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因循坐误的意思

yīnxúnzuò

因循坐误



拼音yīn xún zuò wù

注音一ㄣ ㄒㄨㄣˊ ㄗㄨㄛˋ ㄨˋ

解释因循:迟延拖拉;坐误:坐失。指情况有了变化,还照老一套办,因而耽误了事情。

出处曾朴《孽海花》第24回:“照这样因循坐误,无怪有名的御史韩以高约会了全台,在宣武门外松筠庵开会。”

例子否则,因循坐误,责有攸归;全国丧亡,嗟悔无及。(毛泽东《为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而斗争》)

用法作谓语;指误事。

感情因循坐误是中性词。

繁体因循坐誤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yīn   注音  一ㄣ   
部首  囗部  部外笔画  3画  总笔画  6画  
五笔  LDI  仓颉  WK  郑码  JD  四角  60804  结构  全包围电码  0936  区位  5082  统一码  56E0  笔顺  丨フ一ノ丶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因的拼音:yīn(一ㄣ)  

⒈ 原故,原由,事物发生前已具备的条件:原因。因素。因果。病因。

⒉ 理由:因为(wèi  )。因而。

⒊ 依,顺着,沿袭:因此。因之。因循(a.沿袭;b.迟延拖拉)。因噎废食。陈陈相因。

统一码

因字UNICODE编码U+56E0,10进制: 22240,UTF-32: 000056E0,UTF-8: E5 9B A0。

因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因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㧢囙

汉英互译

because of、cause、follow、on the basis of

相关字词

造字法

会意

English

cause, reason; by; because (of)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因的拼音:

yīn  

〈词性:名〉

(1) (会意。从囗( wéi  )大。大,人。甲骨文字形,象人在车席子上。本义:“茵”的本字,坐垫,车垫)

(2) 同本义 [mat;cushi on]

因,就也。——《说文》。朱骏声注:“囗大俱非义。 江氏永曰:‘象茵褥之形,中象缝线文理。’按即茵之古文。 江说是也。”

(3) 原因 [cause]

贵贱虽复殊途,因果竟在何处?——《梁书·范缜传》

自谓得其势,无因有动摇。——白居易《有木》诗

(4) 又如:因果报应(佛教指物有起因必有结果,善因得善果,恶因得恶果);前因后果

(5) 机会 [opportunity;chance]

于今无会因。——《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6) 姓

词性变化

因的拼音: yīn  

〈词性:动〉

(1) 依靠;凭借 [depend on;rely on]

谁因谁极。——《诗·傭风·载驰》

论世之事,因为之备。——《韩非子·五蠹》

因人成事者。——《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2) 又如:因缘(凭借;依据)因赃假位(利用贿赂买得官职);因公假私(借公家的名义以谋取私利);因依(倚傍;依托);因附(依附);因国(可以依靠、利用的国家)

(3) 沿袭,承袭 [follow]

殷因于 夏礼,所损益可知也。——《论语·为政》

因遗策。——汉· 贾谊《过秦论》

因秦宫室,据其府库。—— 张衡《东京赋》

(4) 又如:因承(承袭,因袭);因习(相沿成习,沿袭)

(5) 连接 [connect]

水边小丘因古城,上有巨竹数百个。——宋· 陆游《城西接待院后竹下作》

(6) 顺;顺应 [comply with;conform to;obey]

因其固然(因:顺着。固然:本来的样子。指牛的自然结构)。——《庄子·养生主》

以径寸之木…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因势象形,就着木头的原样来模拟形状。因,就着,顺着。势,形势,这里指材料本身的形状特征。象,动词,模拟。形,形状)。——明· 魏学洢《核舟记》

(7) 又如:因便(顺便);因风吹火(比喻顺势行事,用力不多)

(8) 相就;趋赴 [go to]

其民沓贪而忍,不可因也。——《国语·郑语》

因的拼音: yīn  

〈词性:介〉

(1) 由于,因为 [because of]

