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一梦华胥的意思

mènghuá

一梦华胥



拼音yī mèng huá xū

注音一 ㄇㄥˋ ㄏㄨㄚˊ ㄒㄨ

解释《列子·黄帝》:“扞黄帝呴昼寝而梦,游于华胥氏之国。华胥氏之国在弇州之西,台州之北,不知斯齐国几千万里;盖非舟车足力之所及,神游而已。”后因称一场幻梦为“一梦华胥”。

出处《列子·黄帝》:“[黄帝]昼寝而梦,游于华胥氏之国。华胥氏之国在弇州之西,台州之北,不知斯齐国几千万里;盖非舟车足力之所及,神游而已。”

例子暂离真境,来混尘俗,觑百年浮世,似一梦华胥。元·谷子敬《城南柳》第一折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一梦华胥是中性词。

繁体一夢華胥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注音    
部首  一部  部外笔画  0画  总笔画  1画  
五笔  GGLL  仓颉  M  郑码  A  四角  10000  结构  单一电码  0001  区位  5027  统一码  4E00  笔顺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一的拼音:yī(一)  

⒈ 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

⒉ 纯;专:专一。一心一意。

⒊ 全;满:一生。一地水。

⒋ 相同:一样。颜色不一。

⒌ 另外的:蟋蟀一名促织。

⒍ 表示动作短暂,或是一次,或具试探性:算一算。试一试。

⒎ 乃;竞:一至于此。

⒏ 部分联成整体:统一。整齐划一。

⒐ 或者:一胜一负。

⒑ 初次:一见如故。

⒒ 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7”。

统一码

一字UNICODE编码U+4E00,10进制: 19968,UTF-32: 00004E00,UTF-8: E4 B8 80。

一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一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壹弌

汉英互译

a、an、each、one、per、same、single、whole、wholehearted

造字法

指事

English

one; a, an; alon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一的拼音:   

〈词性:数〉

(1) (指事。“一”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数词。大写作“壹”。最小的正整数。常用以表示人或事、物的最少数量)

(2) 同本义 [one]

一,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说文》

一也者,万物之本也。——《淮南子·诠言》

抱一而天下试。——《老子》

故一人有事于四方。——《书·君奭》。传:“天子也。”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汉·贾谊《过秦论》

一夫夜呼,乱者四应。(公元九二年六月,李存莇妻刘皇后听信宦官诬告,杀死大臣郭崇韬,时谣言纷起,人心惶惶。屯驻在贝州(现河北省清河县)的军人皇甫晖勾结党羽作乱,拥立指挥使赵在礼为帅,攻入邺都(现河南省安阳市)。邢州(现河北省邢台市)、沧州驻军相继作乱。)——宋·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3) 又如:一境(一个地方);一丝(一根蚕丝);一碗水往平处端(办事公正不偏袒);一拳正打在心窝(一下说到要害处);一人做一人当(敢做就敢于承认,绝不连累别人);一客不烦二主(托一人能办的事,就不再打扰第二个人);一动不如一静(动不如静好);一言抄百语(总而言之);一缘一会(天缘凑合);一路功名(仕途顺利,官运亨通);一盘一盒(礼物);一清如水(静悄悄地没有人影);一毫不爽(一点不差);一息恹恹(疾病缠身,气息微弱)

(4) 序数的第一位 [first]

一战而举鄢、郢。(第一仗就攻下了楚国的重要城市鄢、郢。一战,第一战。指楚顷襄王二十年即公元前279年,秦将白起攻下楚国的鄢、郢二都的战争。举,攻下。鄢,地名,在今湖北省宜城县境。郢,地名,在今湖北省江陵县境。)——《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5) 又如:一紧二慢三罢休(指先紧后慢、最后不了了之的官场办事作风);一来二去(经过一段时间的周折);一品锅(一种里面杂放鸡鸭鱼肉、山珍海味的“砂锅”);一甲(科举殿试第一至第三名,赐进士及第);一更;一品(犹言一等;第一等);一等一(第一等中的第一名)

(6) 若干份中的一份或整数以外的零头 [odd]

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左传》

(7) 又如:一脚(动物身体的四分之一,一条腿的部分);丈一、丈二;百一;一份(整体分为若干份的一部分);一杆子(方言。犹言一部分);一得(得到一件或一个);一端(指物件的一头)

(8) 表示动作一次或短暂 [single;only one]

