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心宽体胖的意思

xīnkuānpán

心宽体胖



拼音xīn kuān tǐ pán

注音ㄒ一ㄣ ㄎㄨㄢ ㄊ一ˇ ㄆㄢˊ

解释原指人心胸开阔,外貌就安详。后用来指心情愉快,无所牵挂,因而人也发胖。

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大学》:“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

例子心宽体胖的老板,满面春风地迎上来,拉大家进店休息。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感情心宽体胖是褒义词。

繁体心寬軆胖

近义心广体胖

英语laugh and grow fat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xīn   注音  ㄒ一ㄣ   
部首  心部  部外笔画  0画  总笔画  4画  
五笔  NYNY  仓颉  P  郑码  WZ  四角  33000  结构  单一电码  1800  区位  4836  统一码  5FC3  笔顺  丶フ丶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心的拼音:xīn(ㄒ一ㄣ)  

⒈ 人和高等动物体内主管血液循环的器官(通称“心脏”):心包。心律。心衰。心悸。

⒉ 中央,枢纽,主要的:心腹。中心。

⒊ 习惯上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情况,感情等:心理。心曲。心魄。心地。心扉。衷心。心旷神怡。人心惟危。

统一码

心字UNICODE编码U+5FC3,10进制: 24515,UTF-32: 00005FC3,UTF-8: E5 BF 83。

心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心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忄㣺

汉英互译

heart、center、feeling、intention

相关字词

造字法

象形:像心之形

English

heart; mind, intelligence; soul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心的拼音: xīn  

〈词性:名〉

(1) (象形。据甲骨文和小篆,中间像心;外面像心的包络。本义:心脏)

(2) 同本义 [heart]

心,人心也。在身之中,象形。——《说文》。按,在肺之下,膈膜之上,着脊第五椎。形如莲蕊,上有四系,以通四脏。心外有赤黄裹脂,谓之心包络。

其祀中霤,祭先心。——《吕氏春秋》

顺我,即先刺心;否则,四肢解尽,心犹不死。——方苞《狱中杂记》

(3) 又如:心腹之病(致命之祸;隐患);心上刃(“忍”字的拆写);心肝肐蒂(心肝宝贝);心气(中医指心脏的功能);心系(系悬心脏于胸腔中的筋脉);心脾(心脏与脾脏)

(4) 内心 [inner most being;mind]

日月阳止,女心伤止。——《诗·小雅·杕杜》

(5) 又如:心悦情服(真心乐意地情愿或服从);心香(敬事鬼神,心笃意诚,同于焚香);心苗(心意;心愿)

(6) 心中。心里 [in the heart;in mind]。如:心喻口,口喻心(自己反复思量、揣度);心肝道儿(心思。亦指财欲);心甜的(心爱);心丧(心里悼念)

(7) 古代人以心为思维器官,故后沿用为脑的代称 [mind]

心之官则思。——《孟子》

(8) 又如:心猿智慧(喻头脑机敏灵活);心拙口夯(心笨口笨);心坌(愚笨);心知(心智)

(9) 思想 [thought]

他人有心,予忖度之。——《诗·小雅·巧言》

心忧炭贱。——唐· 白居易《卖炭翁》

汝心之固。——《列子·汤问》

心乐之。——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用心专。——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10) 又如:心量(志气;抱负);心体(指思想);心识(意识);心想(思想;感情);心裁(指思想,主意);心用(思想行为)

(11) 精神 [spirit]。如:心神惝恍(神志不清,迷迷糊糊);心神仿佛(心神恍惚不安);心猿(比喻心神如猿猴般变化难以控制);心体(精神与肉体)

(12) 心绪;心情 [mood]。如:心猿难系(喻人心思散乱,难于把握);心荒撩乱(心荒意乱);心惊骨软(神态惶恐);心持两端(分心,心绪不集中)

(13) 思虑;谋划 [calculation]。如:心重(思虑太多);心趄(变心;不遵守诺言);心模(揣测;估量)

(14) 中心,中央 [center]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15) 又

当心画

波心荡。——宋· 姜夔《扬州慢》

(16) 又如:心号(兵卒上衣前后的标志符号);心经(《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的简称。以其概括了《般若经》的核心,故称);心子;心脏;江心

