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xuán pǔ péng lái
注音ㄒㄨㄢˊ ㄆㄨˇ ㄆㄥˊ ㄌㄞˊ
解释悬圃:仙境。传说昆仑山上的悬圃及山东的蓬莱。指仙境。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郊祀志》:“览观县圃,浮游蓬莱。”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悬圃蓬莱是中性词。
动物生肖牛,虎,蛇
悬(懸)的拼音:xuán(ㄒㄨㄢˊ)
⒈ 挂,吊在空中:悬垂。悬吊。悬梯。悬河。悬心。悬念(a.挂念;b.文艺作品对故事情节发展和人物今后命运的伏笔)。悬梁刺股。
⒉ 没有着落,没有结束:悬断。悬案。悬而未决。
⒊ 距离远:悬隔。悬殊。
⒋ 危险:悬崖。悬乎(“乎”读轻声)。
⒌ 公开提示:悬赏。
悬字UNICODE编码U+60AC,10进制: 24748,UTF-32: 000060AC,UTF-8: E6 82 AC。
悬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悬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懸
hang、suspend、dangerous
形声:从心、县声
hang, suspend, hoist; be hung
详细解释◎ 悬的拼音:
懸 xuán
〈词性:动〉
(1) (形声。从心,县声。本作“县”,象断首倒挂,后加“系”。假借为行政区域的“县”后,另加“心”字表示悬挂。本义:吊挂)
(2) 同本义 [hang;suspend]
悬者植梯接之。——《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以叵幅悬之。——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倒悬之。——清· 张廷玉《明史》
(3) 又如:悬丝诊脉(传说古代中医诊脉法之一。不见面将丝线系于病人腕上诊脉治病);悬壁(相学术语。指脸部接近耳垂下端处的部位)
(4) 牵挂;挂念 [feel anxious;worry about]。如:悬结(悬念;惦记);悬悬(挂念);悬肠挂肚(担心;挂念)
(5) 凭空设想;揣测 [imagine without foundation]
你们做的事,须自己承认。怎么悬定得罪?——《梼杌闲评——明珠缘》
(6) 又如:悬度(无根据地揣测、估计);悬料(凭空臆测);悬猜(揣测,猜想)
(7) 揭示 [reveal]。如:悬金(出具赏格)
(8) 公布 [publish]。如:悬令(公布法令);悬名(张榜公布名姓);悬法(公布法令)
(9) 系连,关联 [correlate]
吏者,民之所悬命也。——《管子》
王之命悬于遂手。——《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 悬的拼音:
懸 xuán
〈词性:形〉
(1) 久延不决 [unresolved]。如:悬调(长期拖欠的赋税);悬租(长期拖欠的租赋)
(2) 孤立,无所依傍 [alone;sole]。如:悬然(无所依傍貌;空虚貌);悬师(远征的孤军);悬守(犹孤守)
(3) 空虚,匮乏 [empty]。如:悬虚(凌空;空虚、空洞)
(4) 形容高耸,陡峭 [steep]。如:悬崖峭障(陡直的山崖,高险的山峯);悬峰(陡峭的山峰)
(5) 〈词性:方〉∶危险的,危难的或惊险的 [dangerous]。如:真悬
(6) [数量、质量、规模或力量上] 相差较大的 [be far apart]。如:悬迸(差别很大);悬邈(相距很远)
(7) 河流或涧水向下奔流 [falling]。如:悬流;悬溜;悬濑
◎ 悬的拼音:
懸 xuán
〈词性:名〉
悬钟、磬等乐器的架子 [rack]
宿燎设悬。——唐· 柳宗元《道州文宣王庙碑》
悬案、悬臂、悬冰、悬肠挂肚、悬撑、悬揣、悬垂、悬吊、悬浮、悬隔、悬挂、悬河、悬壶、悬乎、悬空、悬跨、悬块、悬缆、悬梁、悬虑、悬拟、悬念、悬念、悬缺、悬赏、悬首、悬殊、悬水、悬索、悬索桥、悬梯、悬挑、悬挑、悬停、悬系、悬想、悬心、悬悬、悬崖、悬崖勒马、悬崖峭壁、悬椅、悬置
圃的拼音:pǔ(ㄆㄨˇ)
⒈ 种植菜蔬、花草、瓜果的园子:圃田。菜圃。花圃。苗圃。
⒉ 指种植园圃的人:“吾不如老圃”。
圃字UNICODE编码U+5703,10进制: 22275,UTF-32: 00005703,UTF-8: E5 9C 83。
圃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圃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團甫圑
garden
形声:从囗、甫声
garden, cultivated field
详细解释◎ 圃的拼音: pǔ
〈词性:名〉
(1) (形声。从囗,甫声。囗( wéi ),围的古体字。从囗的字往往表示某一个范围或区域。本义:种植果木瓜菜的园地。周围常无垣篱)
(2) 同本义 [orchard;garden]
圃,种菜曰圃。——《说文》
二曰园圃毓草木。——《周礼·太宰》。注:“树果蓏曰圃。”
九月筑场圃。——《诗·豳风·七月》
薮有圃草。——《国语·周语》
其泽薮曰圃田。——《周礼·职方》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唐· 孟浩然《过故人庄》
尝射于家圃(场地)。——宋· 欧阳修《归田录》
