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xíng xiǎn jiǎo xìng
注音ㄒ一ㄥˊ ㄒ一ㄢˇ ㄐ一ㄠˇ ㄒ一ㄥˋ
解释谓冒险行事以求利。语出《礼记·中庸》:“小人行险以徼幸。”
出处语出《礼记·中庸》:“小人行险以徼幸。”
繁体行險徼倖
动物生肖牛,虎,蛇
行的拼音:háng(ㄏㄤˊ)
⒈ 行列:字里行间。罗列成行。
⒉ 兄弟姐妹的次弟;排行:我行二,你行几?
⒊ 步行的阵列。
⒋ 量词。用于成行的东西:泪下两行。
⒌ 某些营业所:银行。花行。商行。
⒍ 行业:同行。各行各业。
⒎ 用长的针脚成行地连缀:行棉袄。行几针。
行的拼音:xíng(ㄒ一ㄥˊ)
⒈ 走:行走。步行。旅行。行踪。行百里者半九十。行云流水(喻自然不拘泥)。行远自迩。
⒉ 出外时用的:行装。行箧。行李。
⒊ 流通,传递:行销。风行一时。
⒋ 从事:进行。
⒌ 流动性的,临时性的:行商。行营。
⒍ 足以表示品质的举止行动:行径。品行。言行。操行。行成于思。
⒎ 实际地做:行礼。行医。行文。
⒏ 可以:不学习不行。
⒐ 能干:你真行。
⒑ 将要:行将毕业。
⒒ 古代指物质的基本元素:五行(“金”、“木”、“水”、“火”、“土”)。
⒓ 古诗的一种体裁:长歌行。
⒔ 汉字字体的一种:行书。
⒕ 姓。
行字UNICODE编码U+884C,10进制: 34892,UTF-32: 0000884C,UTF-8: E8 A1 8C。
行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行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go、travel、do、all right、O.K.、capable、row、soon
止、言
会意
go; walk; move, travel; circulate
详细解释◎ 行的拼音: háng
〈词性:名〉
(1) (象形。本义:道路)
(2) 同本义 [road]
行,道也。——《说文》
行有死人。——《诗·小雅·小弁》
遵彼微行。——《诗·豳风·七月》
(3) 又如:行苇(路旁芦苇);行阡(道路);行神(路神);行程(路程);行街(大路)
(4) 直排为行,横排为列 [line;row]
左右陈行,戒我师旅。——《诗·大雅·常武》
凌余阵兮躐余行。——《楚辞·九歌·国殇》
奉读书,五行并下。——《后汉书·应奉传》
(5) 军队编制,二十五人为一行 [the ranks]
郑伯使卒出貑,行出犬鸡。——《左传·隐公十一年》
(6) 队伍,军队 [army]
陈胜、 吴广皆次当 行。——《史记·陈涉世家》
必能使行阵和睦。——诸葛亮《出师表》
(7) 又如:行阵(军队行列);行阵和睦(指军队协调团结);行首(军队的行列);行阵(行伍。旧指军队)
(8) 行业。原指工商业中的类别,后亦泛指职业 [trade;profession;line of business]
皆次当行。——《史记·陈涉世家》
(9) 又如:干装修水管这一行;你干哪一行?;行计(行业);行户(行业,妓院;商户)
(10) 营业机构;商行 [business firm]。如:行铺(商行店铺);行货(货物;特指坏货,劣货;隐语指男性生殖器);行户(宋以后称加入商行的商户)
(11) 排行 [seniority among brothers and sisters]。如:你行几,我行二;行第(排行的次序)
(12) 辈分 [generation]
丈人行也。——《汉书·李广苏建传》
(13) 又如:行次
(14) 引申表示多数 [-s;-es]。如:和尚行;僧尼行
◎ 行的拼音: háng
〈词性:动〉
(1) 连续贯穿 [run through]
以次贯行,固执无违。——《汉书》
(2) 用长的针脚将棉衣等活计连缀起来为行。也作“绗” [quilt]。如:行棉袄;行棉被
◎ 行的拼音: háng
〈词性:代〉
(1) 这里 [here]——表示处所
这小贱人不来我行回话。——《西厢记》
(2) 那里 [there]——表示处所
最苦梦魂,今宵不到伊行。——周邦彦《风流子》
(3) 另见 hàng;héng;xíng
行帮、行辈、行当、行道、行规、行行出状元、行话、行会、行几、行家、行距、行列、行列式、行情、行商、行市、行伍、行业、行阵、行子
◎ 行的拼音: hàng
〈词性:形〉
(1) 刚强 [bold]
行,行行,刚强的样子。——《集韵》
(2) 另见 háng;héng;xíng
