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息怒停瞋的意思

tíngchēn

息怒停瞋



拼音xī nù tíng chēn

注音ㄒ一 ㄋㄨˋ ㄊ一ㄥˊ ㄔㄣ

解释瞋:发怒时睁大眼睛。停止发怒和生气。多用作劝说,停息恼怒之辞。

出处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二折:“夫人休闪了手,且息怒停瞋,听红娘说。”

例子元·戴善夫《陶学士醉写风光好》第三折:“学士这玳筵间息怒停瞋,你则待点上灯关上门,那时节举杯丰韵。”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感情息怒停瞋是中性词。

近义停瞋息怒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注音  ㄒ一   
部首  心部  部外笔画  6画  总笔画  10画  
五笔  THNU  仓颉  HUP  郑码  NLWZ  四角  26330  结构  上下电码  1873  区位  4702  统一码  606F  笔顺  ノ丨フ一一一丶フ丶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息的拼音:xī(ㄒ一)  

⒈ 呼吸时进出的气:鼻息。喘息。叹息。窒息。瞬息万变。

⒉ 停止,歇:休息。歇息。息怒。息兵。息事宁人。息止。平息。偃旗息鼓。

⒊ 繁殖,滋生:休养生息。滋息。

⒋ 音信:消息。信息。

⒌ 儿女:子息。

⒍ 利钱:息率(  )。利息。月息。

统一码

息字UNICODE编码U+606F,10进制: 24687,UTF-32: 0000606F,UTF-8: E6 81 AF。

息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息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breath、cease、interest、news、rest

相关字词

造字法

会意兼形声

English

rest, put stop to, end, ceas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息的拼音:   

〈词性:动〉

(1) (会意兼形声。从心,从自,自亦声。自,鼻子。古人以为气是从心里通过鼻子呼吸的。本义:喘气;呼吸)

(2) 同本义 [breathe;pant]

息,喘也。——《说文》

亦孔之。——《诗·大雅·桑柔》。笺:“如仰疾风,不能息也。”

尚不敢惕息。——《汉书·扬雄传》。注:“出入气也。”

则心惕息。——《汉书·司马迁传》。注:“喘息也。”

武气绝,半日复息。——《汉书·苏武传》

随形势为沟墙,庶息响相闻,易于守御。——《明史·王复传》

(3) 又如:喘息(急促呼吸);息息(呼吸;气息出入);息窒(窒息,呼吸困难);息响(呼吸的声音);息贲(中医病名。指呼吸急促、气逆上奔的症候)

(4) 叹气 [sigh]

北山愚公长息。——《列子·汤问》

喟然大息。——《汉书》

闵王太息。——《战国策·齐策》。注:“长出气也。”

(5) 又如:叹息(叹气);息悒(叹息忧闷)

(6) 停止,停息 [stop]

息,安也。——《广雅》

息,休也。——《释言》

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礼记·檀弓》。注:“犹安也。”

而不得息。——《吕氏春秋·适威》。注:“安也。”

臣必致死礼以息楚。——《左传·昭公八年》

莫不敢遑息。——《诗·召南·殷其靁》

君子以自强不息。——《易·乾》

维子之故,使我不能息兮。——《诗·郑风·狡童》

昼夜不息。——《广东军务记》

请息交以绝游。——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无时而息。——[英]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兵革既未息,儿童尽东征。——杜甫《羌村三首》

(7) 又如:息口(停口);息手(停手);息糜(制止;停止);息言(停止言事);息甲(解除盔甲。停战)

(8) 休息 [rest]

民亦劳止,汔可小息。——《诗·大雅·民劳》

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9) 又如:息景(息影。退隐闲居);息劳(休息);息喘(喘息。比喻紧张活动中的短暂休息);作息(工作和休息);歇息(休息);息力(休息)

(10) 滋息;生长 [grow]

消息盈虚,终则有始。——《庄子·秋水》

(11) 又如:息马(畜养、蕃息马匹);息人,息民(使人民得到休养生息)

(12) 平息 [calm down]

望峰息心。——《艺文类聚·吴均·与朱元思书》

(13) 又如:息事(平息事端);息喘(平息喘气)

(14) 消除 [get rid of]

息子贡之志。——《韩非子·五蠹》

(15) 又如:息望(不再生妄想);息虑(消除担忧;消除杂念)

(16) 通“熄”。熄灭;消失 [go out]

彖曰:“革,水火相息”。——《易·革》

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庄子·消遥游》

(17) 又如:息了心(断了念头;死心);息灭(熄灭;绝灭);息机(熄灭机心)

词性变化

息的拼音:   

〈词性:名〉

(1) 气息,呼吸时出入的气 [breath]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庄子·逍遥游》

屏息观之。——明· 魏禧《大铁椎传》

半日复息。——《汉书·李广苏建传》

数息可达。——唐· 李朝威《柳毅传》

(2) 又如:一息尚存;鼻息

(3) 利息,利钱 [interest]

