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勇夫悍卒的意思

yǒnghàn

勇夫悍卒



拼音yǒng fū hàn zú

注音ㄩㄥˇ ㄈㄨ ㄏㄢˋ ㄗㄨˊ

解释悍:凶暴蛮横。勇猛的武夫,凶悍的士卒。

出处《新五代史·周书·王进传》:“五代之君,皆武人崛起,其所与俱勇夫悍卒,各裂土地封侯王,何异豺狼之牧斯人也!”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勇夫悍卒是中性词。

繁体勇夫猂卒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yǒng   注音  ㄩㄥˇ   
部首  力部  部外笔画  7画  总笔画  9画  
五笔86  CELB  五笔98  CEER  仓颉  NBKS  郑码  XSLY  四角  17427  结构  上下电码  0516  区位  5134  统一码  52C7  笔顺  フ丶丨フ一一丨フノ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勇的拼音:yǒng(ㄩㄥˇ)  

⒈ 有胆量,敢做:勇敢。勇毅。勇气。勇士。英勇。奋勇。

⒉ 中国清代称战争时期临时招募的兵士:兵勇。劲勇。募勇。

⒊ 姓。

统一码

勇字UNICODE编码U+52C7,10进制: 21191,UTF-32: 000052C7,UTF-8: E5 8B 87。

勇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勇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㦷勈恿

汉英互译

brave、courageous、valiant

相关字词

造字法

形声:从力、甬声

English

brave, courageous, fierc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勇的拼音: yǒng  

〈词性:形〉

(1) (本作勈,或作恿。形声。从力,甬( yǒng  )声。从力,与力气有关。本义:果敢,胆大)

(2) 同本义 [brave]

勇,气也。——《说文》

无拳无勇。——《诗·小雅·巧言》

尔勇伊何。

勇志之所以敢也。——《墨子经上》

勇,文之帅也。——《国语·周语》

知死不辟,勇也。——《左传·昭公二十年》

勇于就死。——清· 林觉民《与妻书》

若素名勇。——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兴甚勇。——《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勇而多艺。——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3) 又如:忠勇(忠诚而勇敢);英勇(勇敢出众);勇悍(勇敢强悍);勇烈(勇敢猛烈);勇夫(勇敢的人);勇功(勇敢作战立下的功劳);勇沉(勇敢沉着);勇果(勇敢果断)

(4) 勇猛;凶猛 [bold and powerful]

勇悍果敢,取众率兵,此下德也。——《庄子》

勇,天下之凶德也。——《吕氏春秋·论威》

每战,常陷陈却敌,勇冠腾军。——《三国志》

(5) 又如:神勇(形容人非常勇猛);骁勇(勇猛);勇鸷(勇猛强悍)

词性变化

勇的拼音: yǒng  

〈词性:名〉

(1) 勇气,勇力 [courage;courage and power]

可使有勇。——《论语·先进》

勇冠三军。——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其勇过人。——唐· 李朝威《柳毅传》

(2) 清代地方临时招募的兵卒,也泛指士兵 [soldier]。如:乡勇;勇丁(清代地方招募的士兵);游勇(指失去统属的士兵)

(3) 姓

常用词组

勇敢、勇决、勇力、勇略、勇猛、勇气、勇士、勇往直前、勇武、勇于

  拼音  fū fú   注音  ㄈㄨ ㄈㄨˊ   
部首  大部  部外笔画  1画  总笔画  4画  
五笔86  FWI  五笔98  GGGY  仓颉  QO  郑码  BDOD  四角  50800  结构  单一电码  1133  区位  2382  统一码  592B  笔顺  一一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夫的拼音:fū(ㄈㄨ)  

⒈ 旧时称成年男子:渔夫。农夫。万夫不当之勇。

⒉ 旧时称服劳役的人:夫役。拉夫。

⒊ 〔夫子〕a.旧时对学者的称呼;b.旧时称老师;c.旧时妻称夫;d.称读古书而思想陈腐的人。

⒋ 与妻结成配偶者:丈夫。夫妇。

其他字义

夫的拼音:fú(ㄈㄨˊ)  

⒈ 文言发语词:夫天地者。

⒉ 文言助词:逝者如斯夫。

⒊ 文言指示代词,相当于“这”或“那”:夫猫至。

统一码

夫字UNICODE编码U+592B,10进制: 22827,UTF-32: 0000592B,UTF-8: E5 A4 AB。

夫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夫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伕趺

汉英互译

husband、sister-in-law、goodman

相关字词

妇、妻

造字法

象形:像站着的人形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夫的拼音:   

〈词性: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像站着的人形(大),上面的“一”,表示头发上插一根簪( zān  ),意思是成年男子,是个丈夫了。古时男子成年束发加冠才算丈夫,故加“一”做标志。本义:成年男子的通称)

