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尤红殢翠的意思

yóuhóngcuì

尤红殢翠



拼音yóu hóng yǐ cuì

注音一ㄡˊ ㄏㄨㄥˊ 一ˇ ㄘㄨㄟˋ

解释比喻男女间的缠绵亲昵。

出处

繁体尤紅殢翠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yóu   注音  一ㄡˊ   
部首  尢部  部外笔画  1画  总笔画  4画  
五笔86  DNV  五笔98  DNYI  仓颉  IKU  郑码  GR  四角  43012  结构  单一电码  1429  区位  5140  统一码  5C24  笔顺  一ノフ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尤的拼音:yóu(一ㄡˊ)  

⒈ 特异的,突出的:尤为(wéi   )。尤异。无耻之尤。

⒉ 更加,格外:尤其。

⒊ 过失:效尤(学着别人做坏事)。

⒋ 怨恨,归咎:怨天尤人。

⒌ 姓。

统一码

尤字UNICODE编码U+5C24,10进制: 23588,UTF-32: 00005C24,UTF-8: E5 B0 A4。

尤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尤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尢怣犹訧

汉英互译

especially、particularly、blame、fault、outstanding、wrongdoing

造字法

形声

English

especially, particularly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尤的拼音: yóu  

〈词性:形〉

(1) (形声,小篆字形,从乙,又声。乙象植物屈曲生长的样子,受到阻碍,则显示出它的优异。本义:最优异)

(2) 同本义 [outstanding]

尤,异也。——《说文》。朱骏声曰:此字当之猶之古文,犬子也。

尤,怪也。——《小尔雅》

尤,异也。——《广雅》

夫有尤物。——《左传·昭公八年》。注:“异也。”

而视之尤。——《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服注:“甚也。”

然有知强弱之所尤。——《管子·侈靡》。注:“殊绝也。”

夫子,物之尤也。——《庄子》

(3) 又如:尤功(功绩最卓著。亦指功绩最卓著的人)

(4) 惊异 [staring]

公饮之酒,厚酬之,赐及从者。司马亦如之。张丐尤之。——《左传》

词性变化

尤的拼音: yóu  

〈词性:动〉

(1) 责备;怪罪 [blame]

尤其室。——《左传·襄公十五年》。注:“责过也。”

畜君何尤。——《孟子》。注:“何尤,无过也。”

不怨天,不尤人。——《论语·宪问》

(2) 又如:尤苦(苛责;污蔑);尤恶(谴责和憎恶);尤怨(埋怨;怨恨)

(3) 缠绵;爱昵 [linger;show tender affection for]。如:尤殢(尤云殢雨;也指放娇撒赖,纠缠不清);尤红殢翠(比喻男女间的缠绵亲昵);尤云殢雨(喻缠绵于男女欢爱)

尤的拼音: yóu  

〈词性:名〉

(1) 过失,罪过 [mistake]

废为残贼,莫知其尤。——《诗·小雅·四月》

(2) 又如:尤诟(过失和羞辱);尤违(过失;过错);尤累(过失)

(3) 姓

尤的拼音: yóu  

〈词性:副〉

(1) 尤其,更加 [particularly]

义兴人谓三横,而 处尤剧。—— 南朝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自新》

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后汉书·张衡传》

近岁风俗尤为侈靡。——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然是说也,余尤疑之。——宋· 苏轼《石钟山记》

予此行所负之责任,尤倍重于三十年前。——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2) 又如:尤甚;尤妙

常用词组

尤其、尤物、尤异

  拼音  hóng gōng   注音  ㄏㄨㄥˊ ㄍㄨㄥ   繁体    
部首  纟部  部外笔画  3画  总笔画  6画  
五笔  XAG  仓颉  VMM  郑码  ZBI  四角  21112  结构  左右电码  4767  区位  2676  统一码  7EA2  笔顺  フフ一一丨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红(紅)的拼音:hóng(ㄏㄨㄥˊ)  

⒈ 像鲜血的颜色:红色。红叶。红灯。红尘。红包。红烧。红润。红艳艳。红口白牙。红绳系足(旧指男女前生注定的姻缘)。

⒉ 象征顺利或受人宠信:红人。红运。红角(jué  )儿(受观众欢迎的演员)。走红。

⒊ 喜庆:红媒(媒人)。红蛋。红白喜事(结婚和喜丧合称)。

⒋ 象征革命:红军。红色根据地,红色政权。

⒌ 指营业的纯利润:红利。分红。

⒍ 特指对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的研究:红学。

其他字义

红(紅)的拼音:gōng(ㄍㄨㄥ)  