一至楚。——《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初一交战。——《资治通鉴》

抚尺一下。——《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9) 又如:一拿一个着(一下子就拿住);一气一个死(气得要命);一忽觉转(一觉醒来);一时半霎(指时间极短);一个眼闪(一会儿工夫);一之为甚(一次已经过分了。用来劝人不要重犯错误)

(10) 某一个 [certain]。如:忽见一个从前方来;一天;一次;一夜(指某夜);一能(某一项专长或技能)

(11) 每;各 [every time;each]。如:一桌十人;一日三餐

(12) 另;又 [another]。如:蝉一名知了

词性变化

一的拼音:   

〈词性:形〉

(1) 全;满 [whole;full]

一肌一容(一:全部。指宫女的整个肌肤容貌)。——唐·杜牧《阿房宫赋》

传一乡。——宋·王安石《伤仲永》

洞庭一湖。——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长烟一空。

欢动一城。——明·高启《书博鸡者事》

通订一舟。——明·魏学《核舟记》

(2) 又如:一罟(全部;一点不留);一是(全赁);一凭(任凭;完全凭仗);一抹(全部);一听(听任);一划(一派);一床(全部[乐器]);一力(竭力);一创(整个);一到处(到处;四处);一条提(全部;统统);一抹光(一律免除或不予追究);一到处(遍地里);一肩儿(所承担的全部责任)

(3) 相同;一样 [same]。如:一个稿子(一模一样);一便价(一式的;一律的);一似(好像;似同);一同(相同;一样);一理(同一准则)

(4) 齐一;联合 [joint;combined]。如:一缴过儿(一起);一搭儿(一答里。一起;一块儿);一合儿(一同;一起);一就(一并;一起);一心(同心;齐心);一堆(一起;一块);一淘(一道;一路);一派(一齐);一体(一起;一块)

(5) 统一 [unified;unitary]

以一中外之心,以色觊觎之望。——《子谦全传》

六王毕,四海一。——杜牧《阿房宫赋》

(6) 又如:一正(统一法度政令);一匡(使得到匡正);一法(统一的法令);一是(犹言统一的标准);一量(统一度量);一统天下(统一全国)

(7) 专一 [single-minded;concentrated]

用心一世。——《荀子·劝学》

(8) 又如:一德无暇(一心一意,没有一点虚情假意);一心一计(一心一意)

(9) 纯一不杂 [pure]。如:一青(犹纯青);一抹黑(形容一团漆黑);一纯(心地纯一)

(10) 独 [single;alone]。如:一目(独眼);一取(独取);一眼(一只眼睛。特指独存一眼);一尊(独尊)

一的拼音:   

〈词性:副〉

(1) 都,一概 [all]

一匡天下。——《史记·货殖列传》

(2) 又如:一划(一律);一回(一概);一弄(一切;全体);一抹光(全都包括在内);一往(一概;一律);一括(犹言总括);一是(一概)

(3) 很;甚 [very]。如:一无性天(非常虚伪);一力价(极力地);一撮儿(极其;百般)

(4) 始终 [straight;always;all along]。如:一象(一像。一向;从来);一起(一向;向来);一行(一向;一直);一了(一直;从来);一往(犹一向)

(5) 一经 [once;in case]

诚一开口。——《史记·魏公子列传》

俗之一改。——《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黄鹤一去不复返,——唐·崔颢《黄鹤楼》

禄山一出。——宋·苏轼《教战守》

一出门。——《聊斋志异·促织》

(6) 又如:一膺新命(一旦接受朝廷的任命);一觉(一旦);一头(一旦);一投(方言。一等到;一旦)

(7) 犹一一 [one by one;one affer another]。如:一略数(谓一一略举);一听(一一倾听)

一的拼音:   

〈词性:名〉

初次,第一次;开始 [first;begin]。如:一箭上垛(比喻旗开得胜,首次就达到目的);一生人(初次卖做奴婢的女子);一头里(原来;起先);一成(初次制成的);一回生(初见陌生);一见如旧(一见如故。初次相见意气相投,有如故交);一初(开始;起初);一征(初次征战);一听(初听)