行板、行卜、行步、行部、行藏、行车、行成、行成于思、行程、行船、行刺、行动、行都、行房、行歌、行宫、行贾、行好、行贿、行将、行将就木、行劫、行经、行径、行军、行乐、行礼、行李、行猎、行令、行路、行旅、行牧且荛、行囊、行骗、行聘、行期、行乞、行腔、行窃、行取、行人、行若无事、行色、行色匆匆、行善、行商、行尸走肉、行时、行使、行驶、行事、行市、行书、行署、行头、行为、行为不端、行文、行星、行刑、行刑队、行凶、行医、行吟、行营、行远自迩、行御史台、行云、行云流水、行灶、行者、行政、行之有效、行止、行志、行舟、行装、行状、行踪、行走、行走
险(險)的拼音:xiǎn(ㄒ一ㄢˇ)
⒈ 可能遭受的灾难:危险。风险。冒险。探险。保险。铤而走险。
⒉ 可能发生灾难的:险象。险情。险境。险峰。险恶。
⒊ 要隘,不易通过的地方:险隘。险厄。险固。天险。
⒋ 存心狠毒:险毒。阴险。
⒌ 几乎,差一点:险胜。险些。
险字UNICODE编码U+9669,10进制: 38505,UTF-32: 00009669,UTF-8: E9 99 A9。
险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险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險険
danger、defile、narrow pass、nearly、sinister、vicious
夷
形声:从阝、佥声
narrow pass, strategic point
详细解释◎ 险的拼音:
險、嶮 xiǎn
〈词性:形〉
(1) (形声。从阜,佥( qiàn )声。从“阜”,与地势有关。本义:地势高低悬殊,难以通过)
(2) 同本义 [be rugged and rough]
险,阻难也。——《说文》
军旅思险。——《礼记·少仪》
毕力平险。——《列子·汤问》
苟有险,余必下推车。——《左传·成公二年》
地险,山川丘陵也。——《易·坎》
险以远。——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常石险远。
(3) 又如:险瘠(艰险贫瘠);险易(艰险与平坦之地);险戏(艰险)
(4) 地势险峻、危险 [high-abrupt]
不登险峰,不识天地的辽阔。——碧野《富春江畔》
巴、 蜀道险, 秦之迁人皆居蜀。——《史记·项羽本纪》
(5) 又如:险要;险峰;险特(高峻挺立);险坂(陡峭的山坡);险栈(险峻的栈道)
(6) 地势不平 [unsmooth terrain]
苟有险,余必下推车。——《左传·成公二年》
(7) 又如:履险如夷(夷:平;险:不平)
(8) 邪恶 [vicious;venomous;evil]
以险徼幸者,其求无厌,偏重必离。——《左传》
(9) 又如:险诐(邪佞不正);险谲(邪恶奸诈);险巧(奸邪巧诈)
(10) 艰难;困难 [difficult;hard]
安利者常乐易,危害者常忧险。——《荀子·荣辱》
(11) 奇特,怪异 [strange]
显县帛十匹,约曰:“险衣来者以赏之。”——《南史·周弘正传》
(12) 又如:险衣(奇异的服装);险妆(怪异的妆扮)
(13) 阴险,难以揣测 [sinister;treacherous]
[潘夫人]性险妒容媚,自始至卒,潜害 袁夫人等甚众。——《三国志·吴志》
心计险极。——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14) 又如:险怪(险恶怪诞);险汙(险诈恶浊);险谒(不正当的请托);险奸
(15) 危险 [risk;dangerous]
至险绝处。——《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涉险而不伤。——宋· 苏轼《教战守》
(16) 又如:险段(危险的地段);险束(危险狭窄);险危(危险)
◎ 险的拼音:
險 xiǎn
〈词性:名〉
(1) 要隘,险要的地带 [a place difficult of access;narrow pass]
入险而脱。——《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此为长江之险已与我共之矣。——《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山溪之险。——《孟子·公孙丑下》
国险而民附。——《三国志·诸葛亮传》
益州险塞。
险易远近。——《资治通鉴·唐纪》
险战之法,一车当兵卒四十人,四十人当一车。——《六韬·均兵》
(2) 又如:天险;山险;探险;凭险;无险可守;险战(险要之地的战斗)
(3) 道路 [road]
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礼记·中庸》。郑玄注:“险谓倾危之道”
(4) 防御工事[defence;fortification;defence works]
王公设险以守其国。——《易·坎》
(5) 又如:天险(天然的防御屏障)
