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性急口快的意思

xìngkǒukuài

性急口快



拼音xìng jí kǒu kuài

注音ㄒ一ㄥˋ ㄐ一ˊ ㄎㄡˇ ㄎㄨㄞˋ

解释性子急,有话就说。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40回:“那何小姐性急口快,便道:‘娘这话也说得是,那么着,我就在家里服侍婆婆,叫我妹子跟了他去。’”

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处事。

感情性急口快是中性词。

近义性急嘴快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xìng   注音  ㄒ一ㄥˋ   
简体部首  忄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8画  
繁体部首  心部  
五笔  NTGG  仓颉  PHQM  郑码  UMC  四角  95010  结构  左右电码  1840  区位  4852  统一码  6027  笔顺  丶丶丨ノ一一丨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性的拼音:xìng(ㄒ一ㄥˋ)  

⒈ 人或事物的本身所具有的能力、作用等:性质。性格。性命(生命)。性能。个性。属性。

⒉ 性质,思想、感情等方面的表现:典型性。开放性。指令性。

⒊ 男女或雌雄的特质:性别。男性。女性。

⒋ 有关生物生殖的:性交。性欲。性爱。性感。性解放。

⒌ 表示名词(以及代词、形容词)的类别的语法范畴。

统一码

性字UNICODE编码U+6027,10进制: 24615,UTF-32: 00006027,UTF-8: E6 80 A7。

性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性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nature、character、sex、gender、quality

造字法

形声:从忄、生声

English

nature, character, sex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性的拼音: xìng  

〈词性:名〉

(1) (形声。从心,生声。本义:人的本性)

(2) 同本义 [natural instincts]

性,人之阳气性善者也。——《说文》

性,质也。——《广雅》

天命之谓性。——《礼记·中庸》

自诚明谓之性。

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荀子·性恶篇》

五性者何?仁义礼智信也。——《白虎通》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

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荀子·正名篇》

(3) 又如:性根(根性;本性);性行(人的禀性和行为);性气(人的个性和脾气);个性(人的本性;人所具有的正常的感情或理性);禀性(本性);性尚(本性的爱好和崇尚)

(4) 事物的性质或性能 [nature;character]

则天之明,因地之性。——《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物性之苦。——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物性之不同。——宋· 沈括《梦溪笔谈》

(5) 又如:性力(指药性和药力);性状;共性(共同具有的性质)

(6) 通“生”( shēng)。  生命;生机 [life]

莫保其性。——《左传·昭公八年》

民乐其性,而无寇雠。——《左传·昭公十九年》

为炮烙以伤民性。——《韩非子·难势》

性命寿长,终其天年而不夭伤。——《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以治气养性,则身后彭祖。——《韩诗外传·卷一》

(7) 又如:性理(谓生命之原理);性类(犹生类,指有生命的物类)

(8) 性情;脾气 [disposition]

动心忍性。——《孟子·告子下》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晋· 陶潜《归园田居》

吾性不喜华靡。——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性悖妄。——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尊德性。——清· 刘开《问说》

(9) 又如:性行淑均(性格和善,品行端正);性耽隐癖(秉性迟钝,甘子寂寞);性起(发脾气);性理(性情和理智)

(10) 性别 [sex]。如:男性;女性;雄性;雌性

(11) 语法中词的属性 [gender]。如:阳性、阴性、中性

(12) 指与生殖、性欲有关的 [libido]。如:性感;性欲

(13) 佛教语。指事物的本质 [true nature]。与“相”相对。如:性心(佛教语。真心。即自性清净心);性火(佛教语。谓遍布于一切物质现象的火性);性宗(道家的一宗派,主张以修性为本);性相(性指事物的本性;相指事物的表相)

(14) 内心 [heart]。如:性地(聪慧;修养);性窦(心窍);性识(天分,悟性)

常用词组

性爱、性别、性病、性感、性格、性关系、性伙伴、性激素、性急、性交、性灵、性命、性能、性气、性器、性器官、性情、性腺、性行、性兴奋、性学、性欲、性征、性状

  拼音    注音  ㄐ一ˊ   
部首  心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9画  
五笔  QVNU  仓颉  NMP  郑码  RXWZ  四角  27337  结构  上下电码  1838  区位  2817  统一码  6025  笔顺  ノフフ一一丶フ丶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急的拼音:jí(ㄐ一ˊ)  