常用词组

心爱、心安、心安理得、心包、心包积气、心包积水、心病、心不在焉、心材、心裁、心肠、心潮、心潮澎湃、心驰神往、心传、心慈手软、心粗、心荡神驰、心荡神移、心得、心底,心底儿、心地、心地善良、心地正直、心电感应、心电图、心动、心毒、心耳、心烦、心烦意乱、心房、心扉、心肥大、心肺机、心服、心服口服、心浮、心腹、心腹之患、心甘、心甘情愿、心肝、心高、心广体胖、心寒、心狠手辣、心花、心花怒放、心怀、心怀鬼胎、心怀叵测、心环、心慌、心慌意乱、心灰意冷,心灰意懒、心肌梗塞、心肌炎、心机、心急、心急火燎、心迹、心计、心悸、心尖、心焦、心绞痛、心劲,心劲儿、心惊胆战、心惊肉跳、心静、心境、心疚、心坎、心口、心口不一、心宽、心旷神怡、心劳计绌、心劳日拙、心里、心里打鼓、心里话、心理、心力、心力衰竭、心连心、心灵、心灵手巧、心领、心领神会、心路,心路儿、心律、心律失常、心率、心乱如麻、心满意足、心明眼亮、心目、心念、心皮、心平气和、心平气和、心气,心气儿、心窍、心怯、心情、心情舒畅、心曲、心软、心伤、心上人、心神、心声、心事、心事重重、心室、心术、心术不正、心数、心思、心酸、心算、心态、心田、心疼、心跳、心痛、心头、心头肉、心土、心窝儿、心无二用、心细、心下、心弦、心羡、心心相印、心性、心胸、心胸开阔、心胸狭隘、心秀、心虚、心许、心绪、心绪不宁、心血、心血来潮、心眼儿、心仪、心疑、心意、心音、心硬、心有余而力不足、心有余悸、心猿意马、心愿、心悦诚服、心脏、心脏病、心窄、心照、心照不宣、心折、心直口快、心志、心智、心中、心中有数、心重、心醉、心醉神迷

  拼音  kuān   注音  ㄎㄨㄢ   繁体    
部首  宀部  部外笔画  7画  总笔画  10画  
五笔  PAMQ  仓颉  JTBU  郑码  WDEL  四角  30212  结构  上下电码  1401  区位  3177  统一码  5BBD  笔顺  丶丶フ一丨丨丨フノフ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宽(寬)的拼音:kuān(ㄎㄨㄢ)  

⒈ 横的距离大,范围广,与“窄”相对:宽广。宽阔。宽绰。宽敞。宽度。宽旷。宽窄。

⒉ 使松缓:宽心。宽衣。宽解。宽慰。

⒊ 不严厉,不苛求:宽待。宽宏。宽厚。宽松。宽容。宽恕。宽仁。宽赦。

⒋ 富裕:宽裕。

⒌ 姓。

统一码

宽字UNICODE编码U+5BBD,10进制: 23485,UTF-32: 00005BBD,UTF-8: E5 AE BD。

宽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宽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寬寛

造字法

形声

English

broad, wide; spacious, vas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宽的拼音:

kuān  

〈词性:形〉

(1) (形声。从宀( mián  ),表示与房屋有关,苋( kuān  )声。本义:房屋宽敞)

(2) 同本义 [spacious]

宽,屋宽大也。——《说文》

府寺宽敞。——《后汉书·刘般传》

(3) 又如:宽厂(宽敞);宽空(宽畅,不阻塞);宽转(宽敞有余地)

(4) 广阔;面积大。与“狭”相对 [broad;wide]

云水洞庭宽。——张祜《送韦整尉长沙》

(5) 横的距离大[wide]

阶庭宽窄才容足。——白居易《题新居寄元八》

(6) 又如:宽乡(指地广人稀之地);宽平(指宽阔平坦之处);宽衍(宽阔平坦)

(7) 度量宽宏;宽厚 [lenient]

宽兮绰兮。——《诗·卫风·淇奥》。传:“宽能容众。”

言宽以居之。——《易·文》

宽而栗。——《书·皋谟》。郑注:“谓度量宽宏。”

文帝宽,不忍罚。——《汉书·吴王刘濞传》

宽哉,不被于利。——《韩非子·说林下》

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宽厚而爱人。——汉· 贾谊《过秦论》

陈明选宽厚呕煦。——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8) 又如:宽洪(心胸宽阔器量大);宽猛相济(指施政时要宽严相辅而行);宽民(待民众宽厚,不苛刻);宽泽(宽仁有恩德);宽绰(宽弘广大。多指器量)

