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xíng tóng gǒu yǒu
注音ㄒ一ㄥˊ ㄊㄨㄥˊ ㄍㄡˇ 一ㄡˇ
解释豨:猪。人的行为丑恶,如同猪狗一样。形容人的行为卑鄙恶劣到了极点。亦作“行如禽兽”、“行若狗彘”、“行同犬彘”。
出处战国·宋·墨翟《墨子·耕柱》:“伤矣哉!言称于汤文,行则譬于狗豨,伤矣哉!”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人无耻。
感情行同狗豨是贬义词。
近义行若狗彘
英语act abominably(bestial)
俄语пасть до животного уровня
动物生肖牛,虎,蛇
行的拼音:háng(ㄏㄤˊ)
⒈ 行列:字里行间。罗列成行。
⒉ 兄弟姐妹的次弟;排行:我行二,你行几?
⒊ 步行的阵列。
⒋ 量词。用于成行的东西:泪下两行。
⒌ 某些营业所:银行。花行。商行。
⒍ 行业:同行。各行各业。
⒎ 用长的针脚成行地连缀:行棉袄。行几针。
行的拼音:xíng(ㄒ一ㄥˊ)
⒈ 走:行走。步行。旅行。行踪。行百里者半九十。行云流水(喻自然不拘泥)。行远自迩。
⒉ 出外时用的:行装。行箧。行李。
⒊ 流通,传递:行销。风行一时。
⒋ 从事:进行。
⒌ 流动性的,临时性的:行商。行营。
⒍ 足以表示品质的举止行动:行径。品行。言行。操行。行成于思。
⒎ 实际地做:行礼。行医。行文。
⒏ 可以:不学习不行。
⒐ 能干:你真行。
⒑ 将要:行将毕业。
⒒ 古代指物质的基本元素:五行(“金”、“木”、“水”、“火”、“土”)。
⒓ 古诗的一种体裁:长歌行。
⒔ 汉字字体的一种:行书。
⒕ 姓。
行字UNICODE编码U+884C,10进制: 34892,UTF-32: 0000884C,UTF-8: E8 A1 8C。
行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行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go、travel、do、all right、O.K.、capable、row、soon
止、言
会意
go; walk; move, travel; circulate
详细解释◎ 行的拼音: háng
〈词性:名〉
(1) (象形。本义:道路)
(2) 同本义 [road]
行,道也。——《说文》
行有死人。——《诗·小雅·小弁》
遵彼微行。——《诗·豳风·七月》
(3) 又如:行苇(路旁芦苇);行阡(道路);行神(路神);行程(路程);行街(大路)
(4) 直排为行,横排为列 [line;row]
左右陈行,戒我师旅。——《诗·大雅·常武》
凌余阵兮躐余行。——《楚辞·九歌·国殇》
奉读书,五行并下。——《后汉书·应奉传》
(5) 军队编制,二十五人为一行 [the ranks]
郑伯使卒出貑,行出犬鸡。——《左传·隐公十一年》
(6) 队伍,军队 [army]
陈胜、 吴广皆次当 行。——《史记·陈涉世家》
必能使行阵和睦。——诸葛亮《出师表》
(7) 又如:行阵(军队行列);行阵和睦(指军队协调团结);行首(军队的行列);行阵(行伍。旧指军队)
(8) 行业。原指工商业中的类别,后亦泛指职业 [trade;profession;line of business]
皆次当行。——《史记·陈涉世家》
(9) 又如:干装修水管这一行;你干哪一行?;行计(行业);行户(行业,妓院;商户)
(10) 营业机构;商行 [business firm]。如:行铺(商行店铺);行货(货物;特指坏货,劣货;隐语指男性生殖器);行户(宋以后称加入商行的商户)
(11) 排行 [seniority among brothers and sisters]。如:你行几,我行二;行第(排行的次序)
(12) 辈分 [generation]
丈人行也。——《汉书·李广苏建传》
(13) 又如:行次
(14) 引申表示多数 [-s;-es]。如:和尚行;僧尼行
◎ 行的拼音: háng
〈词性:动〉
(1) 连续贯穿 [run through]
以次贯行,固执无违。——《汉书》
(2) 用长的针脚将棉衣等活计连缀起来为行。也作“绗” [quilt]。如:行棉袄;行棉被
◎ 行的拼音: háng
〈词性:代〉
(1) 这里 [here]——表示处所
这小贱人不来我行回话。——《西厢记》
(2) 那里 [there]——表示处所
最苦梦魂,今宵不到伊行。——周邦彦《风流子》
(3) 另见 hàng;héng;xíng
行帮、行辈、行当、行道、行规、行行出状元、行话、行会、行几、行家、行距、行列、行列式、行情、行商、行市、行伍、行业、行阵、行子
◎ 行的拼音: hàng
〈词性:形〉
(1) 刚强 [bold]
行,行行,刚强的样子。——《集韵》
(2) 另见 háng;héng;xíng
