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惜字如金的意思

jīn

惜字如金



拼音xī zì rú jīn

注音ㄒ一 ㄗˋ ㄖㄨˊ ㄐ一ㄣ

解释谓极其节省文字,不多费笔墨。

出处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格局》:“文章所忌者,开口骂题。便说几句闲文,才归正传,亦未尝不可,胡遽惜字如金,而作此卤莽灭裂之状也!”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不轻易动笔。

感情惜字如金是中性词。

近义惜墨如金、惜墨若金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注音  ㄒ一   
简体部首  忄部  部外笔画  8画  总笔画  11画  
繁体部首  心部  
五笔  NAJG  仓颉  PTA  郑码  UEK  四角  94061  结构  左右电码  1917  区位  4707  统一码  60DC  笔顺  丶丶丨一丨丨一丨フ一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惜的拼音:xī(ㄒ一)  

⒈ 爱,重视:爱惜。顾惜。怜惜。珍惜。

⒉ 舍不得:吝惜。惜别。惜力。惜指失掌(喻因小失大)。惜墨如金。

⒊ 感到遗憾,哀痛:可惜。惜悯。惋惜。

统一码

惜字UNICODE编码U+60DC,10进制: 24796,UTF-32: 000060DC,UTF-8: E6 83 9C。

惜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惜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cherish、grudge、pity、spare

造字法

形声:从忄、昔声

English

pity, regret, rue, begrudg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惜的拼音:   

〈词性:动〉

(1) (形声。从心,昔声。本义:哀痛,哀伤)

(2) 同本义 [be deep sorrow;be grieved]

惜,痛也。——《说文》

惜者,哀也。——《楚辞·惜誓序》

为陛下惜之。——汉· 贾谊《论积贮疏》

惜其用武不终。——宋· 苏洵《六国论》

岁月为可惜。——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3) 又如:可惜(值得惋惜);痛惜(沉痛地惋惜);惜伤(哀伤)

(4) 珍惜,爱惜,重视而不糟蹋耗费 [cherish]

为天下惜死。——《吕氏春秋·长利》

大禹圣者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晋书·陶侃传》

视之不甚惜。——宋· 苏洵《六国论》

臣辈惜程艺。——宋· 王谠《唐语林·雅量》

汝辈所惜。

朕不自谨惜。——清· 张廷玉《明史》

(5) 又如:吝惜(过分爱惜);怜惜(同情爱惜);珍惜(珍重爱惜);惜玉(对女子的温情爱护);惜体面(爱面子);惜福(富有而不肯过分享受);惜护(十分爱护);惜名(爱惜名声)

(6) 惋惜[feel sorry for sb or about sth.;have pity for]

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司马迁《报任安书》

(7) 又如:爱惜(惋惜、同情)

(8) 哀怜、哀悯[feel pity for sb.; have compassion for]

惜余年老而日衰兮,岁忽忽而不反。——《楚辞·惜誓》

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滕王阁序》

(9) 贪婪,贪求[be avaricious;be greedy for;have an insatiable desire for]

惜诵以致愍兮,发愤以抒情。——《楚辞·惜诵》

(10) 吝惜;舍不得 [pinch]

子卿视陵,岂偷生之士,而惜死之人哉?—— 李陵《答苏武书》

驱将惜不得。——唐· 白居易《卖炭翁》

不惜牺牲生命。——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11) 又如:惜吝(吝惜;舍不得);不惜工本;不惜金玉

常用词组

惜别、惜财如命、惜福、惜老怜贫、惜力、惜怜、惜墨如金、惜玉怜香、惜指失掌

  拼音    注音  ㄗˋ   
部首  子部  部外笔画  3画  总笔画  6画  
五笔  PBF  仓颉  JND  郑码  WDYA  四角  30407  结构  上下电码  1316  区位  5554  统一码  5B57  笔顺  丶丨フフ丨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字的拼音:zì(ㄗˋ)  