⒈ 古同“工”,指妇女的生产作业,纺织、缝纫、刺绣等。

统一码

红字UNICODE编码U+7EA2,10进制: 32418,UTF-32: 00007EA2,UTF-8: E7 BA A2。

红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红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red

相关字词

造字法

形声:从纟、工声

English

red, vermillion; blush, flush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红的拼音:

(1) 紅 gōng  

(2) 通“工”。女工,从事手工劳动的女性 [female worker;woman worker]

农夫释耒,红女下机。——《汉书·郦食其传》

吾已食禄,又夺园夫女红利虖。——《汉书·董仲舒传》

(3) 通“功”。

(4) 功服。丧服名 [livery of grief;mouring apparel]

服大红十五日,小红十四日。——《汉书·景帝纪》

(5) 劳绩,功绩 [merits and achivements]

雕文刻镂,伤农事者也;锦绣纂组,害女红者也。——《汉书·景帝纪》

(6) 另见 hóng  

基本词义

红的拼音:

hóng  

〈词性:形〉

(1) (形声。从糸(   ),表示与线丝有关,工声。本义:粉红色)

(2) 同本义 [pink]

红,帛赤白色也。——《说文》。段注:“按,此今人所谓粉红、桃红也。”

缙红繎。——《急就篇》。颜注:“红,色赤而白也。”

红,绛也,白色似绛者也。——《释名·释采帛》

红紫不以为亵服。——《论语·乡党》

(3) 又如:红衣(荷花瓣儿);红香(花瓣);红脂(蟹黄)

(4) 后也指各种红色 [red]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唐· 白居易《忆江南》

(5) 又如:红巾(红色巾。对绿林好汉的称呼,因为他们常用红巾包头,史籍上因称红巾);红灼灼(形容鲜红);红颩颩(亦作“红彪彪”。形容鲜红);红轮(红日)

(6) 象征革命、进步 [Red;revolutionary]。如:红区;红军

(7) 指得宠、出名、走运或事业兴旺等 [very popular]。如:红人;红火;红角儿

词性变化

红的拼音:

hóng  

〈词性:名〉

(1) 美人的代称 [beauty]。如:红泪(泛指女子的眼泪);红袖(指美女);红闺(少女的卧房,同红楼);红袖添香(指有美女相伴)

(2) 红色物品 [red]

(3) 红衣服或红布。如:穿红带绿的妇女

(4) 染料。如:酸性红;碱性红;红点子(清代官吏的委任状,对人名和日期一定要用红笔点圈、钓一下);红椅子(旧时榜文最后一名底下常用红笔勾记,表示名单终止。后因称最后一名“坐红椅子”)

(5) 胭脂。如:对脸敷红

(6) 红绫等织物 [red silk]——旧时常用作礼物。如:红抹额(束在额头上的红巾);红勒帛(用红帛制的腰带);红罗(红帛);红缨帽子(清朝的礼帽,帽上披有红缨)

(7) 血的婉辞 [blood]。如:吐红(吐血);下红(便血或女性生殖道出血);红铅(妇女月经);红刀子(带血的刀子)

(8) 花的代称,花多红色,故借红代花 [flower]

晓看红湿处。——唐· 杜甫《春夜喜雨》

(9) 又如:红芳(指红花);红林(盛开红花的树林);红萼(红花);红葩(红花)

(10) 喜事,嫁娶庆贺之事 [weddings]。如:红白(红事与白事);红白大礼(喜事与丧事的礼仪);红鸾(算命者所说吉星中的一种,主婚配等喜事)

(11) 红利(指工商业将除去开销以外的盈余) [dividends]。如:分红(分配红利)

(12) 草名 [grass]。如:红草(即荭草。泛指红色的草);红兰(兰草的一种)

(13) 顺利;成功 [symbol of success]。如:他唱戏唱红了

(14) 春秋时鲁国地名。在今山东省境内 [Hong]

秋,蒐于红。——《春秋》

红的拼音:

hóng  

〈词性:动〉

(1) 变红,呈现红色 [redden]。如:红头涨脸(发怒时面色泛红的样子);红蚕(老熟的蚕,体呈红色,故称);红兽(烧红的兽炭)

