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异苔同岑的意思

táitóngcén

异苔同岑



拼音yì tái tóng cén

注音一ˋ ㄊㄞˊ ㄊㄨㄥˊ ㄘㄣˊ

解释岑:小而高度山。不同的青苔长在同一座山上。比喻朋友志同道合。

出处晋·郭璞《赠温峤》诗:“人亦有言,松竹有林,及余臭味,异苔同岑。”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异苔同岑是中性词。

繁体異苔同岑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注音  一ˋ   繁体    
部首  廾部  部外笔画  3画  总笔画  6画  
五笔  NAJ  仓颉  RUT  郑码  YYBE  四角  77441  结构  上下电码  8361  区位  5076  统一码  5F02  笔顺  フ一フ一ノ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异的拼音:yì(一ˋ)  

⒈ 不同的:异乎。异说。异常。异己(与自己意见不同或利害相冲突的人)。异端(旧时指不符合正统思想的主张或教义,如“异异邪说”)。异化。异性。异样。大同小异。异曲同工。

⒉ 分开:离异。异居。

⒊ 另外的,别的:异日。异地。异国。异乡。异类。

⒋ 特别的:奇异。异闻。异彩。奇才异能(特殊的才能)。

⒌ 奇怪:惊异。诧异。怪异。

统一码

异字UNICODE编码U+5F02,10进制: 24322,UTF-32: 00005F02,UTF-8: E5 BC 82。

异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异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different、other、separate、strange、surprise

相关字词

造字法

会意:从巳、从艹

English

different, unusual, strang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异的拼音:

  

〈词性:形〉

(1) (会意。“異”,甲骨文字形,象个有手、脚、头的人形。从廾( gǒng  )从畀(   )。畀,予也。本义:奇特;奇异;奇怪)

(2) 同本义 [strange;queer;odd]

异,怪也。——《玉篇》

异,奇也。——《广韵》

何以异哉。——《列子·杨朱》

异乎交益之士。——左思《魏都赋》

妇人异甚。——《战国策·赵策》

产异蛇。——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觉无异能。——唐· 柳宗元《三戒》

父异焉。——宋· 王安石《伤仲永》

(3) 又如:异疾(奇怪的病症);异形(怪异或奇特的形状)

(4) 不同 [different]

礼者为异。——《礼记·乐记》。注:“谓别贵贱也。”

事为异别。——《礼记·王制》

执心各异。——汉· 刘向《列女传》

得无异乎。——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或异二者。

何异以孤羊投群狼?——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5) 又如:异俗(风俗异于汉族的少数民族);异姓陌路(既不同姓也不认识);异手(指不同之人);异世(不同时代);异目(另眼)

词性变化

异的拼音:   

〈词性:代〉

(1) 其他,别的 [other]

贾不敢为异事。——《吕氏春秋·上农》

无它异也。(意思是,没有别的意外的事)。——《后汉书·列女传》

(2) 又如:异域茅草(蛮荒之地的乡野村夫);异土(他乡;别处)

异的拼音:   

〈词性:动〉

(1) 护翼 [shelter]

古天异临子。——《盂鼎》

(2) 区别;分开 [distinguish;divide]

异是非,明好恶,检奸邪,消佚乱。——《新语》

(3) 又如:异分(区别);异居(分居)

(4) 觉得奇怪;诧异 [be surprised;be astonished]

渔人甚异之。——晋· 陶潜《桃花源记》

(5) 特别优待;特别重视 [give preferential treatment;pay attention to]。如:异擢(破格提拔);异待(特别礼遇);异恩(特殊恩遇);异遇(特别优待);异谋(特别的计谋)

(6) 通“翼”。恭敬 [respect]

极明与与,有畏劝汝,何异非汝,何畏非世。——《逸周书》

(7) 通“翼”。辅助 [assist]

令行禁止王始也…出三日无适异;出四日无适与。——《逸周书》

异的拼音:   

〈词性:名〉

(1) 指以往,以前 [before;formerly;in the past]。如:异时(往时;从前);异代(前代;前世)

(2) 指以后,将来 [after;later;future]。如:异日(来日;以后);异时(以后;他时);异世(后代;后世);异代(后代;后世)

(3) 怪异不祥之事;灾异 [strange]

己巳,日有食之。何以书?记异也。——《公羊传》

(4) 指特殊本领、才能 [special skill;special ability]

觉无异能者。——唐· 柳宗元《三戒》

举天下所贡蝴蝶…一切异状遍试之,无出其右者。——《聊斋志异·促织》

常用词组

异彩、异常、异词、异爨、异地、异动、异读、异端、异馥、异国、异花传粉、异化、异己、异军突起、异口同声、异类、异能、异曲同工、异趣、异日、异史氏、异说、异体字、异同、异图、异外、异位、异味、异文、异文鄙事、异戊橡胶、异物、异乡、异香、异想天开、异心、异形、异性、异焉、异言、异样、异议、异域、异种、异状、异族