⒈ 焦燥:急燥。着急。焦急。

⒉ 气恼,发怒:急眼。

⒊ 使着急:这件事真急人。

⒋ 匆促:急促。急功近利(急于求目前的成效和利益)。

⒌ 迅速,又快又猛:急流。急进。急先锋。急风暴雨。

⒍ 迫切,要紧:急切。急诊。急事。

⒎ 严重:告急。

⒏ 对大家的事情或别人的困难尽快帮助:急人之难。

统一码

急字UNICODE编码U+6025,10进制: 24613,UTF-32: 00006025,UTF-8: E6 80 A5。

急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急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㤂伋忣

汉英互译

urgent、annoyed、anxious、impatient、irritated、rapid

相关字词

慢、缓

造字法

会意:从心、从刍

English

quick, quickly; urgent, pressing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急的拼音:   

〈词性:形〉

(1) (形声。小篆字形,从心,及声。本义:狭窄)

(2) 紧,紧缩 [tight; compact]

遂生缚 布, 布曰:“缚太急,小缓之。——《三国志·吕布传》

(3) 又如:急亲戚(最接近的亲戚);急持(紧紧抱持);急窄(犹紧缩);急装(扎缚紧凑的装束);急绷绷形容把东西拉得很紧

(4) 急躁,着急 [annoyed;irritated;impatient;anxious]

曰急。——《书·洪范》。郑注:“急促自用也。”

急缮其怒。——《礼记·曲礼》

国无六年之蓄曰急。——《礼记·王制》

西门豹之性急,故佩韦以缓己。——《韩非子·观行》

(5) 又如:急吼吼(性急慌忙的样子);急撮(因受人摆弄而急躁);急屎狗(性急的狗);急杀人(极其着急);急脚鬼(性情特别急躁的人)

(6) 迫切;紧急 [urgent;pressing]

时恐急。——《战国策·燕策》

甚急。——《史记·项羽本纪》

事急而不断。——《资治通鉴》

江都围急。—— 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事急矣。——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7) 又如:急口(急忙开口);急脚(亦作“急脚子”、“急足。送紧急文书的仆役);急递铺(元代在军事紧急时,设置急递铺作传递文书的驿站,每天最快要跑四百里);急且(急切,仓猝);急处从宽(在紧急情况下并不紧张)

(8) 疾速;快捷;匆忙 [fast;rapid;at high speed]

秦急攻之。——《战国策·赵策》

急应河阳役。—— 唐· 杜甫《石壕吏》

急挥帜。——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急逐弗失。

(9) 又如:急离披(急急忙忙落荒而逃);急玲(机灵);急率(匆忙之间);急簌簌(亦作“急飕飕”。急速的);急手(急速;快手,动作敏捷)

(10) 猛烈;剧烈 [vigorous]。如:急进(猛力进取);急风(狂风);急世(剧烈变革的时代);急风骤雨(急风暴雨。急剧的风雨)

(11) 重要,要紧 [important]。如:急疾(指紧要之事);急溜(紧要);急变(指事关重大的紧要奏疏)

(12) 指声音急促 [rapid]

大弦嘈嘈如急雨。——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促弦弦转急。

东南风急。——《资治通鉴》

(13) 又如:急三台(唐时一种节拍急促的曲调名);急拍繁弦(急管繁弦。形容节拍急促,演奏热闹的乐奏);急杵(急促的捣衣声)

词性变化

急的拼音:   

〈词性:动〉

(1) 着急;使焦虑 [worry]

林教头是个性急的人。——《水许传》

(2) 又如:真把人急死了;干急;心急;发急

(3) 以…为急,关切;赶快帮助 [offer to help at once;be eager to help]

急人之困。——《史记·魏公子列传》

而能急之。——唐· 李朝威《柳毅传》

(4) 又如:急人之难;急病让夷(将困难留给自己,将方便让给别人)

(5) 重视 [pay attention to]

进修是急。——清· 刘开《问说》

(6) 又如:急公(热心公益);急农(重视农业);急义(重义气);急贤(重贤;急于求贤)

(7) 缩紧 [shrink]。如:急徽(拧紧琴徽);急带(紧束腰带)

急的拼音:   

〈词性:名〉

(1) 急难,危急的事 [grave danger]

先国家之急。——《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今事有急。——《史记·项羽本纪》

公子有急。——《史记·魏公子列传》

边境有急。——汉· 贾谊《论积贮疏》

(2) 假期;休假 [holiday;vacation]

