: 24515,UTF-32: 00005FC3,UTF-8: E5 BF 83。
心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心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忄㣺
heart、center、feeling、intention
口
象形:像心之形
heart; mind, intelligence; soul
详细解释◎ 心的拼音: xīn
〈词性:名〉
(1) (象形。据甲骨文和小篆,中间像心;外面像心的包络。本义:心脏)
(2) 同本义 [heart]
心,人心也。在身之中,象形。——《说文》。按,在肺之下,膈膜之上,着脊第五椎。形如莲蕊,上有四系,以通四脏。心外有赤黄裹脂,谓之心包络。
其祀中霤,祭先心。——《吕氏春秋》
顺我,即先刺心;否则,四肢解尽,心犹不死。——方苞《狱中杂记》
(3) 又如:心腹之病(致命之祸;隐患);心上刃(“忍”字的拆写);心肝肐蒂(心肝宝贝);心气(中医指心脏的功能);心系(系悬心脏于胸腔中的筋脉);心脾(心脏与脾脏)
(4) 内心 [inner most being;mind]
日月阳止,女心伤止。——《诗·小雅·杕杜》
(5) 又如:心悦情服(真心乐意地情愿或服从);心香(敬事鬼神,心笃意诚,同于焚香);心苗(心意;心愿)
(6) 心中。心里 [in the heart;in mind]。如:心喻口,口喻心(自己反复思量、揣度);心肝道儿(心思。亦指财欲);心甜的(心爱);心丧(心里悼念)
(7) 古代人以心为思维器官,故后沿用为脑的代称 [mind]
心之官则思。——《孟子》
(8) 又如:心猿智慧(喻头脑机敏灵活);心拙口夯(心笨口笨);心坌(愚笨);心知(心智)
(9) 思想 [thought]
他人有心,予忖度之。——《诗·小雅·巧言》
心忧炭贱。——唐· 白居易《卖炭翁》
汝心之固。——《列子·汤问》
心乐之。——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用心专。——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10) 又如:心量(志气;抱负);心体(指思想);心识(意识);心想(思想;感情);心裁(指思想,主意);心用(思想行为)
(11) 精神 [spirit]。如:心神惝恍(神志不清,迷迷糊糊);心神仿佛(心神恍惚不安);心猿(比喻心神如猿猴般变化难以控制);心体(精神与肉体)
(12) 心绪;心情 [mood]。如:心猿难系(喻人心思散乱,难于把握);心荒撩乱(心荒意乱);心惊骨软(神态惶恐);心持两端(分心,心绪不集中)
(13) 思虑;谋划 [calculation]。如:心重(思虑太多);心趄(变心;不遵守诺言);心模(揣测;估量)
(14) 中心,中央 [center]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15) 又
当心画
波心荡。——宋· 姜夔《扬州慢》
(16) 又如:心号(兵卒上衣前后的标志符号);心经(《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的简称。以其概括了《般若经》的核心,故称);心子;心脏;江心
心爱、心安、心安理得、心包、心包积气、心包积水、心病、心不在焉、心材、心裁、心肠、心潮、心潮澎湃、心驰神往、心传、心慈手软、心粗、心荡神驰、心荡神移、心得、心底,心底儿、心地、心地善良、心地正直、心电感应、心电图、心动、心毒、心耳、心烦、心烦意乱、心房、心扉、心肥大、心肺机、心服、心服口服、心浮、心腹、心腹之患、心甘、心甘情愿、心肝、心高、心广体胖、心寒、心狠手辣、心花、心花怒放、心怀、心怀鬼胎、心怀叵测、心环、心慌、心慌意乱、心灰意冷,心灰意懒、心肌梗塞、心肌炎、心机、心急、心急火燎、心迹、心计、心悸、心尖、心焦、心绞痛、心劲,心劲儿、心惊胆战、心惊肉跳、心静、心境、心疚、心坎、心口、心口不一、心宽、