(9) 舒缓;延缓 [relieve]。如:宽延(宽缓,延缓);宽柔(宽缓和柔);宽快(畅快,舒服;衣服肥大);宽缓(委婉和缓)

(10) 宽坐(多坐一会儿。留坐的敬词)宽松;松弛。紧的反义词 [loose]

虽褐宽博,吾不惴焉。——《孟子·公孙丑上》

(11) 又如:宽余(肥大,宽松);宽褪(过分肥大);宽衫(古人穿在外面的长袍,具有普通礼服的性质)

(12) 多;富裕 [abundant]

以二人居室十间,公田一顷,宽然有余矣。——洪亮吉《治平篇》

(13) 又如:宽饮(劝酒之词。表示请人多喝些酒)

词性变化

宽的拼音:

kuān  

〈词性:名〉

宽度,广度 [breadth;width]。如:这条河有一里宽;国旗的宽是长的三分之二;球场的宽和长都有严格规定

宽的拼音:

kuān  

〈词性:动〉

(1) 放松;放宽 [loose;relieve]

则械系不稍宽。——清· 方苞《狱中杂记》

(2) 又

终亦稍宽之。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宋· 柳永《凤栖梧》

(3) 又如:宽制(放宽法制);宽律(放宽刑律);宽放(放宽);宽限(宽延期限)

(4) 宽免;宽恕 [mitigate and annul;pardon]

杀人者不死而伤人者不刑,是谓惠暴而宽贼也。——《荀子·正论》

遂宽其同气之罪。——唐· 李朝威《柳毅传》

(5) 又如:宽贳(宽恕;宽赦);宽护(宽恕庇护);宽减(从宽减免);宽缓(宽容而不急迫)

(6) 减轻 [lighten;relax]

宽徭役。——《盐铁论·诛秦》

(7) 又如:宽征(减轻或缓征赋税);宽痛(减轻痛苦);宽徭(减轻徭役)

(8) 宽慰;宽解 [console]。如:宽勉(宽解勉励);宽譬(劝慰宽解,使人消解愁闷)

(9) 卸脱;解开 [take off]。如:宽衣(旧时敬辞。请人脱去衣服);宽章(请客人脱掉外面袍褂的敬辞)

常用词组

宽畅、宽敞、宽绰、宽绰、宽打窄用、宽大、宽大、宽大为怀、宽待、宽贷、宽度、宽泛、宽斧、宽广、宽宏,宽洪,宽弘、宽宏大量,宽洪大量,宽宏大度,宽洪大度、宽厚、宽缓、宽假、宽解、宽口、宽旷、宽阔、宽阔、宽亮、宽免、宽饶、宽容、宽赦、宽舒、宽恕、宽爽、宽松、宽慰、宽心、宽心、宽心丸,宽心丸儿、宽衣、宽银幕电影、宽影片、宽宥、宽余、宽裕、宽窄、宽展

  拼音  tǐ tī   注音  ㄊ一ˇ ㄊ一   繁体    
部首  亻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7画  
五笔  WSGG  仓颉  ODM  郑码  NFA  四角  25230  结构  左右电码  7555  区位  4469  统一码  4F53  笔顺  ノ丨一丨ノ丶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体(體)的拼音:tǐ(ㄊ一ˇ)  

⒈ 人、动物的全身:身体。体重。体温。体质。体征(医生在检查病人时所发现的异常变化)。体能。体貌。体魄(体格和精力)。体育。体无完肤。

⒉ 身体的一部分:四体。五体投地。

⒊ 事物的本身或全部:物体。主体。群体。

⒋ 物质存在的状态或形状:固体。液体。体积。

⒌ 文章或书法的样式、风格:体裁(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可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体(文章的体裁,如“骚体”、“骈体”、“旧体诗”)。字体。

⒍ 事物的格局、规矩:体系。体制。

⒎ 亲身经验、领悟:体知(亲自查知)。体味。身体力行(xíng   )。

⒏ 设身处地为人着想:体谅。体贴。体恤。

⒐ 与“用”相对。“体”与“用”是中国古典哲学的一对范畴,指“本体”和“作用”。一般认为“体”是最根本的、内在的;“用”是“体”的外在表现。

其他字义

体(體)的拼音:tī(ㄊ一)  

