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xī xī làn làn
注音ㄒ一 ㄒ一 ㄌㄢˋ ㄌㄢˋ
解释破碎到极点。
出处
感情稀稀烂烂是中性词。
动物生肖牛,虎,蛇
稀的拼音:xī(ㄒ一)
⒈ 事物中间距离远、空隙大,与“密”相对,稀疏。稀落(luò )。稀客。依稀。
⒉ 浓度小,含水分多的,与“稠”相对:稀薄。稀料。稀释。
⒊ 少:稀少。稀罕。稀奇。古稀之年。
⒋ 用在“烂”、“松”等形容词前面,表明程度深:稀烂。稀碎。稀松。
稀字UNICODE编码U+7A00,10进制: 31232,UTF-32: 00007A00,UTF-8: E7 A8 80。
稀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稀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希
rare、scarce、sparse、watery
密、稠
形声:从禾、希声
rare, unusual, scarce; sparse
详细解释◎ 稀的拼音: xī
〈词性:形〉
(1) (形声。从禾,希声。本义:稀疏)
(2) 同本义 [scattered;sparse]
稀,疏也。——《说文》
月明星稀。——《文选·曹操·短歌行》。经传皆以希为之。
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唐· 杜甫《倦夜》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晋· 陶潜《归园田居》
(3) 又如:稀棱挣(稀疏的样子);稀撒撒(稀剌剌);稀星(稀疏的星);稀零零(极稀疏);稀稀落落(稀疏的样子;稀疏冷落的样子)
(4) 少,不多 [rare;scarce]
相见常日稀。——《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鞍马稀。——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死者尚稀。——清· 方苞《狱中杂记》
自想此梦稀奇,心下疑惑。——《二刻拍案惊奇》
(5) 又如:稀稀罕儿(稀罕少见的东西);稀行(不常来;稀客)
(6) 薄,不浓 [diluted;thin]
我们的衙门里每天煮了十几大锅的稀饭施给穷人。——巴金《灭亡》
(7) 又如:稀流薄荡(形容液体稀薄波动);稀解粥(稀粥);稀溜溜;稀淡(极淡,不浓密)
◎ 稀的拼音: xī
〈词性:副〉
(1) 很;极。形容程度深 [very]
床上的铺盖已经掀得稀乱,一个凳子躺在被铺上。——鲁迅《而已集·再谈香港》
(2) 又如:稀不相干(一点儿也不相干);稀秃湿(湿透了);稀醉(烂醉)
稀薄、稀饭、稀罕、稀货、稀客、稀拉、稀烂、稀里呼噜、稀里糊涂、稀里哗啦、稀里马虎、稀落、稀奇、稀缺、稀少、稀释、稀疏、稀松、稀松、稀碎、稀汤寡水
稀的拼音:xī(ㄒ一)
⒈ 事物中间距离远、空隙大,与“密”相对,稀疏。稀落(luò )。稀客。依稀。
⒉ 浓度小,含水分多的,与“稠”相对:稀薄。稀料。稀释。
⒊ 少:稀少。稀罕。稀奇。古稀之年。
⒋ 用在“烂”、“松”等形容词前面,表明程度深:稀烂。稀碎。稀松。
稀字UNICODE编码U+7A00,10进制: 31232,UTF-32: 00007A00,UTF-8: E7 A8 80。
稀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稀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希
rare、scarce、sparse、watery
密、稠
形声:从禾、希声
rare, unusual, scarce; sparse
详细解释◎ 稀的拼音: xī
〈词性:形〉