又不请急。——沈约《宋书》

常用词组

急案、急暴、急变、急病、急不可待、急不择言、急步、急茬儿、急潮、急扯白脸、急匆匆、急促、急电、急放、急风、急风暴雨、急公好义、急功近利、急功近名、急管繁弦、急急巴巴、急煎煎、急件、急进、急进、急景流年、急救、急救站、急剧、急遽、急口令、急溜溜、急流勇退、急脉缓受、急忙、急难、急难、急拍拍、急派、急迫、急切、急人之困、急如风火、急如星火、急三火四、急刹车、急事、急速、急湍、急弯、急务、急袭、急先锋、急行军、急性、急性病、急性人、急性子、急需、急眼、急要、急用、急于、急躁、急诊、急智、急中生智、急骤、急转、急转弯、急转直下、急嘴急舌

  拼音  kǒu   注音  ㄎㄡˇ   
部首  口部  部外笔画  0画  总笔画  3画  
五笔  KKKK  仓颉  R  郑码  JA  四角  60000  结构  单一电码  0656  区位  3158  统一码  53E3  笔顺  丨フ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口的拼音:kǒu(ㄎㄡˇ)  

⒈ 人和动物吃东西和发声的器官(亦称“嘴”):口腔。口才。口齿。口若悬河。

⒉ 容器通外面的地方:瓶子口。

⒊ 出入通过的地方:门口。港口。

⒋ 特指中国长城的某些关口(多用作地名):古北口。喜峰口。

⒌ 破裂的地方:口子。

统一码

口字UNICODE编码U+53E3,10进制: 21475,UTF-32: 000053E3,UTF-8: E5 8F A3。

口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口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gob、jaws、meatus、mouth、ora、orifice、ostium、scoop、stoma、stomata

相关字词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mouth; open end; entrance, gat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口的拼音: kǒu  

〈词性: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的口形。本义:口腔器官,嘴)

(2) 同本义。人类用来发声和进食的器官 [mouth]

口,人所以言食也。——《说文》

且夫口三五之门也。——《国语·晋语》

口之为言达也。——《春秋·元命苞》

口者心之门户。——《鬼谷子·捭阖》

勺饮不入口七日。——《左传·定公四年》

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后汉书·张衡传》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白居易《卖炭翁》

(3) 又如:口腹(指饮食);口分(口福);口滑(指吃东西失去控制;说话不谨慎);口辅(面颊。辅:颊);口眼弗闭(放心不下;死不瞑目);口里摆菜碟儿(比喻嘴上说得很好,但无实惠)

(4) 出入通过的地方 [passage]

山有小口。——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由接官亭至城门口。——《广东军务记》

俱会大通口。——《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彭蠡之口有 石钟山焉。—— 宋· 苏轼《石钟山记》

(5) 又如:井口;矿井口;火山口

(6) [population]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孟子·梁惠王上》

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清· 洪亮吉《治平篇》

(7) 又

视高曾祖时口已不下五六十倍。

(8) 又

而户与口之数常处其有余也。

(9) 又如:口赋(古时按人口征收的赋税);口合不敷(口粮不够,难以度日);口井(计口分田,实行井田制)

(10) 言语 [words]。如:口声(议论;舆论;口实;话柄);口重(言语太重,使人难以接受)

(11) 口才[eloquence]

王有女陵,慧有口。——《汉书·淮南王刘安传》

(12) 又如:口沸(说话滔滔不绝,如水之沸腾);口困(说破了嘴);口稳(说话谨慎);口拙(不善言语);口卞(口才;能言善辩)口坠天花(比喻说话有声有色,非常动听)

(13) 指牲口的年龄 [age]。如:口小(牲口年龄小);口硬(指牲口年龄较小,较壮的)

(14) 关口。指长城的关口 [pass]。如:口外(长城以北的地区。亦指关外);口内(泛指长城以内的地区)

(15) [口]∶性质相同或相近单位的管理系统 [departments]。如:归口;农林口;丝毛织品的生产单位应归轻纺口儿管理

(16) 通商码头,港口 [port]。如:五口通商;口澳(港口)

(17) 刃,武器或器具上刀片的切割边 [edge]

刀口不捲。——《水浒传》

(18) 边、沿、圈,物的外缘或边界、常成弯形或圆形 [rim]。如:碗口;杯口

词性变化

口的拼音: kǒu  

〈词性:形〉

口头的。嘴说的,说话的,非书写的 [oral]。如:口词(案件中原告或被告的口供);口谈(口头禅;冠冕堂皇的话);口论(口头论说);口对(口头回答)