  拼音  tái tāi   注音  ㄊㄞˊ ㄊㄞ   
简体部首  艹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8画  
繁体部首  艸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11画  
五笔  ACKF  仓颉  TIR  郑码  EZJ  四角  44603  结构  上中下电码  5377  区位  4406  统一码  82D4  笔顺  一丨丨フ丶丨フ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苔的拼音:tái(ㄊㄞˊ)  

⒈ 隐花植物的一类,根、茎、叶的区别不明显,常贴在阴湿的地方生长:青苔。苔藓。苔原。

其他字义

苔的拼音:tāi(ㄊㄞ)  

⒈ 〔舌苔〕舌头上面的垢腻,由衰死的上皮细胞和黏液等形成,观察它的颜色可以帮助论断病症。

统一码

苔字UNICODE编码U+82D4,10进制: 33492,UTF-32: 000082D4,UTF-8: E8 8B 94。

苔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苔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薹菭箈䈚

造字法

形声:从艹、台声

English

moss, lichen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苔的拼音: tāi  

(1) ——“舌苔”( shétāi  )

(2) 舌上的垢腻

(3) 另见 tái  

基本词义

苔的拼音: tái  

〈词性:名〉

(1) (形声。从艸,台声。本义:青苔;也指苔类植物)

(2) 植物名。本作菭。又名地衣,水衣。属隐花植物类,根、茎、叶区别不明显,有青、绿、紫等色,多生于阴湿地方,延贴地面,故亦叫“地衣” [lichen;mosses]

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李白《长干行》。又如:苔衣(即青苔。泛指苔藓类植物);苔岑(不同的苔生在同一山崖上。比喻志同道合的朋友相聚在一起);苔钱(即苔。因苔点形圆如铜钱,故称);苔茸(丛生的苔藓)

(3) 长有苔藓类植物的东西或地方 [mossy place]。如:苔砌(长有苔藓的台阶);苔梅(根干上寄生苔藓的梅树)

(4) 另见 tāi  

常用词组

苔藓

  拼音  tóng tòng   注音  ㄊㄨㄥˊ ㄊㄨㄥˋ   繁体    
部首  口部  部外笔画  3画  总笔画  6画  
五笔  MGKD  仓颉  BMR  郑码  LD  四角  77220  结构  上三包围电码  0681  区位  4512  统一码  540C  笔顺  丨フ一丨フ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同的拼音:tóng(ㄊㄨㄥˊ)  

⒈ 一样,没有差异;相同。同一(a.一致,统一;b.共同的一个或一种)。同侪(同辈)。同庚(同岁)。同年。同胞。同人(a.在同一单位工作的人;b.同行业的人)。同仁(同人)。同仇敌忾。同工异曲。同室操戈。情同手足。

⒉ 共,在一起(从事):共同。同学。同步。殊途同归。同舟共济。

⒊ 和,跟:同流合污。

⒋ 姓。

其他字义

同的拼音:tòng(ㄊㄨㄥˋ)  

⒈ 〔胡同〕见“胡”。

统一码

同字UNICODE编码U+540C,10进制: 21516,UTF-32: 0000540C,UTF-8: E5 90 8C。

同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同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仝詷

汉英互译

alike、be the same as、in common、same、together

相关字词

造字法

会意:从冂一、从口

English

same, similar; together with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同的拼音: tóng  

〈词性:动〉

(1) (会意。从冃,从口。冃( mào  ),重复。本义:聚集)

(2) 同本义 [converge]

同,合会也。——《说文》

同重体合类。——《墨子·经上》

同人亲也。——《易·杂卦》

六曰同衣服。——《周礼·大司徒》

(3) 又如:云同(云彩聚集);同天(共存于人世间);同合(使相一致;融会);同流(诸水合流)

(4) 相同,一样,共同(侧重于同样,齐一) [be the same as]

同事之人,不可不审察也。——《韩非子·说林上》

鸟兽不可与同群。——《论语·微子》

同予者何人。——宋· 周敦颐《爱莲说》

同于真耶。——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同于幻耶。

(5) 又如:同心戮力(同心合力);同功一体(功绩地位一样);同号(称号相同;运算符号相同);同忾(相同的愤慨);同义(仁义或道义相同);同义字(意义相同的字);同源字(音、义相同或相近)

(6) 参与;一起干某事 [participate in;share]

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者,则军士惑矣。——《孙子·谋攻》

(7) 又如:同举(一同举荐);同乐(一同娱乐);同栖(一同栖息);同休(同享福禄);同枕(共枕而卧);同利(共享利益);同车(同乘一车);同室(同居一室)

(8) 共,共一个 [in common]

