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xì qiáng yù wǔ
注音ㄒ一ˋ ㄑ一ㄤˊ ㄩˋ ㄨˇ
解释阋:争吵;阋墙:兄弟相争于内;御侮:抵御外敌。比喻虽有内部争吵,仍能一致对外。
出处《诗经·小雅·棠棣》:“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务(侮)。每有良朋,烝也无戎。”
例子凡我国民,务念阋墙御侮之忠言,懔同室操戈之大戒,折衷真理,互相提携,忍此小嫌,同扶大局。(蔡东藩、许廑父《民国演义》第一二回)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兄弟。
谜语兄弟
感情阋墙御侮是中性词。
繁体鬩墙御侮
英语Brothers quarrelling at home join forces against attacks from without.
动物生肖牛,虎,蛇
阋(鬩)的拼音:xì(ㄒ一ˋ)
⒈ 争吵:阋墙(引申为内部不和)。
阋字UNICODE编码U+960B,10进制: 38411,UTF-32: 0000960B,UTF-8: E9 98 8B。
阋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阋字收录于 现通表 。
鬩䦧
quarrel
会意
feud, fight, quarrel
详细解释◎ 阋的拼音:
鬩 xì
〈词性:动〉
(1) (会意。从門(斗),从兒,兒亦( ní )声。兒,善讼者。本义:不和,争吵) 同本义 [quarrel]
鬩,恒讼也。——《说文》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务(侮)。——《诗·小雅·常棣》
兄弟谗阋。——《国语·周语》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务。——《诗·小雅·常棣》
(2) 又如:阋讼(兄弟或家人相争讼);阋墙(在墙内争吵。指兄弟失和);阋墙谇帚(内部争吵不和)
墙(墻)的拼音:qiáng(ㄑ一ㄤˊ)
⒈ 用砖石等砌成承架房顶或隔开内外的建筑物:砖墙。土墙。院墙。城墙。墙垣。墙头。墙头草。铜墙铁壁。
⒉ 门屏:萧墙(喻内部,如“祸起墙墙”)。
⒊ 古代出殡时张于棺材周围的帏帐。
墙字UNICODE编码U+5899,10进制: 22681,UTF-32: 00005899,UTF-8: E5 A2 99。
墙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墙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墻廧牆
wall
形声:从土、啬声
wall
详细解释◎ 墙的拼音:
墻、牆 qiáng
〈词性:名〉
(1) (会意。从啬,从土。“啬”有节俭收藏的意思。垒土为墙,意在收藏。本义:房屋或园场周围的障壁)
(2) 同本义 [wall]
墙,垣蔽也。——《说文》
无逾我墙。——《诗·郑风·将仲子》
粪土之墙不可圬也。——《论语·公冶长》
止如堵墙。——《尉缭子·战威》
老翁逾墙走。——唐· 杜甫《石壕吏》诗
(3) 又如:墙阙(院落;门庭);墙宇(房舍,住宅;喻指人的气度);墙篱(藩篱,篱笆);墙东(比喻隐居不仕,以避乱世);墙茨(墙上生长蒺藜,意欲清除,又恐墙坏家毁。比喻阖门淫乱,家丑难除);土墙;围墙
(4) 门屏 [screen]
而在萧墙之内也。——《论语·季氏》。按:萧墙之内,指国君塞门之内,喻内忧
(5) 又如:萧墙(古代宫室内当门的小墙)
(6) 古代出殡时柩车上覆棺的装饰性帷幔 [curtain]。如:墙合(即官悬);墙柳(出殡时覆盖在柩车上的装饰性帷幔)
墙报、墙壁、墙倒众人推、墙垛、墙根、墙基、墙角、墙脚、墙里开花墙外香、墙裙、墙头草、墙外汉、墙垣、墙纸
御(禦)的拼音:yù(ㄩˋ)
⒈ 驾驶车马:御车。御者。
⒉ 封建社会指上级对下级的治理,统治:“百官御事”。御下。御众。
⒊ 对帝王所作所为及所用物的敬称:御用。御览。御旨。御赐。御驾亲征。
⒋ 抵挡:防御。御敌。御寒。
御字UNICODE编码U+5FA1,10进制: 24481,UTF-32: 00005FA1,UTF-8: E5 BE A1。
御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御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䘘䢩衘馭禦䘖
drive、imperial、keep out、resist
会意意为人驾驶车马
drive, ride; chariot; manage
详细解释◎ 御的拼音: yù
〈词性:动〉
(1) (会意。甲骨文字形。左为“行”的省写,中为绳索形,右是“人”形。意为人握辔行于道中,即驾驶车马。本义:驾驶车马)
(2) 同本义。也作“驭” [drive a carriage]
御,使马也。——《说文》
徒御不惊。——《诗·小雅·车攻》
以御见,侍中。——《汉书·荀彘传》
礼乐射御书数。——《周礼·大司徒》
梁弘御戎。——《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夫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众…甚未足畏。——《资治通鉴》
