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辛壬癸甲的意思

xīnrénguǐjiǎ

辛壬癸甲



拼音xīn rén guǐ jiǎ

注音ㄒ一ㄣ ㄖㄣˊ ㄍㄨㄟˇ ㄐ一ㄚˇ

解释用以指一心为公,置个人利益于不顾的精神。

出处典出《书 益稷》:“娶于涂山,辛壬癸甲。”孔传:“[夏禹]辛日娶妻,至于甲日,复往治水,不以幺害公。”

例子辛壬癸甲今何有?且向东门牵黄狗。清邹容《涂山》诗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辛壬癸甲是中性词。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xīn   注音  ㄒ一ㄣ   
部首  辛部  部外笔画  0画  总笔画  7画  
五笔  UYGH  仓颉  YTJ  郑码  SE  四角  00401  结构  单一电码  6580  区位  4833  统一码  8F9B  笔顺  丶一丶ノ一一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辛的拼音:xīn(ㄒ一ㄣ)  

⒈ 辣:辛辣。五辛。

⒉ 劳苦,艰难:辛苦。辛劳。

⒊ 悲伤:辛酸。

⒋ 天干的第八位,用于作顺序第八的代称:辛亥革命。

⒌ 姓。

统一码

辛字UNICODE编码U+8F9B,10进制: 36763,UTF-32: 00008F9B,UTF-8: E8 BE 9B。

辛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辛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laborious、pungent、suffering

造字法

象形:像古代刑刀

English

bitter; toilsome, laborious; 8th heavenly stem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辛的拼音: xīn  

〈词性:名〉

(1) (象形。据甲骨文,像古代刑刀。本义:大罪)

(2) 同本义 [crime]

辛,大罪也。——《说文》。段注:“辛痛泣出,罪人之象。凡辠(罪)、宰、辜、辭皆从辛者由此。”

辛所以煞伤之也。——《白虎通》

[隆科多] 凡四十一款,当斩,妻子入辛者库,财产入官。——《清史稿》

(3) 葱蒜等带刺激性的蔬菜 [pungent vegetable]

以辛养筋。——《周礼·疡医》

辛甘行些。——《楚辞·招魂》。注:“谓椒姜也。”

江南曰辣,中国曰辛。——《声类》

大蒜勿食,荤辛害目。——《养生要》李善注

五辛菜,乃元旦立春,以葱、蒜、韭、蓼、蒿、芥辛嫩之菜,杂和食之,取迎新之义。——《五辛菜》

(4) 天干第八位与地支相配,用以纪年、月、日 [the eigh of the ten Heavenly Stems]

其日庚辛。——《礼记·月令》。注:“辛之言新也,因以为日名焉。”

朔月辛卯。——《诗·小邪·十月之交》

太岁在辛曰重光。——《尔雅》

(5) 商帝号 [Xin]

子辛立,是谓 帝辛,天下谓之 纣。——《史记》

(6) 又如:辛甲(纣臣,屡谏纣王不听,去而至周,为太史);辛癸(商纣与夏桀)

(7) 姓

词性变化

辛的拼音: xīn  

〈词性:形〉

(1) 辣味 [hot(in taste,flavor,etc.);pungent]

大苦咸酸,辛甘行些。——《楚辞·招魂》

曲直作酸,从草作辛。——《书·洪范》

苦而微辛。——元、 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2) 又如:辛刻(辛辣峻刻);辛凉(辛辣清凉)

(3) 劳苦;艰苦 [hard;laborious;toil;hard work;arduous]

柔武以匡辛苦。——《周书》。注:“辛苦,穷也。”

萦苦辛。——《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东君用意不辞辛,料想春光先到处,吹绽梅英。——宋· 苏轼《浪淘沙·昨日出东城》

(4) 又如:辛心(苦心);辛艰(辛苦艰难);辛毒(辛苦)

(5) 痛苦,悲伤 [painful;sad]

仓卒骨肉情,能不怀苦辛?——曹植《赠白马王彪》

(6) 又如:身受酸辛;辛楚(辛酸苦楚);辛伤(悲伤);辛切(悲切)

(7) 酸痛 [aching]

胆移热于脑,则辛额鼻渊。——《素问》

常用词组

辛亥、辛亥革命、辛苦、辛辣、辛劳、辛弃疾、辛勤、辛巳、辛酸、辛未、辛夷

  拼音  rén   注音  ㄖㄣˊ   
部首  士部  部外笔画  1画  总笔画  4画  
五笔  TFD  仓颉  HG  郑码  MBVV  四角  20104  结构  单一电码  1103  区位  4041  统一码  58EC  笔顺  ノ一丨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壬的拼音:rén(ㄖㄣˊ)  

⒈ 天干的第九位,用作顺序第九的代称。

⒉ 〔壬人〕巧言谄媚的人。

⒊ 姓。

统一码

壬字UNICODE编码U+58EC,10进制: 22764,UTF-32: 000058EC,UTF-8: E5 A3 AC。

壬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壬字收录于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徵莛

造字法

会意一说象形字:像女子怀孕之形

English

9th heavenly stem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壬的拼音: rén  

〈词性:动〉

(象形兼指事。像一个人挑担子。本义:挑担) 同本义 [carry on a shoulder pole]

壬,儋何也。上下物也,中象人儋之。——《说文通训定声》。按,经传以任为之

是任是负。——《诗·大雅·生民》

词性变化

壬的拼音: rén  

〈词性:名〉

天干的第九位,用以纪旬 [the ninth of the Heavenly Stems]

夏四月壬戌,公及晋侯盟于 长樗。——《春秋》

壬的拼音: rén  

〈词性:形〉

(1) 巧辩。假借为“佞” [quibble]