(2) 同本义 [man]

夫,丈夫也。——《说文》。按,夫从一大,会意兼象形。周制以八寸为尺,十尺为丈,人长八尺,故曰丈夫。

夫也不良。——《诗·陈风·墓门》

残贼之人,谓之一夫。——《孟子》。注:“将必将为匹夫。”

二田为一夫。——《管子·乘马》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列子·汤问》

一夫不耕,或受之饥。——汉· 贾谊《论积贮疏》

(3) 又如:夫公(古代敬称男子为夫公);夫男(男人,丈夫);夫家(男女。丁男无妻者谓夫,有妻者谓家)

(4) 女子的正式配偶 [husband]

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乐府诗集·陌上桑》

(5) 又如:夫主(丈夫);夫室(丈夫);夫党(丈夫的亲属)

(6) 旧称从事某种体力劳动的人 [working man]。如:农夫;人力车夫;马夫;轿夫;夫头(夫役的头目)

(7) 大丈夫。对男子的美称 [true man]

西川 刘禅本非夫, 文灿贪庸亦竖奴。—— 柳亚子《诸将六首》

(8) 剑衣 [sleeve of a sword]

剑则启椟,盖袭之,加夫襓与剑焉。——《礼记·少仪》

(9) 通“趺”。足背 [instep]

渠长丈六尺,夫长丈二尺,臂长六尺。——《墨子·备城门》

词性变化

夫的拼音:   

〈词性:副〉

(1) 通“复”。再,又一次 [again;once more]

回志怯来从玄谋,获我所求夫所思?——张衡《思玄赋》

(2) 另见   

常用词组

夫倡妇随、夫君、夫妻、夫妻店、夫权、夫人、夫子

基本词义

夫的拼音:   

〈词性:代〉

(1) “夫”假借为“彼”。他,她,它,他们 [he,she,it,they]——第三人称代词。如:使夫往而学焉

(2) 那,那个,那些 [that,those]——表示远指

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3) 这,这个,这些 [this,these]——表示近指

夫人不言,言必有中。——《论语·先进》

(4) 所有的,大家。相当于“凡” [all]

夫知保抱携持厥妇子。——《书·召诰》

词性变化

夫的拼音:   

〈词性:助〉

(1) 用于句首,有提示作用

夫秦有虎狼之心。——《史记·项羽本径》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 秦。—— 宋· 苏洵《六国论》

夫战,勇气也

(2) 用于句中,舒缓语气

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战国策·齐策》

(3) 用于句尾名,表示感叹

孟子曰:“术不可不慎。”信夫!—— 清· 方苞《狱中杂记》

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宋· 苏洵《六国论》

(4) 另见   

  拼音  hàn   注音  ㄏㄢˋ   
简体部首  忄部  部外笔画  7画  总笔画  10画  
繁体部首  心部  
五笔  NJFH  仓颉  PAMJ  郑码  UKAE  四角  96041  结构  左右电码  1880  区位  2623  统一码  608D  笔顺  丶丶丨丨フ一一一一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悍的拼音:hàn(ㄏㄢˋ)  

⒈ 勇猛,勇敢:强悍。精悍。悍勇。

⒉ 凶暴:悍然。凶悍。悍吏。悍戾。

⒊ 强劲,急暴:湍悍。急悍。

统一码

悍字UNICODE编码U+608D,10进制: 24717,UTF-32: 0000608D,UTF-8: E6 82 8D。

悍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悍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扞猂

汉英互译

bold、brave、fierce

造字法

形声:从忄、旱声

English

courageous, brave; violen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悍的拼音:

hàn  

〈词性:形〉

(1) (形声。从手,旱声。本义:勇猛)

(2) 同本义 [bold and powerful;vigorous and valiant]

悍,勇也。——《说文》

悍戇好斗。——《荀子·大略》

虽有悍如冯敬者。——《汉书·贾谊传》

且其人剽悍。——《汉书·陈汤传》

上患吴会稽轻悍。——《汉书·吴王濞传》

(3) 又如:悍酋(勇猛的首领);悍夫(勇士);悍志(勇猛之气);悍壮(勇武强壮)

(4) 凶狠,蛮横 [fierce and malicious]

悍吏之来吾乡。——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5) 如:悍鸷(凶暴、蛮横的性情);悍吏(凶暴蛮横的官吏);悍妻(凶悍的妻子);悍戾(凶横怪戾)

(6) 强劲;坚实 [strong]。如:悍坚(刚强;坚强);悍人(刚强固执的人);悍梗(强悍固执而不顺服)