岁余不入,贷钱者多不能与其息,客奉将不给。——《史记·孟尝君传》

(4) 又如:息利(利息);息金(利钱,利息)

(5) 消息 [message]

至今已八九日,并无息耗,不免忧疑。——欧阳修《熙宁四年与大寺丞书》

(6) 又如:信息(音信;消息);息耗(消息,信息)

(7) 亲生子女 [one's own children]

汝息为我子,汝亲为我翁。——张籍《董公诗》

(8) 又如:息子(亲生儿子);息女(亲生女儿);息男(亲生儿子)

(9) 春秋时诸侯国名 [Xi state]。故址在今河南省息县北

(10) 姓

常用词组

息肩、息率、息怒、息票、息钱、息肉、息事宁人、息讼、息息相关、息息相通、息心、息影、息止

  拼音    注音  ㄋㄨˋ   
部首  心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9画  
五笔  VCNU  仓颉  VEP  郑码  ZMXW  四角  47334  结构  上下电码  1829  区位  3713  统一码  6012  笔顺  フノ一フ丶丶フ丶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怒的拼音:nù(ㄋㄨˋ)  

⒈ 生气,气愤:怒色。怒视。怒叱。怒骂。恼怒。息怒。

⒉ 气势盛:怒涛。怒火。心花怒放。

⒊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云南省:怒族。

⒋ 谴责:“若不可教而后怒之”。

统一码

怒字UNICODE编码U+6012,10进制: 24594,UTF-32: 00006012,UTF-8: E6 80 92。

怒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怒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anger、fury、rage

相关字词

造字法

形声:从心、奴声

English

anger, rage, passion; angry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怒的拼音:   

〈词性:动〉

(1) (形声。从心,奴声。本义:发怒,明显地表形于外的生气)

(2) 同本义 [anger;fury;rage]

怒,恚也。——《说文》

怨而不怒。——《国语·周语》

薄言往愬,逢彼之怒。——《诗·邶风·柏舟》

驴不胜怒。——唐· 柳宗元《三戒》

吏呼一何怒。——唐· 杜甫《石壕吏》

王怒。——晋· 干宝《搜神记》

(3) 又

瞋目大怒。

(4) 又如:怒烘烘(怒哄哄,怒叿叿,怒吽吽。怒气冲冲的样子);怒恶(嘖怒,发恨);怒心(愤怒之心);怒忿(气愤);怒恚(愤怒);怒猊(愤怒的狮子);怒恼(恼怒);怒愤(愤怒);怒噪(愤怒喧哗)

(5) 谴责 [blame]

若不可教,而后怒之。——《礼记·内则》

(6) 又如:怒怨(责备);怒言(谴责之言);怒谴(责怪)

(7) 奋起;奋发 [do all one can]

[鹏]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庄子·逍遥游》

(8) 又如:怒行(奋斗疾行);怒马(奋马);怒臂(奋臂)

(9) 激怒 [irritate]

自勇其断,则毋以其敌怒之。——《史记》

夫唯义可以怒士,士以义怒可与百战。——宋· 苏洵《权书上》

(10) 超过 [surpass]

刑罚不怒罪,爵赏不踰德。——《荀子·君子》

词性变化

怒的拼音:   

〈词性:形〉

(1) 气势很盛、不可遏止 [in profusion;burst]

秋高风怒号。——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如怒涛排壑。——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务 》序

(2)飘风怒吹。——[英]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3) 又如:怒水(湍急的水流);怒生(蓬勃生长);怒芒(刺射的光芒);怒华(花盛开);怒浪(汹涌的波浪);怒张(波涛汹涌的样子);怒涌(猛烈翻腾);怒发(勃发);怒涨(水势急剧上涨);怒目切齿

(4) 声响巨大 [roaring]。如:怒号;怒涛

怒的拼音:   

〈词性:名〉

(1) 通“孥”。妻子儿女[wife and children]

黄帝、 尧、 舜诛而不怒。——《商君书·更法》

(2) 通“帑”。彗星尾[tail]

蚩尤之旗,类彗而后曲,…其怒,青黑色。——《汉书·天文志》

常用词组

怒不可遏、怒潮、怒叱、怒斥、怒冲冲、怒发冲冠、怒放、怒号、怒喝、怒吼、怒火、怒江、怒骂、怒目、怒目切齿、怒气、怒气冲冲、怒气冲天、怒容、怒容满面、怒色、怒视、怒涛、怒形于色

  拼音  tíng   注音  ㄊ一ㄥˊ   
简体部首  亻部  部外笔画  9画  总笔画  11画  
繁体部首  人部  
五笔  WYPS  仓颉  OYRN  郑码  NSWA  四角  20221  结构  左右电码  0255  区位  4503  统一码  505C  笔顺  ノ丨丶一丨フ一丶フ一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停的拼音:tíng(ㄊ一ㄥˊ)  