常用词组

一把手、一把死拿、一把抓、一败涂地、一斑、一般、一般见识、一板三眼、一板一眼、一半、一半、一…半…、一半天、一杯羹、一辈子、一本万利、一本正经、一鼻孔出气、一笔勾销、一笔抹煞、一壁厢、一臂之力、一边、一边、一并、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一拨儿、一…不…、一不做,二不休、一步登天、一步一个脚印、一差二错、一刹,一刹儿、一刹那、一刬、一场空、一倡百和、一唱一和、一朝天子一朝臣、一尘不染、一成不变、一程子、一筹莫展、一触即发、一触即溃、一锤定音、一锤子买卖、一次方程、一次性、一蹴而就,一蹴而得、一搭两用儿、一大早儿、一代、一带、一旦、一刀两断、一刀切、一道、一得、一得之功、一得之愚、一点、一点儿,一点点、一丁点儿、一定、一定之规、一度、一段、一堆、一而再、再而三、一…而…、一二、一…二…、一发、一发、一发千钧、一帆风顺、一反常态、一分、一分为二、一风吹、一副、一概、一概而论、一干二净、一个萝卜一个坑,一个萝卜一个坑儿、一个心眼儿、一共、一股劲儿、一股脑儿、一鼓作气、一官半职、一贯、一棍子打死、一锅端、一锅粥、一锅煮、一国两制、一何、一哄而起、一哄而上、一忽儿、一呼百应、一晃、一晃、一会儿、一己、一技之长、一家之长、一家之主、一见倾心、一见如故、一箭双雕、一介、一经、一…就…、一举、一举两得、一蹶不振、一刻、一孔之见、一口、一口气、一块、一块、一览、一览表、一揽子、一劳永逸、一例、一连、一连串、一了百了、一鳞半爪、一溜儿、一溜烟、一路、一律、一落千丈、一马当先、一马平川、一脉相承、一毛不拔、一面、一面儿理、一面之词、一面之交、一鸣惊人、一瞑不视、一命呜呼、一模一样、一木难支、一目了然、一目十行、一男半女、一年到头、一年一度、一念之差、一诺千金、一派、一盘棋、一盘散沙、一瞥、一贫如洗、一暴十寒、一齐、一起、一气、一窍不通、一切、一清二白、一清二楚、一穷二白、一丘之貉、一人班、一人飞升,仙及鸡犬、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一日、一日千里、一日三秋、一日身死、一如、一如既往、一霎那、一身、一神教、一生、一眚、一时、一时半会儿、一事无成、一视同仁、一手、一手一足、一手遮天、一水儿、一顺儿、一瞬、一丝不苟、一丝不挂、一丝一毫、一塌糊涂、一套、一套、一体、一天、一条龙、一条心、一同、一统、一通儿、一头、一头儿沉、一头热、一吐为快、一团和气、一团漆黑、一团糟、一推六二五、一网打尽、一往情深、一往无前、一望无际、一味、一文不名、一文不值、一问三不知、一窝蜂,一窝风、一无是处、一无所长、一五一十、一物降一物、一息尚存、一席话、一系列、一下、一下、一向、一笑置之、一些、一泻千里、一泻汪洋、一心、一心一德、一心一意、一行、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一言九鼎、一言堂、一言为定、一言以蔽之、一氧化碳、一样、一叶蔽目,不见泰山、一叶知秋、一一、一…一…、一衣带水、一语破的、一元方程、一再、一早、一眨巴眼,一眨巴眼儿、一朝、一朝一夕、一针见血、一枕黄粱、一阵、一阵风、一阵子、一知半解、一直、一纸空文、一致、一掷千金、一柱擎天、一准、一字千金、一字一板、一总、一走了之、一卒之田

  拼音  mèng   注音  ㄇㄥˋ   繁体    
部首  木部  部外笔画  7画  总笔画  11画  
五笔  SSQU  仓颉  DDNI  郑码  FFRS  四角  44207  结构  上下电码  1125  区位  3546  统一码  68A6  笔顺  一丨ノ丶一丨ノ丶ノフ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梦(夢)的拼音:mèng(ㄇㄥˋ)  

⒈ 睡眠时身体内外各种刺激或残留在大脑里的外界刺激引起的景象活动:做梦。梦幻。梦乡。梦魇。梦呓(梦话)。梦想。梦寐以求。同床异梦。

统一码

梦字UNICODE编码U+68A6,10进制: 26790,UTF-32: 000068A6,UTF-8: E6 A2 A6。

梦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梦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夢夣㝱

