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xī yǎng sāo bèi
注音ㄒ一 一ㄤˇ ㄙㄠ ㄅㄟˋ
解释膝部发痒,却去搔背。比喻力量没有使在点子上。
出处汉 桓宽《盐铁论 利议》:“议论无所依,如膝痒而搔背。”
例子你这种膝痒搔背的做法真是滑稽可笑
用法紧缩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比喻力量没有使在点子上。
感情膝痒搔背是贬义词。
繁体膝癢搔背
近义隔靴搔痒
反义搔到痒处
英语scratch the back while the knee is itching (irrelevant)
动物生肖牛,虎,蛇
膝的拼音:xī(ㄒ一)
⒈ 大腿和小腿相连的关节的前部:膝盖骨(亦称“髌骨”)。护膝。屈膝。膝眼。膝下(子女幼时依偎于父母的膝下,因以“膝下”表示幼年。后用作对父母的敬辞)。奴颜卑膝。
膝字UNICODE编码U+819D,10进制: 33181,UTF-32: 0000819D,UTF-8: E8 86 9D。
膝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膝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厀䣛
knee
形声:左形右声
knee
详细解释◎ 膝的拼音: xī
〈词性:名〉
(1) (形声。从肉,桼( qī )声。本义:膝头) 大腿和小腿相连关节的前部。通称膝盖 [knee]
今之君子,进人若将加诸膝,退人若将队诸渊。——《礼记》
(2) 又如:膝馒头(膝盖);膝下荒凉(指无子女);膝踝(膝盖与足踝);膝拐(方言。膝盖的别称);膝弯(膝关节向后弯曲的部分)
膝部、膝盖骨、膝关节、膝腘、膝头、膝外翻、膝下、膝行、膝痒搔背
痒(癢)的拼音:yǎng(一ㄤˇ)
⒈ 皮肤或黏膜受刺激需要抓挠的一种感觉:痒痒。刺痒。搔痒。手痒。痛痒。
痒字UNICODE编码U+75D2,10进制: 30162,UTF-32: 000075D2,UTF-8: E7 97 92。
痒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痒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癢
itch、tickle
形声:从疒、羊声
itch
详细解释◎ 痒的拼音:
癢 yǎng
〈词性:动〉
(1) (形声。从疒( chuáng ),养声。本义:一种皮肤不适、引人欲搔的感觉)
(2) 同本义 [itch;tickle]。如:痒刺刺(形容痒的感觉强烈);痒处(发痒的部位);痒背(作痒的背)
(3) 形容某些难以抑制的强烈愿望 [itch to exercise one’s skill]
花前技痒又成诗。——宋· 陆游《还东》
(4) 又如:痒滋滋(形容按捺不下某种兴奋的情绪);痒酥酥(形容产生某种难以压抑的强烈愿望;形容轻松愉快的感觉);痒处(指心里怀的强烈愿望或身上存在的突出问题)
痒痒、痒痒挠儿、痒疹
搔的拼音:sāo(ㄙㄠ)
⒈ 挠,用手指甲轻刮:搔痒。搔头。隔靴搔痒。
⒉ 古同“骚”,扰乱。
搔字UNICODE编码U+6414,10进制: 25620,UTF-32: 00006414,UTF-8: E6 90 94。
搔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搔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㮻掻
claw、scratch
形声:从扌、蚤声
to scratch
详细解释◎ 搔的拼音: sāo
〈词性:动〉
(1) (形声。从手,蚤声。本义:用指甲轻刮)
(2) 同本义 [scratch]
搔,括也。——《说文》
而敬仰搔之。——《礼记·内则》。注:“摩也。”
足可搔而绝。——《汉书·枚乘传》。集注:“谓抓也。”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杜甫《春望》
(3) 又如:搔背(以指甲搔脊背);搔掐(以指甲抓刮);搔扪(爬搔抚摸);搔摸(呵痒);搔首(爬搔头部);搔耙(以指爪或他物抓刮爬梳)
(4) 通“骚”。骚扰;骚乱 [annoy]
残贼天下,万民搔动。——《淮南子·兵略训》
吴起长兵攻取, 楚人搔动,相与泣 悼王。——《盐铁论·非鞅》
所在搔扰,更为烦苛。——《三国志·陆凯传》
(5) 又如:搔动(骚动;扰乱);搔扰(动乱不安,扰乱);搔搔(忧虑的样子)
搔背扒子、搔耳捶胸、搔首踟蹰、搔首弄姿、搔头、搔头摸耳、搔头弄姿、搔痒
背的拼音:bèi(ㄅㄟˋ)
⒈ 人体后面从肩到腰的部分:背脊。背包。背影。
⒉ 物体的后面或反面:背面。刀背。背后。背景。
⒊ 用背部对着,与“向”相对:背光。人心向背。
⒋ 向相反的方向:背地性(植物向上生长的性质)。背道而驰。
⒌ 避开,离开:背地。背井离乡。
⒍ 凭记忆读出:背书。背诵。背台词。
⒎ 违反:违背。背离。背信弃义。
⒏ 不顺:背运。背兴(xìng )。
⒐ 偏僻:背静。
⒑ 听觉不灵:耳背。
背的拼音:bēi(ㄅㄟ)
⒈ 人用背驮(tuó )东西,引申为负担:背负。背包。背黑锅(喻受冤枉代人受过)。背包袱(喻有沉重的思想负担或经济负担)。
背字UNICODE编码U+80CC,10进制: 32972,UTF-32: 000080CC,UTF-8: E8 83 8C。
背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背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倍偝北揹褙
back、recite、violate、unlucky
负、向、腹
形声:从月、北声
back; back side; behind; betray
详细解释◎ 背的拼音:
揹 bēi
〈词性:动〉
(1) 人用脊背驮 [东西] [have on one's shoulder]
早背胡霜过戍楼,又随寒日下汀州。——罗邺《雁》
(2) 又如:背粮食;背头(男子头发由鬓角起都向后梳的发式);背锅(方言。驼背)
(3) 负担;承受 [bear]。如:背了一身债;背利(负担很重的或长期的利息);背罪(承担罪责)
(4) 另见 bèi
背包、背本就末、背不住、背部、背场儿、背城借一,背城一战、背驰、背搭子、背褡、背道儿、背道而驰、背地里、背篼、背恩忘义、背风、背风港、背风面、背旮旯儿、背光、背后、背脊、背井离乡、背景、背静、背靠、背靠背、背离、背理、背篓、背面、背谬、背叛、背气、背弃、背人、背山起楼、背生芒刺、背时、背书、背熟、背水一战、背水阵、背诵、背向、背心、背信、背信弃义、背兴、背眼、背阴儿、背影儿、背约、背运、背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