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烟聚波属的意思

yānshǔ

烟聚波属



拼音yān jù bō shǔ

注音一ㄢ ㄐㄨˋ ㄅㄛ ㄕㄨˇ

解释如烟之相聚,波之相接。比喻接连而来,聚集甚多。

出处隋·卢思道《北齐兴亡论》:“朝士无赖者,亦竞相谄媚,或送婢妾,或进子女,筐筐苞苴,烟聚波属。”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烟聚波属是中性词。

繁体煙聚波屬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yān   注音  一ㄢ   繁体    
部首  火部  部外笔画  6画  总笔画  10画  
五笔  OLDY  仓颉  FWK  郑码  UOJD  四角  96800  结构  左右电码  3533  区位  4944  统一码  70DF  笔顺  丶ノノ丶丨フ一ノ丶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烟的拼音:yān(一ㄢ)  

⒈ 物质燃烧时所生的气体:冒烟。硝烟。烟囱。烟雾。烟波。烟火。烟尘。荒无人烟。

⒉ 像烟的:烟霞。烟霭。烟岚。烟鬟。

⒊ 烟气刺激使眼睛流泪或睁不开:烟了眼睛。

⒋ 一年生草本植物:烟草。烟叶。

⒌ 烟草制成品:香烟。卷烟。纸烟。烟蒂。

⒍ 指“鸦片”:大烟。烟灯。烟枪。烟馆。

统一码

烟字UNICODE编码U+70DF,10进制: 28895,UTF-32: 000070DF,UTF-8: E7 83 9F。

烟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烟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煙菸㷑

汉英互译

smoke、mist、tobacco、opium

造字法

形声:从火、因声

English

smoke, soot; opium; tobacco, cigarettes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烟的拼音:

yān  

〈词性:名〉

(1) (形声。从火,因声。本义:物质因燃烧而产生的气体)

(2) 同本义 [smoke]

火壮则煙微。——陆机《连珠》

煙炎之毁熸。——《后汉书·蔡邕传》

日照香炉生紫烟。——李白《望庐山瀑布》

烟焰迷漫。——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烟扑口鼻。——明· 刘基《卖柑者言》

烟炎张天。——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烟焰雾雨。——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烟斜雾横(互文,表烟雾斜横。斜 横:升腾缭绕)。——唐· 杜牧《阿房宫赋》

(3) 又如:烟火邻居(指紧邻);烟扛扛(形容烟雾腾腾的样子);烟爨(炊烟);烟蓬(小火轮客舱顶上的散座);烟祀(香烟与祭祀。引申为后代);烟尘(比喻战乱;借指参与战乱的部队);烟井(住户;人家);烟火(火警,火灾);烟焰(烟和火焰);夕烟(黄昏时的烟雾);风烟(随风吹散的烟);油烟;炊烟

(4) 烟状物;云气;雾气 [mist]

草树浮煙。——《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注:“燥气也。”

煙埃朦郁。——《素问·五常正大论》。注:“土气也。”

烟涛微茫。——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向来之烟霞。

红烟蔽其左。——唐· 李朝威《柳毅传》

荒烟蔓草。——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5) 又如:烟霞成癖(有游山玩水的癖好);烟雾尘天(乌烟瘴气;乱七八糟);烟霞帐(绘有山水图画的帐帘帏幕);烟缠(缠绵无力);烟锁(烟雾笼罩);烟娇(美女);烟塍(雾气弥漫田塍);烟蓑雨笠(蓑衣和斗笠);烟月(云雾笼罩的月亮)

(6) 专指鸦片 [opium]。如:烟册(吸食鸦片烟者的名册);烟犯(栽种、贩售和吸食鸦片烟的罪犯);烟民(旧时指吸食鸦片烟成瘾的老百姓;泛指吸烟者);烟匣(装鸦片膏的盒子);烟毒(吸鸦片烟对人的毒害);烟室(供吸食鸦片烟的房间);烟枪(吸鸦片用的工具)

词性变化

烟的拼音: yān  

〈词性:动〉

(1) 由于烟的刺激使眼睛流泪或睁不开 [(of eyes)be irritated by smoke]。如:烟眼睛

(2) 通“堙( yīn  )”。堵塞 [block up]

凡待烟冲云梯临之法,必应城以御之。——《墨子·杂守》

春秋行礼,以共烟祀。——汉《鲁相史晨祠孔庙奏铭》。

烟的拼音:

yān  

〈词性:名〉

(1) 烟草 [tobacco]

菸,草名,别名淡巴菰,一曰菸草。产自吕宋, 明时始入 中国。……采叶干之,切为细丝,可制各种之菸。……字俗借“烟”。——《中华大字典》

(2) 又如:烟窝(烟斗);烟萝(藤萝一类的植物);烟荷包(装烟丝用的小袋子)