口的拼音: kǒu  

〈词性:量〉

(1) 用于某些物品、家畜及人等

发炮数口。——《广东军务记》

(2) 又如:三口之家;一口井;二口猪;一口钢刀

常用词组

口岸、口碑、口北、口不应心、口才、口称、口吃、口齿、口臭、口传、口疮、口淡、口袋、口调、口耳相传、口风、口锋、口服、口福、口辅、口腹、口感、口供、口垢、口过、口号、口红、口惠、口技、口角、口角春风、口角生风、口紧、口径、口诀、口角、口渴、口口声声、口口相传、口苦、口快、口里、口粮、口令、口络、口蜜腹剑、口沫、口气、口器、口钳、口浅、口腔、口琴、口轻、口若悬河、口哨儿、口舌、口声、口实、口食、口试、口是心非、口授、口熟、口述、口水、口说无凭、口诵、口诉、口算、口谈、口题、口条、口头、口头,口头儿、口头,口头上、口头禅、口头文学、口头语,口头语儿、口外、口味、口吻、口误、口涎、口香片、口信、口形、口羞、口血未干、口译、口音、口淫、口语、口谕、口罩、口重、口诛笔伐、口子

  拼音  kuài   注音  ㄎㄨㄞˋ   
简体部首  忄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7画  
繁体部首  心部  
五笔  NNWY  仓颉  PDK  郑码  UXGD  四角  95080  结构  左右电码  1816  区位  3176  统一码  5FEB  笔顺  丶丶丨フ一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快的拼音:kuài(ㄎㄨㄞˋ)  

⒈ 速度大,与“慢”相对:快车。快件。快步。快速。快捷。快马加鞭。

⒉ 赶紧,从速:赶快。

⒊ 将,就要;接近:天快亮了。

⒋ 灵敏:他脑子真快。眼明手快。

⒌ 锐利,锋利,与“钝”相对:王麻子刀剪真快。

⒍ 爽利,直截了当:爽快。心直口快。快人快语。

⒎ 高兴舒服:快乐。快意。痛快。愉快。快感。快事。快慰。

统一码

快字UNICODE编码U+5FEB,10进制: 24555,UTF-32: 00005FEB,UTF-8: E5 BF AB。

快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快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rapidness、soon、swiftness

相关字词

速、钝、慢

造字法

形声:左形右声

English

rapid, quick, speedy, fast; soon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快的拼音: kuài  

〈词性:形〉

(1) (形声。从心,( guài  )声。本义:高兴,痛快)

(2) 同本义 [pleasant]

快,喜也。——《说文》

文信侯去而不快。——《战国策·秦策》

心不快。——《史记·魏公子列传》

快意留之,非忠臣也。——《后汉书·班超传》

则不快吾意。——明· 魏禧《大铁椎传》

若所为诚快。——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3) 又如:快观(让人看了高兴);快吾意(使吾意快,符合我的意思)

(4) 舒适;舒畅 [comfortable;pleased;gratified]

有一士大夫不快。——《三国志·方伎传》

(5) 又

体中不快。

使快弹数曲。——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快哉此风。——宋玉《风赋》

(6) 又如:快畅(痛快,舒畅);快当(痛快,爽快);快饮(畅饮;痛饮);快意(痛快)

(7) 动作迅速,与“慢”相对 [fast;quick;rapid;speedy]

俗谓急速曰快。——《正字通》

此马虽快,然力薄不堪苦行。——《晋书·王湛传》

彭城王有快牛,至爱惜之。——《世说新语·汰侈》

健儿须快马,快马须健儿。——古乐府《折杨柳歌辞》

(8) 又如:快拍(戏曲中拍子急速的调子);快当(快;迅速);快马(善于奔驰的健马);快迅(速度快)

(9) 锋利 [sharp]

快刀断其头。——李商隐《行次西郊作》

(10) 又如:快谈(痛快锋利的言谈)

(11) 直爽,爽快 [straight forward]

人见邻里有佳快者,使子弟慕而学之。——《颜氏家训·勉学》

(12) 又如:快士(豪爽之士);快爽(爽利);快口(不加考虑,有话就说)

(13) 放肆,纵情 [wanton]。如:快志(恣意行事);快直(诗文直叙其事而无含蓄)

词性变化

快的拼音: kuài  

〈词性:名〉

(1) 旧时州县衙门里任缉捕的差卒 [policeman]

各县捕快捉来的强盗。——《老残游记》

(2) 赌博时撒出的头钱为“快”,表示“赢” [earn]

快的拼音: kuài  

〈词性:副〉

将要 [be going on]。如:我儿子已经快七岁了;天快亮了;那只鸡快死了

常用词组

快班、快板,快板儿、快板、快报、快步流星、快餐、快畅、快车、快当、快刀斩乱麻、快递、快干漆、快感、快阁、快活、快货、快件、快乐、快马加鞭、快慢、快门、快人、快人快语、快事、快手、快书、快速、快艇、快慰、快心、快信、快性、快婿、快言快语、快要、快意、快语、快悦、快照、快嘴、快嘴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