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寅忧夕惕的意思

yínyōu

寅忧夕惕



拼音yín yōu xī tì

注音一ㄣˊ 一ㄡ ㄒ一 ㄊ一ˋ

解释寅:寅时,泛指早晨;惕:担心。多指执政者忧心忡忡,早晚提心吊胆。

出处《南齐书·明帝纪》:“仰系鸿丕,顾临兆民,永怀先构,若履春冰,寅忧夕惕,罔识攸济。”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统治者。

感情寅忧夕惕是中性词。

繁体寅憂夕惕

英语be on tenderhooks from morning till evening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yín   注音  一ㄣˊ   
部首  宀部  部外笔画  8画  总笔画  11画  
五笔  PGMW  仓颉  JMLC  郑码  WDKO  四角  30806  结构  上下电码  1377  区位  5090  统一码  5BC5  笔顺  丶丶フ一丨フ一丨一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寅的拼音:yín(一ㄣˊ)  

⒈ 地支的第三位,属虎:寅吃卯粮(喻入不敷出)。

⒉ 用于计时:寅时(夜三点至五点)。

⒊ 敬:寅饯(恭敬地送)。寅畏(敬畏)。

统一码

寅字UNICODE编码U+5BC5,10进制: 23493,UTF-32: 00005BC5,UTF-8: E5 AF 85。

寅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寅字收录于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夤㝙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to respect, reverence; respectfully; 3rd terrestrial branch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寅的拼音: yín  

〈词性:形〉

(1) (象形。据甲骨文为矢形。小篆讹变。本义:恭敬) 同本义 [respectful]

寅,居敬也。——《说文》

寅,敬也。——《尔雅》

夙夜惟寅。——《书·舜典》

严恭寅畏。——《书·无逸》

寅哉寅哉。——《周书·祭公》

寅宾出日。——《书·尧典》

(2) 又如:寅亮(恭敬信奉);寅畏(恭敬畏惧);寅清(言行恭谨,持心清正)

词性变化

寅的拼音: yín  

〈词性:名〉

(1) 地支的第三位 [the third of the twelve earthly branches]

寅,髌也。正月易气动,去黄泉欲上出,侌尚强也。——《说文》。段玉裁注:“髌,字之误也,当作ń。”

(2) 又如:星次序数之一。古代天文学十二星次中的“析木”为寅

(3) 在历法中用以纪年,太岁(反木星)运行到析木为寅年,太岁的名摄提格。如:寅皮(老虎皮,亦指属虎的人)

(4) 用以纪月,指夏历正月。如:寅月;寅正(农历正月)

(5) 用以纪时,指凌晨三至五时

寅不通光,而卯则日出。——《西游记》

(6) 又如:寅正一刻(四点一刻)

(7) 同僚 [fellow officer]。如:寅翁(对在同一衙门做事者的敬称);寅家(同僚);寅丈(对同僚的尊称);寅兄(旧时同僚之间的的敬称);寅生(同寅,同官)

(8) 五行属木 [wood]

寅,木也。——《论衡》

常用词组

寅吃卯粮、寅时、寅忧夕惕

  拼音  yōu   注音  一ㄡ   繁体    
部首  忄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7画  
五笔86  NDNN  五笔98  NDNY  仓颉  PIKU  郑码  UGR  四角  93012  结构  左右电码  1992  区位  5139  统一码  5FE7  笔顺  丶丶丨一ノフ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忧(憂)的拼音:yōu(一ㄡ)  

⒈ 发愁:忧愤。忧惧。忧烦。忧惶。忧急。忧煎。忧思(a.忧念;b.忧愁的思绪)。忧戚。杞人忧天。

⒉ 可忧虑的事:忧患。内忧外患。乐以忘忧。高枕无忧。

⒊ 指父母之丧:丁忧。

统一码

忧字UNICODE编码U+5FE7,10进制: 24551,UTF-32: 00005FE7,UTF-8: E5 BF A7。

忧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忧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㤑憂㥑

汉英互译

worry、care、sorrow、concern

相关字词

愁、喜

造字法

形声:从忄、尤声

English

sad, grieved; grief, melancholy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忧的拼音:

yōu  

〈词性:动〉

(1) (本字古作上“页”(xie)下“心”。会意。心中有了忧愁,必然在脸上(用“页”即人头代表)反映出来。后加“攵”( suī   表示行走),形成“憂”字。“忧”是形声字。本义:担忧;发愁)同本义 [worry;be worried]

忧,愁也。——《说文》

忧,愁也。——《玉篇》

忧悲者德之失也。——《淮南子·原道》

勿忧。——《易·丰》

坎为加忧。——《易·说卦》

我心忧伤。——《诗·小雅·小弁》

忧心忡忡。——《诗·召南·草虫》

何忧令名不彰。——《世说新语·自新》

心忧炭贱。——唐· 白居易《卖炭翁》

忧谗畏讥。——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忧其民。

(2) 又如:忧忿滞中(中医指忧愁忿懑滞郁在胸中);忧蹙(因忧愁而紧锁眉头);忧愠(忧愁懊恼);忧忆(忧愁担心);忧心如捣(忧愁得像有什么东西捣心一样);忧邑(愁闷抑郁);忧畏(忧虑畏怯);忧世(为世时或时事而忧虑);忧怀(忧虑怀念);忧怯(担忧畏怯);忧天(担心天塌下来);忧公忘私(关心公益,不顾私利);忧鱼(担心水患)

