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xì pí nèn ròu
注音ㄒ一ˋ ㄆ一ˊ ㄋㄣˋ ㄖㄡˋ
解释指皮肤细嫩。借指没经过锻炼,不能担当大任。
出处清·无名氏《刘公案》第35回:“他虽然心毒意狠,到底是细皮嫩肉,如何禁受?”
例子余华《活着》:“家珍是城里小姐出生,细皮嫩肉的,看着她干粗活,我自然心疼。”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口语等。
感情细皮嫩肉是中性词。
繁体細皮嫩肉
近义细皮白肉
英语delicate skin and soft flesh
动物生肖牛,虎,蛇
细(細)的拼音:xì(ㄒ一ˋ)
⒈ 颗粒小的,与“粗”相对:细沙。细面。细屑。
⒉ 长条东西直径小的:细线。细丝。细眉。细水长流。
⒊ 精致的:细瓷。细布。细工。细活儿。
⒋ 声音小:嗓音细。
⒌ 周密详尽:仔细。精细。细致。细密。细目(详细的项目或目录)。细腻。胆大心细。
⒍ 微小的:细小。细微。细节。事无巨细。
⒎ 俭省:他过日子很细。
细字UNICODE编码U+7EC6,10进制: 32454,UTF-32: 00007EC6,UTF-8: E7 BB 86。
细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细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細
thin、slender、fine、careful、minute
粗
形声:左形右声
fine, tiny; slender, thin
详细解释◎ 细的拼音:
細 xì
〈词性:形〉
(1) (形声。从系( mì ),囟( xìn )声。系,细丝。本义:细小)
(2) 同本义。和“大”相对 [little;small]
细,微也。——《说文》。按,细者,细之微也。
细,小也。——《广雅》
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礼记·檀弓》
细钧有钟无镈。——《国语·周语》
此吾所谓君子明细而不明大也。——《墨子·天志中》
不积细流。——《荀子·劝学》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吴均《与朱元思书》
斜风细雨。——唐· 张志和《渔歌子》
不知其细。——清· 刘开《问说》
(3) 又如:细崽(细作;西崽);细人(细作;姬妾);细探人(多指军队中的探子);细士(小人)
(4) 纤细。和“粗”相对 [fine;slender]
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要。——《墨子·兼爱中》
细笔钩勒。——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细若蚊足。——明· 魏学洢《核舟记》
(5) 又如:细腰(细要。纤细的腰身);细娘家(指容貌美好的少女);细袅袅(细而柔软的样子);细毛(纤细的毛)
(6) 精致,细密 [meticulous;delicate;exquisite;fine;close]
还是那年我和你拌嘴的那日起,叫上来做细活的。——《红楼梦》
(7) 又如:细欺雀舌(指上乘的茶叶);细针密线(喻周密,周到);细攒(密密聚集;精细镶嵌);细果(精美点心)
(8) 琐碎 [minute;trifling]。如:细政(繁复的征税);细务(琐碎而无关紧要的小事)
(9) 仔细,详细 [careful;detailed]
细瞻景状。——《聊斋志异·促织》
细疏其能
大妈原是谢家的使唤丫头,至于怎么嫁给大伯的,却不知细情。—— 魏巍《东方》
(10) 又如:细罄(详细地说尽);细事(详情;底细)
(11) 细音,尖细的声音 [sharp;shrill]。如:细音(声韵学名词。凡是有[i]、[y]介音或主要元音为[i],[y]的韵母,称为“细音”)
(12) 地位低微 [humble]
遂欲满求,不顾细民,非存之道。——《晏子春秋》