因前使绝国功,封骞博望侯。——《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

(2) 又如:因地(原委;因由);因是(因此)

(3) 从…出发 [from]。如:因命守时(依照命运的安排,守候时机);因敌取资(从敌人那里取得所需物质)

(4) 趁着;乘便 [take advantage of;while]

因利乘便。——汉· 贾谊《过秦论》

游于三辅,因入京师。(因,乘便)。——《后汉书·张衡传》

因的拼音: yīn  

〈词性:形〉

(1) 亲,亲近 [intimate]

因心则友。——《诗·大雅·皇矣》

亲有礼,因重固,闲携贰,覆昏乱,霸王之器也。——《左传》

(2) 又如:因心(亲善仁爱之心);因母(亲母)

因的拼音: yīn  

<连>

(1) 于是,就 [then]

因以讽谏。——《后汉书·张衡传》

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唐· 柳宗元《三戒》

因出己虫,纳比笼中。——《聊斋志异·促织》

因跳踉大闞,断其喉,尽其肉,乃去。——唐· 柳宗元《三戒·黔之驴》

(2) 因而 [thus;as a result]

因以其伯。——《诗·大雅·韩奕》

因使唐雎使于 秦。——《战国策·魏策》

常用词组

因材施教、因此、因地制宜、因而、因果、因祸得福、因利乘便、因陋就简、因人成事、因时制宜、因式、因势利导、因数、因素、因为、因袭、因循、因循守旧、因噎废食、因由、因缘、因子

  拼音  xún   注音  ㄒㄨㄣˊ   
部首  彳部  部外笔画  9画  总笔画  12画  
五笔  TRFH  仓颉  HOHJU  郑码  OIEL  四角  22264  结构  左右电码  1789  区位  4913  统一码  5FAA  笔顺  ノノ丨ノノ一丨丨フ一一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循的拼音:xún(ㄒㄨㄣˊ)  

⒈ 遵守,依照沿袭:遵循。因循。循环。循规蹈矩。

⒉ 古同“巡”,巡行。

统一码

循字UNICODE编码U+5FAA,10进制: 24490,UTF-32: 00005FAA,UTF-8: E5 BE AA。

循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循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abide、follow

造字法

形声:从彳、盾声

English

obey, comply with, follow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循的拼音: xún  

〈词性:动〉

(1) (形声。从彳,盾声。彳( chì  ),双人旁,与行走有关。本义:顺着,沿着)

(2) 同本义 [along]

循,行顺也。——《说文》

循道而趋。——《庄子·天道》

循墙而走。——《庄子·列御寇》

率循大下。——《书·顾命》

五星循轨。——《淮南子·本经》

循天者,与道游者也。——《淮南子·原道》

循山而南。——《左传·昭公二十三年》

循表而夜涉。——《吕氏春秋·察今》

循陵而走,见蹲石鳞鳞。——《聊斋志异·促织》

循以入。——清· 姚鼐《登泰山记》

(3) 又如:循轨(依轨道而行);循箫(沿街叫卖的人)

(4) 按照;依序 [according to]

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责实。——《韩非子·定法》

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5) 又如:循例(依照常例);循名责实(按其名而求其实);循次(依次);循依(依照)

(6) 遵循,仿效 [follow]

昏微循迹。——《楚辞·天问》。注:“循,遵也。”

循绳墨而不颇。——屈原《离骚》

无有作好,遵王之道。——《书·洪范》

(7) 又如:循古(遵循古制);循道(遵循正道);循桡(遵行);循检(遵照规矩);循蹈(遵循)

(8) 遵守 [abide by]

卿大夫以循法为节。——《礼记·射义》

大人作而弟子循。——《淮南子·汜论训》

(9) 又如:循律(遵循法律、制度);循分(遵守本分)

(10) 循环 [circulate],往复回旋。指事物周而复始地运动或变化。如:循环往复,循环无端

(11) 通“巡”。巡视 [tour]