词性变化

忧的拼音:

yōu  

〈词性:名〉

(1) 居丧 [mourning]。多指居父母丧

王宅忧,亮阴三祀。——《书·说命上》

(2) 又如:忧居(丁忧家居);忧服(因父母死而居忧服丧);忧纪(居父母丧之期);忧棘(居父母之丧);忧毁(居父母之丧哀伤过度而损害身体);忧艰(忧父母之丧)

(3) 忧患,祸患 [suffering]

必为子孙忧。——《论语·季氏》

恐季氏之忧。

愦于忧。——《战国策·齐策四》

乐琴书以消忧。——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4) 又如:忧困(忧患困顿);忧逼(忧患侵迫);忧难(忧患);忧衅(忧患之端)

(5) 姓

常用词组

忧愁、忧烦、忧愤、忧患、忧惶、忧煎、忧惧、忧苦、忧劳、忧虑、忧闷、忧戚、忧容、忧色、忧伤、忧思、忧心、忧悒、忧郁、忧郁症

  拼音    注音  ㄒ一   
部首  夕部  部外笔画  0画  总笔画  3画  
五笔  QTNY  仓颉  NI  郑码  RS  四角  27200  结构  单一电码  1119  区位  4706  统一码  5915  笔顺  ノフ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夕的拼音:xī(ㄒ一)  

⒈ 日落的时候:夕阳。夕照。朝(zhāo ㄓㄠ  )夕相处(chǔ ㄔㄨˇ  )。

⒉ 泛指晚上:前夕。除夕。一夕谈。

统一码

夕字UNICODE编码U+5915,10进制: 22805,UTF-32: 00005915,UTF-8: E5 A4 95。

夕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夕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汐穸

汉英互译

evening、night、sunset

相关字词

旦、朝

造字法

指事

English

evening, night, dusk; slanted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夕的拼音:   

〈词性:名〉

(1) (指事。从月半见。本义:黄昏,傍晚)

(2) 同本义 [sunset;dusk]

夕,莫也。——《说文》

日之夕矣。——《诗·王风·君子于役》

日东则景夕多风。——《周礼·大司徒》。司农注:“谓日跌景乃中立表之处,大东近日也。”

初昏为夕。——《书·洪范·五行》注

夕市,夕时而市,贩夫贩妇为主。 ——《周礼·地官·司市》

瘦影写微月,疏枝横夕烟。——宋· 陆游《置酒梅花下作短歌》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范仲淹《岳阳楼记》

(3) 又如:夕晖(夕阳的余晖);朝发夕至;夕霭(黄昏的云气);夕市(傍晚进行的集市贸易)

(4) 夜 [evening;night]

今夕何夕。——《诗·唐风·绸缪》

以永今夕。——《诗·小雅·白驹》

朝而不夕。——《左传·成公十二年》

以朝夕燕出入。——《周礼·道仆》

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易·乾》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苏轼《水调歌头》

(5) 又如:朝乾夕惕(形容终日勤奋工作,戒勉不已);终夕不寝;通夕不寐;终夕;风雨之夕;住宿一夕;除夕(一年最后一天的夜晚);前夕

(6) 指一年的最后一季或一个月的下旬 [last period]

晡时至黄昏为日之夕;下旬为月之夕;自九月尽至十二月为岁之夕。——《洪范·五行传》注

月夕卜宅。——《荀子·礼论》

(7) 通“汐”。晚潮 [nighttide;erening tide]

官赋轨符,乘四时之朝夕。——《管子·国蓄》

词性变化

夕的拼音:   

〈词性:动〉

傍晚朝见君主[have an audience with an emperor in the evening]

古者旦见曰朝,暮见曰夕。——柳宗元《朝日说》

百官承事,朝而不夕。——《左传·成公十二年》

常用词组

夕暮、夕烟、夕阳、夕照

  拼音    注音  ㄊ一ˋ   
简体部首  忄部  部外笔画  8画  总笔画  11画  
繁体部首  心部  
五笔  NJQR  仓颉  PAPH  郑码  UKRO  四角  96027  结构  左右电码  1912  区位  4472  统一码  60D5  笔顺  丶丶丨丨フ一一ノフノノ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惕的拼音:tì(ㄊ一ˋ)  

⒈ 戒惧,小心谨慎:警惕。惕惧。惕惕。惕厉(心怀戒惧。亦作“惕砺”)。

⒉ 疾速:“一日惕,一日留”。

统一码

惕字UNICODE编码U+60D5,10进制: 24789,UTF-32: 000060D5,UTF-8: E6 83 95。

惕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惕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悐惖

汉英互译

watchful

造字法

形声:从忄、易声

English

be cautious, careful, aler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惕的拼音:   

〈词性:动〉

(1) (形声。从心,易声。本义:害怕,放心不下)

(2) 同本义 [be on the alert against]

惕,惧也。——《玉篇》

惕,敬也。——《说文》

夕惕若厉。——《易·乾》。郑注:“惧也。”

岂不使诸侯之心惕惕焉。——《国语·楚语》。注:“惧也。”

无日不惕,岂敢忘职?——《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行人皆怵惕。——李白《古风五十九首》

愧惕惭惧。——唐· 李朝威《柳毅传》

(3) 又如:惕息(忧心戒惧,不敢喘息。形容恐惧到了极点);惕惕(忧心戒惧;忧劳);惕 虑(戒慎谋虑);惕心(心有所惧)

(4) 忧伤 [distress;sad]

血去惕出。——《易·小畜》。虞注:“忧也。”

抱拙终身,以死谁惕。——柳宗元《乞巧文》

(5) 又如:惕然(忧虑的样子);惕想(忧思)

词性变化

惕的拼音:   

〈词性:名〉

常用词组

惕厉,惕励、惕惕

寅忧夕惕:成语接龙顺接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