心旷神怡、心劳计绌、心劳日拙、心里、心里打鼓、心里话、心理、心力、心力衰竭、心连心、心灵、心灵手巧、心领、心领神会、心路,心路儿、心律、心律失常、心率、心乱如麻、心满意足、心明眼亮、心目、心念、心皮、心平气和、心平气和、心气,心气儿、心窍、心怯、心情、心情舒畅、心曲、心软、心伤、心上人、心神、心声、心事、心事重重、心室、心术、心术不正、心数、心思、心酸、心算、心态、心田、心疼、心跳、心痛、心头、心头肉、心土、心窝儿、心无二用、心细、心下、心弦、心羡、心心相印、心性、心胸、心胸开阔、心胸狭隘、心秀、心虚、心许、心绪、心绪不宁、心血、心血来潮、心眼儿、心仪、心疑、心意、心音、心硬、心有余而力不足、心有余悸、心猿意马、心愿、心悦诚服、心脏、心脏病、心窄、心照、心照不宣、心折、心直口快、心志、心智、心中、心中有数、心重、心醉、心醉神迷
烦(煩)的拼音:fán(ㄈㄢˊ)
⒈ 苦闷,急躁:烦躁。烦乱。烦恼。烦闷。烦郁。心烦意乱。
⒉ 又多又乱:不厌其烦。要言不烦。烦絮。烦琐。烦冗。烦文。麻烦。
⒊ 搅扰:烦扰。烦嚣。
⒋ 敬辞,表示请、托:烦劳。烦请。
烦字UNICODE编码U+70E6,10进制: 28902,UTF-32: 000070E6,UTF-8: E7 83 A6。
烦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烦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煩
be annoyed、be irritated
会意:从火、从页
bother, vex, trouble; troublesome
详细解释◎ 烦的拼音:
煩 fán
〈词性:形〉
(1) (会意。从页( xié ),从火。从“页”表示与头部有关;从“火”,表示发烧。本义:头痛发烧)
(2) 烦躁,烦闷 [be annoyed;be vexed]
烦,热头痛也。——《说文》
烦则喘喝。——《素问·生气通天论》。注:“谓烦躁。”
烦气为虫。——《淮南子·精神》。按,旱热也。
阿兄得闻之,怅然心中烦。——《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新鬼烦冤旧鬼哭。(烦,愁苦。)——唐· 杜甫《兵车行》
至于烦乃止也已,无以生疾。——《左传·昭公元年》
(3) 又如:心烦(心里烦躁);烦积(烦闷积郁);烦困(烦躁疲劳);烦怨(烦恼怨恨)
(4) 通“繁”。烦琐;繁多 [be superfluous and confusing;overelaborate;numerous]
小人不避其禁,故刑烦。——《商君书·算地》
法省则不烦。——《淮南子·主术》。注:“多也。”
世浊则礼烦。——《吕氏春秋·音初》
列五王之德,烦烦如繁诸乎。——《大戴礼记·少间》。注:“众也。”
以奉使称臣,频烦至吴。——《三国志·费伟传》
话休絮烦。——《水浒传》
(5) 又如:烦务(繁杂的事务);烦细(繁杂琐碎);烦富(繁多;庞杂);烦几(繁杂的政事);烦鄙(繁杂卑俗);要言不烦
(6) 厌烦,腻烦 [be sick of]。如:耐烦(不急躁,不厌其烦);烦倦(厌烦困倦);烦厌(厌烦)
(7) 乱;纠缠 [confuse]
拨烦理乱,兼肃文教。——《晋书·刘颂传》
(8) 又如:烦委(杂乱堆积);烦悖(牵缠;纷乱);烦悖(纷乱谬误);烦舌(纷繁杂乱;心情烦闷,思绪混乱)
◎ 烦的拼音:
煩 fán
〈词性:动〉
(1) 相烦;烦劳 [trouble]
烦,劳也;扰也。——《广雅》
卫者趋数烦志。——《礼记·乐记》
数则烦,烦则不敬。——《礼记·祭义》
不可以烦大臣。——《战国策·秦策》
是好不好,烦大巫妪为人报河伯。——《史记·滑稽列传》
(2) 又如:烦交
(3) 搅扰;烦扰 [annoy]
水烦则鱼鼈不大。——《史记·乐书》
农时惮烦民。——王安石《杂咏》
以物烦其性命乎。——《淮南子·俶真》
(4) 又如:烦散(烦扰散乱);烦累(烦扰;劳累);烦搅(烦扰;搅扰)
烦愁、烦劳、烦乱、烦闷、烦恼、烦腻、烦扰、烦冗、烦琐、烦琐哲学、烦心、烦厌、烦杂、烦躁