行板、行卜、行步、行部、行藏、行车、行成、行成于思、行程、行船、行刺、行动、行都、行房、行歌、行宫、行贾、行好、行贿、行将、行将就木、行劫、行经、行径、行军、行乐、行礼、行李、行猎、行令、行路、行旅、行牧且荛、行囊、行骗、行聘、行期、行乞、行腔、行窃、行取、行人、行若无事、行色、行色匆匆、行善、行商、行尸走肉、行时、行使、行驶、行事、行市、行书、行署、行头、行为、行为不端、行文、行星、行刑、行刑队、行凶、行医、行吟、行营、行远自迩、行御史台、行云、行云流水、行灶、行者、行政、行之有效、行止、行志、行舟、行装、行状、行踪、行走、行走
同的拼音:tóng(ㄊㄨㄥˊ)
⒈ 一样,没有差异;相同。同一(a.一致,统一;b.共同的一个或一种)。同侪(同辈)。同庚(同岁)。同年。同胞。同人(a.在同一单位工作的人;b.同行业的人)。同仁(同人)。同仇敌忾。同工异曲。同室操戈。情同手足。
⒉ 共,在一起(从事):共同。同学。同步。殊途同归。同舟共济。
⒊ 和,跟:同流合污。
⒋ 姓。
同的拼音:tòng(ㄊㄨㄥˋ)
⒈ 〔胡同〕见“胡”。
同字UNICODE编码U+540C,10进制: 21516,UTF-32: 0000540C,UTF-8: E5 90 8C。
同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同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仝詷
alike、be the same as、in common、same、together
异
会意:从冂一、从口
same, similar; together with
详细解释◎ 同的拼音: tóng
〈词性:动〉
(1) (会意。从冃,从口。冃( mào ),重复。本义:聚集)
(2) 同本义 [converge]
同,合会也。——《说文》
同重体合类。——《墨子·经上》
同人亲也。——《易·杂卦》
六曰同衣服。——《周礼·大司徒》
(3) 又如:云同(云彩聚集);同天(共存于人世间);同合(使相一致;融会);同流(诸水合流)
(4) 相同,一样,共同(侧重于同样,齐一) [be the same as]
同事之人,不可不审察也。——《韩非子·说林上》
鸟兽不可与同群。——《论语·微子》
同予者何人。——宋· 周敦颐《爱莲说》
同于真耶。——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同于幻耶。
(5) 又如:同心戮力(同心合力);同功一体(功绩地位一样);同号(称号相同;运算符号相同);同忾(相同的愤慨);同义(仁义或道义相同);同义字(意义相同的字);同源字(音、义相同或相近)
(6) 参与;一起干某事 [participate in;share]
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者,则军士惑矣。——《孙子·谋攻》
(7) 又如:同举(一同举荐);同乐(一同娱乐);同栖(一同栖息);同休(同享福禄);同枕(共枕而卧);同利(共享利益);同车(同乘一车);同室(同居一室)
(8) 共,共一个 [in common]
上下同欲者胜。——《孙子·谋政》
俗之同病。——清· 刘开《问说》
同社诸君子。——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以同姓为吾后。——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9) 又如:同福(共同的福禄)
(10) 齐一;统一 [uniform;unified;unitary]
死去方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宋· 陆游《示儿》
◎ 同的拼音: tóng
〈词性:副〉
(1) 共同。到一处[together;jointly]
同行十二年。——《乐府诗集·木兰诗》
同是宦游人。——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少同学。——明· 魏禧《大铁椎传》
既同寝。
(2) 又如:同参(共同参与);同晷(同受日光照耀);同奖(共同辅助);同庆(共同庆贺);同进(一同前进);同举(一同举荐);同来同去;同吃同住;同宿;同游
◎ 同的拼音: tóng
〈词性:名〉
(1) 中国古代诸侯朝见天子的六礼之一。每隔十二年,诸侯一齐来朝见天子叫“同” [tong]
奠此中国,四夷来同。——王安石《赠贾魏公神道碑》
(2) 中国古代土地面积单位,地方百里为同 [a unit of land measurement]
且昔天子之地一圻,列国一同。——《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3) 中国古代爵一类的酒器 [wine vessel]
(4) 姓
◎ 同的拼音: tóng
〈词性:介〉
(1) 引进共同行动者 [with]。
(2) 如:我同你去;我同她说话
(3) 给,为 [for]
合共还他三十六,还要同他做一年。——《中国歌谣资料》
◎ 同的拼音: tóng
〈词性:连〉
(1) 和,表示并列关系 [and;with]。
(2) 如:我同农民;教师同塾师
(3) 另见 tòng