(13) 又如:细夫(小民);细民(平民);细婢(小婢)
(14) 年幼 [young]。如:细人(青年侍女);细娃(方言。小孩);细佬(方言。小孩);细儿(幼子)
(15) 柔嫩 [tender;delicate]。如:细皮嫩肉(形容人长得娇嫩);细柳(初生的嫩柳条)
(16) 细微,轻微 [fine;tiny;trivial]
润物细无声。——唐· 杜甫《春夜喜雨》
◎ 细的拼音:
細 xì
〈词性:名〉
(1) 微小的丝 [fine silk]。如:细丝(带有丝纹的白银)
(2) 旧称行为不高尚或地位低下的人 [the insignificants]
臣主未宁于上,黔细未辑于下。——郭璞《省刑疏》
(3) 指轻微的罪过 [small crime]
狃于奸宄,败常乱俗,三细不宥。——《书·君陈》
(4) 又如:细行(小过;微服出行)
细胞、细别、细布、细部、细菜、细长、细大不捐、细大不逾、细带、细读、细度、细发、细纺、细高跟、细高挑儿、细工、细故、细活、细节、细谨、细君、细菌、细看、细缆、细类、细利、细砾、细粒、细粮、细料、细脉、细毛、细眯眯、细密、细棉布、细面条、细民、细木工、细目、细嫩、细腻、细瞧、细巧、细情、细人、细柔、细软、细弱、细纱、细砂、细砂糖、细事、细瘦、细水长流、细说、细碎、细琐、细谈、细条、细挑、细听、细微、细微末节、细味、细隙、细小、细屑、细心、细伢子、细叶、细匀、细则、细账、细肢、细作
皮的拼音:pí(ㄆ一ˊ)
⒈ 动植物体表的一层组织:皮毛。
⒉ 兽皮或皮毛的制成品:裘皮。
⒊ 包在外面的一层东西:封皮。书皮。
⒋ 表面:地皮。
⒌ 薄片状的东西:豆腐皮。
⒍ 韧性大,不松脆:花生放皮了。
⒎ 不老实,淘气:顽皮。
⒏ 指橡胶:胶皮。皮球。
⒐ 姓。
皮字UNICODE编码U+76AE,10进制: 30382,UTF-32: 000076AE,UTF-8: E7 9A AE。
皮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皮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hull、husk、peel、skin、tegument
会意
skin, hide, fur, feather; outer
详细解释◎ 皮的拼音: pí
〈词性:动〉
(1) (会意。金文字形上面是个口,表示兽的头;一竖表示身体;右边半圆表示已被揭起的皮;右下表手。“皮”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用手剥兽皮)
(2) 同本义 [peel]
皮,剥取兽革者谓之皮。——《说文》
皮,剥也。——《广雅》
皮面抉眼。——《战国策·韩策》
皮瓠以为蓄。——《释名》
(3) 又如:皮面
(4) 酥脆的东西变韧 [become soft and soggy]。如:花生放皮了;饼皮了
◎ 皮的拼音: pí
〈词性:名〉
(1) 兽皮 [hide]。带毛叫皮,去毛叫革。引申指人的皮肤或动植物表面的一层组织 [skin]
孤执皮帛。——《周礼·大宗伯》。注:“虎豹皮。”
俪皮。——《仪礼·士昏礼》。注:“鹿皮。”
事之以皮币。——《孟子》
禽兽之皮足衣也。——《韩非子·五蠹》
(2) 又如:皮条(用皮子做成的绳、带);皮鼓(军用小鼓);皮松肉紧(喻指淡漠;宽泛);皮甲(用兽皮制的软甲);皮船(古时用牛皮蒙罩船身以御矢石的战船);皮胶(用动物皮熬成的粘性物质);皮舰(古代用牛皮蒙罩船身以防御矢石的战舰)
(3) 皮毛;皮革 [fur coat;leather]
岛夷皮服。——《书·禹贡》
(4) 又如:皮排(古代以皮革制作的鼓风器具);皮笠(古代革制的笠形帽);皮袋(皮制的袋);皮裘(毛皮的衣服);皮褂(用毛皮做的上衣);皮裳(用毛皮做的衣裳);皮褥(毛皮做的垫褥);皮箧(皮箱);皮侯(古代以兽皮为饰的箭靶)
(5) 包或围在物体外面的一层东西 [cover]
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6) 又如:书皮;饺子皮;馄饨皮。也叫“皮子”
