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xīng yí lòu zhuǎn
注音ㄒ一ㄥ 一ˊ ㄌㄡˋ ㄓㄨㄢˇ
解释星位移位,更漏转换。谓夜深。
出处明·刘基《花犯·秋夜》词:“夜何其,星移漏转,凉蟾照无睡。”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星移漏转是中性词。
繁体星移漏轉
动物生肖牛,虎,蛇
星的拼音:xīng(ㄒ一ㄥ)
⒈ 天文学上指宇宙间能发光的或反射光的天体;一般指夜间天空中发光的天体:星球。恒星。行(xíng )星。卫星。披星戴月。
⒉ 细碎的小颗粒东西:火星儿。
⒊ 秤等衡器上记数的点:定盘星。
⒋ 军官衣领上的徽记:五星将军。
⒌ 形容夜间:星行。星奔。
⒍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星宿。
⒎ 像星一样排列,分散:星星点点。
⒏ 喻某一方面新出现的杰出人物:影星。歌星。
⒐ 古代妇女面上所饰的花点。
⒑ 以星象推算吉凶祸福的方术:星术。星相(xiàng )。
⒒ 原子核物理学上指高能粒子射入核乳胶或云室、气泡室时发现有许多径迹从一点发出的现象。
⒓ 国际通用的衡量宾馆、饭店的等级标准:星级。五星饭店。
星字UNICODE编码U+661F,10进制: 26143,UTF-32: 0000661F,UTF-8: E6 98 9F。
星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星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㽮曐皨
star、bit、particle、heavenly body
原为形声:从日、生声
a star, planet; any point of light
详细解释◎ 星的拼音: xīng
〈词性:名〉
(1) (象形。从晶,生声。晶象形。本义:星星)
(2) 同本义 [star] 宇宙间发射或反射光的天体
星,万物之精,上为列星。——《说文》。按,散文则统谓之星,对文则五纬为星,二十八宿为辰。
日月星辰。——《书·尧典》
四曰星辰。——《书·洪范》。郑注:“星,五星也。”
列星随旋,日月递炤。(炤:照耀)——《荀子》
(3) 又如:星筹(寿算之筹);星霜(比喻年月);星桥(神话传说中的鹊桥。也作银桥);星布(天星密布);星列(天星罗列)
(4) 星宿,中国古代指星座 [constellation]。共分二十八宿(星群)。如:星宫(星神);星回(星宿回转固位。谓一年将尽);星亡(星宿隐没不见)
(5) 天文 [astronomy]
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间。——司马迁《报任安书》
(6) 又如:星工(通晓星象的人);星文(星象);星变(星象的异常变化)
(7) 古时特指妇女装饰面颊的美容花点 [tilak]。
(8) 戥、秤等衡器上记斤、两、钱的标志点 [small gradation marks on the arm of a steelyard]。如:定盘星;准星;秤星
(9) 夜,星夜。多用于连夜赶路 [night]。如:星前月下(指男女幽会的时间或处所);星行(早夜急行);星步(凭星而行);星归(连夜赶回)
(10) 用以表示等级 [class]。如:三星级饭店;五星上将
(11) 星相术 [astrology]。如:星象恶曜(逢着灾星,厄运当头);星宿(列星。代指人的时运,命数);星家(通晓天文术数、算命看相的人);星宿不利(迷信指本命星不吉利);占星;星卜
(12) 某物质一小块、一小片(断)或数量很小的一份 [bit]。如:星星(一点儿;一些儿);一星半点
(13) 姓
◎ 星的拼音: xīng
〈词性:形〉
(1) 形容多而分散的 [disperse]。如:星居(分散布列);星处;零星;星弗(多而乱);星罗棋布;星离(天星分散)
(2) 斑白。多指鬓发 [white]
诗老相过鬓已星,吟魂未减昔年清。——宋· 王伯大《赠戴石屏》
(3) 又如:星鬓(发白的鬓发);星发(花白的头发)
