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熊罴入梦的意思

xióngmèng

熊罴入梦



拼音xióng pí rù mèng

注音ㄒㄩㄥˊ ㄆ一ˊ ㄖㄨˋ ㄇㄥˋ

解释旧时用于祝人生子。

出处《诗经·小雅·斯干》:“维熊维罴,男子之祥。”

例子已见熊罴入梦,行看老蚌生珠。(明 赵弼《蓬莱先生传》)

用法作宾语;用于祝贺人生子。

感情熊罴入梦是中性词。

繁体熊羆入夢

近义熊罴叶梦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xióng   注音  ㄒㄩㄥˊ   
简体部首  灬部  部外笔画  10画  总笔画  14画  
繁体部首  火部  
五笔  CEXO  仓颉  IPF  郑码  ZSRU  四角  22331  结构  上下电码  3574  区位  4860  统一码  718A  笔顺  フ丶丨フ一一ノフノフ丶丶丶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熊的拼音:xióng(ㄒㄩㄥˊ)  

⒈ 哺乳动物,体大,尾短,四肢短而粗,脚掌大,能直立行走,也能攀树,种类很多,有“棕熊”、“白熊”、“黑熊”等:狗熊(即“黑熊”)。熊掌。熊白(熊背上的脂肪,白色,珍贵食品)。熊胆(熊的胆,可入药)。熊包(喻无能的人,废物)。

⒉ 方言,指斥责:挨了一顿熊。

⒊ 姓。

统一码

熊字UNICODE编码U+718A,10进制: 29066,UTF-32: 0000718A,UTF-8: E7 86 8A。

熊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熊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熋能

汉英互译

bear

造字法

形声:从灬、能声

English

a bear; brilliant; bright; surnam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熊的拼音: xióng  

〈词性:名〉

(1) (形声。从能,炎省声。能,“熊”。本义:动物名)

(2) 属于食肉目熊科(Ursidae)的一种大型笨重的哺乳动物 [bear]

熊兽似豕,山居各蛰。——《说文》

熊虎丑,其子狗。又罴如熊,黄白文。——《尔雅》

黄能入于寝门。——《国语·晋语》。字误能,按,罴即熊类之大而猛者,能拔树木,今俗谓之人熊。

(3) 有长而粗的毛,退化的尾,脚掌大,既食肉,也食果实和昆虫,虽然通常笨拙迟钝,也能在短距离内迅速行动,尤其是在崎岖或陡峭的地形上。又指使人感到像熊一样的人;特指在粗暴无礼、笨拙粗野、呆滞强壮方面。如:熊罴(熊和罴。指猛兽;常比喻勇猛之士);熊罴之兆(指生儿子的兆头);熊足(熊蹯、熊掌。熊的脚掌。一种珍贵的食品);熊席(熊皮坐席)

(4) 古代以熊皮为饰的箭靶 [target decorated with bear-fur]

有熊侯。——《仪礼·乡射礼》

(5) 又如:熊侯(饰以熊皮的箭靶)

(6) 古州名 [Xiong prefecture]

熊、 谷二州在度内,不取,敦邻好也。——《新唐书》

(7) 姓

词性变化

熊的拼音: xióng  

〈词性:形〉

(1) 通“雄”。雄性 [male]

及赞戎律,熊武斯裁。——《北史·羊祉传》

(2) 软弱,无能 [weak;incompetent;incapable]。如:熊包;人熊被人欺,马熊被人骑

熊的拼音: xióng  

〈词性:动〉

斥骂 [rebuke]。如:我把他狠狠地熊了一顿

常用词组

熊包、熊猫、熊腰虎背、熊掌

  拼音    注音  ㄆ一ˊ   繁体    
部首  罒部  部外笔画  9画  总笔画  14画  
五笔  LFCO  仓颉  WLGIF  郑码  LKZU  四角  60333  结构  上中下电码  5013  区位  7828  统一码  7F74  笔顺  丨フ丨丨一一丨一フ丶丶丶丶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罴(羆)的拼音:pí(ㄆ一ˊ)  

