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新昏宴尔的意思

xīnhūnyàněr

新昏宴尔



拼音xīn hūn yàn ěr

注音ㄒ一ㄣ ㄏㄨㄣ 一ㄢˋ ㄦˇ

解释见“新婚燕尔”。

出处清·章学诚《文史通义·文理》:“以谓凡对明月与听霖雨,必须用此悲感,方可领略,则适当良友乍逢及新昏宴尔之人,必不信矣。”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新婚夫妻。

感情新昏宴尔是中性词。

繁体新昬讌爾

近义新婚燕尔、新婚宴尔

英语happy wedding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xīn   注音  ㄒ一ㄣ   
部首  斤部  部外笔画  9画  总笔画  13画  
五笔  USRH  仓颉  YDHML  郑码  SUFP  四角  02921  结构  左右电码  2450  区位  4834  统一码  65B0  笔顺  丶一丶ノ一一丨ノ丶ノノ一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新的拼音:xīn(ㄒ一ㄣ)  

⒈ 刚有的,刚经验到的;初始的,没有用过的,与“旧”、“老”相对:新生。新鲜。新奇。新贵。新绿。新星。新秀。新闻。新陈代谢。

⒉ 性质改变得更好,与“旧”相对:改过自新。推陈出新。

⒊ 不久以前,刚才:新近。

⒋ 表示一种有异于旧质的状态和性质:新时代。新社会。新观念。新思维。

⒌ 称结婚时的人或物:新娘。新郎。新房。

⒍ 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简称。

⒎ 姓。

统一码

新字UNICODE编码U+65B0,10进制: 26032,UTF-32: 000065B0,UTF-8: E6 96 B0。

新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新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new、fresh、newly

相关字词

旧、老、陈、故

造字法

形声:从斤、亲声

English

new, recent, fresh, modern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新的拼音: xīn  

〈词性:动〉

(1) (形声。从斤,从木,辛声。据甲骨文,左边是木,右边是斧子。指用斧子砍伐木材。本义:用斧子砍伐木材。“新”是“薪”的本字)

(2) 砍伐树木 [fell (trees)]

新,取木也。——《说文》

且彼亦知“新”之为义乎?衣之始裁为之“初”,木之始伐谓之“新”。——章炳麟《论承用“维新”二字之荒谬》

(3) 更新,使之新 [renew;make new]

如何新畬。——《诗·周颂·臣工》

旧染污俗,咸与唯新。——《书·胤征》

(4) 又如:新民(使民更新);新美(刷新使之美好);新醮(改嫁);新梢(新长出的树梢)

词性变化

新的拼音: xīn  

〈词性:形〉

(1) 初次出现。与“旧”相对 [new]

于彼新田。——《诗·小雅·采芑》

宴尔新昏。——《诗·邶风·谷风》

新台有洒。——《诗·邶风·新台》

谁家新燕啄春呢。——唐·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变易新声。——宋· 王谠《唐语林·雅量》

故日新。——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新夷目。——《广东军务记》

(2) 又如:新板洋钱(指清代机铸的雕有龙形图案的银元);新发子硎(喻初入学的学生);新文(新闻;新鲜事儿;过分追求新奇的文章;时文)

(3) 新洁;新鲜;清新 [fresh]

新鲜自求珍。——扬雄《太玄·务》

柳色新。——唐·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如镜之新。——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4) 又如:新鲜衣服(新鲜洁净的衣服);新莺出谷(形容鸟鸣悦耳);新切(清新而贴切);新句(诗文中清新优美的语句);新光(新鲜的光彩);新米(指本年新收获的米)

(5) 开始的 [original;beginning]

必为新圣笑矣。——《韩非子·五蠹》

(6) 又如:新年下(农历新年;春节);新元(新春元旦);新吉(农历元旦);新年新岁(农历春节期间);新朔(指农历每月初一);新阳(初春)

(7) 结婚或结婚不久 [new-married]

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唐· 杜甫《佳人》

(8) 又如:新妇(新结婚的女子);新官(新郎。亦称“新官人”);新姑娘(刚结婚或结婚不久的女子);新娘子(新娘);新婚燕尔(极言新婚欢乐。燕,宴,安乐的样子)

(9) 没有用过的 [new]

衣不如新,人不如故。——汉·佚名《古艳歌》

(10) 又如:新笔

(11) 新近;刚刚 [newly;recently]

太后新用事。——《战国策·赵策》

刘表新亡。—— 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新来与世界为缘。——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12) 又如:新霁(新晴);新军(新投充的兵);新化(新经教化);新立(新登上君位);新好(新结交的好友)

新的拼音: xīn  

〈词性:名〉

(1) 指刚收获的粮食或蔬菜等 [the grain or vegetable harvested recently]