(7) 指某些薄片状的东西 [sheet;film]。如:铜皮;铅皮;豆腐皮
◎ 皮的拼音: pí
〈词性:形〉
(1) 引申为表面的,肤浅的 [surface;superficial]。如:皮肤之见(肤浅的见解);皮相(外貌);皮面(表面);皮里春秋(表面不做文章,心里有所褒贬);皮壳(包裹在外面的坚硬外皮)
(2) 顽皮;调皮 [naughty]。如:这孩子真皮!;皮着脸(厚着脸皮);皮缠(纠缠);皮赖歪派(蛮不讲理);皮科儿(逗乐打趣的言语)
(3) 由于受申斥或责罚次数过多而感觉“无所谓”的 [case-hardened]。如:他老挨批,都皮了
(4) 用轧棉机把棉子和杂质分离了的 [ginned]。如:皮棉
皮袄、皮板、皮板儿、皮包、皮包公司、皮包骨,皮包骨头、皮鞭、皮尺、皮带、皮袋、皮蛋、皮筏、皮肤、皮肤病、皮革、皮猴儿、皮花、皮黄、皮婚、皮货、皮夹、皮夹子、皮匠、皮筋儿、皮开肉绽、皮里阳秋、皮脸、皮脸儿、皮毛、皮棉、皮面、皮囊、皮袍,皮袍儿、皮球、皮肉、皮肉之苦、皮褥子、皮软、皮绳、皮条、皮桶子、皮下、皮下注射、皮相、皮硝、皮笑肉不笑、皮鞋、皮鞋油、皮屑、皮癣、皮靴、皮牙孜、皮炎、皮衣、皮影戏、皮张、皮掌、皮疹、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皮脂、皮纸、皮质、皮重、皮子
嫩的拼音:nèn(ㄋㄣˋ)
⒈ 初生而柔弱:娇嫩。嫩芽。
⒉ (颜色)淡;浅:嫩绿。嫩黄。
⒊ 幼稚;不老练:稚嫩。嫩手。
⒋ 轻;微:“嫩寒清晓。”
嫩字UNICODE编码U+5AE9,10进制: 23273,UTF-32: 00005AE9,UTF-8: E5 AB A9。
嫩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嫩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媆嫰㜛
delicate、light、tender、unskilled
老
形声:从女、敕声
soft, tender, delicate; young
详细解释◎ 嫩的拼音:
嫰 nèn
〈词性:形〉
(1) (形声。从女,敕声。本义:物初生时的柔弱娇嫩状)
(2) 同本义 [tender]
萝短未中揽,葛嫩不任牵。——萧衍《游钟山大爱敬寺》
(3) 又如:嫩萼;嫩蕊(含苞欲放的花);嫩箭(兰花新抽的花茎);嫩叶
(4) 指某些食物烹调时间短、容易咀嚼 [underdone;tender]。如:嫩汤(刚沸微冒气泡的水);肉片炒得很嫩;嫩牛排
(5) 柔弱,娇气 [delicate]。如:嫩艳(娇艳);小孩子肉皮儿嫩
(6) 指事物尚处在开始或轻微的状态 [first]
桂花养魄嫩寒生。——柳贯《中秋待月不见》
春禽处处讲新声,烟草欣欣贺嫩晴。——杨万里《春暖郡圃散策》
(7) 又如:嫩晴;嫩水(春水);嫩凉(微凉;初凉);嫩风(微风);嫩约(不坚牢的信约);嫩日(不强烈的阳光)
(8) 又指颜色新鲜浅淡[light]。如:嫩碧(浅绿;新绿);嫩鹅黄(像小鹅绒毛的浅黄色;鹅黄酒)
(9) 年幼 [young]。如:不老也非嫩;嫩妇女子(年轻妇女)
(10) 不老练;缺乏实际经验 [inexperienced]
[梁忠信]工画山水,体近 高克明而笔墨差嫩。—— 郭若虚《图画见闻志》
(11) 又如:资格嫩;干这种事情他还是一个嫩手
嫩草、嫩江、嫩绿、嫩生生、嫩鲜鲜、嫩枝
肉的拼音:ròu(ㄖㄡˋ)
⒈ 人或动物体内红色、柔软的组织:肉体。肉类。肉食。肌肉。肉票(被盗匪掳去的人,盗匪借以向他的家属勒索钱财)。肉身(佛教指肉体)。
⒉ 果实中可以吃的部分:桂圆肉。冬瓜肉厚。
⒊ 果实不脆,不酥:肉瓤西瓜。
⒋ 行动迟缓,性子慢:做事真肉。
⒌ 古代称圆形物中有孔的边。
⒍ 极亲密疼爱之称,多用呼子女。
肉字UNICODE编码U+8089,10进制: 32905,UTF-32: 00008089,UTF-8: E8 82 89。
肉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肉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宍月