⒈ 熊的一种,即棕熊,又叫马熊,毛棕褐色,能爬树,会游泳。

统一码

罴字UNICODE编码U+7F74,10进制: 32628,UTF-32: 00007F74,UTF-8: E7 BD B4。

罴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罴字收录于 现通表 。

异体字

造字法

形声:从灬、罢(pí)声

English

brown bear, ursus arctos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罴的拼音:

  

〈词性:名〉

(1) 棕熊 [brown bear],熊的一种,也叫马熊或人熊,毛棕褐色,能爬树游水。胆入药

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毛泽东《七律·冬云》

赤豹黄罴。——《诗·大雅·韩奕》

(2) 又如:罴九(古代传说中的兽名);罴褥(罴皮褥子);罴貅(犹貔貅。古代传说中的猛兽);罴虎(喻勇士)

  拼音    注音  ㄖㄨˋ   
部首  入部  部外笔画  0画  总笔画  2画  
五笔  TYI  仓颉  OH  郑码  ODA  四角  80000  结构  单一电码  0354  区位  4075  统一码  5165  笔顺  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入的拼音:rù(ㄖㄨˋ)  

⒈ 进,由外到内:进入。入梦。

⒉ 适合,恰好合适:入选。入耳。

统一码

入字UNICODE编码U+5165,10进制: 20837,UTF-32: 00005165,UTF-8: E5 85 A5。

入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入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汉英互译

agree with、enter、income、join

相关字词

进、出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enter, come in(to), join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入的拼音:   

〈词性:动〉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个尖头器具,尖头器具容易进入。本义:进来,进去)

(2) 同本义 [enter;come into]

入,内也。——《说文》

他人入室。——《诗·唐风·山有枢》

就不欲入。——《庄子·人间世》

有蛇自泉宫出,入于国。——《左传·文公十六年》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史记·项羽本纪》

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 三国魏· 邯郸淳《笑林》

(3) 又如:入门问讳(到别人家里,先需了解人家先祖名讳,以便谈话);入对(进宫回答皇帝的问题);入览(看到);入迁(从外地迁到京城做官);入学(童生考取秀才);入山;入口;入帘(科举时期,考官进场阅卷)

(4) 参加, 加入 [join;be a dmitted to;become a member of]

室人入又。——《诗·小雅·宾之初筵》

自四卿入军机,然后皇上与康先生之意始能少通。—— 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5) 又如:入舍布袋(上门女婿);入舍女婿(入舍);入释(参加佛教;进入佛门);入舍(做上门女婿);入脚(进身;指搭上关系);入队;入伙;入金马、登玉堂(考进翰林院。金马、玉堂指汉代的金马门和玉堂殿);入局(加入赌局);入团

(6) 交、交纳 [pay]

入其社稷之臣于秦。——《战国策·秦策》

岁恶不入,请卖爵子。——汉· 贾谊《论积贮疏》

(7) 又如:入粟(交纳一定数目的钱捐取功名)

(8) 接纳;采纳 [accept]

凡嫁子娶妻,入币纯帛,无过五两。——《周礼·地官·媒氏》

其臣箴谏以不入。——《国语·吴语》

野人莫敢入王。——《史记·楚世家》

商君亡 秦归 魏, 魏怒不入。——《史记·魏世家》

时上颇厌兵,入其言。——罗大经《鹤林玉露》

(9) 与…相适应 [conform to]

曲直之不相入。——《淮南子·主术》。注:“中也。”

(10) 又如:入式(合乎程式);入道;入彀

(11) 入朝,指属国、外国使臣或地方官员谒见天子 [go to court]

强国请服,弱国入朝。——汉· 贾谊《过秦论上》

项伯即入见 沛公。——《史记·项羽本纪》

(12) 又如:入阁拜相(进入内阁,成为宰相);入王(入朝晋见天子);入侍(入朝侍奉);入见(入宫进见);入宦(入官为仆隶);入相(入朝为宰相);入宿(入宫值宿);入贺(入朝庆贺)

(13) 到达 [attain]

寒雨连江夜入吴。—— 唐·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14) 又如:入月(妇女孕期足月);入玄(达到玄妙的境界);入来(到来;进来);入脚(到临,开始);入圣(达到圣人的境界)

(15) 侵入 [invade]

获大城焉曰入之。——《左传·文公十五年》

英法联军自海入侵。—— 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16) 又如:入犯;入抄(侵入抄掠)