汉英互译

dream

造字法

会意:从夕、从林

English

dream; visionary; wishful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梦的拼音:

mèng  

〈词性:名〉

(1) (会意。小篆字形,由“宀”(房子)、“爿”(床)、“夢”(不明也)三字合成。意为夜间在床上睡觉,眼前模糊看不清,即作梦。“夢”由“苜”(   ,眼看不清)、“宀”(人的变形)、“夕”(晚间)三字会意。本义:睡眠中的幻象)

(2) 同本义 [dream]

妇梦中咳嗽。——《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铁马冰河入梦来。——宋·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人作》

形诸梦。——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梦中得我。——清· 林觉民《与妻书》

(3) 又如:梦迷(梦后刚醒,尚未完全摆脱梦境);梦梦铳铳(形容睡得迷迷糊糊);梦梦查查(迷迷糊糊);梦思(梦中的思念);梦中梦(喻幻境。极言虚幻);梦中(睡梦之中);梦语(睡梦中说的话);梦啼妆泪红阑干(梦中啼哭,擦了脂粉的脸上流满了一道道红色的(泪痕)。妆,这里指脸上的脂粉。阑干,纵横错乱的样子)

(4) 湖泽 [lake]。如:梦泽(即云梦泽);梦溪(地名。在今江苏省丹阳县,宋沈括故宅所在地。《梦溪笔谈》的省称)

词性变化

梦的拼音:

mèng  

〈词性:动〉

(1) 做梦 [dream;have a dream]

王梦见一儿。——晋· 干宝《搜神记》

卧则梦闻。——汉· 王充《论衡·订鬼篇》

我欲因之梦吴越。——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夜深忽梦少年事。——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2) 又如:梦枕(传说中会使人做梦的枕头);梦花(梦见花朵。指 汉· 马融梦食花,文思大进事)

(3) 比喻幻想 [illusion;dream]。如:梦乡;梦影(犹幻影);梦想

常用词组

梦话、梦幻、梦幻泡影、梦见、梦景、梦境、梦寐、梦寐以求、梦魔、梦溪笔谈、梦乡、梦想、梦行症、梦魇、梦遗、梦呓、梦游、梦游症

  拼音  huá huà huā   
注音  ㄏㄨㄚˊ ㄏㄨㄚˋ ㄏㄨㄚ   繁体    
部首  十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6画  
五笔  WXFJ  仓颉  OPJ  郑码  NRED  四角  24401  结构  上下电码  5478  区位  2710  统一码  534E  笔顺  ノ丨ノフ一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华(華)的拼音:huá(ㄏㄨㄚˊ)  

⒈ 美丽而有光彩的:华丽。华艳。华彩。华贵。华章。华表(亦称“桓表”)。华盖。

⒉ 精英:精华。含英咀(jǔ)华。

⒊ 开花:华而不实。春华秋实。

⒋ 繁盛:繁华。荣华富贵。

⒌ 奢侈:浮华。奢华。

⒍ 指中国或汉族:华夏。中华。华裔。华胄(a.华夏的后裔;b.贵族的后裔)。华工。

⒎ 敬辞,用于跟对方有关的事物:华翰(称人书信)。华诞(称人生日)。华居(称人住宅)。

⒏ 头发花白:华发(fà)。华颠(指年老)。

⒐ 指时光:年华。韶华。

其他字义

华(華)的拼音:huà(ㄏㄨㄚˋ)  

⒈ 〔华山〕山名,在中国陕西省。

⒉ 姓。

其他字义

华(華)的拼音:huā(ㄏㄨㄚ)  

⒈ 古同“花”,花朵。

统一码

华字UNICODE编码U+534E,10进制: 21326,UTF-32: 0000534E,UTF-8: E5 8D 8E。

华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华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華蕐䔢

汉英互译

China、flashy、grey、prosperous、splendid

造字法

形声:从十、化声

English

flowery; illustrious; Chines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华的拼音:

huā  

〈词性:名〉

(1) (会意。从芔,从芌(   )。“華”的本字,上面是“垂”字,象花叶下垂形。本义:花)

(2) 通“花”,花朵 [flower]

华,荣也。——《说文》

木谓之华,草谓之荣。——《尔雅·释草》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诗·周南·桃夭》

焜黄华叶衰。——《乐府诗集·长歌行》

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3) 又如:华英(指花);华叶(花与叶);华胜(花胜。古代妇女的一种花形首饰);华实(花和果实;亦指开花结果)