⒈ 用来记录语言的符号:文字。汉字。字符。字母。字典。字句。字里行(háng   )间。字斟句酌。

⒉ 文字的不同形式,书法的派别:草字。篆字。颜字。柳字。欧字。赵字。

⒊ 书法的作品:字画。字幅。

⒋ 字的音:字正腔圆。

⒌ 人的别名,亦称“表字”,现多称“号”;商店的名称,亦称“字号”。

⒍ 合同,契约:字据。

⒎ 旧时称女子出嫁:待字闺中。

⒏ 生子,乳,爱:字乳(生育)。字孕(怀孕)。

统一码

字字UNICODE编码U+5B57,10进制: 23383,UTF-32: 00005B57,UTF-8: E5 AD 97。

字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字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word、wordage、character、loanshift

造字法

形声:从宀、子声

English

letter, character, word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字的拼音:   

〈词性:动〉

(1) (会意兼形声。从宀( mián  )从子,子亦声。在屋内生孩子。本义:生孩子)

(2) 同本义 [give birth to]

字,乳也。——《说文》。

字,生也。——《广雅》

妇人疏字者子活,数乳者子死。——《论衡·气寿》

六畜遂字。——《汉书》。颜师古注:“字,生也。”

苦山有木,服之不字。——《山海经·中山经》

亭有畜字马,岁课息。——《汉书·食货志下》

(3) 又如:字乳(生育);字育(生育、蕃育)

(4) 怀孕,体内怀着胎儿 [be pregnant]

女子贞不字,十年乃字。——《易·屯》

乘字牝者,傧而不得聚会。——《史记·平准书》

(5) 又如:字牝(怀孕的母畜);字孕(怀胎;生殖);字马(怀孕的马)

(6) 抚养;养育;教养 [bring up]

其僚无子,使字敬叔。——《左传》

不能字人之孤而杀之。——《左传·成公十一年》

牛羊腓字之。——《诗·大雅·生民》

字而幼孩,遂而鸡豚。——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

(7) 又如:字养(抚养;养育);字民(养育人民);字育(化生);字孤(抚养孤儿)

(8) 爱 [love]

于父,不能字厥子。——《书·廉诰》

乐王鲋字而敬。——《左传·昭公元年》。注:“字,爱也。”

(9) 又如:字孤(抚爱孤儿);字爱(抚爱)

(10) 教育;教课;传授知识 [teach]

天会间,充女直字学生,学问通达,观书史,工为诗。——《金史·温敦兀带传》

(11) 治理 [govern]

防民之理甚周,而不至皎察;字民之方甚裕,而不至使侵蛑。——刘禹锡《答饶州之使君书》

(12) 取名;取表字 [style]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楚辞·离骚》

武字 子卿。——《汉书·李广苏建传》

张衡字 平子。——《后汉书·张衡传》

扣其乡及姓字。——明· 魏禧《大铁椎传》

(13) 女子许嫁 [girl remain to be betrothed]

甚至于说,待字的大姑娘,也得拿出来抽签。——茅盾《动摇》

(14) 又如:字人(女子嫁人)

词性变化

字的拼音:   

〈词性:名〉

(1) 文字(古时单体叫文,合体叫字,后人逐渐不再严格区别) [word;characters]

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本,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说文解字·叙》

说五字之文,至于二三万言。——《汉书·艺文志》

分文析字。——《汉书·刘歆传》

象形、指事,文也,会意、谐声、转注,字也。——《通志·六书略》

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梦溪笔谈·活板》

(2) 又如:字指(文字的含意);字号(以文字作符号);字音(文字的读音);字格(书写文字的格式);字债(文字的债务);字学(文字学);中国字,汉字;篆字;字脚(字眼);字养(指用在某处的字眼)

(3) 表字,人的别名(字和名常有意义上的联系。自称用名,表示谦虚;称人用字,表示尊敬)[another name taken at the age of twenty]

男子二十,冠而字。——《礼记·曲礼上》

幼名,冠字。——《礼记·檀弓》。疏:“始生三月而加名,故去幼名;年二十,有为人父之道,朋友等类不可复呼其名,故冠顶加字。”