同案、同案犯、同案分离、同班、同班、同班同学、同伴、同胞、同胞、同辈、同病、同病相怜、同步、同侪、同仇敌忾、同窗、同窗、同床异梦,同床各梦、同党、同道、同等、同等对待、同等学历、同调、同恶相济、同犯、同房、同甘共苦、同感、同根词、同庚、同工同酬、同工异曲、同归、同归殊途、同归于尽、同行、同好、同花、同伙,同夥、同级、同居、同科、同乐、同类、同僚、同列、同龄、同流合污、同路、同门、同盟、同名、同名同姓、同命、同命运共呼吸、同谋、同年、同袍、同期、同气、同气连枝、同情、同情心、同人、同上、同生共死、同声、同时、同室操戈、同事、同事、同是天涯沦落人、同岁、同位素、同位语,同位词、同温层、同喜、同乡、同心、同心并力、同心同德、同心协力、同行、同性、同性恋、同性恋恐怖、同姓、同学、同样、同业、同一、同一、同意、同义词、同音、同音词、同寅、同源、同志、同舟共济、同宗、同族
◎ 同的拼音:
(1) 衕 tòng
(2) ——见“胡同” hútòng
(3) 另见 tóng
狗的拼音:gǒu(ㄍㄡˇ)
⒈ 哺乳动物,种类很多,听觉嗅觉都很敏锐,善于看守门户,有的可以训练成军犬、警犬:走狗。狗彘(狗和猪)。狗刨(páo )(一种游泳动作)。狗盗(小偷)。狗腿子。狗仗人势。狗尾续貂(喻拿粗劣的东西接到美好的东西后面,很不相称,常指文章)。
狗字UNICODE编码U+72D7,10进制: 29399,UTF-32: 000072D7,UTF-8: E7 8B 97。
狗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狗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㺃豿
dog、doggie、mut、mutt、pooch、purp
形声:从犭、句声
dog, canis familiaris
详细解释◎ 狗的拼音: gǒu
〈词性:名〉
(1) (形声。从犬,句( gōu )声。本义:犬。原指小犬。后为狗犬的通称)
(2) 同本义 [dog;canine]
狗,犬也。大者为犬,小者为狗。——《说文》
艮为狗。——《易·说卦传》
故斗运狗三月而生也。——《春秋·考异郵》。注:“狗,斗之精所生也。”
以狗御蛊。——《史记·秦本纪》
效犬者左牵之。——《礼记·曲礼上》。疏:“大者为犬,小者为狗。”
悍吏之来吾乡,…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有念“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3) 属于犬科(Canidae)的一种食肉类哺乳动物(Canis familiaris),自史前时期以来就被人类豢养,无疑源自某种不知名的犬属(Canis)野兽,可能就是普通狼,由人工培养出来的品种之多,超过任何其他兽类(在形状、大小、颜色、毛皮的长短和性质等各方面)。又如:狗犀(狗尸);狗矢(狗粪);狗屠(以屠杀狗为业者);狗窦(狗洞);狗彘(狗与猪。比喻行为卑劣的人)
(4) 古代特指未长毛的小狗崽 [pup;puppy]
(犬)未成豪,狗。——《尔雅》。郝懿行义疏:“狗,大通名。若对文则大者名犬,小者名狗…今亦通名犬为狗矣。”
貂不足, 狗尾续。——《晋书》
(5) 比喻坏人 [a bad person;evildoer]
我要早知道这是个狼心狗肺的家伙,当初哪会去管他是死是活
(6) 又如:狗心狗行(比喻坏心肠、恶劣行为);狗鼠(比喻品行卑劣的人)
(7) 十二生肖之一 [dog]。如:老大娘七十四了,属狗的
◎ 狗的拼音: gǒu
〈词性:形〉
(1) 詈词。该死的。表示极端蔑视 [cursed]。如:狗汉奸;狗腿子;狗爪牙;狗才(狗材。骂人的话。狗东西);狗杀才(骂人的话。该杀的狗东西)
(2) 指事之失度或人之失意 [dejected]
嘲事之失度、人之失意也曰狗。——明· 顾起元《客座赘语》
◎ 狗的拼音: gǒu
〈词性:动〉
谄媚,奉承 [flatter]。如:狗事(奉承,巴结);这帮人专会狗着他
狗吃屎、狗胆包天、狗洞、狗苟蝇营、狗急跳墙、狗拿耗子、狗屁、狗屁不通、狗舍、狗屎堆、狗头军师、狗腿子、狗尾续貂、狗窝、狗熊、狗血喷头、狗咬狗、狗咬耗子、狗咬吕洞宾、狗仗人势、狗彘不若、狗彘不食、狗嘴吐不出象牙
豨的拼音:xī(ㄒ一)
⒈ 〔豨莶〕一年生草本植物,茎上有灰白色的毛,叶对生,椭圆形或卵形。
⒉ 古书上指猪。
豨字UNICODE编码U+8C68,10进制: 35944,UTF-32: 00008C68,UTF-8: E8 B1 A8。
豨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豨字收录于 现通表 。
狶
形声:从豕、希声
pig, hog
详细解释◎ 豨的拼音:
狶 xī
〈词性:名〉
(1) [野]猪;大猪 [swine;pig;hog]
言则称于汤文,行则譬于狗豨。——《墨子》
(2) 又如:豨突(像野猪一样奔窜);豨膏(猪油);豨首(即豕首。天名精的别名)
(3) 古代楚人对小猪的称谓 [pig]
豨,《字书》云:“东方名豕也。”——《尔雅》
(4) 象声词。表示叹息声 [hi]
妃呼豨!秋风肃肃晨风颸,东方须臾高知之——《乐府诗集·鼓吹曲辞一》
豨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