天子尝新。——《礼记》

(2) 朝代名 [Xin Dynasty]。汉王莽初封新都侯,初始元年(公元八年)代汉称帝,国号新,建都长安(今陕西西安)。更始元年(公元23年)为绿林农民起义军所灭

(3) 柴薪。后作“薪” [firewood]

百姓斩木艾新而各取富焉。——《马王堆汉墓帛书》

(4) 新的人或事物 [new;new people or things]

温故而知新。——《论语》

即其新。——唐· 韩愈《原毁》

不图其新。

(5) 姓

常用词组

新安江、新兵、新潮、新陈代谢、新仇旧恨、新春、新房、新风、新丰鸿门、新妇、新寡、新贵、新欢、新婚、新纪元、新记录、新技术、新加坡、新嫁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交、新居、新剧、新郎、新浪潮、新貌、新苗、新年、新娘、新篇章、新奇、新巧、新区、新人、新人新事、新任、新生、新生儿、新石器时代、新式、新事物、新手、新书、新唐书、新天地、新亭对泣、新文化运动、新文学、新闻、新禧、新鲜、新鲜事儿、新兴、新星、新型、新秀、新学、新雅、新异、新意、新颖、新雨、新月、新张、新正、新政、新知、新址、新制、新妆

  拼音  hūn   注音  ㄏㄨㄣ   
部首  日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8画  
五笔  QAJF  仓颉  HPA  郑码  RHK  四角  72604  结构  上下电码  2495  区位  2772  统一码  660F  笔顺  ノフ一フ丨フ一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昏的拼音:hūn(ㄏㄨㄣ)  

⒈ 天刚黑的时候:黄昏。昏晓(朝夕。亦指明暗)。昏定晨省(xǐng   )(人子侍奉父母的日常礼节,晚上服侍就寝,早上省视问安)。

⒉ 暗而无光:昏暗。昏黑。

⒊ 惑乱:昏愦。昏聩。昏庸。

⒋ 神智不清楚或失去知觉:发昏。昏厥(亦称“晕厥”)。昏乱。

⒌ 古同“婚”,婚姻。

统一码

昏字UNICODE编码U+660F,10进制: 26127,UTF-32: 0000660F,UTF-8: E6 98 8F。

昏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昏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婚惛昬

汉英互译

confuse、dark、dim、dusk、faint、muddled

相关字词

晨、晨

造字法

会意

English

dusk, nightfall, twilight, dark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昏的拼音:

昬、曛 hūn  

〈词性:名〉

(1) (会意。从日,从氐(   )省。“氐”是下的意思。合起来表示日已下沉。本义:黄昏) 同本义 [dusk;evening]

昏,日冥也。——《说文》

日至于虞渊,是为黄昏。——《淮南子·天文训》

昏以为期。——《诗·陈风·东门之杨》

与曛黄以为期。——《楚辞·思美人》

在昼犹昏。——吴均《与朱元思书》

昏晨之往来。——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风雨晨昏。——清· 袁枚《祭妹文》

(2) 又如:昏旦(黄昏和早上);昏晚(天刚黑);昏黄(暮色,天色暗淡)

词性变化

昏的拼音: hūn  

〈词性:形〉

(1) 引申为昏暗;无光 [dusky;dark]

秋天漠漠向昏黑。——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过午已昏。——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2) 又如:昏邓(昏暗的样子);昏邓邓(昏澄澄、昏昏瞪瞪。形容昏暗);昏曚(昏暗模糊);昏昏(昏暗;阴暗)

(3) 目不明;昏花 [dim-sighted]。如:昏困(昏倦。头脑昏沉,精神倦怠);昏坎(昏花,模糊);昏腾(头昏眼花或头脑晕转)

(4) 昏聩;糊涂 [muddled;confused;dateless]

昏迷不恭。——《书·大禹漠》

我独若昏。——《老子》

远我昏乎?——《庄子·在宥》

昏微遵迹。——《楚辞·天问》

不昏乎其所已知,而昏乎其所未知。——《吕氏春秋·有度》

重昏而终身。——《楚辞·屈原·涉江》

伪孽昏狡。——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以昏气出之。——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幽暗昏惑。——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5) 又如:昏眊(糊涂而年老);昏耄(年老胡涂);昏瞀(神志不清;缺乏分辨能力);昏愚(糊涂而愚蠢)

(6) 世道混乱、黑暗 [confusion;chaos]

昏椓靡共。——《诗·大雅·召》

(7) 又如:昏世(黑暗腐败的时代);昏敝(政治黑暗腐败)

(8) 斑驳难辨 [variegated]

看那山门时,上有一面朱红牌额,内有四个金个,都昏了,写着“瓦罐之寺”。——《水浒传》

昏的拼音: hūn  

〈词性:动〉

(1) 昏迷;失去知觉 [swoon;lose consciousness;faint]

