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修学务早的意思

xiūxuézǎo

修学务早



拼音xiū xué wù zǎo

注音ㄒ一ㄡ ㄒㄩㄝˊ ㄨˋ ㄗㄠˇ

解释修学:研习学问;务:必须。学习知识必须趁年少进行。

出处晋·葛洪《抱朴子·勉学》:“盖少则志一而难忘,长则神放易失,故修学务早。”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劝诫人。

感情修学务早是中性词。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xiū   注音  ㄒ一ㄡ   
简体部首  亻部  部外笔画  7画  总笔画  9画  
繁体部首  人部  部外笔画  8画  总笔画  10画  
五笔  WHTE  仓颉  OLHH  郑码  NIRP  四角  27222  结构  左右电码  0208  区位  4862  统一码  4FEE  笔顺  ノ丨丨ノフ丶ノノノ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修的拼音:xiū(ㄒ一ㄡ)  

⒈ 装饰,使完美:修饰。修辞。装修。

⒉ 整治,恢复完美:修复。修治。修缮(修理)。修浚(修理疏通)。修好。修明(古代指政治清明)。

⒊ 剪或削:修剪。

⒋ 兴建,建造:修建。修筑。

⒌ 编纂,撰写:修书。修史。修纂。

⒍ (学问,品行方面)钻研、学习、锻炼:修学。修业。修养。

⒎ 长(cháng   ),高:修长。

⒏ 信奉宗教的人虔诚地学习教义,并付诸行动:修行。修女。

⒐ 姓。

统一码

修字UNICODE编码U+4FEE,10进制: 20462,UTF-32: 00004FEE,UTF-8: E4 BF AE。

修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修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脩㣊

汉英互译

repair、build、decorate、mend、trim

相关字词

建、筑

造字法

形声:从彡、攸声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修的拼音: xiū  

〈词性:动〉

(1) (形声。从彡( shān  ),攸( yōu  )声。“彡”有装饰义。本义:修饰,装饰)

(2) 同本义 [embellish;decorate]

修,饰也。——《说文》

义之修而礼之藏也。——《礼记·礼运》。注:“犹饰也。”

美要眇兮宜修。——《楚辞》

以修敬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3) 又如:修容(整饰容貌);修词(修饰词句。亦指作文;文辞);修饰边幅(形容注意仪容、衣着祳恼);修娖(整理修补)

(4) 整修;修理 [repair]

古不修墓。——《礼记·檀弓》

修橹轒辒。——《孙子·谋攻》

修守战之具。——汉· 贾谊《过秦论》

吾妻死,室坏不修。——归有光《项脊轩志》

(5) 又如:修娖(整理修补);修完补辑(修葺整治;补缀损缺);修月(古代传说月由七宝合成,人间常有八万二千户给它修治)

(6) 兴建;建造 [build]

钟鼓不修。——《吕氏春秋·先已》

乃重修岳阳楼。—— 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修堤梁,通沟浍。——《荀子·王制》

(7) 又如:修立(修建);修治(制作);修构(修建);修废(兴复废业);修营(修建);修辟(修整开垦)

(8) [学问、品行方面]学习、锻炼和培养 [study]

修武之德。——《国语·晋语》

束发修学。——《汉书·叙传下》

一善易修。——唐· 韩愈《原毁》

忌者畏人修。

怠者不能修

(9) 又如:修省(提高道德修养,不断反省自己);修省退悔(修身反省,退而自悔);修己(自我修养)

(10) 修行 [practise Buddhism or Taoism]。如:修积(行善积德);修服(指道教的修炼服气。服气,即吐纳);修持(持戒修行);修真(道教指学道修行为修真)

(11) 整治 [put in order;administer]

管子修之。——《史记·货殖列传》

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三国志·诸葛亮传》

修之于朝廷。——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12) 又如:修文偃武(修明文教,停止武备);修文(采取措施加强文治,主要指修治典章制度,提倡礼乐教化等);修近(整顿内务);修言(统一号令);修事(治理政事)

(13) 实行;从事某种活动 [practise;carry out]

地之不休。——《国语·吴语》。注:“垦也。”

修其宗庙。——《礼记·中庸》。注:“谓埽粪也。”

(14) 又如:修全(补救;变通);修削(进攻;砍杀);修禊(古代习俗,在三月三日到水边游玩,以祓除不祥)

(15) 编纂;撰写;写 [compile]

始末修撰,凡十六载。——《北史·序传》

(16) 又如:修撰(编辑又指掌修国史的官);修文郎(称阴曹掌著作之官);修札(写信)

(17) 设。置备 [be ready]

修其簠簋。——《国语·周语》。注:“备也。”

(18) 又如:修名(修刺。置备名帖,以作通报姓名之用);修馔(准备饭食)

(19) 循;遵循 [follow]