(3) 又如:花圃(种花草的园地);园圃(种蔬菜花果、树木的场所);苗圃;圃畦(种蔬菜花果的园畦);圃田(种植果木瓜菜的园地;大田;喻指事物聚集的地方)
(4) 帝王贵族游乐观赏的地方 [centre]
赵王游于圃中。——《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5) 比喻某些事物丛集之处 [centre]。如:文圃;图书之圃
(6) 种菜。亦指种菜的人 [vegetable grower]
我杏也,往年老圃种我时,费一核耳。——明· 马中锡《中山狼传》
是(这)特(只是)老妇老圃者之为也。——唐· 柳宗元《非国语·三川震》
吾不如老圃。——《论语·子路》
◎ 圃的拼音: pǔ
〈词性:形〉
(1) 繁茂,茂盛 [luxuriant]。如:圃草(茂盛之草)
(2) 通“甫”。大 [big;large]
薮有圃草,囿有林池。——《国语·周语中》
蓬的拼音:péng(ㄆㄥˊ)
⒈ 多年生草本植物,花白色,中心黄色,叶似柳叶,子实有毛(亦称“飞蓬”):蓬门。蓬心(“蓬”的心狭窄而弯曲,喻茅塞不通的头脑。谦辞,用以表示自己见识浅陋,蠢笨)。蓬户瓮牗。蓬生麻中(喻在良好的生长环境里,自然会受到好的影响)。蓬荜生辉(使得自家有了光彩。谦辞,用来称谢别人字画等物品的赠予或客人的来访)。
⒉ 散乱:蓬乱。蓬松。蓬头垢面。
⒊ 茂盛,旺盛:蓬勃。
⒋ 量词,用于类似成丛飞蓬的东西:一蓬凤尾竹。
蓬字UNICODE编码U+84EC,10进制: 34028,UTF-32: 000084EC,UTF-8: E8 93 AC。
蓬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蓬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莑纄鑝
形声:从艹、逢声
type of raspberry; fairyland
详细解释◎ 蓬的拼音: péng
〈词性:名〉
(1) (形声。从艸,逢声。本义:草名。蓬蒿)
(2) 同本义 [Erigeron acris]
蓬,蒿也。——《说文》
彼茁者蓬。——《诗·召南·驺虞》
桑蓬矢六。——《礼记·内则》
若纵火于秋蓬。——《楚辞·沈江》。注:“蒿也。”
飘萍浮而蓬转。——潘岳《西征赋》?
(3) 又如:蓬厂(草棚);蓬窗(草窗,意为破败的窗户);蓬麻(比喻良好的学习环境);蓬转(蓬草随风飞转);蓬衡(陋室茅舍;蓬户衡门);蓬门(蓬草编成的门户。形容穷人的住家)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杜甫《客至》
(4) 某些植物果实的外苞 [bud]
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独立,犹似未开之花——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5) 又如:莲蓬
(6) 星名 [star’s name]。如:蓬星(古星名。古代的新星或彗星)
(7) 姓
◎ 蓬的拼音: péng
〈词性:形〉
(1) 散乱 [dishevelled]
蓬头突须。——《庄子·说剑》
西王母蓬发。——《西山经·玉山》
(2) 又如:蓬首(头发散乱像飞蓬一样);蓬葆(蓬草和羽葆。比喻头发散乱);蓬乱(形容须发或草木凌乱);蓬发(蓬松、散乱的头发);蓬鬓(鬓发蓬乱)
(3) 草木茂盛的样子 [flourishing]。如:蓬蓬(茂盛、蓬勃的样子)
◎ 蓬的拼音: péng
〈词性:量〉
用于枝叶茂盛的花草等的一团 [clump]。如:一蓬竹子;满山毛竹,一蓬挨一蓬;一蓬金黄如紫红的光雾升上屋顶
蓬荜、蓬荜生光、蓬勃、蓬户、蓬户瓮牖、蓬莱、蓬乱、蓬门荜户、蓬蓬、蓬茸、蓬松、蓬头垢面、蓬头跣足、蓬心
莱(萊)的拼音:lái(ㄌㄞˊ)
⒈ 藜。
⒉ 〔莱菔〕萝卜的别称。
⒊ 古代指郊外轮休的田,亦指田废生草:“政烦赋重,田莱多荒”。
莱字UNICODE编码U+83B1,10进制: 33713,UTF-32: 000083B1,UTF-8: E8 8E B1。
莱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莱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
萊䒹
形声:从艹、来声
goosefoot, weed; fallow field
详细解释◎ 莱的拼音:
萊 lái
〈词性:名〉
(1) (形声。从艸,来声。本义:草名。即藜)
(2) 草名,又名藜 [lamb’s-quarters]。一种一年生草本植物。嫩苗可食,生田间、路边、荒地、宅旁等地,为古代贫者常食的野菜
莱,蔓华也。——《说文》
南山有台,北山有莱。——《诗·小雅·南山有台》
(3) 郊外休耕的田 [unrotated land]。如:莱田(荒地)
(4) 古国名 [Lai state]。今山东省黄县东南有莱子城即古莱国旧址。如:莱夷(古国名。殷周时分布在今山东半岛东北部。鲁襄公六年为齐所灭)
(5) 姓
莱驹为右。(莱驹作晋侯的车右武士。)——《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 莱的拼音:
萊 lái
〈词性:动〉
(1) 长满杂草 [overgrow with weeds]
莱五十亩。——《周礼·遂人》
莱,野也。——《越绝书·吴内传》
田卒污莱。——《诗·小雅·十月之交》
(2) 除草 [weed]
若大田猎,则莱山田之野。——《周礼·地官·山虞》
莱茵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