(3) 另见 yīn  

常用词组

烟霭、烟波、烟草、烟尘、烟囱、烟袋、烟袋杆儿、烟袋锅,烟袋锅儿、烟道、烟灯、烟蒂、烟斗、烟贩子、烟缸,烟缸儿、烟膏、烟管、烟馆,烟馆儿、烟鬼、烟锅,烟锅儿、烟海、烟盒,烟盒儿、烟黑、烟花、烟花巷、烟灰、烟灰缸、烟火、烟碱、烟景、烟具、烟卷儿、烟岚、烟霾、烟煤、烟幕、烟幕弹、烟农、烟癖、烟屁股、烟气、烟枪、烟色、烟尸、烟屎、烟丝、烟酸、烟头,烟头儿、烟突、烟土、烟雾、烟霞、烟消云散、烟熏、烟熏火燎、烟焰、烟叶、烟瘾、烟油、烟油子、烟雨、烟云、烟瘴、烟柱、烟子、烟嘴

  拼音    注音  ㄐㄨˋ   
部首  耳部  部外笔画  8画  总笔画  14画  
五笔86  BCTI  五笔98  BCIU  仓颉  SEHHO  郑码  CEXG  四角  17232  结构  上下电码  5112  区位  3059  统一码  805A  笔顺  一丨丨一一一フ丶ノ丨ノノ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聚的拼音:jù(ㄐㄨˋ)  

⒈ 会合,集合:聚合。聚会。聚积。聚集。聚谈。聚拢。聚齐。聚餐。欢聚一堂。物以类聚。凝聚。聚沙成塔。

统一码

聚字UNICODE编码U+805A,10进制: 32858,UTF-32: 0000805A,UTF-8: E8 81 9A。

聚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聚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鄹焣

汉英互译

assemble、gather

相关字词

造字法

形声

English

assemble, meet together, collec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聚的拼音:   

〈词性:名〉

(1) (形声。小篆,下面是三个人,表示人多;上面的“取”,作声符。本义:村落)

(2) 同本义 [village]

聚,会也。——《说文》。按,邑落曰聚,今曰邨,曰镇,北方曰集皆是。

一年而所居成聚。——《史记·五帝纪》

聚曰序。——《史记·平帝纪》

所止聚落化其德。——《后汉书·王扶传》。注:“小于乡曰聚。”

乡聚里中人哀而救之。——刘向《说苑》

禹无十户之聚,以王诸侯。—— 枚乘《上书谏吴王》

(3) 又如:聚落(村落里邑,人群聚居的地方)

(4) 众;集团;一伙 [group]

我是以有辅氏之聚。——《左传·成公十三年》

陈人恃其聚。——《左传·哀公十七年》

(5) 又如:聚观(群聚观看);聚口(犹齐声)

(6) 地名 [Ju city]。在今山西省绛县东南

词性变化

聚的拼音:   

〈词性:动〉

(1) 会合;聚集 [assemble;flock together;gather;get together]

而发于众心之所聚。——《管子·君臣上》

聚室而谋日。——《列子·汤问》

以王命聚之。——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鸣锣聚众。——《广东军务记》

聚至百有余乡。

(2) 又如:聚散浮生(指人生聚散无定。浮生:人活着的时候是虚浮无定的);聚麀之诮(比喻和不三不四的女人鬼混在一起,遭人耻笑。麀:母鹿,泛指母兽);聚寇(聚集起来的盗寇)

(3) 积蓄,累积 [accumulate]

聚菽粟。——《墨子·尚贤中》

我今将畜积并聚之于仓廪。——《荀子·王制》

(4) 又如:聚沙成塔;聚米(堆积米粒做成模型以说明军事形势,运筹决策;米堆。形容矮小);聚货(聚集货物)

(5) 征集 [collect]

太医以王命聚之。——柳宗元《捕蛇者说》

(6) 使民众聚居 [assemble;dwell in groups]

大叔完聚。(完;修好城墙。)——《左传》

常用词组

聚宝盆、聚变、聚餐、聚餐、聚赌、聚光、聚光灯、聚合、聚会、聚伙、聚积、聚集、聚歼、聚焦、聚居、聚敛、聚拢、聚齐、聚散、聚谈、聚头、聚晤、聚议、聚义、聚饮、聚众

  拼音    注音  ㄅㄛ   
简体部首  氵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8画  
繁体部首  水部  
五笔86  IHCY  五笔98  IBY  仓颉  EDHE  郑码  VXI  四角  34147  结构  左右电码  3134  区位  1808  统一码  6CE2  笔顺  丶丶一フノ丨フ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波的拼音:bō(ㄅㄛ)  