(4) 事物与帝王有关的 [imperial]。如:星舆;星骑;星闱(皇宫);星关(宫禁,皇居);星骑(帝王的使者)
(5) 迅速的,跟流星一样的 [rapid]。如:星铄梭光(像星闪烁,像飞梭掠过。形容疾快);星驰(赶快;匆忙);星忙(匆忙);星火(火速)
星表、星辰、星驰、星点、星斗、星光、星号、星河、星火、星际、星空、星流、星罗棋布、星期、星期日、星球、星区、星群、星体、星图、星团、星系、星相、星星、星星点点、星星之火、星宿、星眼、星夜、星移斗转、星云、星占、星震、星子、星座
移的拼音:yí(一ˊ)
⒈ 挪动:移交。移植。移刻(过一段时间)。移晷(日影移动,犹言经过了一段时间)。移民。迁移。转移。移樽就教(端着酒去别人跟前以便求教,泛指主动前去向人请教)。
⒉ 改变,变动:移居。移易。移情(变易人的情志)。移动。潜移默化。
⒊ 旧时公文的一种,行文不相统属的官署间:移文。檄移。
移字UNICODE编码U+79FB,10进制: 31227,UTF-32: 000079FB,UTF-8: E7 A7 BB。
移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移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䄬扡迻乁
change、move、shift
形声:从禾、多声
change place, shift; move about
详细解释◎ 移的拼音: yí
〈词性:动〉
(1) (形声。从禾,多声。本义:移秧)
(2) 同本义。泛指移植 [transplant]
移,禾相倚移也。——《说文》。徐灏注:“ 戴氏侗曰:‘移,移秧也。凡种稻必先苗之而移之,迁移之义取焉,别作。 灏按:禾苗茂密乃移种之。’”
(3) 又如:移花(移植花木);移根(犹移植);移种,移莳(犹移植)
(4) 假借为“迻”。移动 [shift;move]
则民不移。——《国语·齐语》。注:“徙也。”
弗能移也。——《国语·晋语》。注:’动也。”
徐趋皆用是,疾趋则欲发,而手足毋移。——《礼记》
移兵先击。——《史记·魏公子列传》
撤兵移营。——《广东军务记》
寻移刑部。——清· 张廷玉《明史》
移顺天府。——清· 方苞《狱中杂记》
(5) 又如:移户(所迁移的民户);移帐(迁徒篷帐);移籍(移居);移垦(迁徙垦荒);移寝(迁徙卧处);移寓(移居,迁居);移步(挪步);移云掩月(喻以假代真,巧加掩饰);移船泊岸(自动迁就);移窠(指婴儿满月时移入他人的房中);移山(移动山岳)
(6) 转移 [transfer;shift]
荐人或起家至二千石,权移主上。——《史记》
(7) 又如:移奖(把奖赏转移给他人);移茶客人(旧时上海妓院的定例,初次逛院的客人要挑选一个合意的妓女。这种嫖客称“移茶客人”);移商刻羽(移商拨羽。奏出优美动听的曲调);移赃(转移赃物或赃款);移营(转移营地)
(8) 变动;改变 [change]
时位之移人。——清· 周容《芋老人传》
世易时移。——《吕氏春秋·察今》
守节情不移。——《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不知几移。——[英]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9) 又如:移天换斗(喻力大谋高,能使天地星辰改变位置);移心(改变心意);移志(改变意志;动心)
◎ 移的拼音: yí
〈词性:名〉
移文,古时官府文书的一种。与牒相类,多用于不相统属的官署之间 [official document]。如:移会(古代官府文书的一种);移告(移文告假);移知(移文通知);移劾(移文弹劾);移报(移文报告);移复(移文回复);移牒(以正式公文通知平行机关或人)
移调、移动、移防、移风易俗、移关、移行、移花接木、移祸、移交、移居、移民、移情、移圈、移让、移山倒海、移天易日、移位、移徙、移项、移项、移用、移玉、移栽、移植、移樽就教
漏的拼音:lòu(ㄌㄡˋ)
⒈ 物体由孔或缝透过:壶里的水漏光了。漏风。渗漏。漏泄(①水、光等流出或透出;②泄露)。漏电(跑电)。
⒉ 泄露:走漏消息。漏底(泄露内情)。透漏。
⒊ 脱逃或无意放过:疏漏。遗漏。挂一漏万。漏网之鱼。