(4) 轻浮柔弱如花的脉象 [flower pulse]

脉至如华者,令人善恐。——《素问》。王冰注:“谓似华虚弱,不可正取也。”

词性变化

华的拼音:

huā  

〈词性:动〉

(1) 开花 [flower]

桃李始华。——《淮南子·时则训》

(2) 又如:华而不实(只开花不结果。比喻外表好看,内容空虚)

(3) 昏花 [dazzle]

僧问:“拨尘见佛时如何?”师曰:“莫眼华。”——《五灯会元》

(4) 当中剖开 [dissect]

瓜曰华之。——《尔雅》

为国君者华之。——《礼记·曲礼》。注:“中裂之。”

(5) 另见 huá;huà  

基本词义

华的拼音:

huá  

〈词性:形〉

(1) 华丽;光彩美丽 [magnificent;gorgeous]

金银华美之服。——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华堂之上。——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华衣乘马。——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2) 又如:华扁(华丽的匾额);华彩(华美;光彩);华服(华丽的服装);华舆(华美的车辆或轿子);华筵(华美的筵席);华观(华丽的观阙,即宫门前的望楼);华毂(华丽的车)

(3) 豪华 [luxurious;sumptuous]

况我大魏天王,个为华侈。——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

(4) 称美之词。通常用于跟对方有关的事物 [your]。如:华名(美名);华宗(对同族或同姓者的美称);华笺(对他人来信的敬称);华缄(对他书信的美称或敬称)

(5) 灰白 [grey]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苏轼《赤壁怀古》

(6) 又如:华首(头发花白。指老人);华颠(白发);华鬓(鬓发花白);华发(花白头发)

(7) 年轻;年少 [young]。如:华年

(8) 浮华 [flashy;extravagant]

处其实,不居其华。——《老子》

(9) 又如:华辞(虚浮巧饰的言辞);华誉(不实的声誉);华风(浮华的文风)

(10) 汉语 [Chinese]。如:华言(指中原地区的语言。后泛指汉语)

(11) 荣华;光耀 [glory]。如:华伍(指达官贵人);华序(显要的官阶);华使(显贵的官吏);华秩(显位;高阶)

(12) 显耀 [splendor]。如:华近(显贵而亲近君上的官职);华要(显要尊贵的官职);华省(显贵而职务上能亲近君主的官署);华重(显贵而重要的官职)

(13) 繁盛 [luxuriant]

其街市之繁华,人烟之阜盛,自与别处不同。——《红楼梦》

(14) 又如:华滋(草木茂盛的样子)

(15) 鲜美 [delicious]

其民华食而脂肥。——《素问》。王冰注:华谓鲜美,酥酪骨肉之类也。

(16) 彩色。特指雕绘或装饰 [color]。如:华轩(饰有文采的曲栏);华衮(古代王公贵族的多采的礼服。常用以表示极高的荣宠);华纳(有雕饰的台阶。纳,即纳陛);华幄(帝王所居的华丽的帷帐)

词性变化

华的拼音:

huá  

〈词性:名〉

(1) 中国 [China]。如:来华访问;华中;华北

(2) 我国古称华夏,今称中华。省称“华” [the Han nationality]。如:华夷(华是汉族,夷指非汉族的其他少数名族);华风(指汉族或中原的风俗)

(3) 光辉;光彩 [brilliant]

日月光华,旦复旦兮。——王勃《卿云歌》

(4) 又如:华景(明亮的阳光);华月(皎洁的月亮);华焕(光彩绚丽);华魄(光彩;亦指皎洁的月光)

(5) 泉中的矿物由于沉积而形成的物质 [sinter]。如:钙华;硅华

(6) 借升华而得的化学品 [flowers]。如:硫华;锌华

(7) 车盖 [cover of a carriage]。如:华芝(车盖。因车盖的外形象芝而得名)

(8) 时光 [time]。如:年华,岁华,韶华

(9) 声望 [prestige]

客游梁朝,则声华籍甚。——《文选·任彦升·宣德皇后令》

(10) 精华 [essence]

物华天宝。——王勃《滕王阁序》

(11) 又如:华甸(精华荟聚之区。常以指京都、中原、中国);华英(精华);华髓(精髓)

(12) 文才 [talent for literature]