◎ 险的拼音:
險 xiǎn
〈词性:副〉
(1) 几乎 [almost;by a hair’s breadth]。如:险遭不幸;险些死了
(2) 差一点 [nearly]
险把哥儿头打破了,如今扎着绢子还没好。——《续金瓶梅》
(3) 又如:险不(差一点);险些掉进河里;险些忘了
险隘、险地、险毒、险厄、险恶、险峰、险关、险乎、险急、险技、险绝、险峻、险难、险僻、险峭、险情、险胜、险滩、险象、险些、险要、险韵、险诈、险兆、险阻
徼的拼音:jiǎo(ㄐ一ㄠˇ)
⒈ 同“侥”。
⒉ 求。
徼的拼音:jiào(ㄐ一ㄠˋ)
⒈ 边界:徼外。
⒉ 巡逻,巡察:徼巡。徼道(巡查警戒的道路)。
徼字UNICODE编码U+5FBC,10进制: 24508,UTF-32: 00005FBC,UTF-8: E5 BE BC。
徼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徼字收录于 现通表 。
僥激邀
形声:从彳、敫声
frontier, border; inspect, patrol
详细解释◎ 徼的拼音: jiāo
〈词性:动〉
(1) 窃取,抄袭 [steal]
徼,抄也。——《广韵》
恶徼以为知者。——《论语》。孔注:“抄也。”
(2) 揭发 [expose]。如:徼駮(谓揭发、批驳);徼讦(揭人隐私)
(3) 另见 jiǎo;jiào;yāo
◎ 徼的拼音: jiǎo
〈词性:动〉
(1) 通“侥”。贪求不止 [be greedy for]
寡君愿徼福于周公鲁公。——《左传·文公二年》
患其徼一时之权。——《史记·匈奴列传》
(2) 又如:徼伺(窥视希冀);徼冀(希求);徼觊(非分希冀);徼进(犹侥进。非分求进)
(3) 通“缴”。纠缠,徼绕不明 [be in a tangle]。如:徼绕(缠绕;错综)
(4) 另见 jiāo;jiào;yāo
徼幸
◎ 徼的拼音: jiào
〈词性:动〉
(1) 巡查 [go on a tour of inspection]
几为巡徼所陵迫死。——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2) 又如:徼循(巡查);徼道(巡逻警戒的道路);徼候(巡察守候);徼捕(巡捕)
(3) 激发,激励 [arouse]
今王诚发士卒佐之以徼其志,重宝以说其心,卑辞以尊其礼,其伐齐必也。——《史记》
◎ 徼的拼音: jiào
〈词性:名〉
(1) 边界,边境 [boundary;border]
复寻金沙江,极于牦徼外。—— 钱谦益《徐霞客传》
(2) 又如:徼人(边民);缴外(边界外;国外);徼亭(边境哨所);徼塞(边塞);徼障(边境;边塞)
(3) 另见 jiāo;jiǎo;yāo
徼巡
◎ 徼的拼音: yāo
〈词性:动〉
(1) 通“邀”
(2) 招致 [incur]
弗使血食,吾欲与之徼天之衷。——《国语》
(3) 又如:徼怨(招怨);徼祸(招致祸害);徼乱(谓招致祸乱)
(4) 求取 [seek for]
乃义士且以徼其名,贪夫且以求其赏尔。——汉· 王符《潜夫论》
(5) 又如:徼天(求天赐福。犹言天佑);徼名(谋求名声);徼功(犹求功);徼求;徼利(谋利,求利)
(6) 遮拦,截击 [intercept]。如:徼劫(拦截);徼极(谓伺其疲困而拦截)
(7) 另见 jiāo;jiǎo;jiào
幸的拼音:xìng(ㄒ一ㄥˋ)
⒈ 意外地得到成功或免去灾害:幸运。侥幸。幸存。幸免。幸未成灾。
⒉ 福气:幸福。荣幸。
⒊ 高兴:庆幸。欣幸。幸甚。
⒋ 希望:幸勿推却。幸来告语之。
⒌ 宠爱:宠幸。得幸。
⒍ 指封建帝王到达某地:巡幸。
⒎ 姓。
幸字UNICODE编码U+5E78,10进制: 24184,UTF-32: 00005E78,UTF-8: E5 B9 B8。
幸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幸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㚔倖婞羍
favour、good fortune、luckily、rejoice
会意
luck(ily), favor, fortunately
详细解释◎ 幸的拼音: xìng
〈词性:形〉
幸,吉而免凶也。——《说文》
幸而至于旦。——《礼记·檀弓》
不幸短命死矣。——《论语》。皇疏:“凡应死而生曰幸。应生而死曰不幸。”
幸甚。——曹操《步出夏门行》
生固幸而遇予。——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知幸与不幸。
幸获名成。——清· 周容《芋老人传》
民之遭水旱疾疫而不幸者,不过十之一二矣。——清· 洪亮吉《治平篇》