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韩非子·五蠹》

(20) 又如:修今(拘守现状);修古(遵行古道);修本(犹溯源);修名(循名,依照名称)

(21) 通“休”。休整;休养 [rest]。如:修摄(保养;调护);修鳞养爪(喻保养、积蓄战斗力)

(22) 修订,修改,改正 [revise;amend]

欲自修改。——《世说新语·自新》

词性变化

修的拼音: xiū  

〈词性:形〉

(1) 长 [long]

修,长也。——《广雅》

德惠修长。——《史记·秦始皇纪》。索隐:“修亦长也。”

邹忌修八尺有余。——《战国策·齐策》

云髻峨峨,修眉联娟。——曹植《洛神赋》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明· 魏学洢《核舟记》

巨身修尾。——《聊斋志异·促织》

庞然修尾。

(2) 又如:修龄(长龄,长寿);修短固天(生命的长短本由天定);修亘(连绵不断);修篁(修筠。长长的竹子)

(3) 高;大 [tall;big]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王羲之《兰亭集序》

(4) 又如:修茂(树木高而繁茂);修波(大波);修峻(高峻);修雅(高雅,不粗俗);修皙(身材高而皮肤白)

(5) 远 [distant]。如:修阻(路途遥远而阻隔)

(6) 善;美好 [good]

伊中情之信修兮。——张衡《思玄赋》

(7) 又如:修名(美好的名声);修直(高尚正直);修眸(漂亮的眼睛;美目);修禀(良好的禀赋)

修的拼音: xiū  

〈词性:名〉

(1) 通“脩”。致送师长的酬金 [present]

降说屦,升坐修。——《礼记·乡饮酒义》。钱宫詹云:“即仪礼之升堂乃羞,今之修爵。”

(2) 又如:修金(学费);修脡(旧指送给老师的薪金。修,通“脩”。干肉);修脯(旧时称送给教师的礼物或酬金);修馔(教师的薪金及饭食。修,通脩,束修)

(3) 修正主义 [revisionism]。如:防修反修;帝、修、反

(4) 姓

常用词组

修边、修补、修布、修长、修饬、修辞、修道院、修订、修复、修改、修好、修剪、修建、修脚、修教、修旧利废、修理、修炼、修门、修面、修明、修女、修配、修平、修葺、修色、修缮、修身、修身洁行、修士、修饰、修手、修书、修行、修省、修学、修养、修业、修凿、修造、修整、修正、修枝、修治、修竹、修筑、修纂

  拼音  xué   注音  ㄒㄩㄝˊ   繁体    
部首  子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8画  
五笔  IPBF  仓颉  FBND  郑码  VDWY  四角  90407  结构  上下电码  1331  区位  4907  统一码  5B66  笔顺  丶丶ノ丶フフ丨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学(學)的拼音:xué(ㄒㄩㄝˊ)  

⒈ 效法,钻研知识,获得知识,读书:学生。学徒。学习。学业。学友。学者。学阀。学制。学历。学步邯郸(讥讽人只知模仿,不善于学而无成就,亦作“邯郸学步”)。

⒉ 传授知识的地方:学校(简称“学”或“校”)。学院。学府。中学。大学。上学。

⒊ 掌握的知识:学问(简称“学”)。学术(一切学问的总称)。学位。学士(a.学位名,大学毕业生;b.古代官名)。才学。治学。学识。博学多才。

⒋ 分门别类的有系统的知识:学说。哲学。数学。小学(a.古代指文学、音韵、训诂学;b.现指初等学校)。

统一码

学字UNICODE编码U+5B66,10进制: 23398,UTF-32: 00005B66,UTF-8: E5 AD A6。

学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学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學斈

汉英互译

study、learn

相关字词

造字法

原为形声

English

learning, knowledge; school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学的拼音:

壆、斈 xué  

〈词性:动〉

(1) (形声。本作“壆”,象双手构木为屋形。后作声符,加“子”为义符。子,孩子。小孩子是学习的主体。本义:学习)

(2) 同本义 [study;learn]

学,识也。——《广雅》

好学近乎知。——《礼记·中庸》

念终始典于学。——《礼记·文王世子》

学,效也。近而愈明者学也。——《尚书大传》

学者,学其所不能学也。——《庄子·庚桑楚》

远寻师学。——《后汉书·列女传》

学而时习之。——《论语》

学即继以问也。——清· 刘开《问说》

(3) 又如:学书(认真读书);学学乖(经世面,学聪明);学理论;学技术;好学;苦学;教学相长;学文(学习人文学科或社会科学;学习文化知识);学古(学习研究古代典籍)

(4) 模仿 [imitate;mimic]

[巧姐儿]笑嘻嘻走到 凤姐身边学舌。——《红楼梦》。又如:学嘴(学舌);调嘴学舌;学他爸爸走路的样子;学不上来

(5) 讲述,说 [speak]