上下同欲者胜。——《孙子·谋政》

俗之同病。——清· 刘开《问说》

同社诸君子。——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以同姓为吾后。——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9) 又如:同福(共同的福禄)

(10) 齐一;统一 [uniform;unified;unitary]

死去方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宋· 陆游《示儿》

词性变化

同的拼音: tóng  

〈词性:副〉

(1) 共同。到一处[together;jointly]

同行十二年。——《乐府诗集·木兰诗》

同是宦游人。——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少同学。——明· 魏禧《大铁椎传》

既同寝。

(2) 又如:同参(共同参与);同晷(同受日光照耀);同奖(共同辅助);同庆(共同庆贺);同进(一同前进);同举(一同举荐);同来同去;同吃同住;同宿;同游

同的拼音: tóng  

〈词性:名〉

(1) 中国古代诸侯朝见天子的六礼之一。每隔十二年,诸侯一齐来朝见天子叫“同” [tong]

奠此中国,四夷来同。——王安石《赠贾魏公神道碑》

(2) 中国古代土地面积单位,地方百里为同 [a unit of land measurement]

且昔天子之地一圻,列国一同。——《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3) 中国古代爵一类的酒器 [wine vessel]

(4) 姓

同的拼音: tóng  

〈词性:介〉

(1) 引进共同行动者 [with]。

(2) 如:我同你去;我同她说话

(3) 给,为 [for]

合共还他三十六,还要同他做一年。——《中国歌谣资料》

同的拼音: tóng  

〈词性:连〉

(1) 和,表示并列关系 [and;with]。

(2) 如:我同农民;教师同塾师

(3) 另见 tòng  

常用词组

同案、同案犯、同案分离、同班、同班、同班同学、同伴、同胞、同胞、同辈、同病、同病相怜、同步、同侪、同仇敌忾、同窗、同窗、同床异梦,同床各梦、同党、同道、同等、同等对待、同等学历、同调、同恶相济、同犯、同房、同甘共苦、同感、同根词、同庚、同工同酬、同工异曲、同归、同归殊途、同归于尽、同行、同好、同花、同伙,同夥、同级、同居、同科、同乐、同类、同僚、同列、同龄、同流合污、同路、同门、同盟、同名、同名同姓、同命、同命运共呼吸、同谋、同年、同袍、同期、同气、同气连枝、同情、同情心、同人、同上、同生共死、同声、同时、同室操戈、同事、同事、同是天涯沦落人、同岁、同位素、同位语,同位词、同温层、同喜、同乡、同心、同心并力、同心同德、同心协力、同行、同性、同性恋、同性恋恐怖、同姓、同学、同样、同业、同一、同一、同意、同义词、同音、同音词、同寅、同源、同志、同舟共济、同宗、同族

基本词义

同的拼音:

(1) 衕 tòng  

(2) ——见“胡同” hútòng  

(3) 另见 tóng  

  拼音  cén   注音  ㄘㄣˊ   
部首  山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7画  
五笔  MWYN  仓颉  UOIN  郑码  LLSX  四角  22207  结构  上下电码  1478  区位  6515  统一码  5C91  笔顺  丨フ丨ノ丶丶フ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岑的拼音:cén(ㄘㄣˊ)  

⒈ 小而高的山。

⒉ 崖岸。

⒊ 〔岑寂〕寂静,寂寞。

⒋ 〔岑岑〕形容烦闷。

⒌ 姓。

统一码

岑字UNICODE编码U+5C91,10进制: 23697,UTF-32: 00005C91,UTF-8: E5 B2 91。

岑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岑字收录于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㞤埁

造字法

形声:从山、今声

English

steep, precipitous; peak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岑的拼音: cén  

〈词性:名〉

(1) (形声。从山,今声。本义:小而高的山)

(2) 同本义 [small but high hill]

岑,山小而高也。——《说文》

可使高于岑楼。——《孟子》。注:“岑楼,山之锐岭者。”按,谓山之层叠似楼也。”

未始离于岑。——《庄子·徐无鬼》。注:“岸也。”

饮青岑之王醴兮。——张衡《思玄赋》

托九成之孤岑兮。——马融《长笛赋》

(3) 又如:岑嶅(多小石的山);岑立(如山耸立)

(4) 古国名 [Cen state]

岑,国名。…今 梁国有 岑亭。——《正字通》

(5) 姓

词性变化

岑的拼音: cén  

〈词性:形〉

(1) 高 [high]

古观岑且寂,幽人情自怡。——皮日休《三宿神景宫》

(2) 又如:岑楼(高楼);岑锐(山高锐的样子)

(3) 山石险峻的 [high and precipitous]

触岑石兮。——《楚辞·逢纷》

(4) 又如:岑石(高锐的山石);岑峭(陡峭险峻)

常用词组

岑寂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