昔庚无规才华清英。—— 刘勰《文心雕龙》

(13) 瓜类植物的果实 [fruit]

天子树瓜华,不敛藏之种也。——《礼记》

(14) 光环 [corona]

薄云敝日时,由于无数水滴的衍射,在太阳、月亮或其他发光体四周形成的一组或几组小半径的同心彩色光环

(15) 矿脉或煤层已发生氧化或分解的露头 [blossom;bloom]

(16) 另见 huā;huà  

常用词组

华北、华北平原、华表、华彩、华达呢、华诞、华灯、华尔街、华发、华府、华盖、华毂、华贵、华里、华丽、华林、华美、华靡、华南、华侨、华人、华屋、华屋丘墟、华西、华夏、华裔、华语、华章、华中、华胄

基本词义

华的拼音:

Huà  

〈词性:名〉

(1) 山名,华山 [Mount Huashan]。在陕西省东部,北临渭河平原,属秦岭东段。华山又称太华山,古称“西岳”,海拔1997米,有壁立千仞之势。如:华嵩(华崧。华山与嵩山的并称。常用以比喻崇高或高大)

(2) 姓。如:华佗;华扁(古代名医华陀、扁鹊的并称)

(3) 另见 huā,huá  

  拼音    注音  ㄒㄨ   
简体部首  月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9画  
繁体部首  肉部  
五笔  NHEF  仓颉  NOB  郑码  XIQ  四角  17227  结构  上下电码  5171  区位  8167  统一码  80E5  笔顺  フ丨一ノ丶丨フ一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胥的拼音:xū(ㄒㄨ)  

⒈ 古代的小官:胥吏。钞胥。

⒉ 全,都:万事胥备。民胥然矣。

⒊ 蟹酱:蟹胥。

⒋ 姓。

统一码

胥字UNICODE编码U+80E5,10进制: 32997,UTF-32: 000080E5,UTF-8: E8 83 A5。

胥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胥字收录于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疋稰縃偦楈諝

汉英互译

all、petty official

English

all, together, mutually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胥的拼音:   

〈词性:名〉

(1) (形声。从肉,疋( shū  )声。本义:蟹酱)

(2) 同本义 [scrab paste]

胥,蟹醢也。——《说文》

青州之蟹胥。——《周礼·庖人》注

蟹胥,取蟹藏之,使骨头解胥胥然也。——《释名》

共祭祀之好胥。——《周礼》

(3) 片刻,一会儿 [moment]

胡蝶胥也。——《列子·天瑞》

胡蝶胥也化而为虫。——《庄子》

词性变化

胥的拼音:   

〈词性:名〉

(1) 古代官府中的小吏;特指古代掌管捕捉盗贼的小官吏。后作“偦” [petty official]

里胥猾黠。——《聊斋志异·促织》

就老胥而问。——清· 方苞《狱中杂记》

部中老胥。

胥某谓曰。

胥某笑曰。

(2) 又如:胥里(乡里小吏);胥役(胥吏与差役);胥靡(刑徒);胥祝(司祭的小吏);胥耆(老吏);胥师(管市场的小吏)

(3) 有才智的人 [man of mind]

胥,十有二人;徒,百有二十人。——《周礼》

(4) 古代乐官 [musical officer]

小胥大胥。——《礼记·王制》。注:“皆乐官属也。”

大胥是敛,众胥佐之。——《礼记》

(5) 又如:胥人(古代乐官)

(6) 姓

胥的拼音:   

〈词性:副〉

(1) 相互 [each other]

以比追胥之事。——《周礼·士师》

兄弟昏姻,无胥远矣。——《诗·小雅·角弓》

(2) 又如:胥命(诸侯相见,约言不誓);胥溺(相继沉没);胥译(互译,翻译);胥怨(互怨)

(3) 都;皆 [all;whole]

尔之教矣,民胥效矣。——《诗·小雅·角弓》

胥的拼音:   

〈词性:动〉

(1) 通“须”。等待 [await]

胥与公往见之。——《史记·扁仓传》

胥令而动者也。——《管子·君臣》

太后盛怒而胥之。——《史记·赵世家》

(2) 看,观察 [see;observe]

胥后令。——《史记·廉颇蔺相如传》

将胥有所定也。——《管子·大匡》

于胥斯原,既庶既繁。——《诗·大雅·公刘》

常用词组

胥吏

一梦华胥:成语接龙顺接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