一五一十向着珍哥、 晁大舍学个不了。——《醒世姻缘传》

见说万山潭,渔童尽能学。——唐· 陆龟蒙《鱼具》

(6) 又如:学舌(说闲话;搬弄是非)

(7) 讲学 [give lectures]

学,教也。——《广雅》

叔仲皮学子柳。——《礼记》

凡学世子及学士。——《礼记·文王世子》

哀王者,帝之少弟,与太子游学相长大。——《资治通鉴》

词性变化

学的拼音:

xué  

〈词性:名〉

(1) 学校 [school]。又曾称学庐、学教、学馆、学堂、学宫、学院、学屋、学园

学,官也。——《广雅·释室》

君子学以致其道。——《论语》

学则三代共之。——《孟子》

万用入学。——《夏小正》

小学在公宫南之左,大学在郊。——《礼记·王制》

国子先生晨入太学。——韩愈《进学解》

(2) 又如:学俸(教师的薪水);学宪(学台);学台(学政);学里(明清时设立的管理各级地方儒生的机构)

(3) 学问 [learning]

天子积学。——《后汉书·列女传》

学有未达。——清· 刘开《问说》

是芋视乃学。——清· 周容《芋老人传》

生平为学。——清· 张廷玉《明史》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4) 又如:学耻全牛(惭愧学问未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学行(学问与品行);才学(才能与学问);绝学(失传的学问);家学(祖传学问)

(5) 学科;某一门类系统的知识 [subject of study;branch of learning]

今日覩卿词学。——《剧谈录·宣宗夜召翰林学士》

(6) 又如:文学;哲学;地理学;化学;问学于师

常用词组

学报、学步、学步邯郸、学部、学潮、学程、学而不厌、学阀、学房、学费、学分、学风、学府、学工、学好、学会、学会、学籍、学监、学界、学究、学科、学理、学力、学历、学龄、学名、学年、学派、学期、学舌、学生、学识、学时、学士、学术、学术界、学说、学堂、学田、学童、学徒、学位、学问、学习、学校、学业、学以致用、学艺、学艺、学员、学院、学长、学制、学子

  拼音    注音  ㄨˋ   繁体    
部首  力部  部外笔画  3画  总笔画  5画  
五笔86  TLB  五笔98  TER  仓颉  HEKS  郑码  RSYM  四角  27427  结构  上下电码  0523  区位  4681  统一码  52A1  笔顺  ノフ丶フノ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务(務)的拼音:wù(ㄨˋ)  

⒈ 事情:事务。任务。公务。特务。不识时务(不认识时代潮流和当前形势)。

⒉ 从事,致力:务工。务实(从事或讨论具体的工作)。务虚。当务之急。

⒊ 追求:好(hào   )高务远。

⒋ 必须,一定:务必。务须。除恶务尽。

⒌ 旧时收税的关卡(现多用于地名):曹家务(在中国河北省)。

⒍ 姓。

统一码

务字UNICODE编码U+52A1,10进制: 21153,UTF-32: 000052A1,UTF-8: E5 8A A1。

务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务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affair、be sure to、business、devote one's efforts to

造字法

形声:从力、声

English

affairs, business; must, should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务的拼音:

  

〈词性:动〉

(1) (形声。从力,務(   )声。从力,表示要致力于某事。本义:致力,从事)

(2) 同本义 [be engaged in]

非务相反也。——《吕氏春秋·察今》

欲富国者,务广其地。——《战国策·秦策一》

务耕织。——汉· 贾谊《过秦论》

(3) 又如:务能(竭力);务精(极力求精;精益求精);务穑(务农);务法(致力于法治);务本(专心致力于根本);务外(谓研究学问,只致力于表面,不求深入);务纯(致力于深钻细研,以达炉火纯青);务本(致力于根本);务于东(在东方致力作战)

(4) 操劳 [work hard]。如:务时(谓及时耕作,不误农时)

(5) 谋求 [seek]

不务文字奇。——白居易《寄唐生》

(6) 追求 [pursue]

务采色。——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7) 又如:贪多务得

(8) 热;焐 [heat]。如:务脚(焐脚;暖脚)

词性变化

务的拼音:

  

〈词性:名〉

(1) 事业;事务 [affair;business]

必因此为务。——《史记·货殖列传》

粟者,王者大用,政之本务。——汉· 晁错《论贵粟疏》

方今之务。

军中多务。——《资治通鉴·汉纪》

卿言多务

(2) 又如:公务;私务;家务;税务;国务;校务

(3) 紧要的事情 [important thing]。如:务头(词曲中最动人的地方)

(4) 工作 [work]。如:务外(在外游荡,不干正事)

(5) 职业 [occupation]