⒋ 〔漏壶〕古代计时器,铜制有孔,可以滴水或漏沙,有刻度标志以计时间。简称“漏”,如“铜壶滴漏”(亦称“铜壶刻漏”),“漏尽更深”。
⒌ 中医指某些流出脓血黏液的病:崩漏(子宫大量出血的病)。痔漏。
漏字UNICODE编码U+6F0F,10进制: 28431,UTF-32: 00006F0F,UTF-8: E6 BC 8F。
漏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漏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屚
leak、seep、spillage、leave out、water clock
形声:左形右声
leak, drip; funnel; hour glass
详细解释◎ 漏的拼音: lòu
〈词性:名〉
(1) (形声。从水,屚( lòu )声。本义:漏壶的简称。古代滴水计时的仪器)
(2) 同本义 [water clock]
漏尽钟鸣,箭驰风追。——《马稚暨妻张氏墓志》
漏,以铜受水,刻节。——《说文》。按:这就是铜壶滴漏的“漏”。
晷漏肃唱。——《文选·左思·魏都赋》
漏刻,谓以筒受水,刻节,昼夜百刻也。——《华严经音义下引文字集略》
(3) 又如:漏下(漏刻的水面已经下落);漏永更长(比喻深夜);漏尽钟鸣(黎明时分);漏夜(深夜);漏板(古代报更用的铜板);漏刻(古计时器)
(4) 孔隙,孔穴;漏洞 [leak]
禹耳参漏。——《淮南子·修务》
(5) 又如:漏目(漏洞);漏眼(漏洞,毛病);漏窗(具有各种漏空图案的窗孔);漏风掌(漏风的巴掌。五指分开的巴掌)
(6) 破绽 [hole]。如:漏子
(7) 时刻,时间 [time]
二岁余,贤传漏在殿下。——《汉书·佞幸传·董贤》。注:“传漏,奏时刻。”
(8) 病名。流脓、流血不能收口的病 [pus]。如:痔漏;崩漏
(9) 通“蝼”。臭味 [mole cricket's smell]
马黑脊而般臂,漏。——《礼记·内则》
◎ 漏的拼音: lòu
〈词性:动〉
(1) 房顶漏雨 [leak;let out]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 又如:漏天(如天泻漏);漏屋(漏雨的房屋)
(3) 泄露;泄密 [let out;divulge a secret]
今为人主而漏其群臣之语。——《韩非子》
(4) 又如:漏师(泄漏军中的机密大事);漏语(泄漏机密);漏露(泄露);漏信(走漏消息)
(5) 遗漏;疏忽 [leave out by mistake]
号为罔漏吞舟之鱼。——班固《汉书》
(6) 又如:漏刃(从刀下漏过);漏名(谓在贺新天子即位的册牒上的漏署姓名);漏略(遗漏疏忽);漏逸(遗漏阙失);漏迹(遗漏的痕迹);漏夺(漏脱)
(7) 逃脱;逃避 [escape]。如:漏网
(8) 诱骗;引诱 [inreigle;trap;lure]
因此特说些风话,漏你下手。——《水浒传》
(9) 遮,藏 [hide from;cover]
当初也无定无媒证,做的来藏头漏影。——元·佚名《鸳鸯被》
◎ 漏的拼音: lòu
〈词性:形〉
(1) 简陋 [simple and crude]。如:漏屋(简陋的房屋);漏败(简陋破败)。漏星堂(比喻破屋)
(2) 通“陋”。狭小 [narrow]
虽隐於穷阎漏屋。——《荀子·儒效》
漏疮、漏电、漏洞、漏洞百出、漏兜、漏斗、漏风、漏缝、漏鼓移则番代、漏光、漏壶、漏孔、漏气、漏勺、漏失、漏水、漏网、漏隙、漏泄、漏夜、漏液、漏卮、漏子、漏嘴
转(轉)的拼音:zhuǎn(ㄓㄨㄢˇ)
⒈ 迁徙;流亡:老弱转乎沟壑。
⒉ 不直接的,中间再经过别人或别的地方:转送。转达。转发。转运。周转。
⒊ 改换方向:转弯。向左转。
⒋ 改变位置:转移。
⒌ 改变形势、情况:转败为胜。天气转睛。病情好转。
转(轉)的拼音:zhuàn(ㄓㄨㄢˋ)
⒈ 旋转:车轮飞转。
⒉ 使旋转:转动地球仪。
⒊ 围绕着一个中心运动:越陷越深绕着太阳转。
⒋ 量词,旋转一圈为一转:绕了几十转。
⒌ 量词,古代勋位每升一级称“一转”:“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转(轉)的拼音:zhuǎi(ㄓㄨㄞˇ)