何畏乎巧言令色孔壬。——《书·皋谟》

(2) 又如:壬人(壬佞,奸人)

(3) 盛大;庄严 [grandeur]

百礼既至,有壬有林。——《诗·小雅·宾之初筵》

常用词组

壬人

  拼音  guǐ   注音  ㄍㄨㄟˇ   
部首  癶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9画  
五笔  WGDU  仓颉  NOMK  郑码  XSAG  四角  12804  结构  上下电码  4097  区位  2579  统一码  7678  笔顺  フ丶ノノ丶一一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癸的拼音:guǐ(ㄍㄨㄟˇ)  

⒈ 〔癸水〕指月经。

⒉ 天干的第十位,用于作顺序第十的代称。

统一码

癸字UNICODE编码U+7678,10进制: 30328,UTF-32: 00007678,UTF-8: E7 99 B8。

癸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癸字收录于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10th heavenly stem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癸的拼音: guǐ  

〈词性:名〉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二戣( kuí  ),古代兵器。交叉之形,盖即“戣”之古文。①本义:古代兵器。戟属。②天干的第十位),用作顺序的第十 [the last of the Ten Heavenly Stems]

词性变化

癸的拼音: guǐ  

〈词性:动〉

估量 [estimate]

癸之言揆也,言万物可揆度,故曰癸。——《史记》

  拼音  jiǎ   注音  ㄐ一ㄚˇ   
部首  田部  部外笔画  0画  总笔画  5画  
五笔  LHNH  仓颉  WL  郑码  KIB  四角  60500  结构  单一电码  3946  区位  2855  统一码  7532  笔顺  丨フ一一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甲的拼音:jiǎ(ㄐ一ㄚˇ)  

⒈ 天干的第一位,用于作顺序第一的代称:甲子。花甲(六十岁的人)。

⒉ 居于首位的,超过所有其它的:甲等。

⒊ 古代科举考试成绩名次的分类:一甲(名为“进士及第”);二甲(名为“进士出身”);三甲(名为“同进士出身”)。

⒋ 古代军人打仗穿的护身衣服,用皮革或金属叶片制成:盔甲。甲兵。甲士。

⒌ 现代用金属做成有保护功能的装备:甲板。装甲车。

⒍ 某些动物身上有保护功能的硬壳:龟甲。

⒎ 手指或脚趾上的角质硬壳:指甲。

⒏ 旧时户口编制单位:保甲。甲长。

⒐ 植物果实的外壳:甲坼(外表裂开)。

⒑ 古同“胛”,肩胛。

统一码

甲字UNICODE编码U+7532,10进制: 30002,UTF-32: 00007532,UTF-8: E7 94 B2。

甲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甲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呷鉀

汉英互译

armour、first、nail、shell

造字法

指事

English

armor, shell; fingernails; 1st heavenly stem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甲的拼音: jiǎ  

〈词性:名〉

(1) (象形。小篆字形,像草木生芽后所戴的种皮裂开的形象。本义:种籽萌芽后所戴的种壳)

(2) 同本义 [skin]

甲,东方之孟阳气萌动。从木,戴孚甲之象。——《说文》

甲象草木戴种而出之形。——《六书故》

雷雨作而百果草木皆甲坼(chè  )。——《易·解》

(3) 又如:莩甲;甲坼(甲宅。外壳裂开。指草木种子裂开硬壳发出芽头)

(4) 古时战士的护身衣,用皮革或金属制成。也叫“铠” [armor]

献甲者执胄。——《礼记·曲礼》

殪以为大甲。——《国语·晋语》

齐国寡甲兵。——《战国策·齐策》

函人为甲。——《周礼·考工记》

擐甲执兵,固即死也。——《左传·成公二年》

卷甲而藏。——宋· 苏轼《教战守》

甲冰霜迸落。——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弃甲投戈。——《广东军务记》

(5) 武器 [weapons]

得甲库,取器械。——《资治通鉴》

(6) 披甲的人,即甲士 [soldier]

晋侯饮 赵盾酒,伏甲将攻之。——《左传·宣公二年》

精甲万人。——司马光《资治通鉴》

(7) 动物的坚硬的外壳 [shell]。如:龟甲;鳞甲

(8) 手指或脚趾上的角质硬壳 [nail]。如:指甲;趾甲

(9) 旧时户口编制单位 [A unit of civil administration]。如:保甲;甲首(元代每二十户为一甲,明代十户为一甲,一甲之长为甲长)

(10) 天干的第一位,用以纪年、月、日 [the first of Ten Celestial Stems]

乙卯乃雨,甲子又雨。——苏轼《喜雨亭记》

(11) 又如:六甲甲胆(中医认为人的脏腑分五行,同属的再以甲乙分。胆与肝同属木,胆称甲木,亦称甲胆)

(12) 六十甲子的省称 [sixty years]。如:年过花甲

(13) 代词。用来指称佚名的人或文学作品中虚构的人名 [substitute word for an indefinite person]。如:某甲与某乙

(14) 姓

词性变化

甲的拼音: jiǎ  

〈词性:动〉

(1) 居第一;冠于 [occupy first place]

治宅甲诸第。——《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2) 又如:桂林山水甲天下

(3) 把甲衣穿在身上 [put on armor]

晞一营大噪,尽甲。—— 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

(4) 又如:甲马(披甲的战马;画有神象或符咒的符箓);甲坊署(掌管甲胄等的官署);甲伍(披甲执兵的队伍);甲士(押甲的战士);甲第连云(形容达官显贵住宅高耸入云 的样子)

甲的拼音: jiǎ  

〈词性:形〉

第一的,上等的 [first]。如:甲第(上等的府第;指豪富之家)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