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yí lún yōu dù
注音一ˊ ㄌㄨㄣˊ 一ㄡ ㄉㄨˋ
解释彝伦:伦常;攸:语助词;斁:败坏。伦常败坏。
出处《尚书·洪范》:“帝乃震怒,不畀洪范九畴,彝伦攸斁。”
例子晋·范宁《春秋谷梁传序》:“昔周道衰陵,乾纲绝纽。礼乐崩坏,彝伦攸斁。”
用法作谓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彝伦攸斁是中性词。
繁体彜倫攸攸
动物生肖牛,虎,蛇
彝的拼音:yí(一ˊ)
⒈ 古代盛酒的器具,亦泛指古代宗庙常用的祭器:彝器。彝鼎。彝尊。
⒉ 常理,法理:彝训(指长辈对后辈的日常训诲)。彝伦。彝常。彝章。
⒊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四川省、云南省和贵川省:彝族。彝人。
彝字UNICODE编码U+5F5D,10进制: 24413,UTF-32: 00005F5D,UTF-8: E5 BD 9D。
彝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彝字收录于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彞彛彜
形声:从系、双手持米,(jí)声
yi; tripod, wine vessel; rule
详细解释◎ 彝的拼音:
彜 yí
〈词性:名〉
(1) (形声。从糸( mì ),攻( gǒng )持米,彑( jì )声。为双手捧丝、米奉献神灵。据甲骨文,象双手捧鸡奉献之意。本义:古代祭祀时常用的礼器的总称)
(2) 同本义 [sacrificial vessels]
官司彝器。——《左传》
(3) 又如:彝俎(泛指礼器);彝鼎(泛指古代祭祀用的鼎、尊等礼器);彝斝(泛指古代祭祀用的酒器);彝簋(泛指古代祭祀所用的礼器)
(4) 常规 [cardinal principle]
民之秉彝,好是懿德。——《诗·大雅》
(5) 彝族,中国少数民族 [the Yi nationality]
◎ 彝的拼音: yí
〈词性:形〉
(1) 常 [ordinary]。如:彝序(亦作“彝叙”。常道);彝典(常典);彝制(常制);彝命(常命。指祖宗遗训);彝法(常法,定法);彝轨(常轨);彝章(常典;旧典);彝教(常教);彝理(常理;正道)
(2) 不变的,固定的 [permanent]。如:彝监(永恒不变之龟监);彝议(不变之论);彝准(固定的制度);彝教(永久不变的教化);彝言(指永久传世之言);彝化(永久的教化)
(3) 经常 [day-go-day]
皇极之敷言,足彝是训。——《书·洪范》
(4) 又如:彝化(经常的教化);彝则(经常的制度,准则);彝酒(谓经常饮酒)
彝剧、彝族
伦(倫)的拼音:lún(ㄌㄨㄣˊ)
⒈ 辈,类:无与伦比。不伦不类。
⒉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伦。天伦。伦常。伦理。
⒊ 条理,次序:伦次。伦类(a.条理;b.同类)。
⒋ 姓。
伦字UNICODE编码U+4F26,10进制: 20262,UTF-32: 00004F26,UTF-8: E4 BC A6。
伦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伦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
倫
human relations、logic、match、order、peer
形声:从亻、仑声
normal human relationships
详细解释◎ 伦的拼音:
倫 lún
〈词性:名〉
(1) (形声。从人,仑( lún )声。本义:辈,类)
(2) 同本义 [kind]
伦,辈也。——《说文》
人伦并处。——《荀子·富国》
儗人必于其伦。——《礼记·曲礼下》
毛犹有伦。——《礼记·曲礼下》
廉颇赵奢之伦。—— 汉· 贾谊《过秦论》
(3) 又如:伦辈(伦匹,伦党,伦伍);伦序(流辈;等类);伦表(流辈之上);伦品(等类品第);伦侯(秦爵名。与列侯相类而无封邑);伦望(流辈中的声望);伦族(所属之族)
(4) 条理,顺序 [order]
悌乃知序,序乃伦;伦不腾上,上乃不崩。——《逸周书》
(5) 又如:伦叙(有条理,有顺序);伦次(条理次序);伦绪(条理秩序)
(6) 人伦,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伦常,纲纪,封建礼教规定的人与人之间正常关系,特指尊卑长幼之间的关系 [human relations]