flesh、meat
象形
flesh; meat; KangXi radical 130
详细解释◎ 肉的拼音: ròu
〈词性:名〉
(1) (象形。甲骨文 字形,小篆,象动物肉形。“肉”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动物的肌肉)
(2) 指供食用的动物肉 [meat;flesh]
肉,胾肉。——《说文》。段注:“胾,大脔也,谓鸟兽之肉。…人曰肌,鸟兽曰肉。”
公赐之食,食舍肉。——《左传·隐公元年》
七十者可食肉矣。——《孟子·梁惠王上》
不归肉。——《礼记·曾子问》
辨体名肉物。——《周礼·内饷》
(3) 又如:吃肉;蟹肉;家禽的黑肉;肉醢(肉酱);肉山脯林(积肉如山,列脯如林);肉林(食用之肉极多,悬挂于林,形容穷奢极欲);肉腥(鱼肉等类荤腥食物);肉糜(肉粥);肉羹(用肉作成的浓汤)
(4) 指人体的皮肤、肌肉和脂肪层 [skin; muscle and fat]
治古无肉刑。——《荀子·正论》
其亲戚死,朽其肉而弃之,然后埋其骨。——《墨子·节葬》
人主之子也,骨肉之亲也。——《战国策·赵策》
朽肉烂肉。——《韩非子·忠孝》
肉袒负荆。——《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5) 又如:肉里钱(喻辛勤劳动得来的钱);肉骨肉髓(〈词性:方〉∶刺骨钻肉);肉分肠断(骨肉分离);肉面对肉面(脸对脸);肉山(戏称人躯体肥大);肉肌(肌肉);肉痛(剜肉般疼痛);肉赘(即疣。一种皮肤病)
(6) 蔬果除去皮核外的可食部分 [pulp;flesh (of fruit)]
取笋肉五六寸者。——《齐民要术·种竹》
(7) 又如:肉果(又称多汁果,果实的一类。果实成熟时,果皮肥厚而多汁);肉杏(杏之一种)
(8) 指从口中发出的歌声,对乐器之声而言 [voice]
廉肉节奏。——《礼记·乐记》
(9) 又如:肉竹(泛指音乐。肉,声乐;竹,管乐);肉声(没有乐器伴奏的清唱)
(10) 中间有孔的环状物的体部 [perforated disk]
肉倍好谓之璧。——《尔雅·释器》。注:“边也。”
肉好皆有周郭。——《汉书·食货志》。注:“体为肉,孔为好。”
(11) 又如:肉好(中央有孔的圆形物体。孔称为好,孔周围的实体称为肉);肉头厚(方言。谓广有钱财)
(12) 指泥土 [earth;mud]。如:肉山(平凡多土的山)
(13) 外层;外表 [exterior]
久旱时,田肉深,独得不旱。——宋· 陆九渊《语录》
◎ 肉的拼音: ròu
〈词性:形〉
(1) 凡俗 [vulgar]。如:肉人(血肉凡俗之人)
(2) 比喻浅薄鄙陋 [superficial;meagre]。如:肉眼愚眉(浅薄愚劣的俗人)
(3) 〈词性:方〉∶形容柔软 [soft]。如:肉瓤儿的西瓜
(4) 慢动 [slow moving]。如:肉得慌;肉脾气;做事真肉
(5) 表示痛爱的称呼。多用于对孩子 [my dear]。如:肉肉(表示疼爱的昵称)
◎ 肉的拼音: ròu
〈词性:动〉
(1) 吃肉 [eat meat]
始见中原气象,泰然不肉而肥矣。——苏轼《答苏伯固三首》
(2) 使长出肉 [flesh up]
生死而肉骨。——马中锡《中山狼传》
(3) 又如:肉芽(指刚长出的新肉);肉骨(使白骨再生肌肉)
(4) 吞噬,欺凌 [swallow;bully]。如:肉薄骨并(肉与肉相迫,骨与骨相并,比喻惨烈的肉搏战)
肉案、肉饼、肉搏、肉搏战、肉叉、肉畜、肉店、肉丁、肉冻、肉豆蔻、肉嘟嘟、肉墩墩、肉脯、肉干、肉感、肉鸽、肉冠、肉桂、肉红、肉乎乎、肉酱、肉卷、肉类、肉瘤、肉麻、肉麻当有趣、肉糜、肉末、肉牛、肉排、肉皮、肉皮儿、肉片、肉票,肉票儿、肉铺、肉色、肉身、肉食、肉食、肉食动物、肉丝、肉松、肉袒、肉袒负荆、肉体、肉丸、肉丸子、肉馅、肉馅饼、肉刑、肉眼、肉眼、肉眼凡胎、肉用鸡、肉用牛、肉欲、肉质、肉质果、肉汁、肉猪、肉中刺、肉孜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