循行国邑。——《礼记·月令》

循,巡也。——《珠丛》

徼循长杨以东。——《汉书·东方朔传》。注:“行视也。”

(12) 又如:循览(浏览)

(13) 步行 [walk]

今重甲循兵,不可以逾险。——《战国策》

拊循和辑。——《汉书·赵充国传》

拊循勉百姓。——《汉书·萧何传》

子反收余兵,拊循欲复战。——《史记·晋世家》

拊循和辑。——《汉书·赵充国传》

拊循勉百姓。——《汉书·萧何传》

子反收余兵,拊循欲复战。——《史记·晋世家》

(14) 又如:循步(行步,慢步)

(15) 安抚 [placate]

内牧百姓,循抚其心。——《战国策》

(16) 又如:循拊(安抚;抚慰);循抚(安抚)

(17) 寻找 [seek]。如:循本(寻求其本源);循揣(寻思);循咀(寻味)

(18) 考察;检查;省察 [make a tour]。如:循省;循察(省察);循行(巡视)

(19) 通“揗”。抚慰;摩;抚摩 [finger]

缪缪肫肫,其事不可循。——《荀子·哀公》

循石,非彼无石。——《公孙龙子·坚白论》

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循之不得,故曰易也。——《列子·天瑞》

而数数自循其刀环。——《汉书·李陵传》

(20) 又如:循玩(抚摩赏玩)

词性变化

循的拼音: xún  

〈词性:形〉

(1) 良,善,好 [good]。如:循声(治绩;声誉);循顺(善良驯顺);循雅(温顺文雅)

(2) 恭谨 [respect]

臣以济循事王,王能亡燕…——《战国策》

常用词组

循规蹈矩、循环、循序、循序渐进、循循善诱

  拼音  zuò   注音  ㄗㄨㄛˋ   
部首  土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7画  
五笔86  WWFF  五笔98  WWFD  仓颉  OOG  郑码  ODOB  四角  88104  结构  上下电码  0976  区位  5588  统一码  5750  笔顺  ノ丶ノ丶一丨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坐的拼音:zuò(ㄗㄨㄛˋ)  

⒈ 古人双膝跪地,把臀部靠在脚后跟上,这是其本义,后泛指以臀部着物而止息:席地而坐。坐待。坐垫。坐骨。坐化(佛教指和尚盘膝坐着死去)。坐禅。坐功。坐骑。

⒉ 乘,搭:坐车。坐船。

⒊ 坚守,引申为常驻,不动:“楚人坐其北门,而覆诸山下”。坐庄。

⒋ 建筑物的位置或背对着某一方向:坐落。坐北朝南。

⒌ 把锅、壶等放在火上:坐锅。

⒍ 物体向后施压力:房顶往后坐。

⒎ 介词,因,由于,为着:“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⒏ 副词(a.空,徒然,如“胡为坐自苦,吞悲仍抚膺”;b.无故,自然而然,如“如若此,则盐必坐长十倍”;c.遂,即将,如“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d.深,如“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e.正,恰好,如“西村渡口人烟晚,坐见渔舟两两归”)。

⒐ 定罪:连坐。反坐。坐赃(犯贪赃罪)。

⒑ 瓜果等植物结实:坐瓜。坐果。

⒒ 同“座”。

统一码

坐字UNICODE编码U+5750,10进制: 22352,UTF-32: 00005750,UTF-8: E5 9D 90。

坐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坐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㘴㘸座

汉英互译

sit、sitz、squat

相关字词

立、卧、站

造字法

会意:像两人坐在土上

English

sit; seat; ride, travel by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坐的拼音: zuò  

〈词性:动〉

(1) (会意。《说文》古文作象形字,象两人坐在土上。本义:人的止息方式之一。古人席地而坐,坐时两膝着地,臀部压在脚跟上)

(2) 同本义 [sit]

像二人对坐土形。——林义光《文源》

坐而迁之。——《礼记·曲记》。疏:“坐通名跪,跪名不通坐也。”

