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雁默先烹的意思

yànxiānpēng

雁默先烹



拼音yàn mò xiān pēng

注音一ㄢˋ ㄇㄛˋ ㄒ一ㄢ ㄆㄥ

解释比喻无才者先被淘汰。

出处先秦 庄周《庄子 山木》:“夫子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故人喜,命竖子杀雁而烹之。竖子请曰:‘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请奚杀?’主人曰:‘杀不能鸣者。’”

例子唐·白居易《岁暮》诗:“膏明自爇缘多事,雁默先烹为不才。”

用法紧缩式;作谓语;含贬义。

感情雁默先烹是贬义词。

繁体雁嘿先烹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yàn   注音  一ㄢˋ   
部首  隹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12画  
五笔  DWWY  仓颉  MOOG  郑码  GGNN  四角  71215  结构  左上包围电码  7159  区位  4967  统一码  96C1  笔顺  一ノノ丨ノ丨丶一一一丨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雁的拼音:yàn(一ㄢˋ)  

⒈ 鸟类的一属,形状略像鹅,群居水边,飞时排列成行:雁行(háng   )。雁序。雁阵(雁行整齐,如同军队布阵)。雁过拔毛(喻为牟利不放过任何机会)。

统一码

雁字UNICODE编码U+96C1,10进制: 38593,UTF-32: 000096C1,UTF-8: E9 9B 81。

雁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雁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贋鳫鴈

汉英互译

wild goose

造字法

形声:从隹,从人、厂声

English

wild goos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雁的拼音: yàn  

〈词性:名〉

(1) (形声。从隹( zhuī  ),从人,厂( hǎn  )声,隹,短尾鸟。厂,石山之涯岩,也有表意作用。本义:鸟名)

(2) 鸟类的一属,形状略像鹅,颈和翼较长,足和尾较短,羽毛淡紫褐色,善于游泳和飞行 [wild goose]

雁,雁鸟也。——《说文》

纳采纳吉,请期皆用雁。——《仪礼·士昏礼》

下大夫相见以雁。——《仪礼·士相见礼》

朔风飘胡雁,惨澹带沙砾。——唐· 杜甫《遣兴五首》

(3) 又如:雁塔题名(借指考中进士);雁杳鱼沉(雁字鱼书。杳无音信);雁天(雁至秋而南翔,故称秋天为雁天);雁户(指漂泊异乡居处无定的民户。雁因时迁徙,故以雁为喻);雁奴(在雁群中专司警戒的雁);雁字(雁飞行时所排成的行列。雁群飞行时,常排成“一”字或“人”字形,故云。也指官吏的排班);雁臣(指外帮的臣子朝觐有时,如雁的往返有定候)

(4) 代书信 [letter]。如:雁帛(指书信);雁逝鱼沈(音讯断绝)

词性变化

雁的拼音: yàn  

〈词性:形〉

通“赝”。伪造的,假的 [false]

鲁以其雁往。——《韩非子·说林下》。曾廷枚云:“真赝,本作真雁,后人加贝。”

浸渍数日,漆絮败溃,雁迹尽露。——宋· 王明清《挥尘后录》

常用词组

雁荡山、雁过拔毛、雁行、雁来红、雁门关、雁序、雁阵

  拼音    注音  ㄇㄛˋ   
部首  黑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16画  
五笔  LFOD  仓颉  WFIK  郑码  LKGS  四角  63384  结构  左右电码  7817  区位  3612  统一码  9ED8  笔顺  丨フ丶ノ一丨一一丶丶丶丶一ノ丶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默的拼音:mò(ㄇㄛˋ)  

⒈ 不说话,不出声:默认。默写。默许。默哀。默诵。默读。默悼。默契。沉默。默默无闻。

统一码

默字UNICODE编码U+9ED8,10进制: 40664,UTF-32: 00009ED8,UTF-8: E9 BB 98。

默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默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墨㱄嘿黙

汉英互译

silent、tacit、write from memory

造字法

形声:从犬、黑声

English

silent; quiet, still; dark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默的拼音:

  

〈词性:形〉

(1) (形声。从犬,黑声。本义:狗突然窜出追人)

(2) 闭口不说话 [tacit;silent]