⒈ [转文]指说话或写文章时有意不用通俗易懂的词句,而使用文言文词语以显高雅。
转字UNICODE编码U+8F6C,10进制: 36716,UTF-32: 00008F6C,UTF-8: E8 BD AC。
转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转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轉転䡱
change、revolution、rotate、transfer、turn
形声:从车、专声
shift, move, turn
详细解释◎ 转的拼音:
(1) 轉 zhuǎi
(2) 另见 zhuǎn;zhuàn
转文
◎ 转的拼音:
轉 zhuǎn
〈词性:动〉
(1) (形声。从车,专声。转运要用车,故从车。本义:转运)
(2) 同本义(通过陆路运输) [carry in a cart]
转,运也。——《说文》
胡转予于恤?——《诗·小雅·祈父》
丁壮苦军旅,老弱罢转饷。——《汉书·高帝纪上》
却骐骥以转运兮。——《楚辞·刘向·九叹愍命》
转漕甚辽远。——《史记·项羽本纪》。司马贞索隐:“车运曰转,水运曰漕。”
辇车相属,转粟流输,千里不绝。——《汉书·邹阳传》
(3) 又如:转饷(转运粮饷);转输(转运输送物资);转海(海运);转粟(运送谷物);转漕(转运粮饷);转毂(转运货物的车子)
(4) 回还,转动 [turn;turn around and around]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诗·邶风·柏舟》
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孙子·势》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回头转眄似雕鹗,有志飞鸣人岂知!——唐· 李颀《别梁锽》
(5) 又如:转盼(转动眼珠);转眄(转动眼珠);转规(像圆规旋转一样,比喻一往无阻);转侧(在床上转动身体)
(6) 指情况的变化、改变 [change;shift]
兵生于治而异,俗生于法而万转。——《商君书·立本》。高亨注译:“万转,万变。指风俗多变化,有好有坏。”
道直身还在,恩深命转轻。——唐· 裴度《中书即事》
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史记·管晏传》
(7) 又如:转靶子(改变主意);转角头(转弯处);转日回天(形容力量大,能扭转很难挽回的局面)
(8) 转移,辗转 [divert;transfer]
转送其家。——《汉书·高帝纪上》
浊之则郁而无转。——《淮南子·泛论》
转而攻秦。—— 汉· 贾谊《过秦论》
转而缘南晦。——汉· 贾谊《论积贮疏》
路转溪头忽见。——宋· 辛弃疾《西江月》
(9) 丢弃 [abandon;discard]
生无乏用,死无转尸。——《淮南子》
(10) 又如:转尸(人死而不能葬,尸体弃于沟中);转死(弃尸);转尸沟壑(弃尸于山沟水渠)
(11) 迁官转任 [be transferred to another post]
王述转尚书令,事行便拜。——《世说新语·方正》
密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迁 汉中太守。——《晋书》
(12) 又如:转除(升官);转任(转换所任职务);转补(迁调官职,以补缺额)
(13) 掉转;转向 [turn;change direction]
东亭转卧向壁。——《世说新语·品藻》
转头向户里。——《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童自转。——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云何裁转背,便卖恶于人?——《宋书·蔡廓传》
若夫转身易位,全众传国,最其病也。——《韩非子·说疑》
转视积薪后。——《聊斋志异·狼三则》
(14) 又如:转步(改变走向);转舵(转动船舵,以改变航向;比喻转变方向)
(15) 移动;迁徙 [move]