闻名即知其字,闻字而知其名,盖名与字相比附故。——《白虎通·姓名》

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字 仲尼,姓 孔氏。——《史记·孔子世家》

陈胜者, 阳城人也,字 涉。——《史记·陈涉世家》

(4) 名号 [(person's) name and alias]

季子谢之,请问姓字。——《论衡·书虚》

(5) 用文字写成的凭据、字条或短柬 [receipt;contract]

杨执中又写了一个字去催 权勿用见这字,收拾搭船来 湖州。——《儒林外史》

(6) 又如:字据;立字为凭

(7) 字眼,词 [wording;words;diction;words or phrases used in certain context ] 。如:他用字准确;在创业者的字典里找不到“害怕”这个字

(8) 字迹 [handwriting]。如:字仿(仿照字样学写字);他写一手好字;她的字很难认

(9) 书法 [calligraphy]。文字的书写艺术;特指用毛笔写汉字的艺术

又有李元中,字画之工,追踪 钟王。—— 宋· 王明清《挥麈三录》

(10) 书法作品 [scripts]

原来是问金冬心的字,我拿去卖了。—— 巴金《秋》

专藏字,不藏画

(11) 书信 [letter]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杜甫《登岳阳楼》

托敝亲家写一封字来。——《儒林外史》

(12) 字体 [form of a written or printed character;style of hand writing]。如:颜字;柳字

(13) 字音 [pronunciation of a character]。如:咬字;字正腔圆

(14) 姓

常用词组

字典、字调、字幅、字符、字号、字画、字汇、字迹、字节、字句、字据、字块、字类、字里行间、字码儿、字谜、字面、字模、字母、字母表、字幕、字盘、字书、字数、字体、字条,字条儿、字帖、字挟风霜、字形、字眼、字样、字斟句酌、字正腔圆、字纸、字纸篓

  拼音    注音  ㄖㄨˊ   
部首  女部  部外笔画  3画  总笔画  6画  
五笔  VKG  仓颉  VR  郑码  ZMJ  四角  46400  结构  左右电码  1172  区位  4071  统一码  5982  笔顺  フノ一丨フ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如的拼音:rú(ㄖㄨˊ)  

⒈ 依照顺从:如愿。如意。如法炮制。

⒉ 像,相似,同什么一样:如此。如是。如同。如故。如初。游人如织。

⒊ 比得上,及:百闻不如一见。自叹弗如。

⒋ 到,往:如厕。

⒌ 假若,假设:如果。如若。假如。

⒍ 奈,怎么:如何。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⒎ 与,和:“公如大夫入”。

⒏ 或者:“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⒐ 用在形容词后,表示动作或事物的状态:突如其来。

⒑ 表示举例:例如。

⒒ 应当:“若知不能,则如无出”。

⒓ 〔如月〕农历二月的别称。

⒔ 姓。

统一码

如字UNICODE编码U+5982,10进制: 22914,UTF-32: 00005982,UTF-8: E5 A6 82。

如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如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汉英互译

according to、as、as if、for instance、like、such as

造字法

会意:从女、从口

English

if, supposing; as if; like, as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如的拼音:   

〈词性:动〉

(1) (会意。从女,从口。本义:遵从,依照)

(2) 同本义 [follow]

如,从随也。——《说文》。按,此字疑从女,若省声。女子从人者也。

有律以如己也。——《左传·宣公十二年》。杜预注:“如,从也。”

所不与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犬皆如人意。——《柳宗元《三戒》

(3) 又如:如命(遵从命令);如志(随顺意愿;实现志愿);如令(从令,遵令)

(4) 好像, 如同 [like;as if]

日初出大如车盖。——《列子·汤问》

状貌如妇人女子。——《史记·留侯世家》

两狼之并驱如故。——《聊斋志异·狼三则》

(5) 又如:如皋雉(比喻男子以才华博得女子青睐);如许(似这般);如今晚儿(现在);如许豚犊(这样的不肖之子);如应如响(十分灵验)