(1) (形声。从禾,希声。本义:稀疏)
(2) 同本义 [scattered;sparse]
稀,疏也。——《说文》
月明星稀。——《文选·曹操·短歌行》。经传皆以希为之。
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唐· 杜甫《倦夜》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晋· 陶潜《归园田居》
(3) 又如:稀棱挣(稀疏的样子);稀撒撒(稀剌剌);稀星(稀疏的星);稀零零(极稀疏);稀稀落落(稀疏的样子;稀疏冷落的样子)
(4) 少,不多 [rare;scarce]
相见常日稀。——《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鞍马稀。——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死者尚稀。——清· 方苞《狱中杂记》
自想此梦稀奇,心下疑惑。——《二刻拍案惊奇》
(5) 又如:稀稀罕儿(稀罕少见的东西);稀行(不常来;稀客)
(6) 薄,不浓 [diluted;thin]
我们的衙门里每天煮了十几大锅的稀饭施给穷人。——巴金《灭亡》
(7) 又如:稀流薄荡(形容液体稀薄波动);稀解粥(稀粥);稀溜溜;稀淡(极淡,不浓密)
◎ 稀的拼音: xī
〈词性:副〉
(1) 很;极。形容程度深 [very]
床上的铺盖已经掀得稀乱,一个凳子躺在被铺上。——鲁迅《而已集·再谈香港》
(2) 又如:稀不相干(一点儿也不相干);稀秃湿(湿透了);稀醉(烂醉)
稀薄、稀饭、稀罕、稀货、稀客、稀拉、稀烂、稀里呼噜、稀里糊涂、稀里哗啦、稀里马虎、稀落、稀奇、稀缺、稀少、稀释、稀疏、稀松、稀松、稀碎、稀汤寡水
烂(爛)的拼音:làn(ㄌㄢˋ)
⒈ 因过熟而变得松软:烂糊。煮烂。
⒉ 程度极深:台词背得烂熟。
⒊ 东西腐坏:腐烂。
⒋ 灼伤:焦头烂额。
⒌ 崩溃,败坏:敌人一天天烂下去。
⒍ 破碎:破烂。烂纸。
⒎ 头绪杂乱:烂摊子。
⒏ 明,有光彩:烂银枪。烂漫。
烂字UNICODE编码U+70C2,10进制: 28866,UTF-32: 000070C2,UTF-8: E7 83 82。
烂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烂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爛燗爤㱫
fester、mashed、messy、rot、sodden、worn-out
形声:从火、兰声
rotten, spoiled, decayed
详细解释◎ 烂的拼音:
爛、孏 làn
〈词性:动〉
(1) (形声。从火,阑声。本义:煮烂)
(2) 同本义 [thoroughly cooked;tender;soft]
孏,孰也。——《说文》。字亦作爛。
熟而不烂。——《吕氏春秋·本味》
三日三夕不烂。——晋· 干宝《搜神记》
(3) 又
此儿头不烂。
是必烂也。
三首俱烂。
(4) 又如:烂饭(加水较多而煮成的又软又烂的饭);烂煮(煮至熟烂);烂蒸(蒸至烂熟);烂椹(熟透的桑椹)
(5) 火烧伤 [burn]
焦头烂额为上客。——《汉书·霍光传》
(6) 头绪乱 [messy;be all in a mess]。如:烂子(乱子);烂事(方言。犹言麻烦事或办糟了的事)
(7) 零碎,断片 [scraps]。如:烂纸片;衣服穿烂了
◎ 烂的拼音:
爛 làn
〈词性:形〉
(1) 腐烂,腐败 [become putrid;fester;rot]
烂灰生蝇。——《淮南子·说山》。注:“腐也。”
愿凭三寸不烂之舌,往江东说此人来降。——《三国演义》
(2) 又如:一场大雨使麦子烂了;烂黄齑(烂腌菜,比喻爱情不专的人);烂败(腐烂);烂损(腐烂败坏);烂碎(腐烂破碎);烂溃(溃烂)
(3) 明亮、光明;色彩绚丽[bright;radiant]
