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朽竹篙舟的意思

xiǔzhúgāozhōu

朽竹篙舟



拼音xiǔ zhú gāo zhōu

注音ㄒ一ㄡˇ ㄓㄨˊ ㄍㄠ ㄓㄡ

解释烂竹竿作篙推舟。比喻做事的工具或条件不佳,难能成就。

出处宋·周密《癸辛杂识前集·笔墨》:“元晖谓笔不可意者如朽竹篙舟、曲箸哺物,此最善喻。”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感情朽竹篙舟是贬义词。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xiǔ   注音  ㄒ一ㄡˇ   
部首  木部  部外笔画  2画  总笔画  6画  
五笔  SGNN  仓颉  DMVS  郑码  FAZ  四角  41927  结构  左右电码  2615  区位  4864  统一码  673D  笔顺  一丨ノ丶一フ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朽的拼音:xiǔ(ㄒ一ㄡˇ)  

⒈ 腐烂:腐朽。朽木。永垂不朽(“朽”在此引申为磨灭)。

⒉ 衰老:衰朽。朽迈。

统一码

朽字UNICODE编码U+673D,10进制: 26429,UTF-32: 0000673D,UTF-8: E6 9C BD。

朽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朽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decayed、rotten、senile

造字法

形声:左形右声

English

decayed, rotten; rot, decay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朽的拼音: xiǔ  

〈词性:形〉

(1) (形声。从木,丂( kǎo  )声。本义:腐烂)

(2) 同本义 [decayed;rotten]

朽,腐也。——《说文》

荼蓼朽止。——《诗·周南·良耜》。释文:“烂也。”

其臭朽。——《礼记·月令》。注:“气若有若无为朽。”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荀子·劝学》

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论语》

(3) 又如:朽索(腐朽的绳子);朽壤(腐烂的泥土);朽木不可雕(朽木不雕,朽木难雕,朽棘不雕。比喻人不可造就或事物和局势败坏而不可救药);朽木生花(喻事物得以新生)

(4) 衰老;衰弱 [senile;old]

年朽发落。——《晋书·隐逸传》

长安有男儿,二十心己朽。—— 李贺《赠陈商》

臣虽朽迈,敢忘往言?——《三国志》

(5) 又如:朽钝(形容年迈笨拙);朽迈(年老);朽人(年迈衰老之人。多作谦词);朽才(衰弱无能之才,不可造就之才。多用于诮人或自谦)

词性变化

朽的拼音: xiǔ  

〈词性:动〉

(1) 磨灭,消散 [dissipate]

死且不朽。——《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传世而不朽。——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2) 又如:朽陈(指往昔的朝列);朽散(离散、散去);朽劳(无功之劳)

(3) 作国画用土笔勾勒草图 [delineate]

画之妍丑,岂在朽不朽乎?——清· 方薰《山静居画论》

(4) 又如:朽炭(朽墨。作国画勾勒草图用的炭笔);朽染(作国画用朽之法);朽笔(用木炭作国画起稿)

常用词组

朽败、朽腐、朽坏、朽迈、朽木

  拼音  zhú   注音  ㄓㄨˊ   
部首  竹部  部外笔画  0画  总笔画  6画  
五笔86  TTGH  五笔98  THTH  仓颉  H  郑码  MAMI  四角  88220  结构  单一电码  4554  区位  5481  统一码  7AF9  笔顺  ノ一丨ノ一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竹的拼音:zhú(ㄓㄨˊ)  

⒈ 常绿多年生植物,春日生笋,茎有很多节,中间是空的,质地坚硬,种类很多。可制器物,又可做建筑材料:竹子。竹叶。竹笋。竹编(用竹篾编制的工艺品)。竹刻。

⒉ 指竹制管乐器:金石丝竹。

⒊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

⒋ 姓。

统一码

竹字UNICODE编码U+7AF9,10进制: 31481,UTF-32: 00007AF9,UTF-8: E7 AB B9。

竹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竹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bamboo

造字法

象形:像竹形

English

bamboo; flute; KangXi radical 118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竹的拼音: zhú  

〈词性:名〉

(1) (象形。小篆字形,象竹茎与下垂的叶片。“竹”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竹”的字大部分是乐器、竹器和记载文字的东西。本义:竹子)

(2) 同本义 [bamboo]。多年生常绿植物。茎杆有节,中空,可供建筑用,又可作造纸原料,还可以制成乐器

竹,冬生草也。象形。——《说文》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柳宗元《小石潭记》

官用竹,皆令录厚头,积之如山。——《世说新语·政事》

(3) 又如:竹笋汤(竹板子);竹夫人(中空、有孔的竹编床上用品);竹撞(竹编提盒);竹箨(竹笋的皮;笋衣);竹笥(竹箱);竹蓖(竹棍。一端劈开的篾条,用于打人的一种刑具);竹笆(竹篱);竹皮(笋壳);竹母(带有笋芽的竹鞭);竹工(制造竹器的工匠);竹匠(用竹子编制器具的手工业者);竹席(竹篾编成的铺垫用具);竹笪(粗竹席);竹笠(竹丝或竹蔑编成的笠帽)

(4) 竹简 [bamboo slip]