(6) 比得上,及 [can be compared with]

不如无生。——《诗·小雅·苕之华》

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战国策·齐策》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左传·僖公三十年》

(7) 又如:我不如他

(8) 去,往 [go]

如,往也。——《尔雅》

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史记·项羽本纪》

以一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 楚。——《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如扬州过 瓜洲扬子桥。——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9) 遭遇,际遇 [meet]

淮阳叶生者,失其名字。文章词赋,冠绝当时;而所如不偶,因于名场。——《聊斋志异》

(10) 表示举例 [for instance;for example;such as]。如:大文学家、大诗人,如李白、杜甫;工人都很勤劳,如挖土

(11) 相敌;抵挡 [resist]

夫宋之不足如 梁也,寡人知之矣。——《战国策》

(12) 应当 [should]

君若爱司马,则如亡。——《左传》

词性变化

如的拼音:   

〈词性:介〉

(1) 按照 [in accordance with;comply with]

王如其言,煮头,三日三夕不烂。——晋· 干宝《搜神记》

(2) 又如:如详缴(照报告中对原案处理的办法处理,并且准予销案);如律令(按照法令执行。是古代檄文、诏书结尾用语);如式(按照规矩)

如的拼音:   

<连>

(1) 假如,如果 [if]

如,若也。——《广雅》

如用之,则吾从先进。——《论语·先进》

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坟上矣。——《论语·阳货》

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后汉书·张衡传》

洛阳亲友如相问。——唐·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诗

(2) 又如:如有不妥,请予指正;如不修改,未免粗糙;如使(假使;倘若)

(3) 与,和 [and]

公如大夫入。——《仪礼》

(4) 或——表示选择关系 [or]

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论语·先进》

(5) 而——表示连接 [but]

如有隐忧。——《诗·邶风·柏舟》

夜中,星陨如雨。——《春秋》

(6) 则——表示结果 [then]。如:如许;如是

如的拼音:   

〈词性:助〉

(1) 用于语末,相当于“然”

子之燕居,申申如也。——《论语·述而》

褎如充耳。——《诗·邶风·旄丘》

屯如,乘马班如。——《易·屯卦》

孔子三月如君,则皇皇如也。——《孟子·滕文公上》

(2) 用于语末,相当于“焉”

突如,其来如,焚如,死如,弃如。——《易·离》

(3) 相当于“乎”

善如尔之问也。——《礼记》

常用词组

如臂使指、如常、如潮涌至、如出一辙、如初、如此、如此而已、如此这般、如次、如弟、如堕五里雾中、如堕烟海、如法、如法炮制、如风过耳、如故、如果、如何、如虎添翼、如花似锦、如花似玉、如画、如火如荼、如获至宝、如饥似渴、如箭在弦、如胶似漆、如今、如旧、如君、如来佛、如狼似虎、如雷贯耳、如临大敌、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如芒在背、如梦初醒、如鸟兽散、如期、如其、如泣如诉、如日方升、如日中天、如入无人之境、如若、如丧考妣、如上、如实、如使、如是、如释重负、如数家珍、如数、如汤沃雪、如同、如晤、如下、如心、如兄如弟、如许、如一、如仪、如蚁附膻、如意、如意算盘、如饮醍醐、如蝇逐臭、如影随形、如鱼得水、如鱼离水、如愿、如愿以偿、如醉如痴、如坐针毡

  拼音  jīn   注音  ㄐ一ㄣ   
部首  金部  部外笔画  0画  总笔画  8画  
五笔  QQQQ  仓颉  C  郑码  PA  四角  80109  结构  上下电码  6855  区位  2980  统一码  91D1  笔顺  ノ丶一一丨丶ノ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金的拼音:jīn(ㄐ一ㄣ)  