意的拼音:yì(一ˋ)
⒈ 心思:意思。意见。意义。意味。意念。意志(为了达到既定目的而自觉努力的心理状态)。注意。同意。意在笔先。意在言外。
⒉ 心愿,愿望:意愿。愿意。意向。意图。意皆。好意。“醉翁之意不在酒”。
⒊ 人或事物流露的情态:春意。诗意。惬意。情意。意境。
⒋ 料想,猜想:意料。意想。意外。
意字UNICODE编码U+610F,10进制: 24847,UTF-32: 0000610F,UTF-8: E6 84 8F。
意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意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噫悥憶
expect、intention、meaning、suggestion、wish
会意:从心、从音
thought, idea, opinion; think
详细解释◎ 意的拼音: yì
〈词性:名〉
(1) (会意。从心从音。本义:心志。心意)
(2) 同本义 [meaning;idea]
意,志也。——《说文》
心之所谓意。——《春秋繁露·循天之道》
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 沛公也。——《史记·项羽本纪》
通其意。——汉· 贾谊《过秦论》
中有真意。——晋· 陶渊明《饮酒》
不快我意。——明· 魏禧《大铁椎传》
无意则已。——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蔡伦立意造纸。——《齐民要术》
醉翁之意不在酒。——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其意深长。——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3) 又如:文章大意;词不达意。亦指念头,想法。如:意投道合(心意投合,志向一致);意故(意思,缘故);意定(认定);意头(心意;想法);意马(意念的马。比喻意念像野马般奔驰,难以驾驭)
(4) 意志;愿望。亦引申为志向 [desire;intention;will]
明君在上,便僻不能食其意。——《管子·君臣下》
(5) 又如:意缓心劳(冀求不执着;三心二意);意足心满(非常满足);意树(喻意念。佛教认为人的一切善果、恶果都由意念所生);意宪(意志,意思);意望(愿望,希望)
(6) 胸怀;内心 [heart]
除尔贪图,祗慎意业。——《云门颂》
(7) 又如:意业(佛教语。指内心的贪、淫、痴等心理行为);意气超迈(器宇轩昂,抱负远大);意概(气概,胸怀);意会(内心领会)
(8) 情意;感情 [affection;emotion]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聊斋志异》
(9) 又如:意蕊横飞(非常高兴);意得过(过意得去);意孜孜(情意缠绵);意不过(情意上过不去);意分(交情,情分);意好(感情);意孜孜(情意缠绵貌);意性(情态);意情(情意)
(10) 意气; 气势 [will and spirit]
意色举止,不异于常。——《世说新语·雅量》
(11) 又如:意大(傲慢);意小(小气,气量小);意局(气度);意脉(气质;情态);意量(气度);意貌(神色);意调(意境);意界(意境,境界)
(12) 意图 [intention]
用君之心,行君之意。——《楚辞》
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聊斋志异·狼三则》
(13) 神情、态度 [expression;manner]
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聊斋志异·狼三则》
意少舒。——《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 意的拼音: yì
〈词性:动〉