⒈ 水面振荡起伏的运动:波浪。波涛。波澜。波光。波纹。波荡。推波助澜。波及(影响到,牵涉到)。

⒉ 物理学上指振动在物质中的传播能量递进的一种形式:电波。光波。超声波。波长。波段。波速。波谱。

统一码

波字UNICODE编码U+6CE2,10进制: 27874,UTF-32: 00006CE2,UTF-8: E6 B3 A2。

波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波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wave

造字法

形声:从氵、皮声

English

waves, breakers; undulations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波的拼音:   

〈词性:名〉

(1) (形声。从水,皮声。本义:波浪,水自身涌动而成波动的水面)

(2) 同本义 [wave]

波,水涌流也。——《说文》

规有摩而水有波。——《韩非子·八说》

起波涛。——《淮南子·人间》。注:“波者,涌起。”

河渭为之波荡。—— 张衡《西京赋》

扬素波而挥连珠兮。——《文选·王褒·洞箫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苏轼《赤壁赋》

洪波涌起。——《乐府诗集·曹操·步出夏门行》

(3) 又如:波磔(向右下捺的一笔叫磔,波浪形的叫波磔);波查(苦难;折磨);波平如镜(水面平静如镜);波臣为虐(指水灾);波骇(水波激烈动荡。引申为受到震撼);波峭(指岩石或屋宇的曲折峻峭。后用以形容人物的威仪俊伟有风致)

(4) 涌流的水;流水 [flowing water]

长桥卧波。——唐· 杜牧《阿房宫赋》

(5) 又如:波路(水路;航路);波流(水流;支流);波神(水神)

(6) 风波。比喻事情的意外变化 [sudden turn of events]。如: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轩然大波

(7) 目光流转;流转的目光 [look]

目流睇而横波。——傅毅《舞赋》

(8) 又如:眼波(形容流动如水波的眼睛);秋波(比喻美女的眼睛);波俏(俏丽)

词性变化

波的拼音:   

〈词性:动〉

(1) 激荡,起水波 [wave;ripple]

洞庭波兮木叶下。——《楚辞·九歌·湘夫人》

(2) 又如:波腾(波浪涌起的样子。多比喻众议激烈);波靡(随波起伏,顺风而倒);波荡

(3) 波及,推而及之。扩散 [spread]。又如:波及无辜(牵连到无罪的人);波累(连累;牵累);波害(扩散其害);波扰(波动烦扰)

(4) 奔;逃跑 [run]

各自波逃,信脚而走。——敦煌本《张义潮变文》

(5) 又如:波波(劳苦奔波的样子);波波碌碌(奔走忙碌的样子);波逃(逃跑)

常用词组

波长、波荡、波导、波动、波段、波峰、波幅、波谷、波痕、波及、波谲云诡、波澜、波澜老成、波澜壮阔、波浪、波累、波罗蜜、波罗蜜、波俏、波色、波斯、波斯菊、波斯猫、波斯湾、波涛、波纹、波折

  拼音  shǔ zhǔ   注音  ㄕㄨˇ ㄓㄨˇ   繁体    
部首  尸部  部外笔画  9画  总笔画  12画  
五笔  NTKY  仓颉  SHLB  郑码  XMIL  四角  77227  结构  左上包围电码  1466  区位  4284  统一码  5C5E  笔顺  フ一ノノ丨フ一丨フ丨一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属(屬)的拼音:shǔ(ㄕㄨˇ)  

⒈ 同一家族的:亲属。眷属。烈属。

⒉ 类别:金属。吾属。

⒊ 有管辖关系的,归类:属于。属下。属地。归属。直属。附属。隶属。

⒋ 生物群分类系统上,“科”下有“属”,“属”下有“种”。

⒌ 系,是:属实。纯属谣言。

⒍ 用十二生肖记生年:属相。

其他字义

属(屬)的拼音:zhǔ(ㄓㄨˇ)  

⒈ 连缀,接连:属文。属和(  )。

⒉ (意念)集中于一点:属仰(注视仰望)。属望。属意。

⒊ 古同“嘱”,嘱咐,托付。

⒋ 倾注,引申为劝酒:“举酒属客”。

⒌ 恰好遇到:属京师乱。

统一码

属字UNICODE编码U+5C5E,10进制: 23646,UTF-32: 00005C5E,UTF-8: E5 B1 9E。

属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属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belong to、category、dependents、genus、subordinate to

造字法

形声:从尾、蜀声

English

class, category, type; belong to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属的拼音:

shǔ  

〈词性:名〉

(1) (形声。从尾,蜀声。“尾”与身体相连。①( zhǔ  )本义:连接。②类,族)