昏到于地。——《儒林外史》

(2) 又如:昏晕(昏迷)

(3) [因为古代婚礼是在傍晚举行,故引申为]婚礼 [marriage]

宴尔新昏。——《诗·邶风·谷风》

昏姻之故。——《诗·小雅·我行其野》

昏礼者,将合姓之好,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礼记·昏义》

如旧昏媾。——《左传·隐公十一年》

为父子,兄弟,姑姊,甥舅,昏媾,姻亚。——《左传·昭公二十五年》。注:“妻父曰昏。”

(4) 又如:昏姻(婚姻);昏第(古代行冠礼、婚礼的地方。又作婚第);昏媾(婚姻,结亲)

(5) 惑乱;迷惑 [puzzle;confuse]

下民昏垫。——《书·皋陶谟》

寡君之二三臣札瘥天昏。——《左传·昭公十九年》。注:短折曰矢,未名曰昏。

君子失心,鲜不夭昏。——《国语·晋语》。注:昏,狂荒之疾。

蟊贼内讧,昏椓靡共。——《诗·大雅·召》。《笺》云:昏椓皆奄人也。

昏于小利。——《吕氏春秋·诬徒》

先生之老与昏与?——《吕氏春秋·贵直》

僮昏不可使谋。——《国语·晋语四》

(6) 出生后尚未命名而死,夭折,早死 [die young]。如:昏札(夭亡,夭折)

常用词组

昏暗、昏沉、昏话、昏黑、昏花、昏黄、昏昏沉沉、昏昏欲睡、昏惑、昏厥、昏君、昏聩、昏乱、昏昧、昏蒙、昏迷、昏睡、昏死、昏天黑地、昏头昏脑、昏眩、昏夜、昏庸、昏晕

  拼音  yàn   注音  一ㄢˋ   
部首  宀部  部外笔画  7画  总笔画  10画  
五笔  PJVF  仓颉  JAV  郑码  WDKZ  四角  30404  结构  上中下电码  1365  区位  4971  统一码  5BB4  笔顺  丶丶フ丨フ一一フノ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宴的拼音:yàn(一ㄢˋ)  

⒈ 以酒饭款待宾客:宴客。宴饮。宴席。

⒉ 聚会在一起吃酒饭:宴会。宴集。

⒊ 酒席:设宴。国宴。盛(shèng  )宴。

⒋ 乐(  ),安闲:宴娱。宴嬉。宴乐(yuè   )。宴居。

统一码

宴字UNICODE编码U+5BB4,10进制: 23476,UTF-32: 00005BB4,UTF-8: E5 AE B4。

宴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宴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燕讌醼

汉英互译

banquet、dinner、feast、fete

造字法

形声:上形中下声

English

to entertain, feast; a feast, banque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宴的拼音:

讌、醼 yàn  

〈词性:动〉

(1) (形声。从宀( mián),妟(yàn  )声。“宀”表示房屋,“妟”是“安”意思,也有表意作用。本义:请人吃饭喝酒,聚会在一起喝酒吃饭 )

(2) 同本义 [entertain at a banquet]

宴,安也。——《说文》。按,此字当为宴飨正字,亦作醼,作讌。

君子以饮食宴乐。——《易·需》。郑注:“宴,享宴也。”

吉甫宴喜。——《汉书·陈汤传》引诗六月

宾客大宴。——《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太守宴。—— 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宴酣之乐。

添酒回灯重开宴。——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3) 又如:宴犒(设宴犒赏);宴赏(设宴犒赏);宴饯(设宴招待);宴好(泛指宴饮聚会);宴衍(宴饮作乐);宴位(宴饮之处);宴笑(宴饮欢笑);宴娱(宴饮娱乐);宴饫;宴歌(宴饮歌唱);宴聚(宴饮聚会)

(4) 进餐 [eat;take]

逾庖而宴。——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词性变化

宴的拼音: yàn  

〈词性:形〉

(1) (假借为“安”。安闲,安逸) [easy;leisurely]

是与太子宴者也。——《汉书·贾谊传》。注:“谓安居。”

乃宴斯息。——张衡《东京赋》。注:“安也。”

宴安鳩毒。——《左传》。孔颖达疏:“宴安自逸,若鳩毒之药。

(2) 又如:宴坐(安坐;闲坐);宴私(谓公余闲居之时);宴玩(闲暇时赏玩);宴服(日常闲居时穿的衣服);宴居(闲居。一般指公余无事时);宴宴(安闲逸乐的样子);宴处(安居;闲居);宴语(闲谈);宴慰(闲居);宴堕(闲散不整的样子);宴默(安居静穆);宴逸(逸乐)

(3) 安定,没有战事或动乱 [peaceful]

今军旅甫罢,三边宴然。——《辽史》

(4) 又如:宴清(形容国内安定天下太平);宴如(安定平静的样子);宴然(安定的样子;平安貌);宴适(安适);宴宁(安定)

(5) 喜乐;欢乐 [happy]

宴尔新昏。——《诗·邶风·谷风》

衡父不忍数年之不宴。——《左传·成公二年》。注:“乐也。”

乐宴乐。——《论语》。孔注:“宴乐沈,荒淫渎。”

极宴娱心意,戚戚何所迫!——《古诗十九首》

宴的拼音: yàn  

<名.