以剥削贫民为务。——谭嗣同《仁学》

(6) 古代官署名。多为掌管贸易和税收的机构 [an ancient local authority]

有言汝州地可为稻田者,因用其言,置务掌之,号稻田务。——《宋史·食货志上二》

(7) 宋、元时的酒店 [shop]

村务里嗑酒去。——汤显祖《牡丹亭》

务的拼音:

  

〈词性:副〉

(1) 一定;务必 [must;be sure to]

君子之事君也。务引其君以当道。——《孟子·告天下》

来日吾出战,务要生擒黄忠。——《三国演义》

陈言之务去。——唐· 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而务去之。

(2) 又如:务能(尽量;尽其所能);务请出席;务使大家明白这一点

常用词组

务必、务工、务农、务期、务求、务实、务须、务虚、务要、务正

  拼音  zǎo   注音  ㄗㄠˇ   
部首  日部  部外笔画  2画  总笔画  6画  
五笔  JHNH  仓颉  AJ  郑码  KED  四角  60400  结构  上下电码  2483  区位  5271  统一码  65E9  笔顺  丨フ一一一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早的拼音:zǎo(ㄗㄠˇ)  

⒈ 太阳出来的时候:早晨。早晚。

⒉ 时间靠前,有一定的时间以前:早退。早恋。早慧(幼时聪明)。早衰。早逝(早死)。

⒊ 时间在先的,从前:早期。早春。早已。

统一码

早字UNICODE编码U+65E9,10进制: 26089,UTF-32: 000065E9,UTF-8: E6 97 A9。

早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早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early、morning、as early as、for a long time

相关字词

迟、晚

造字法

会意:从日、从十

English

early; soon; morning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早的拼音: zǎo  

〈词性:名〉

(1) (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日”,下面是“甲”。“甲”的最早写法象“十”,指皮开裂,或东西破裂。“早”即天将破晓,太阳冲破黑暗而裂开涌出之意。本义:早晨)

(2) 同本义 [early morning]

早,晨也。——《说文》

晨初为早。——《诗·召南·小星》疏

是谓老服。——《老子》

早夜以思。——唐· 韩愈《原毁》

早莺争暖树。——唐·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早暮咈吾耳。——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早出暮归。——《聊斋志异·促织》

(3) 又如:清早(清晨);明早(明天早上);早出晚归(整日在外);起早贪黑;早天(早晨的天空);早角(早晨的号角声);早朝(早晨朝参);早膳(吃早饭);早霞(朝霞);早堂(旧时官府早晨坐衙治事称“早堂”);大清早

(4) 姓

词性变化

早的拼音: zǎo  

〈词性:副〉

(1) 本来;已经 [already]

媳妇儿守寡又早三个年头,服孝将除了也。——关汉卿《窦娥冤》

(2) 又如:早来(本是;已经);早为(已是)

(3) 幸亏,幸而 [luckily]。如:早则(幸而;早该;早已)

(4) 比一定的时间靠前 [early;beforehand;in advance]

晨往,寝门辟矣,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左传·宣公二年》

早与之绝。——《资治通鉴》

早定大计。

(5) 又如:他早走了;早死了;早世(过早地死去;夭死)

早的拼音: zǎo  

〈词性:代〉

何时;何日 [what time]

山水朝来笑问人:“翁早归来也?——宋· 辛弃疾《卜算子》

早的拼音: zǎo  

〈词性:形〉

(1) 在平生的早期;在年轻时 [youngly]。如:曾是一个热情的、早熟的姑娘;早茂(年幼时便才华出众);早成(人的身心早熟;亦谓年少成熟);早夭(未成年而死);早寡(妇女年少丧夫)

(2) 特指年幼时 [young]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宋· 陆游《书愤》诗

(3) 又如:早年

(4) 在通常、预期、规定或实际的时间以前。是迟或晚的反义词 [in advance;soon]

早救之,孰与晚救之便?——《战国策·齐策一》

土气有早晚。——宋· 沈括《梦溪笔谈》

自有早晚。

(5) 又如:今年春天来得早;早间(不久前);迟早(或早或晚);趁早(抓紧时机或提前时间);提早(提前);早律(早来的季候);推测结果还为时太早;六十岁退休可不早;早早(比常时为早;很早)

早的拼音: zǎo  

〈词性:动〉

早上见面时,相互招呼用语 [good morning]。如:先生早;你早!

常用词组

早安、早班,早班儿、早餐、早操、早茶、早产、早场、早车、早晨、早春、早稻、早点、早饭、早婚、早就、早课、早年、早期、早起、早前、早秋、早日、早上、早上好、早市、早逝、早熟、早衰、早霜、早岁、早退、早晚、早先、早已、早早儿、早知

修学务早:成语接龙顺接


成语首拼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