盤石无转移。——《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转入石门。——《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16) 又如:转手(移动手臂);转居(移居)
(17) 离去,离开 [leave]
衙门无事,相公且转厅。——马致远《大妇小妻还牢末杂剧》
(18) 摇动;飘荡 [wave]
光风转蕙,泛崇兰兮。——《楚辞·招魂》
四角龙子帆,婀娜随风转。——《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19) 又如:转蓬身(比喻到处飘泊的人);转磷(飘忽不定的磷火);转烛(风摇烛火。用以比喻世事变幻莫测);转萍(比喻飘泊不定)
(20) 避 [evade]
引而使之,民不敢转其力。——《管子》
(21) 缠绕 [wind]
以红绡转其头。——《席上腐谈》
(22) 又如:转踅(回旋缠绕)
(23) 卖 [sell]
现今这房子转的出四十两银子…竟托书店里人把房子转了,拿了银子回来。——《儒林外史》
(24) 又如:转物(买卖货物);转肩(一种不正当的买卖。高价赊入,低价卖出);转货(做买卖);转卖(把买进的东西再卖出去)
(25) 诵[经] ;念[咒] [chant]
素公不出院,转《法华经》三万七千部。——段成式《酉阳杂俎》
三藏转咒,震舌呼祝。——《太平广记》引《宣室志》
(26) 又如:转经(诵经);转读(诵读佛经)
(27) 曲折,盘曲 [winding;circuitous]
千岩万转。——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山回路转。——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8) 量词。等于说“次”。古时军功每加一等,则官爵随升一级,叫做一转
策勋十二转。——《乐府诗集·木兰诗》
(29) 另见 zhuǎi;zhuàn
转氨酶、转败为胜、转背、转变、转播、转侧、转产、转车、转乘、转船、转达、转导、转道、转递、转动、转发、转帆、转干、转告、转关系、转行、转化、转化、转换、转回、转机、转嫁、转交、转角、转接、转剧、转科、转口、转脸、转捩、转捩点、转卖、转面无情、转念、转让、转入地下、转身、转生、转世、转手、转授、转述、转送、转体、转头、转托、转弯、转文、转徙、转向、转写、转学、转学生、转眼、转眼即逝、转业、转移、转译、转义、转引、转运、转韵、转载、转载、转赠、转战、转账、转折、转折点、转正、转注、转租
◎ 转的拼音:
轉 zhuàn
〈词性:动〉
(1) 旋转;打转 [turn;revolve]
峰回路转。——《醉翁亭记》
下者飘转。——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 又如:转丸(转动的弹丸。比喻升降沉浮不定);转灯(走马灯);机器转子团团转;砂轮转得快;地球绕着太阳转
(3) 绕过 [wind around]
由千佛山脚下往东,转过山坡,竟向南去。——《老残游记》
(4) 迷路或迷失方向 [lose]。如:晕头转向
(5) [口]∶转悠 [stroll]
公园关了门,只好去转文殊院。——《大波》
(6) 通“啭”。鸟鸣,蝉鸣 [warble;chirp;chirrup]
蝉则千转不穷。——吴均《与朱元思书》
◎ 转的拼音:
轉 zhuàn
〈词性:量〉
(1) 旋转的一整圈 [revolution;rotation]。如:每分钟3600转
(2) 次;回 [time]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木兰诗》
(3) 又
一天哭三回,三天哭九转,铁石的心也变软。——李季《王贵与李香香》
(4) 又如:下转(下次;下一回)
(5) 另见 zhuǎi;zhuǎn
转动、转鼓、转筋、转矩、转铃,转铃儿、转炉、转轮、转门、转磨、转纽、转圈,转圈儿、转圈、转速、转塔、转台、转头、转位、转向、转腰子、转一趟、转椅、转悠、转轴,转轴儿、转子、转字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