退而坐,取屦。——《礼记·玉藻》

受立、授立,不坐。——《礼记·少仪》

武坐致 右宪王。——《礼记·乐记》。疏:“坐,跪也。”

坐行而入。——《左传·昭公二十六年》。注:“膝行也。”按,坐者,尻也,处也。古席地而坐,膝着席而下其臀曰坐,耸其体曰跪。跪,亦谓之启。跪可言坐,坐不可言跪也。

侯生坐上坐。——《史记·魏公子列传》

坐以待旦。——《书·太早上》

坐如尸。——《礼记·玉藻》

项王、 项伯东向坐, 亚夫南向坐。——《史记·项羽本纪》

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喻矣。——《战国策·魏策》

席不正不坐。——《论语·乡党》

坐语未讫。——《汉书·赵尹韩张两王传》

(3) 现代在椅、凳出现后,凡将臀部置于椅、凳以支持身体的重量者皆为坐 [sit]

坐看霞色晚,疑是赤城标。——孟浩然《舟中晓望》

(4) 又如:坐地(坐下;坐着;坐在地上);坐堂(坐在堂上);坐上客(原指在坐宾客。后称受人礼遇为坐上客);坐啸(闲坐吟啸,无所事事);坐拜(跪拜);坐右(曲右足而坐);坐列(排列而坐。形容无斗志;坐在店铺内);坐思(坐着思念);坐起(安坐或起立;起身而坐);坐静(静坐修持);坐饮(入座宴饮);坐催(坐等催取)

(5) 引申为就坐,就任,包含“主持”、“掌管”的意思 [be seated]

二子在幄,坐射犬于外,既食而后食之。——《左传》

就打止灵霄宝殿,教他龙床坐不成。——《西游记》

(6) 又如:坐膺(荣膺;受封);坐办(清制,非常设机构中负责日常事务者);坐馆(任塾师或幕客)

(7) 定罪,由…而获罪 [be punished]

使与邾大夫坐。——《左传·昭公二十三年》。注:“讼曲直也。”

坐,罪也。——《苍颉篇》

遣郭威招诱 白承福入居 太原城中,以谋叛坐之,并其部属四百余口尽杀之,不留一个。——《新编五代史平话》

(8) 又如:妄坐(受冤枉而误判其罪);坐大辟(判为死刑);坐假(因受诬而获罪);反坐;连坐;坐法(犯法获罪);坐死(坐罪而被处死)

广汉虽坐法诛。——《汉书·赵尹韩张两王传》

广汉竟坐要斩。

禹坐要斩。

(9) 因…犯罪,触犯法律 [commit a crime]

又坐贼杀不辜、鞠狱故不以实、擅斥除骑士乏军兴数罪。——《汉书·赵尹韩张两王传》

(10) 居留,停留 [stay]

坐,止也。从土,从畱省。会意。土所止也。此与留同意。——《说文》

父子坐旅中,惝恍累日,因留过岁。——清· 归庄《黄孝子传》

(11) 又如:坐窝子(留在原处)

(12) 守,防守 [guard]

楚人坐其北门,而覆诸山下。——《左传·桓公十二年》

省外各府州县,皆有坐省家丁。——徐珂《清稗类钞》

(13) 又如:坐索(守候索取;守候催促);坐阵(守卫阵地);坐铺(守卫本铺。谓警戒);坐夜(守夜)

(14) 枪炮发射时由力的反作用而使枪炮向后移动 [recoil]。如:步枪的坐劲不小

(15) 建筑物由于基础不稳固而下沉 [sink]。如:这房子向下坐了

(16) 置放。放在或摆在指定的位置上 [put]。如:坐一壶水;坐垫(安放在椅子、凳子上的垫子);坐钟(放在桌案上的时钟);把壶坐上

(17) 乘,搭 [机、船、车等] [travel by]。如:我走旱路坐车,走水路坐船,走泥路坐撬,走远路坐飞机、坐火车;坐马(供骑坐的马)