(2) 种类。亦特指牲类 [category]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左传·庄公十年》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3) 又如:金属;属禽(分别飞禽的种类)

(4) 亲属 [kins folk;dependent;family members]

是疾易传染,遘者虽戚属,不敢同卧起。——清· 方苞《狱中杂记》

(5) 又如:家属(户主外的家庭成员);军属;眷属;属从(指按亲属关系而从其丧服);属党(亲属);属姓(同宗);属疏(宗族关系疏远)

(6) 侪辈。指同一类人 [fellows;associates]

若属皆且为所虏。——《史记·项羽本纪》

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 汉· 贾谊《过秦论》

(7) 官属;部属 [subordinate]

徒属皆曰:“敬受命”。——《史记·陈涉世家》

六卿分职各率其属。——《书·周官》

台谒当以属礼。——《明史·海瑞传》

(8) 又如:下属(部下);属名(南北朝时,壮丁为了逃避繁苛的赋役,多投身于豪门势族为附隶,称为属名);属别(下属的类别);属官(属下的官吏);属佐(指下属佐助人员);属役(仆役,佣人);属部(部下,部属)

(9) 生物分类系统上所用的等级之一 [genus]。动植物分类以种为单位,相近的种合为属,相近的属合为科

(10) 特指在十二属相中的归属 [be born in the year of (one of the twelve animals)]。如:属相

词性变化

属的拼音:

shǔ  

〈词性:动〉

(1) 归属;隶属 [be under;be subordinate to;belong to]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小孤属舒州宿松县。—— 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2) 又如:属邦(附属国);属心(诚心归附);属车(随从的车辆。也称副车);属城(隶属的县城);属妇(指妾);属僚(属下,部下)

(3) 系;是 [be]

今营中枪弹火药皆在荣贼之手,而营哨各官,亦多属旧人。—— 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4) 又如:查明属实

(5) 另见 zhǔ  

基本词义

属的拼音:

zhǔ  

〈词性:动〉

(1) 继续;连接(侧重于互相衔接) [join;combine]

亡国破家相随属。——《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冠盖相属。——《史记·魏公子列传》

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水经注·江水》

挽炮车者,络绎相属。——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2) 又如:属纩(用新棉放在临死病人鼻前,验其是否有气);属界(毗连地带);属连(相连缀);属志(犹连心);属引(连续不断);属文(连缀字句为文章);属读(连读);属聚(聚集);属丝(连续之丝);属好(结好);属怨(结怨);前后相属

(3) 缀辑;撰写 [compose]

屈平属草稿未定。——《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衡少善属文。——《后汉书·张衡传》

(4) 又如:属文(撰写文章。属句;属章;属笔);属辞(撰写诗文。属咏);属书(著作);属对(诗文对仗);属缀(著作);属稿(起草文稿);属诗(作诗)

(5) 使聚集在一起;集合 [gather]

齐师将兴, 陈成子属孤子,三日朝。——《左传》

(6) 又如:属民(聚集民众);属兵(调集士兵);属役(聚集下役);属神(会聚群神);属游(聚游);属行(集结军队)

(7) 通“嘱”。托付;委托 [entrust]

属孟尝君。——《战国策·齐策四》

属予作文以记之。——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属巡盐御史。——《明史》

(8) 又如:属请(请托);属调(寄托的情调);属累(托付);属国(委托国事);属邦(付托国事);属任(委任,任用);属寓(寄托);属吏(交给执法官吏处理);属命(委身托命);属情(寄情)

(9) 叮嘱;告诫。后作“嘱” [enjoin]

属儿善藏之,勿遣俗子见。——陆游《北窗试笔》

(10) 又如:属付(叮嘱);属令(告戒)

(11) 推托;借口 [excuse]

[房法乘]常属疾不治事。——《资治通鉴》

(12) 又如:属国(委弃国家;委托国事);属疾(托病;生病)

(13) 通“瞩”。关注 [concentrate one's attention on]

师属之目。——《左传·定公十四年》

则恐国人之属耳目于我也。——《国语·晋语五》

坐者皆属目卑下之。——《汉书·盖宽饶传》

(14) 佩带 [wear]

若不获命,其左执鞭弭,右属橐鞬,以与君周旋。——《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15) 关连 [be related with]神情与 苏、 黄不属。—— 明· 魏学洢《核舟记》

(16) 跟随 [follow]

项王渡 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史记·项羽本纪》

(17) 通“注”( zhù  )倾注。 [pour]

酌玄酒,三属于尊。——《仪礼·士昏礼》

水属不理孙。——《周礼·考工记·匠人》。郑玄注:“属,读为注。”

是时天雨,虹下属宫中。——《汉书·燕剌王旦传》

(18) 另见 shǔ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