⒈ 一种化学元素,符号Au,原子序数79,黄赤色,质软:黄金。金子。金笔。

⒉ 金一类的,具有光泽、延展性,容易传热和导电的固体的通称(汞除外)。:金属。五金(旧指金银铜铁锡)。合金(两种或多种金属混合而成的金属)。金文(铸或刻在商周青铜器上的铭文,旧称“钟鼎文”)。

⒊ 钱:现金。基金。挥金如土。

⒋ 指兵器或金属制的乐器:金革(兵器甲铠的总称,引申指战争)。金声(a.钲声;b.钟声)。金鼓(锣鼓)。

⒌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

⒍ 喻尊贵、贵重、难得、持久、坚固、有光泽等:金兰(友情深)。金刚(梵语意译,喻牢固、锐利、能摧毁一切)。金瓯(a.盛酒器;b.喻疆土完整)。金城汤池。

⒎ 一些动、植物因颜色似金而得名:金鱼。金乌(太阳)。金龟。金丝猴。

⒏ 中国朝代名:金代。

⒐ 姓。

统一码

金字UNICODE编码U+91D1,10进制: 37329,UTF-32: 000091D1,UTF-8: E9 87 91。

金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金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gold、golden、aurum、yellow metal

造字法

会意

English

gold; metals in general; money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金的拼音: jīn  

〈词性:名〉

(1) (会意。金文字形。从人(表示覆盖),从土,从二。从“土”,表示藏在地下;从“二”,表示藏在地下的矿物。本义:金属)

(2) 金属的通称或金属总名 [metal]

金,五色金也。黄为之长。久埋不生衣,百錬不轻,从革不违,西方之行,生于土,从土左右。注:象金在土中形。——《说文》

西南之美者,有华山之金石焉。——《尔雅·释地》

系于金柅。——《易·妒》

惟金三品。——《书·禹贡》。注:“铜三色也。”

项掣金锁。——唐· 李朝威《柳毅传》

(3) 又如:五金(指金、银、铜、铁、锡,泛指金属);白金(铂的通称;古代指银子);金背(镜子);金钥(门销或金属门环、门闩);金荷(金属制成的荷叶状独台);金铺(本指门上衔接门环部分的带有虎头等花纹的装饰物,亦指门环);金钟(金属酒杯)

(4) 金属的制品,可省称为金 [metal ware]

(5) 刀、剑、箭等兵器

金就砺则利。——《荀子·劝学》

(6) 又如:金吾(手执的铜制仪仗棒);金革;金翅(兵舰名);金猊(用金属铸成狻猊状的香炉);金钩(刀名);金创,金伤(为兵器所创的伤痕)

(7) 刑具。如:金印(在流放犯人脸上刺的字)

(8) 印;虎符。如:金紫(秦·汉时丞相所用金印紫绶的简称);金爵(指金印紫绶的爵位);金虎符(古时发兵符信);金窠(金印。窠,指其空白处)

(9) 犁铧头

耜广五寸,二耜为耦。——《周礼》

(10) 钏、镯一类妆饰品

金银华美之服。——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11) 又如:金步摇(女子的首饰名);金粉(妇女妆饰用的花钿和铅粉);金雀(妇女装饰用的头钗)

(12) 化学元素名。金子 [gold] 一种延性展性非常好的黄色三价和一价金属元素,产状主要为独立存在的自然金,但也存在于如针碲金银矿或叶碲矿等少数矿物中;大多数化学品对它不起作用,但遇到氯气和王水会受浸蚀;为增加硬度或改变颜色供商业上应用(如金币、首饰、金牙)而加入铜、银、锌、镉及其它金属熔成合金

得遗金。——《后汉书·列女传》

指金于野。

玉质而金色。——明· 刘基《卖柑者言》

金玉其外。

(13) 又如:赤金(纯金);金篦儿(一种篦子状的金首饰);金钗客(妓女的讳称);金绳(古代封禅仪式中用的金线);金赀(金银财宝)

(14) 钱财;货币 [money]