(3) 又如:御轮(赶车);御策(驾驭马匹的鞭子);御正(驾驶使不偏斜);御夫(驾驭车马的人)
(4) 后亦泛指驾驭一切运行或飞行之物 [ride on]
御轻舟而上溯,浮长川而忘反。——三国魏· 曹植《洛神赋》
(5) 又如:御天(控御天道);御气(制御血气);御物(驾驭万物)
(6) 统治;治理 [rule;administer]
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汉· 贾谊《过秦论》
(7) 又如:御世(治理天下);御民(统治人民);御宇(统治天下)
(8) 控制;约束以为己用 [control]。如:御节(主掌季节);御气(制御血气)
(9) 统率;率领 [command]
皇帝亲御六师,即离三蜀,霜戈万队,铁马千群。——《旧唐书》
(10) 又如:御兵(统率军队)
(11) 使用;应用 [use]
不可以御蓬。——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12) 又如:御器(使用器具)
(13) 载,装运 [charge]
乘六马,御妇人以出正闺。——《说苑》
(14) 抵挡 [resist]
无御之者。——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不知御。——明· 刘基《卖柑者言》
(15) 又如:御寒
(16) 违逆 [run counter to]
天下服而无御,四境 静而无虞。——《新书》
(17) [皇帝]驾临 [your arrival]
帝御温德殿。——《三国演义》
(18) 又如:御便殿(皇帝驾临便殿)
(19) 指侍奉皇帝的妃嫔 [imperial concubine]
倚嫔御歌。——宋· 王谠《唐语林·雅量》
◎ 御的拼音: yù
〈词性:名〉
(1) 驾驶车马的人 [driver]
徒御不惊,大庖不盈。——《诗·小雅》
腊月,陈王之汝阴,还至下城父,其御 庄贾杀以降 秦。——《史记》
(2) 车和马 [carriage and horse]
沙市放船寒月白,渚宫留御古苔斑。—— 王安石《送王龙图》
(3) 仆役,侍从,陪伴主人提供服务的人 [attendant]
宾御如浮云,从风各消散。——李白《南奔书怀》
(4) 宫中女官名 [court’ woman]
王御不参一族。——《国语》。韦昭注:“御,妇官也。”
(5) 对帝王所作所为及所用物的敬称 [imperial]
出御便殿。——清· 张廷玉《明史》
(6) 又如:御膳(皇帝的饮食);御笔(皇帝亲笔书写);御酒(专供皇帝、宫廷饮用的酒);御弟(皇上的弟弟);御状(向皇帝告状)
(7) 宫禁 [court]。如:御街(京城里的大街);御试(殿试);御堤(禁苑中的堤);御殿(宫殿)
◎ 御的拼音: yù
〈词性:动〉
(1) 息止;禁止;阻止 [stop]
夫易广矣大矣,以言乎远则则不御。——《易·系辞上》
亦以御冬。——《诗·邶风·谷风》
于是又节用御欲。——《荀子·荣辱》
(2) 又如:御水(避水旱灾);御火(避火灾);御守(防守);御捍(防御,保卫);御寇(防御贼寇);御备(防备)
(3) 抵御 [defense]
亦以御冬。——《诗·邶风·谷风》
御寒暑之美服。——《公羊传·桓公八年》
晋人御师必于殽。——《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4) 又如:御凶(抗拒凶邪之气);御战(为抵御敌人的侵犯而作战)
御宝、御道、御寒、御驾、御驾亲征、御林军、御容、御史、御史台、御手、御侮、御玺、御医、御用、御用文人、御苑
侮的拼音:wǔ(ㄨˇ)
⒈ 欺负,轻慢:侮辱(使对方人格或名誉受到损害,蒙受耻辱)。侮蔑(轻视,轻蔑)。欺侮。不可侮。
⒉ 古代奴婢的贱称。
侮字UNICODE编码U+4FAE,10进制: 20398,UTF-32: 00004FAE,UTF-8: E4 BE AE。
侮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侮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㑄㚢娒
bully、insult
形声:从亻、每声
insult, ridicule, disgrace
详细解释◎ 侮的拼音: wǔ
〈词性:动〉
(1) (形声。从人,每声。本义:轻慢,不敬重)
(2) 同本义 [slight]
不侵侮。——《礼记·曲礼》
(3) 又如:侮易(轻慢。);侮慢(轻侮傲慢,不敬重他人);侮忽(轻视,轻慢);侮法(藐视和歪曲法令);侮笑(轻慢嘲笑);侮傲(傲视和轻慢他人,没有礼貌);侮诮(以轻慢的态度加以讥嘲);侮剧(轻慢戏弄);侮薄(轻视;鄙薄)
(4) 欺负 [bully]
不侮鳏寡。——《左传·昭公元年》
有侮臣者。——《墨子·公输》
犯笑侮。——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5) 又如:侮手(动手;对打);侮谇(欺侮斥责);侮夺(侮慢他人,侵夺他人所有之物);侮害(欺侮侵害);侮折(欺侮折辱);侮文(歪曲法律条文以行私作恶)
(6) 通“捂”。用手遮盖 [cover]
侮着眼只是啼哭。——《二刻拍案惊奇》
(7) 又如:侮眼啼哭(捂着眼睛,掩面哭泣)
◎ 侮的拼音: wǔ
〈词性:名〉
古时奴婢的贱称 [housemaid]
秦晋之间骂奴婢曰侮。——《方言》
侮骂、侮蔑、侮弄、侮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