(1) 酒席 [feast;banquet]。如:宴客(宴会所请的客人);宴设(摆设宴席);宴筵(宴会);宴集(宴饮聚会);宴饮(设宴聚饮);宴语(宴请时的交谈);宴乐(宴饮游乐)

(2) 内室 [bedroom]

君子以响晦入宴息。——《易·随》

常用词组

宴安、宴安鸩毒、宴尔、宴会、宴客、宴乐、宴请、宴席、宴饮、宴坐

  拼音  ěr   注音  ㄦˇ   繁体    
部首  小部  部外笔画  2画  总笔画  5画  
五笔  QIU  仓颉  NF  郑码  RKO  四角  27902  结构  单一电码  1422  区位  2291  统一码  5C14  笔顺  ノフ丨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尔(爾)的拼音:ěr(ㄦˇ)  

⒈ 你,你的:尔父。尔辈。尔汝(你我相称,关系密切)。尔曹(你们这些人)。尔虞我诈。

⒉ 如此:偶尔。不过尔尔。

⒊ 那,其(指时间):尔时。尔后。

⒋ 而已,罢了(亦作“耳”):“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

⒌ 词尾,相当于“地”、“然”:卓尔。率尔(轻易地)。

统一码

尔字UNICODE编码U+5C14,10进制: 23572,UTF-32: 00005C14,UTF-8: E5 B0 94。

尔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尔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爾尒尓

汉英互译

like so、you

相关字词

造字法

原为形声

English

you; that, those; final particl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尔的拼音:

ěr  

〈词性:形〉

(1) (形声。本义:窗格花纹)

(2) 同本义 [figure;decorative pattern]

(3) 后引作薾。华盛的样子 [luxuriant]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诗·小雅》。毛传:“尔,华盛貌。”

(4) 又如:丽尔(华丽的样子)

(5) 近。通“迩” [near]

戚戚兄弟,莫远具尔。——《诗·大雅》

尔上敦黍于筵上右之。——《仪礼·少牢馈食礼》

公降立于阼阶之东南,南乡尔卿。——《仪礼·燕礼》

名相近者相远也,实相近者相尔也。——《周礼·地官·肆长》

士不信悫而有多知能,譬之其豺狼也,不可以身尔也。——《荀子·哀公》

(6) 又如:尔者(近来);尔语(凑向跟前说话)

(7) 浅近 [shallow]

词性变化

尔的拼音:

ěr  

〈词性:代〉

(1) 第二人称代词 [you]

(2) 你

尔为尔,我为我。——《孟子》

尔安敢轻吾射。——宋· 欧阳修《归田录》

(3) 又如:尔当(你);尔躲(你身上);尔汝(尊对卑称;贵对贱称;朋友间的亲密互称);尔济(汝辈,你们)

(4) 您;你们——通常放在关系词“所”之前。如:尔曹(你们大家)

(5) 那 [that]

尔夜风恬月朗。——《世说新语》

(6) 又如:尔俸尔禄(那些俸禄。尔:其,那);尔语(那样言语);尔时(那时,彼时)

(7) 这个;此 [this]

问君何能尔。——晋· 陶渊明《饮酒》

(8) 如:尔夕(今夕,这个晚上);尔日(当天,这天);尔为(这样,如此)

(9) 如此;这样。

尔毋从从尔。——《礼记·檀弓》

(10) 又如:果尔;乃尔;尔馨(六朝时语词。即如此);尔为(如此);尔许(若此,如许。尔,此也。许,助辞);不尔;云尔

尔的拼音:

ěr  

〈词性:助〉

(1) 形容词、副词的词尾,相当于“然”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论语》

(2) 相当于“了”

非死则徒尔。——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3) 应诺声。相当于“是” [yes]。如:尔尔(应答之词。等于唯唯,是是)

(4) 通“耳”,表示限止用在句末,可译为“而己”“罢了”

唯手熟尔。——宋· 欧阳修《归田录》

常用词组

尔曹、尔尔、尔后、尔来、尔汝、尔雅、尔雅、尔虞我诈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