明(抱)枯竹,守空言,不知趋舍之宜,时世之变。——《盐铁论》

(5) 又如:竹刑(记载于竹简上的刑法条文);竹素(古人用以记载文字的竹简与白绢);竹书(古代无纸,在竹简上记事书写)

(6) 古代八音之一,指箫笛一类竹制乐器 [bamboo flute]

金石丝竹,乐之器也。——《礼记·乐记》

匏竹在上。——《礼记·郊特牲》

丝木匏竹。——《周礼·春官·太师》。注:“竹,管箫也。”

宴酣之乐,非丝竹。——欧阳修《醉翁亭记》

(7) 又如:竹人(吹奏竹制乐器的乐工);竹肉丝(泛指器乐和声乐);竹笛(竹制管乐器);竹管(指箫笛一类的竹制管乐器)

(8) 竹林 [bamboo forest]

公然抱茅入竹去。——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常用词组

竹板书、竹编、竹鞭、竹笛、竹筏、竹行、竹简、竹篮打水、竹篮打水一场空、竹帘、竹林、竹楼、竹马、竹蔑、竹牌、竹器、竹琴、竹笋、竹滕、竹筒、竹西、竹叶青、竹芋、竹纸

  拼音  gāo   注音  ㄍㄠ   
部首  竹部  部外笔画  10画  总笔画  16画  
五笔  TYMK  仓颉  HYRB  郑码  MSJL  四角  88227  结构  上下电码  4643  区位  2461  统一码  7BD9  笔顺  ノ一丶ノ一丶丶一丨フ一丨フ丨フ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篙的拼音:gāo(ㄍㄠ)  

⒈ 用竹竿或杉木等制成的撑船工具:竹篙。篙工。

统一码

篙字UNICODE编码U+7BD9,10进制: 31705,UTF-32: 00007BD9,UTF-8: E7 AF 99。

篙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篙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㰏籇

汉英互译

barge pole、punt-pole

造字法

形声:从竹,高声

English

pole used punt boa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篙的拼音: gāo  

〈词性:名〉

(1) (形声。从竹,高声。从“竹”,表示与竹有关。本义:撑船的竿) 同本义 [punt-pole]

尝发所在竹篙,有一官长连根取之,仍当足,乃超两阶用之。——《世说新语·政事》

自忆东吴榜舟日,蓼花沟水半篙强。—— 李郢《山行》

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社戏》

(2) 又如:篙眼(篙痕。篙在岸上留下的孔穴);篙楫(篙桨等行船的工具);杉篙(杉木撑船篙);篙橹(撑船摇船的工具);篙痕(篙撑船时留下的痕迹)

词性变化

篙的拼音: gāo  

〈词性:动〉

用篙撑船 [push with a punt-pole and cause a ship to move]。如:篙手(掌篙的船工);篙律(撑船的方法)

常用词组

篙竿,篙杆、篙头、篙子

  拼音  zhōu   注音  ㄓㄡ   
部首  舟部  部外笔画  0画  总笔画  6画  
五笔86  TEI  五笔98  TUI  仓颉  HBYI  郑码  PY  四角  27440  结构  单一电码  5297  区位  5459  统一码  821F  笔顺  ノノフ丶一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舟的拼音:zhōu(ㄓㄡ)  

⒈ 船:舟辑。龙舟。轻舟。一叶扁舟。泛舟。同舟共济。

统一码

舟字UNICODE编码U+821F,10进制: 33311,UTF-32: 0000821F,UTF-8: E8 88 9F。

舟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舟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boat

造字法

象形:像船形

English

boat, ship; KangXi radical 137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舟的拼音: zhōu  

〈词性: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船形。两边象船帮,中间三条线代表船头、船舱和船尾。先秦多用“舟”,汉以后用“船”渐多起来。本义:船)

(2) 同本义 [boat]

舟,船也。古者共鼓货狄,刳木为舟,剡木为楫,以济不通。象形。——《说文》

自关而西谓之船,自 关而东谓之舟。——《方言九》

作舟以行水。——《考工记·总目》

舟以行川谷。——《墨子·节用》。按,舟之始,古以自空大木为之,曰俞,后因集板为之,曰舟,又以其沿水而行曰船也。

刳木为舟,剡木为楫。——《易·系辞下》

二子乘舟,泛泛其逝。——《诗·邶风·二子乘舟》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早发白帝城》

舟人大恐。(舟人,船夫)。——宋· 苏轼《石钟山记》

舟人指点。——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3) 又如:舟人(掌舟的人。即船夫);舟次(船只及船只停留之处);舟牧(古时掌船的官);舟师(古时的水上军队,即今海军;船夫);舟航(由舟相连而成的浮桥。也作“舟杭”);舟梁(连船为桥;船和桥)

(4) 尊彝等器的托盘 [dish]

皆有舟。——《周礼·司尊彝》。司农注:“尊下台,若今之承盘。”

(5) 酒器名 [wine vessel]

明当罚二子,已洗两王舟。——《东坡诗》

(6) 姓

词性变化

舟的拼音: zhōu  

〈词性:动〉

用船过渡 [ferry sb.through]

就其深矣,方之舟之。——《诗·邶风·谷风》

商人舟米以来者相望。——李翱《故东川节度使卢公传》

常用词组

舟车、舟楫、舟桥、舟子

朽竹篙舟:成语接龙顺接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