只是父亲伯叔兄弟之伦,因是圣人遗训,不敢违忤。——《红楼梦》
欲洁其身,而乱大伦。——《论语》
(7) 又如:天伦(古代指父子、兄弟等关系);伦物(人伦物理);伦经(天道人伦的常则);伦质(人伦道德之理);伦谊(人伦大义)
(8) 道理,义理 [ration]
我不知其彝伦攸叙。——《书·洪范》
(9) 又如:伦脊(道理;条理)
(10) 意义 [meaning]
夫祭有十伦焉。——《礼记·祭统》
(11) 通“论” [theory]
有伦有义。——《庄子·齐物论》
(12) 姓
◎ 伦的拼音:
倫 lún
〈词性:动〉
(1) 顺其纹理 [comform to grain]
析开必伦。——《周礼》
(2) 类比,匹敌 [analogize; be equal in force; be well-matched]
德伦三五,配皇作烈。——三国 魏· 曹植《学宫颂》
暴殄天物之罪,岂有伦哉!——康有为《大同书》
(3) 又如:伦列(等比,类比);伦侪(比并)
(4) 选择。通“抡” [select]。如:伦色(选择合适的颜色);伦肤(选择精美的肉类);伦党(拣选同类的人)
(5) 通“论”。议论 [discuss]
有伦、有义、有分、有辩。——《庄子·齐物论》
伦敦
攸的拼音:yōu(一ㄡ)
⒈ 所:性命攸关。
⒉ 疾走的样子:攸然而逝。
⒊ 水流的样子:河水攸攸。
⒋ 文言语助词,无义:“四方攸同”。
攸字UNICODE编码U+6538,10进制: 25912,UTF-32: 00006538,UTF-8: E6 94 B8。
攸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攸字收录于 现通表 。
㳊泅逌
会意:从人、水声
distant, far; adverbial prefix
详细解释◎ 攸的拼音: yōu
〈词性:形〉
(1) (会意。从攴( pū ),从人水省。表示人扶杖走水路。本义:水流的样子)
(2) 同本义 [flowing]
攸,行水也,从攴,从人,水省。——《说文》。段玉裁注:“水之安行为攸。”
水行攸攸也。——《六书故》引唐本说文
(3) 安闲 [leisurely]
主人攸尔而笑曰。——《汉书·叙传》
(4) 又如:攸游(安闲从容,自得其乐的样子);攸乐(闲适安乐);攸心(心性弛放)
(5) 长远 [long-term]
令德攸兮宣重光。——汉《冀州从事张表碑》
极攸远索。——《司农刘夫人碑》
(6) 又如:攸长(长远);攸隔(远隔);攸远(遥远,辽远)
(7) 迅疾 [fast]
攸然而失。——《孟子·万章上》
(8) 又如:攸然(迅疾的样子);攸攸(迅疾的样子;急速的样子)
◎ 攸的拼音: yōu
〈词性:名〉
(1) 放在动词之前,构成名词性词组,相当于“所” [place]
攸,所也。——《尔雅》
君子有攸往。——《易·坤》
乃尔攸闻。——《书·多方》
攸馘安安。——《诗·大雅·皇矣》
未有攸底。——《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2) 攸县 [You county],汉置。故治在今湖南攸县东
斁的拼音:yì(一ˋ)
⒈ 解除。
⒉ 厌倦;懈怠;厌弃:“为絺为綌,服之无斁。”
⒊ 盛大的样子:“庸鼓有斁,万舞有奕。”
⒋ 终止。
斁的拼音:dù(ㄉㄨˋ)
⒈ 败坏:“耗斁下土,宁丁我躬。”
斁字UNICODE编码U+6581,10进制: 25985,UTF-32: 00006581,UTF-8: E6 96 81。
斁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歝殬
dislike; be weary of; explain
详细解释◎ 斁的拼音: dù
〈词性:动〉
(1) 败坏 [ruin]
法斁而不知理。——明· 刘基《卖柑者言》
(2) 又如:斁圮(败坏,毁坏。斁败,斁坏);斁伦(败坏伦常)
(3) 另见 yì
其它字义的拼音:
◎ 斁的拼音: yì
〈词性:动〉
(1) 厌弃;厌倦 [be tired of;detest]
遂作祭文,有“魂魄累王,作配神主,与王英灵,永远无斁”之语。——《西湖二集》
(2) 又如:斁遗(厌弃)
(3) 另见 dù
◎ 斁的拼音: yì
〈词性:动〉
(1) 厌弃;厌倦 [be tired of;detest]
遂作祭文,有“魂魄累王,作配神主,与王英灵,永远无斁”之语。——《西湖二集》
(2) 又如:斁遗(厌弃)
(3) 另见 d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