⒈ 止住,中止不动:停止。停产。停学。停职。停顿。停刊。停战。停业。停滞。

⒉ 总数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十停儿有九停儿是好的。

⒊ 暂时不继续前进:停留。停泊。

⒋ 妥当:停妥。停当。

统一码

停字UNICODE编码U+505C,10进制: 20572,UTF-32: 0000505C,UTF-8: E5 81 9C。

停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停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be parked、cease、halt、pause、stay、stop

相关字词

下、开

造字法

形声:从亻、亭声

English

stop, suspend, delay; suitabl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停的拼音: tíng  

〈词性:动〉

(1) (形声。从人,亭声。本义:停止,止息)

(2) 同本义 [stop;cease;halt]

停,定也,定于所在也。——《释名·释言语》

潢汙行潦之水。——《左传·隐公三年》。注:“潢汙,停水。”

停杯投箸不能食。——唐· 李白《行路难》

琵琶声停欲语迟。——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余亦停弗上。——《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时方冬停遣。——清· 方苞《狱中杂记》

(3) 又如:停床(指亡故);停市(停止交易);停刑(停止执行刑罚);停步(停止前进)

(4) 停留,暂时居住 [stay]

停数日。——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停于大室之隅。——唐· 李朝威《柳毅传》

(5) 又如:停留长智(耽搁久了,自会想出主意来);停伫(停留伫立);停逗(停留);停眠(停留住宿);停待(等待;停留);停缓(停留缓行);停蓄(停留蓄积);停积(停留蓄积)

(6) 停放;停泊 [be parked;berth]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

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崔颢《长干行》

(7) 又如:停丧挂孝(停棺在家等待吊丧,悬挂孝幛,戴孝尽礼);停柩(停灵。停放灵柩或在埋葬前暂时停放)

(8) 蓄积 [stagnate]。

(9) 如:停蓄(停积);停食(积食);停浸(聚积);停涵(停蓄沉浸);停塌(屯积);停潦(积水)

(10) 抚育 [nourish]。

(11) 如:停育;停毒(化育;养育)

(12) 耸立 [tower]。

(13) 如:停停(耸立貌;高貌)

(14) 停滞 [stagnant]。

(15) 如:停阴(集结不散的阴云);停云(停止不动的云);停云落月(在信中表示对友人的思慕)

词性变化

停的拼音: tíng  

〈词性:名〉

(1) 成数,总数分成几份,其中一份叫一停 [portion;part(of a total)]。

(2) 如:十停人中有八停人去了

(3) 通“亭”。行人停留宿食的处所 [inn]。

(4) 如:停传(宿站);停落(驿亭村落);停居(租寓之所)

停的拼音: tíng  

〈词性:形〉

(1) 停当。妥贴;妥当 [appropriate;proper]。

(2) 如:停妥(停当妥贴);停稳(妥贴);停腾(停当);停脱(停当);停停当当(妥妥贴贴);停停脱脱(稳稳当当)

(3) 平均的 [equally;average]。

(4) 又如:停分(均分,各据一半);停匀(匀称);停直(匀而直)

(5) 正值 [just]

自非停午夜分,不见曦月。——《水经注·江水》

持钵安行,出彼祗树,不逾停午,以福众生。——梁· 沈约《千僧愿会文》

(6) 又如:停午(正午)

常用词组

停摆、停办、停闭、停表、停泊、停产、停车、停车场、停当、停兑、停顿、停放、停付、停工、停航、停火、停机、停机坪、停刊、停靠、停课、停灵、停留、停尸、停手、停息、停闲、停歇、停薪、停学、停业、停战、停职、停止、停滞

  拼音  chēn   注音  ㄔㄣ   
部首  目部  部外笔画  10画  总笔画  15画  
五笔  HFHW  仓颉  BUJBC  郑码  LELO  四角  64081  结构  左右电码  4217  统一码  778B  笔顺  丨フ一一一一丨丨フ一一一一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瞋的拼音:chēn(ㄔㄣ)  

⒈ 睁大眼睛瞪人:瞋目叱之。

⒉ 同“嗔”。

统一码

瞋字UNICODE编码U+778B,10进制: 30603,UTF-32: 0000778B,UTF-8: E7 9E 8B。

瞋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异体字

䀖眒䀼

造字法

形声:从目、真声

English

glare with anger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瞋的拼音: chēn  

〈词性:动〉

(1) (形声。从目,真声。本义:睁大眼睛)

(2) 同本义 [stare angrily]

瞋,张目也。——《说文》

羽瞋目叱之。——《汉书·项籍传》

画出瞋目而不见丘山。——《庄子·秋水》

按剑瞋目。——《庄子·盗跖》

(3) 又如:瞋眸(瞪大眼珠)

(4) 怒;生气 [peeve]

瞋,怒也。——《广韵》

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瞋。——杜甫《丽人行》

(5) 又如:瞋怪(责怪);瞋目大叱(怒目喝斥)

常用词组

瞋目

息怒停瞋:成语接龙顺接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