(1) 思念;放在心上 [miss]。如:意悬悬(忐忑不安;提心吊胆);意悬(挂念);意顾(挂念)
(2) 意料;猜测 [anticipate;expect]
而小人善意。臣意之也。——《管子·小问》
何意致不厚。——《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意北亦尚可以。——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当其为里正、受扑责时,岂意其至此哉?——《聊斋志异·促织》
不意作缘。——清· 周容《芋老人传》
多以意构。——蔡元培《图画》
(3) 又如:意定(猜定);意度(揣测;设想)
(4) 怀疑 [doubt]
于是天子意梁。——《汉书·梁孝王武传》
(5) 又如:意意似似(意意思思。犹犹豫豫;吞吞吐吐);意疑(怀疑);意忌(疑忌)
意表、意会、意见、意匠、意境、意料、意马心猿、意念、意气、意气风发、意气用事、意趣、意色、意识、意识形态、意思、意图、意外、意外、意味、意味着、意想、意向、意象、意兴、意义、意译、意愿、意蕴、意在言外、意旨、意志、意致、意中、意中人、意中事
冗的拼音:rǒng(ㄖㄨㄥˇ)
⒈ 闲散的,多余无用的:冗人。冗长(cháng )。冗员。冗赘。
⒉ 忙,繁忙的事:拨冗(忙中抽出时间)。冗务缠身。
冗字UNICODE编码U+5197,10进制: 20887,UTF-32: 00005197,UTF-8: E5 86 97。
冗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冗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宂
busyness、full of trivial details、redundant、superfluous
excessive; superfluous
详细解释◎ 冗的拼音: rǒng
〈词性:形〉
(1) ( 《说文》:“散也。从宀儿(人),人在屋下,无田事也。”儿,“人”的古文形体。本义:闲散)
(2) 同本义 [free and at leisure]
冗,散也。——《说文》
掌共外内朝冗食者之食。——《周礼·槁人》
流散冗食。——《汉书·谷永传》
(3) 又如:冗从(官名。散职侍从官。出则骑从,居则宿卫);冗职(闲散的官职);冗兵(闲散无事的军队);冗食(公家给食。坐吃闲饭);冗人(闲人,吃闲饭的人);冗口(吃闲饭的人);冗吏(无固定职事的官吏)
(4) 多余 [superfluous]
要辞达而理举,故无取乎冗长。——陆机《文赋》
承训罢冗费,市马益军。——《新唐书·康承训传》
又裁节邮传冗费。——《明史·海瑞传》
(5) 又如:冗列(多余的官员);冗局(多余的机构);冗句(累赘的文句);冗积(冗员积累);冗僭(多余而又不称职的官吏);冗辞(不当而无用的言辞);冗蠹(多余而有害者)
(6) 庸劣,平庸 [mediocre]。如:冗末(卑劣);冗龊(鄙琐);冗秽(卑污);冗懦(懦弱无用);冗猥(低微卑劣的杂吏);冗末(庸劣);冗下(官位低下);冗政(腐败混乱的政局);冗浊(卑下。亦指庸劣卑污的人);冗贱(平庸卑微的人)
(7) 繁杂,由各种问题、人员混杂在一起 [miscellaneous]。如:冗赋(杂税);冗扰(事情繁杂,不得清静);冗沓(繁杂);冗闹(繁杂);冗芜(琐碎杂乱);冗滞(杂乱而不流畅);冗委(事务繁琐);冗隘(杂乱狭窄);冗碎(繁杂琐碎);冗役(繁杂的事务)
(8) 繁忙 [busy]。如:冗率(繁忙而粗疏);冗迫(繁忙;匆忙);冗坌(繁忙);冗忙(繁忙)
(9) 离散,向四周散开 [scattered]
冗,民无定居。——《正字通》
(10) 无用 [useless]。如:冗费(无用的滥费);冗言(无用的话);冗怯(怯懦无用)
(11) 一般 [common]。如:冗泛(泛泛;一般);冗衣(粗劣的衣服)
冗笔、冗长、冗词赘句、冗繁、冗官、冗弱、冗务、冗余、冗员、冗杂、冗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