常用词组

悍妇、悍然、悍勇

  拼音  zú cù   注音  ㄗㄨˊ ㄘㄨˋ   
部首  十部  部外笔画  6画  总笔画  8画  
五笔  YWWF  仓颉  YOOJ  郑码  SOOE  四角  00408  结构  上下电码  0586  区位  5568  统一码  5352  笔顺  丶一ノ丶ノ丶一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卒的拼音:zú(ㄗㄨˊ)  

⒈ 兵:士卒。小卒。兵卒。

⒉ 旧称差役:走卒。

⒊ 死亡:病卒。生卒年月。

⒋ 完毕,终了:卒岁(度过一年)。卒业(毕业)。

⒌ 终于:卒胜敌军。

其他字义

卒的拼音:cù(ㄘㄨˋ)  

⒈ 同“猝”。

统一码

卒字UNICODE编码U+5352,10进制: 21330,UTF-32: 00005352,UTF-8: E5 8D 92。

卒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卒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䘚倅卆

汉英互译

obiit

造字法

会意

English

soldier; servant; at last, finally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卒的拼音:   

〈词性:副〉

(1) 同“猝”。仓促,急速 [hastily]

行西逾陇卒。——《汉书·食货志》。注:“仓卒也。”

兴卒暴之作。——《汉书·成帝纪》

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战国策·燕策》

(2) 又如:卒拔(仓猝攻取);卒迫(仓促紧迫)

(3) 突然 [suddenly]

则亡以应卒。——《汉书·辛庆忌传》

卒然边境有急,数千百万之众,国胡以馈之?——贾谊《论积贮疏》

(4) 又如:卒倒(突然晕倒);卒暴(突然);卒然(忽然,突然)

(5) 另见   

常用词组

卒卒、卒中

基本词义

卒的拼音:   

〈词性:名〉

(1) (指事。小篆字形,在“衣”上加一点标记,表示穿这种衣服的人。本义:古代供隶役穿的一种衣服。衣上著有标记,以区别于常人)

(2) 同本义 [servant dress]

卒,隶人给事者为卒。卒,衣有题识者。——《说文》

(3) 古代供驱遣从事一定劳役的奴隶。后用为低级差役的称呼 [servant]

悉发卒数万人穿漕渠,三岁而通。——《史记》

(4) 又如:卒奴(奴婢)

(5) 步兵 [infantry;infantryman;foot soldier]

在车曰士,步曰卒。——《吕氏春秋·简选》注

缮甲兵,具卒乘。——《左传·隐公元年》

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 秦之锐士。——《荀子·议兵》

(6) 后泛指士兵 [soldier;private]

每得降卒必亲引问之。——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

羸老之卒。

守门卒。

印度卒。—— 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7) 又如:卒兵(士兵);卒乘(士兵与战车;后泛指军队);卒徒(徒众;兵众)

(8) 春秋时地方一级居民单位名,同时也是一级军队编制名 [zu,hundred soldiers]

全卒为上。——《孙子·谋攻》

破卒次之

(9) 又如:卒长(古代军队百人为卒,其长官称卒长);卒伍(五人为伍,百人为卒。也泛指军队、行伍);卒列(行列)

(10) 古代天子统率诸侯的一级组织名。三十国为卒 [zu,thirty states]

三十国以为卒,卒有正。——《礼记》

(11) 春秋时军队中百人的指挥者 [company commander]

卒必力…卒不力,无以承训。——《逸周书》

(12) 末尾,结局 [end]

有始有卒者,其惟圣人乎!——《论语》

(13) 棋子 [pawn]

词性变化

卒的拼音:   

〈词性:动〉

(1) 终止;尽,完毕 [finish]

人始于生而卒于死。——《韩非子·解老》

无衣无褐,何以卒岁?——《诗·豳风·七月》

(2) 又如:卒其事;卒时(尽时);卒读(尽读)

(3) 古代指大夫死亡,后为死亡的通称 [die]

大夫曰卒。——《公羊传·隐公三年》

我独不终。——《诗·小雅·蓼莪》

永和四年卒。——《后汉书·张衡传》

初,鲁肃闻 刘表卒。——《资治通鉴》

居正已卒。——《明史》

卒官。

卒时。

(4) 又如:暴卒;病卒;生卒年月

(5) 停止 [stop]

三饭卒食,赞洗爵酌。——《仪礼》

三日五哭卒。——《礼记》

卒的拼音:   

〈词性:副〉

(1) 终究;终于 [at last]

卒廷见相如。——《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卒相与欢。

故卒不加诛。——汉· 刘向《列女传》

卒葬之。——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卒不赦程。—— 宋· 王谠《唐语林·雅量》

卒与尸合。(头终于同尸身合在一起。)——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又如:卒然(终于,最后);卒爵(最后一杯)

(3) 另见   

常用词组

卒岁、卒业、卒子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