明星有烂。——《诗·郑风·女曰鸡鸣》
烂昭昭兮未央。——《楚辞·云中君》。注:“光貌。”
登降炤烂。——班固《西都赋》。注:“明也。”
功德烂然。——《汉书·王莽传》
(4) 又如:灿烂(光彩显明耀眼);烂灼(灿粒闪灼);烂熳(坦率自然,不做作);烂目(耀眼)
(5) 形容物体呈稀糊状态 [sodden;mashed]。如:烂浆(形容物成稀糊状);烂酱(形容物体呈稀烂的糊状)
(6) 放荡 [dissipated]。如:烂污(人行为放荡不端);烂料(败家子);烂仔(流氓);烂靡(靡烂);烂货(称好吃懒做、不务正业的人)
◎ 烂的拼音:
爛 làn
〈词性:副〉
程度深;极、盛 [extreme]。如:烂火(烈火);粒红(深红)
烂漫,烂熳、烂泥、烂舌头、烂熟、烂污货、烂崽、烂账、烂醉、烂醉如泥
烂(爛)的拼音:làn(ㄌㄢˋ)
⒈ 因过熟而变得松软:烂糊。煮烂。
⒉ 程度极深:台词背得烂熟。
⒊ 东西腐坏:腐烂。
⒋ 灼伤:焦头烂额。
⒌ 崩溃,败坏:敌人一天天烂下去。
⒍ 破碎:破烂。烂纸。
⒎ 头绪杂乱:烂摊子。
⒏ 明,有光彩:烂银枪。烂漫。
烂字UNICODE编码U+70C2,10进制: 28866,UTF-32: 000070C2,UTF-8: E7 83 82。
烂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烂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爛燗爤㱫
fester、mashed、messy、rot、sodden、worn-out
形声:从火、兰声
rotten, spoiled, decayed
详细解释◎ 烂的拼音:
爛、孏 làn
〈词性:动〉
(1) (形声。从火,阑声。本义:煮烂)
(2) 同本义 [thoroughly cooked;tender;soft]
孏,孰也。——《说文》。字亦作爛。
熟而不烂。——《吕氏春秋·本味》
三日三夕不烂。——晋· 干宝《搜神记》
(3) 又
此儿头不烂。
是必烂也。
三首俱烂。
(4) 又如:烂饭(加水较多而煮成的又软又烂的饭);烂煮(煮至熟烂);烂蒸(蒸至烂熟);烂椹(熟透的桑椹)
(5) 火烧伤 [burn]
焦头烂额为上客。——《汉书·霍光传》
(6) 头绪乱 [messy;be all in a mess]。如:烂子(乱子);烂事(方言。犹言麻烦事或办糟了的事)
(7) 零碎,断片 [scraps]。如:烂纸片;衣服穿烂了
◎ 烂的拼音:
爛 làn
〈词性:形〉
(1) 腐烂,腐败 [become putrid;fester;rot]
烂灰生蝇。——《淮南子·说山》。注:“腐也。”
愿凭三寸不烂之舌,往江东说此人来降。——《三国演义》
(2) 又如:一场大雨使麦子烂了;烂黄齑(烂腌菜,比喻爱情不专的人);烂败(腐烂);烂损(腐烂败坏);烂碎(腐烂破碎);烂溃(溃烂)
(3) 明亮、光明;色彩绚丽[bright;radiant]
明星有烂。——《诗·郑风·女曰鸡鸣》
烂昭昭兮未央。——《楚辞·云中君》。注:“光貌。”
登降炤烂。——班固《西都赋》。注:“明也。”
功德烂然。——《汉书·王莽传》
(4) 又如:灿烂(光彩显明耀眼);烂灼(灿粒闪灼);烂熳(坦率自然,不做作);烂目(耀眼)
(5) 形容物体呈稀糊状态 [sodden;mashed]。如:烂浆(形容物成稀糊状);烂酱(形容物体呈稀烂的糊状)
(6) 放荡 [dissipated]。如:烂污(人行为放荡不端);烂料(败家子);烂仔(流氓);烂靡(靡烂);烂货(称好吃懒做、不务正业的人)
◎ 烂的拼音:
爛 làn
〈词性:副〉
程度深;极、盛 [extreme]。如:烂火(烈火);粒红(深红)
烂漫,烂熳、烂泥、烂舌头、烂熟、烂污货、烂崽、烂账、烂醉、烂醉如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