恭默思道。——《书·说命》

默而识之。——《论语》

或默或语。——《易·系辞》

三年默以思道。——《国语·楚语》

我不欲战而能默。——《左传·昭公十五年》

默坐低双眉。——白居易《移家入新宅》

(3) 又如:默然不语(静默而不作声);默默无言(沉默不语)

(4) 幽静 [quiet;silent]

默顺风以偃仰兮。——《楚辞·惜贤》。注:“寂也。”

(5) 通“墨”。不廉洁,贪污 [corrupt]

贪以败官为默,杀人不忌为贼。——《孔子家语·正论》

词性变化

默的拼音:   

〈词性:动〉

(1) 默写 [recite from memory]。如:默生字

(2) 冒,涌 [burn with anger]

宋江听罢愕然,默上心来,便道:“你既有这个活佛罗汉在彼,何不早说,与俺等同去参礼,求问前程。”——《水浒传》

默的拼音:   

〈词性:副〉

(1) 私下; 暗中 [privately;in secret]

故能默契如此。——朱弁《曲洧旧闻》

(2) 又如:默化(于无形之中感化);默存(指形体不动而神游。后用为遇事默记之意);默识(领悟暗记在心中)

常用词组

默哀、默读、默记、默默、默默无闻、默念、默契、默认、默书、默算、默叹、默写、默许、默志、默字、默坐

  拼音  xiān   注音  ㄒ一ㄢ   
部首  儿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6画  
五笔  TFQB  仓颉  HGHU  郑码  MBRD  四角  24212  结构  上下电码  0341  区位  4740  统一码  5148  笔顺  ノ一丨一ノフ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先的拼音:xiān(ㄒ一ㄢ)  

⒈ 时间在前的,次序在前的,与“后”相对:先前。先期。原先。先驱。先河(中国古代帝王先祭黄河,后祭海,以河为海的本源,后称倡导在先的事物)。先觉(jué  )。先见之明。先发制人。

⒉ 家族或民族的较早的一代或几代:先人。先世(祖先)。先民。

⒊ 对死去的人的尊称:先祖。先父。先哲(指已去世的有才德的思想家)。先烈。先贤。

⒋ 姓。

统一码

先字UNICODE编码U+5148,10进制: 20808,UTF-32: 00005148,UTF-8: E5 85 88。

先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先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汉英互译

ancestor、before、deceased、earlier、in advance

相关字词

造字法

会意:从止、从人

English

first, former, previous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先的拼音: xiān  

〈词性:动〉

(1) (会意。据甲骨文,上面是“止”(脚),下面是“人”。意思是脚已走在人的前面。本义:前进,走在前面)

(2) 同本义 [advance]

先,前进也。——《说文》

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屈原《九歌·国殇》

恐为操所先。—— 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3) 又如:身先士卒;争先恐后;争先(争着赶到别人前头)

(4) 尊崇;重视 [attach importance to]

安宁则长庠序,先本绌末,以礼义防于利。——《史记·本准书》

(5) 又如:先本(重视根本)

(6) 首创;开始 [initiate;begin]

不为福先,不为祸始。——《庄子·刻意》

(7) 又如:先志(先立志向);先事(先行其事)

词性变化

先的拼音: xiān  

〈词性:名〉

(1) 当初;先前 [first]

丢三忘四,惹人抱怨,竟不大象先了。——《红楼梦》

(2) 又如:先起头(从前);先来(先前,原来);先日(从前;日前)

(3) 先世;祖先 [ancestry;ancestors]

仆之先非有剖符丹书之功。——《报任安书》

行莫丑于辱先。——司马迁《报任少卿书》

思厥先祖父。——宋· 苏洵《六国论》

先典攸高。——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先西域人。——明、 清· 侯方域《壮悔堂文集》

先茔在杭(先茔:祖先的坟墓。杭:浙江省杭州市)。——清· 袁枚《祭妹文》

(4) 又如:先陇(祖坟);先陵(帝王祖先的坟墓);先铭(先人的墓志铭)

(5) 前导;前驱 [forerunner;pioneer]

以为民先(先,先锋。形容词活用为名词)。——《韩非子·五蠹》

行为士先。——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6) 又如:先引(前导);先师(前辈老师);先达(有德行学问的前辈)