⒈ 〔体己〕①家庭成员个人的私蓄的财物;②亲近的,如“体体话”,亦作“梯己”。

统一码

体字UNICODE编码U+4F53,10进制: 20307,UTF-32: 00004F53,UTF-8: E4 BD 93。

体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体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笨體躰骵軆

汉英互译

body、style、substance、system

造字法

会意

English

body; group, class, body, unit; inferior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体的拼音:

(1) 軆   

(2) 另见   

常用词组

体己

基本词义

体的拼音:

  

〈词性:名〉

(1) (体,会意。从人,从本。古代“体、軆”是两个字,“体”是“劣”,又指粗笨。身体本字是“軆”,形声。从骨,豊(   )声。今简化为“体”。本义:身体)

(2) 同本义[body]

体,总十二属之名也。——《说文》。按,十二属者:顶、面、颐,首属三;肩、脊、臀,身属三;肱、臂、手,手属三;股、胫、足,足属三也。

体,身也。——《广雅》

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孟子·告子下》

居五日,桓侯体痛。——《韩非子·喻老》

体有不快。——《后汉书·华佗传》

伤乎体。——《韩非子·五蠹》

口体之奉。——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3) 又如:体态轻盈(形容女子婀娜多姿);上体;下体;体高五尺;体大身强;肉体(人的身体,区别于“精神”);体骸(躯壳;尸骸);体候(身体状况);体素(敬词。玉体);体段(身段)

(4) 手脚、四肢[limbs]

轻暖不足于体。——《孟子·梁惠王上》

犹其有四体也。谓二手二足。——《孟子》

(5) 又如:四体(人的四肢);五体投地

(6) 形体 ;体态[shape (of a person's body)physique;body]

可怜体无比。——《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7) 又如:体段(样子;身分);体相(形体相貌);长方体;立方体;几何体;正方体;角柱体;圆柱体;刚体;磁体;黑体;发光体;导体;晶体

(8) 牲体 [body of domestic animal]

辨体名肉物。——《周礼·内飨》。按,牲体有七脊也,左右肋也,左右肱也,左右股也,所谓全軆也。

(9) 又如:体解(古代祭祀时将牲体切割成二十一块);体节(带骨的大块牛羊肉)

(10) 事物的主要部分 [main part]

以天演为体。——[英]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11) 又如:体用(事物的本体与作用);体物(体现于万事万物之中);体例(制度的纲领和细则);体要(大体与纲要)

(12) 实体[substance]

天之与地,皆体也。——王充《论衡》

(13) 规格;法式 [specifications;laws]

直求输赤诚,所望大体全。——唐· 李商隐《行次西郊作一百韵》

(14) 又如:体式(法式,格式);体法(指书法的格局法式);体段(体格、结构);体气(诗文的气质格调;人品性格);体统(规矩,制度;诗文或著作中的体裁和条理)

(15) 占卜时的兆象 [omen]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诗·卫风·氓》

(16) 又如;体象(象征)

(17) 本性,本质 [nature]。

(18) 如:体识(禀性和器识);体器(禀性和器度);体履(禀性和行为)

(19) 准则 [norm]

平居妄自尊大而临事不知体,此俗人也。——宋· 陈善《扪虱新话》

(20) 文体 [type of writing;literary form]。

(21) 如:古体诗;近体诗;散体;骈体

(22) 体制 [system]

自汉至 魏,四百余年,辞人才子,文体三变。—— 沈约《谢灵运传论》

(23) 又如:政体;国体

(24) 动词的一套屈折形式、表示动作的性质或关于该动作的开始、持续、完成或重复等方面的情况,但不涉及该动作发生的时间——最初用于斯拉夫语言,后来用于其他语言 [aspect of a verb]。

(25) 如:完成体;进行体

(26) 文字的书写形式 [form;style]。

(27) 如:草体;楷体;宋体;字体;印刷体

(28) 立体 [cube]

后见为体。——蔡元培《图画》

体面互见。

舍体而取面。

体之感觉。

词性变化

体的拼音:

  

〈词性:动〉

(1) 亲身经验;体察 [personally do or experience sth.;experience and observe]

汝体吾此心。——清· 林觉民《与妻书》

(2) 又如:体物(描绘事物);体信(守信;信服);体行(躬亲践行);体认(体察认识);体测(体察忖测)