词性变化

坐的拼音: zuò  

〈词性:名〉

(1) 坐儿,坐位。后来写作“座” [seat]

坐中数千人。——《乐府诗集·陌上桑》

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史记·项羽本纪》

置之坐上。

设一虚坐。——宋· 王谠《唐语林·雅量》

满坐宾客。——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满坐寂然。——《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2) 又如:满坐儿;这个剧场有五千个坐儿;坐上(座席上);坐上客(座席上的宾客)

(3) 一次连续坐着的时间 [sitting]。如:一坐就读了一本书

坐的拼音: zuò  

<连>

(1) 因为;由于 [because]

停车坐爱枫林晚。——杜牧《山行》

但坐观罗敷。——《乐府诗集·陌上桑》

坐谪兴国州判官。——《明史》

(2) 又如:坐此解职;坐是(因是之故,因此);坐怀(因念,因而想到)

常用词组

坐班、坐标、坐标空间、坐标轴、坐不垂堂、坐禅、坐吃山空、坐吃享福、坐次、坐大、坐待、坐等、坐地分赃、坐垫、坐定、坐而论道、坐飞机、坐功、坐骨、坐骨神经、坐观成败、坐馆、坐果、坐化、坐家女,坐家女儿、坐监、坐江山、坐禁闭、坐井观天、坐科、坐客、坐困、坐蜡、坐牢、坐冷板凳、坐力、坐立不安、坐落、坐落、坐落、坐骑、坐蓐、坐山观虎斗、坐商、坐失、坐食、坐视、坐势、坐收渔利、坐守、坐台、坐探、坐堂、坐天下、坐桶、坐位,坐位儿、坐卧不宁、坐席、坐享其成、坐像、坐言起行、坐药、坐贻、坐以待毙、坐以待旦、坐浴、坐月子、坐赃、坐镇、坐庄、坐罪

  拼音    注音  ㄨˋ   繁体    
部首  讠部  部外笔画  7画  总笔画  9画  
五笔  YKGD  仓颉  IVRMK  郑码  SJAG  四角  36784  结构  左右电码  6137  区位  4683  统一码  8BEF  笔顺  丶フ丨フ一一一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误(誤)的拼音:wù(ㄨˋ)  

⒈ 错,不正确:错误。失误。笔误。误差(chā  )。

⒉ 耽搁:耽误。

⒊ 因自己做错而使受损害:误国。误人子弟。

⒋ 不是故意而有害于人:误伤。

统一码

误字UNICODE编码U+8BEF,10进制: 35823,UTF-32: 00008BEF,UTF-8: E8 AF AF。

误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误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誤悮

汉英互译

by accident、error、harm、miss、mistake

造字法

形声:从讠、吴声

English

err, make mistake; interfer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误的拼音:

悮、誤   

〈词性:形〉

(1) 谬误;错误 [wrong;mistaken]

误,谬也。——《说文》

群臣议皆误。——《史记·萧相国世家》

兴尽晚归舟,误入藕花深处。——李清照《如梦令》

误落尘网中。——晋· 陶渊明《归田居》

土木之误。——清· 张廷玉《明史》

(2) 又如:笔误;误错(失误差错);误证(错误的证明);误本(有错字的版本);误谬(谬误;差错)

词性变化

误的拼音:

  

〈词性:动〉

(1) 耽误 [miss due to delay]

郑以救公误之,遂失 秦伯。——《左传·僖公十五年》

(2) 又如:误却(耽误掉;失掉)

(3) 妨害 [harm;injure]

专欲误将军。——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4) 又如:误人不浅;误身(贻误自身);误人(贻害于人);误惑(贻误迷惑)

常用词组

误差、误场、误车、误称、误传,误述、误打误撞、误导、误点、误工、误国、误会、误教、误解、误卯、误期、误人子弟、误杀、误伤、误事、误听、误信、误用、误诊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