金五百斤。——《战国策·齐策四》

所赐金帛。——汉· 刘向《列女传》

橐金数千。——清· 张廷玉《明史》

输不必金。——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15) 又如:金粟(钱与米);金罚(以金钱赎罪的处罚法);金选(古代用来赎罪的罚金。也称“金铢”);金财(金钱财货)

(16) 古代军队中用以指挥停止或撤退的锣或其他金属制品 [gong]。如:鸣金收兵;金声(钲声。代表止兵之意);金鼓(金钲和鼓);金钲(乐器名。镯铙之类)

(17) 铜 [copper]。如:金铎(古代军中所用的铜铃);金茎(铜柱。为擎承露盘之用);金壶(古时的计时器。即铜壶);金翟(铜铸的人像。同金狄,铜狄)

(18) 月 [moon]。如:金蟾(月的别名);金兔(月光);金波(形容月光浮动。也指月光)

(19) 太阳 [sun]。如:金锣(比喻太阳);金燧(古代利用日光取火的一种器具);金鸦(金乌。太阳)

(20) 水银 [mercury]。如:金泥(古代封禅之礼。以水银和金粉为泥,用来封玉牒);金丹(道士用金石炼制而成的药)

(21) 星名。金星的简称 [Venus]

金、水二星,行速而不经天。——《隋书·天文志》

(22) 朝代名 [Jin dynasty]。公元1115年—1234年,共历九帝,统治中国北部120年。由女真族完颜部领袖阿骨打创建,建都会宁(今黑龙江省阿城南),先后迁都中都(今北京)、开封等地,后在蒙古和宋的联合进攻下灭亡

(23) 古州名 [Jin prefecture]。治所在今陕西省安康县

(24) 古代货币单位

请献十金。——《墨子·公输》

购子头千金。——晋· 干宝《搜神记》

易之以写金。——明· 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

(25) 姓

词性变化

金的拼音: jīn  

〈词性:形〉

(1) 金黄色,亚麻色,尤用指头发 [golden]

浮光跃金。——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青项金翅。——《聊斋志异·促织》

(2) 又如:金象(金色本相);金缕(金色丝线);金兽(门环上的金色衔环);金蚕(金色的蚕);金蛇(金色的小蛇);金蛾(金色的蛾形图案);金凤(金色的凤凰)

(3) 比喻尊重、贵重 [respectful;noble]。如:乌金墨玉;金榜留名;金诺(对他人守信不渝的美称);金言(珍贵、宝重的言辞;佛陀的教言为金言);金交(比喻友谊深厚)

(4) 比喻坚固;攻不破的或无懈可击的 [impregnable]。如:金阵(坚固的兵阵);金城;金汤;金堤(形容堤防的巩固)

(5) 比喻声音美妙 [shows voice is nice]

(6) 富贵 [rich and noble]。如:金宫(华美的宫室);金穴(极富贵的人家)

(7) 皇帝的,天子的 [imperial]。如:金貂(汉以后皇帝侍臣的冠饰);金箓(天帝的诏书)

常用词组

金榜、金榜题名、金笔、金币、金碧辉煌、金不换、金灿灿、金蝉脱壳、金城、金疮、金达莱、金殿、金饭碗、金风、金刚、金刚砂、金刚石、金刚钻、金戈铁马、金工、金瓜、金光灿烂、金龟子、金贵、金华、金黄、金婚、金匠、金交椅、金经、金科玉律、金口玉言、金库、金块珠砾、金矿、金兰、金莲、金镂鞍、金缕玉衣、金牛山遗址、金瓯无缺、金牌、金钱、金钱豹、金人、金融、金融寡头、金融机构、金融家、金融资本、金嗓子、金色、金沙江、金闪闪、金圣叹、金石、金石为开、金石之交、金属、金丝猴、金汤、金田起义、金条、金童玉女、金柝、金文、金屋藏娇、金无足赤、金溪、金星、金言、金钥匙、金银首饰、金银台、金鱼、金玉良言、金元、金圆券、金针、金针度人、金枝玉叶、金子、金字塔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