(3) 设身处地为人着想 [put oneself in another's position]。

(4) 如:体国(关心国家);体悉(体谅了解)

(5) 划分,分解 [divide;dismember]

体其犬豕牛羊。——《礼记》

(6) 又如:体解(分解牲畜的肢体;古代酷刑之一;肢体解离);体国经野(区画都城,丈量土地;泛指治理国家)

(7) 成形 [take shape]

敦彼行苇,牛羊勿践履,方苞方体,维叶泥泥。——《诗·大雅·行苇》

(8) 表现;体现 [show]

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以体天地之撰。——《易·系辞上》

(9) 效法 [model oneself]

帝者体太一。——《淮南子》

(10) 相承;继承 [succeed]

正体于上,又乃将所传重也。——《仪礼》

(11) 生长 [grow]

体物而不可遗。——《礼记》

(12) 包含;容纳 [contain]

君子体人,足以长人。——《易·乾》

(13) 通“履”。体验;实行 [experience;practise]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诗·卫风·氓》。《释文》云:韩诗作履。履,幸也。

能戴大圆者,体平大方。——《管子·心术下》

体恭敬而心忠信,术礼义而情爱人。——《荀子·修身》

笃志而体,君子也。

(14) 又如:体乾(履行天命)

(15) 另见   

常用词组

体表、体裁、体操、体侧、体察、体大思精、体罚、体肤、体格、体会、体积、体检、体力、体例、体谅、体量、体貌、体面、体内、体能、体念、体魄、体腔、体弱、体认、体势、体式、体态、体坛、体贴、体贴入微、体统、体外受精、体位、体味、体温、体温计、体无完肤、体悟、体惜、体系、体校、体现、体刑、体形、体性、体恤、体癣、体验、体液、体育、体育场、体育馆、体育运动、体质、体制、体重

  拼音  pàng pán pàn   
注音  ㄆㄤˋ ㄆㄢˊ ㄆㄢˋ   
简体部首  月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9画  
繁体部首  肉部  
五笔86  EUFH  五笔98  EUGH  仓颉  BFQ  郑码  QUB  四角  79250  结构  左右电码  5160  区位  3754  统一码  80D6  笔顺  ノフ一一丶ノ一一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胖的拼音:pàng(ㄆㄤˋ)  

⒈ 人体内含脂肪多:胖子。肥胖。

其他字义

胖的拼音:pán(ㄆㄢˊ)  

⒈ 安泰舒适:心宽体胖。

其他字义

胖的拼音:pàn(ㄆㄢˋ)  

⒈ 古代祭祀用的半体牲:“司马升羊右胖。”

统一码

胖字UNICODE编码U+80D6,10进制: 32982,UTF-32: 000080D6,UTF-8: E8 83 96。

胖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胖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䏒肨

汉英互译

corpulent、fat、plump、stout

相关字词

肥、瘦

造字法

形声:从月、半声

English

fat, obese; fatty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胖的拼音: pán  

〈词性:形〉

(1) 安泰舒适 [easy and comfortable]

心广体胖。——《礼记·大学》

(2) 另见 pàng  

基本词义

胖的拼音: pàng  

〈词性:名〉

(会意兼形声。从月(肉),从半,半亦声。半,分牛。本义:古代祭祀时用的半边牲肉) 同本义 [half cattle]

胖,半体肉也。——《说文》

膴胖。——《周礼·腊人》。注:“胖之言片也,析肉意也。大夫注:膴胖,皆谓夹脊肉。

司马升羊右胖。——《仪礼·少牢礼》

鹄鸮胖。——《礼记·内则》。注:“谓胁侧薄肉也。”

词性变化

胖的拼音: pàng  

〈词性:形〉

(1) 肥胖 [chubby;corpulent;fat;stout;plump]

心广体胖。——《礼记·大学》。注:“犹大也。”

(2) 又如:发胖(身体变胖);虚胖;胖壮(肥胖壮实);胖子年(方言。富裕的年节);胖肆(犹放肆)

(3) 浮肿;肿胀 [swelling]。如:胖胀(膨胀;胀大)

(4) 另见 pán  

常用词组

胖嘟嘟、胖墩墩、胖墩儿、胖鼓鼓、胖乎乎、胖头鱼、胖子

心宽体胖:成语接龙顺接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