又如:三生有幸;荣幸(光荣而幸运);万幸(非常幸运);得此幸,不幸中的大幸;庆幸;天幸;不幸;万幸
◎ 幸的拼音: xìng
〈词性:副〉
(1) 通“倖”。侥幸 [luckily]
非分而得谓之幸。——《小尔雅》
朝无幸位。——《荀子·富国》。注:“无德而禄谓之幸位。”
小人见人之厄则幸之。——《公羊传·宣公十五年》。注:“侥倖也。”
幸得脱矣。——《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幸皆杀之。——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朕自得丞相,幸成帝业。——《三国演义》
(2) 又如:幸心(侥幸心理);幸生(侥幸偷生);幸民(侥幸于万一之民);幸位(侥幸得位);幸得(幸而);幸诡(侥幸和诡诈);幸赏(侥幸得赏)
(3) 幸亏 [fortunately]
幸大雪踰岭。——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幸诚门未有烧。——《广东军务记》
幸彼苍默佦
(4) 又如:幸为(幸而);幸然(幸亏);幸赖(幸亏依靠);幸得(幸亏);幸偶(幸运而偶然遇合)
(5) 表敬,副词,表明对方的行为使自己感到幸运 [be lucky]
亦幸赦臣。——《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乃幸见取。——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幸君子书叙。——唐· 李朝威《柳毅传》
官入幸顾我。——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6) 又如:幸叨(有幸得到他人的好处);幸蒙(有幸承蒙);请不吝赐教为幸
◎ 幸的拼音: xìng
〈词性:动〉.
(1) 使…欢乐、愉快或欣喜;庆幸 [rejoice over one’s happiness or good fortune]
愿大王以幸天下。——《汉书·高帝纪下》
(2) 宠爱 [favor]
幸于赵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你瞧瞧,把他幸的这个样儿,我劝你收着些儿好。——《红楼梦》
(3) 又如:幸私(古谓帝王对人宠爱);幸昵(宠爱亲近);幸待(宠爱优待);幸媚(亲近宠幸);幸近(宠幸亲近);幸嬖(宠爱狎昵)
(4) 感受到怜悯之心 [sympathize]
王必幸臣与臣之母,愿先生之勿患也。——《吕氏春秋·至忠》
(5) 希望 [I hope;I trust]
幸可广问讯。——《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吾子幸观。——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幸蒙其赏。——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幸宁吾心。——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6) 又如:幸为(希望);幸存照鉴(希望留存查照);幸来(希望前来);幸愿(希望);幸勉(望其勉力);幸望,幸翼(希望)
(7) 旧指皇帝亲临,后也泛指皇族亲临 [(of emperor)visit]
会幸苑中。——宋· 王谠《唐语林·雅量》
忽然有个诏书下来,说御驾亲幸泰山,要修 汉武帝封禅的故事。——《醒世恒言》
(8) 又如:幸顾(帝王临幸垂顾);幸听(皇帝亲临听讲);幸学(皇帝巡视学校);幸御(帝王巡游时驻跸)
(9) 特指帝王与女子同房 [(of emperor’) sexual intercourse]
妇女无所幸。——《史记·项羽本纪》
(10) 又如:得幸;御幸;王因幸之
(11) 遇 [meet]
二年冬,幸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 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12) 使…活命 [save sb.’s life]
汝天下之国士也,幸汝以成而名。——《吕氏春秋》
◎ 幸的拼音: xìng
〈词性:名〉
(1) 幸福 [happiness]
大丈夫得死于疆场者,幸也,吾何恨焉?——《三国演义》
(2) 受宠的人 [favourite]
妾媵盈宫,非无爱幸也。——《申鉴》
(3) 姓
幸存、幸而、幸福、幸好、幸进、幸亏、幸免、幸甚、幸事、幸喜、幸运、幸运儿、幸灾乐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