(17) 占据 [一个地方或位置] [take in]

乃入据陈(地名)。——《史记·陈涉世家》

(18) 又如:入席;入列;入主(外族进入中原作统治者);入官(从政,做官)

词性变化

入的拼音:   

〈词性:名〉

(1) 收入,进项 [income]

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2) 又如:岁入;入不敷出

(3) 古汉语声调之一——见“入声” [entering tone]

常用词组

入不敷出、入场、入超、入党、入道、入调、入定、入冬、入耳、入犯、入伏、入港、入格、入彀、入骨、入股、入官、入国问禁、入黑、入户、入画、入会、入伙、入籍、入教、入境、入境问俗、入静、入口、入口、入口处、入寇、入库、入理、入殓、入列、入流、入马、入寐、入门、入梦、入迷、入眠、入灭、入魔、入木三分、入暮、入内、入侵、入情入理、入射、入神、入声、入胜、入时、入世、入室、入室操戈、入手、入睡、入土、入团、入托、入微、入闱、入味、入伍、入吾彀中、入席、入乡随俗、入邪、入绪、入选、入学、入学考试、入眼、入药、入夜、入瘾、入狱、入院、入账、入主出奴、入赘、入坐,入座

  拼音  mèng   注音  ㄇㄥˋ   繁体    
部首  木部  部外笔画  7画  总笔画  11画  
五笔  SSQU  仓颉  DDNI  郑码  FFRS  四角  44207  结构  上下电码  1125  区位  3546  统一码  68A6  笔顺  一丨ノ丶一丨ノ丶ノフ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梦(夢)的拼音:mèng(ㄇㄥˋ)  

⒈ 睡眠时身体内外各种刺激或残留在大脑里的外界刺激引起的景象活动:做梦。梦幻。梦乡。梦魇。梦呓(梦话)。梦想。梦寐以求。同床异梦。

统一码

梦字UNICODE编码U+68A6,10进制: 26790,UTF-32: 000068A6,UTF-8: E6 A2 A6。

梦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梦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夢夣㝱

汉英互译

dream

造字法

会意:从夕、从林

English

dream; visionary; wishful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梦的拼音:

mèng  

〈词性:名〉

(1) (会意。小篆字形,由“宀”(房子)、“爿”(床)、“夢”(不明也)三字合成。意为夜间在床上睡觉,眼前模糊看不清,即作梦。“夢”由“苜”(   ,眼看不清)、“宀”(人的变形)、“夕”(晚间)三字会意。本义:睡眠中的幻象)

(2) 同本义 [dream]

妇梦中咳嗽。——《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铁马冰河入梦来。——宋·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人作》

形诸梦。——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梦中得我。——清· 林觉民《与妻书》

(3) 又如:梦迷(梦后刚醒,尚未完全摆脱梦境);梦梦铳铳(形容睡得迷迷糊糊);梦梦查查(迷迷糊糊);梦思(梦中的思念);梦中梦(喻幻境。极言虚幻);梦中(睡梦之中);梦语(睡梦中说的话);梦啼妆泪红阑干(梦中啼哭,擦了脂粉的脸上流满了一道道红色的(泪痕)。妆,这里指脸上的脂粉。阑干,纵横错乱的样子)

(4) 湖泽 [lake]。如:梦泽(即云梦泽);梦溪(地名。在今江苏省丹阳县,宋沈括故宅所在地。《梦溪笔谈》的省称)

词性变化

梦的拼音:

mèng  

〈词性:动〉

(1) 做梦 [dream;have a dream]

王梦见一儿。——晋· 干宝《搜神记》

卧则梦闻。——汉· 王充《论衡·订鬼篇》

我欲因之梦吴越。——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夜深忽梦少年事。——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2) 又如:梦枕(传说中会使人做梦的枕头);梦花(梦见花朵。指 汉· 马融梦食花,文思大进事)

(3) 比喻幻想 [illusion;dream]。如:梦乡;梦影(犹幻影);梦想

常用词组

梦话、梦幻、梦幻泡影、梦见、梦景、梦境、梦寐、梦寐以求、梦魔、梦溪笔谈、梦乡、梦想、梦行症、梦魇、梦遗、梦呓、梦游、梦游症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