(7) 姓

先的拼音: xiān  

〈词性:形〉

(1) 前,时间或次序在前 [earlier;before]

以先国家之急。——《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后先相继。——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固先乎吾。——唐· 韩愈《师说》

先天下之忧。——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2) 古时的;先前的,先代的 [old;ancient]

[季春之月]天子乃荐鞠衣于先帝。——《礼记·月令》

愿君顾先王之宗庙。——《战国策·齐策》

(3) 又如:先帝(远古帝王);先王(指上古贤明君王)

(4) 首要,根本 [chief;fundamental]

末学者,古人有之,而非所以先也。——《庄子·天道》。成玄英疏:“先,本也。”

(5) 又如:先天(宇宙的本体,万物的本原);先务(首要的事务)

(6) 上 [super]

短长终不校,先后竟谁论?——唐· 韩愈《和侯协律咏笋》

(7) 又如:先后(高下,优劣)

(8) 已故的。称呼死者的敬词 [the deceased]

先大母婢也。——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9) 又如:先朝顾命(先帝临终托付);先府君(尊称亡父)

先的拼音: xiān  

〈词性:副〉

指事情、行为发生在前 [earlier;before]

树下先有落叶。——三国魏· 邯郸淳《笑林》

几欲先走。——《秋声诗自序》

水暖鸭先知。——宋· 苏轼《惠崇》

春江晚景

为坎以先登。——《资治通鉴·唐纪》

常用词组

先辈、先妣、先鞭、先不先、先慈、先达、先大母、先导、先帝遗诏、先睹为快、先发制人、先锋、先父、先公、先汉、先河、先后、先皇、先机、先见、先进、先觉、先君、先君子、先礼后兵、先例、先烈、先令、先露、先买、先民、先母、先期、先前、先遣、先秦、先驱、先热、先人、先人后己、先入为主、先声、先声夺人、先生、先世、先是、先室、先手、先天、先天不足、先天之精、先头、先王、先贤、先小人后君子、先行、先行词,先行句、先行官、先行者、先兄、先严、先引、先斩后奏、先兆、先哲、先知、先知先觉、先祖

  拼音  pēng   注音  ㄆㄥ   
简体部首  灬部  部外笔画  7画  总笔画  11画  
繁体部首  火部  
五笔  YBOU  仓颉  YRNF  郑码  SJYU  四角  00332  结构  上下电码  3534  区位  3775  统一码  70F9  笔顺  丶一丨フ一フ丨丶丶丶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烹的拼音:pēng(ㄆㄥ)  

⒈ 煮:烹调(tiáo   )(烹炒调制)。烹饪。烹茶。

⒉ 一种做菜的方法,先用热油略炒之后,再加入液体调味品,迅速搅拌,随即盛出:烹对虾。

统一码

烹字UNICODE编码U+70F9,10进制: 28921,UTF-32: 000070F9,UTF-8: E7 83 B9。

烹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烹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boil、cook

造字法

形声:从灬、亨声

English

boil, cook; quick fry, stir fry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烹的拼音: pēng  

〈词性:动〉

(1) (形声。从火,亨声。本义:烧煮)

(2) 同本义 [boil;cook]

烹,煮也。——《集韵》

故曰:“治大国者若烹小鲜。——《韩非子·解老》

卒买鱼烹食。——《史记·陈涉世家》

(3) 又如:烹炮(烹调的手艺);烹鲜(比喻治理国家);烹龙炮凤(形容山珍海味);烹石(煎药);烹炙(烹煮煎烤);烹庖(烹治;烹煮);烹茗(煮茶或沏茶);烹宰(宰杀烹煮牲畜)

(4) 冶炼 [forge]。如:烹炼(冶炼、提炼、锤炼);烹锻(烧炼);烹金(冶金;炼金);烹银(炼银)

(5) 一种烹饪方法,先用热油略炒,然后加入酱油等作料迅速搅拌,随即盛出 [fry quickly in hot oil and stir in sauce]。如:烹对虾

(6) 浸泡在热水中以制成(如一种饮料或其它液体) [brew]。如:烹茶

常用词组

烹茶、烹饪、烹调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