(2) 另见 gōng  

常用词组

红案,红案儿、红白喜事、红斑痤疮、红榜、红包,红包儿、红宝石、红不棱登、红布、红茶、红场、红尘、红澄澄、红蛋、红得发紫、红灯、红豆、红粉、红封、红汞、红光满面、红海、红河、红花、红火、红角,红角儿、红军、红口白牙、红利、红痢、红脸、红脸赤颈、红领巾、红楼梦、红绿灯、红罗、红煤、红模子、红娘、红女、红牌、红喷喷、红扑扑、红旗、红人、红润、红色、红色保险箱、红烧、红烧肉、红十字会、红事、红薯、红水河、红头文件、红外线、红卫兵、红细胞、红绡、红小鬼、红心、红星、红颜薄命、红眼、红眼病、红艳、红艳艳、红药、红药水、红衣主教、红殷殷、红缨枪、红与黑、红晕、红运、红枣、红肿、红妆、红装

  拼音    注音  ㄊ一ˋ   
部首  歹部  部外笔画  11画  总笔画  15画  
五笔  GQAH  仓颉  MNKPB  郑码  ARWL  四角  14227  结构  左右电码  3001  统一码  6BA2  笔顺  一ノフ丶一ノ丨丨一フ丶フ丨フ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殢的拼音:tì(ㄊ一ˋ)  

⒈ 滞留:“进乏梯媒退又难,强随豪贵殢长安。”

⒉ 纠缠:“要索新词,殢人含笑立尊前。”

⒊ 困于;沉溺于:“犹自殢于酒色而不思讨贼。”

统一码

殢字UNICODE编码U+6BA2,10进制: 27554,UTF-32: 00006BA2,UTF-8: E6 AE A2。

殢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异体字

English

be in great difficulty, greatly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殢的拼音:   

〈词性:形〉

(1) 困扰;纠缠 [perplex]

外人不知呵,都只说,殢君王是我这庸姿劣貌。——洪昇《长生殿·絮阁》

(2) 滞留 [stay]

长随豪贵殢长安。—— 罗隐《西京崇德里居》

(3) 沉溺于 [indulge]。

(4) 如:殢云,殢云尤雨(喻男女之间的缠绵欢爱)

  拼音  cuì   注音  ㄘㄨㄟˋ   
部首  羽部  部外笔画  8画  总笔画  14画  
五笔  NYWF  仓颉  SMYOJ  郑码  YTOE  四角  17408  结构  上下电码  5050  区位  2068  统一码  7FE0  笔顺  フ丶一フ丶一丶一ノ丶ノ丶一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翠的拼音:cuì(ㄘㄨㄟˋ)  

⒈ 绿色:翠绿。苍翠。翠微(青绿的山色,亦泛指青山)。

⒉ 〔翠鸟〕属鸣禽类,形似杜鹃,嘴长,头部深橄榄色,有青绿色斑纹,背青绿色,腹赤褐色,尾短,捕食小鱼。

⒊ 指“翡翠”(硬玉):翠玉。翠镯。珠宝翠钻。

统一码

翠字UNICODE编码U+7FE0,10进制: 32736,UTF-32: 00007FE0,UTF-8: E7 BF A0。

翠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翠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翆臎

汉英互译

emerald green、jade green

造字法

形声:从羽、卒声

English

color green; kingfisher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翠的拼音: cuì  

〈词性:名〉

(1) (形声。从羽,卒声。本义:翠鸟)

(2) 鸟名,翠鸟。又专指雌性的翠鸟 [kingfisher]

(3) 又如:翠以羽自残(翡翠鸟因羽色之美而被残杀。比喻人因有才而遭嫉害);翠毛(翠鸟的羽毛);翠羽(翠鸟的羽毛。古代多用作饰物);翠禽(翠鸟)

(4) 翠鸟的羽毛,可作装饰品 [feathers of kingfishers]。如:翠翘(古时女子首饰名。形似翠鸟尾上的长羽);翠华(指皇家仪仗中用翠鸟羽毛装饰而成的旗帜)

(5) 又指青、绿、碧色的玉石 [green jade]。如:翠纯珠围(绕以翡翠,围以珠玉);翠冠(翠玉所饰之冠);翠佩(翠玉的佩饰。亦借指美女)

词性变化

翠的拼音: cuì  

〈词性:形〉

(1) 青、绿、碧之类的颜色 [bluish green]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其三)》

青树翠蔓。——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2) 又如:翠樾埭(绿荫覆盖的堤坝);翠筠(绿竹);翠微(青葱的山色);翠屏(山名。亦指山色苍翠如屏);翠羽(青绿色的鸟羽)

(3) 与美人有关的。一般为美丽的意思 [beautiful]。如:翠眉(用黛螺画的眉。比喻美人的眉毛);翠蛾(用黛点色的蛾属。指美人的眉毛。也指美人)

(4) 色调鲜明 [bright]。如:翠旃(色泽鲜明的曲柄旗);翠墨(色泽鲜明的墨;色泽鲜明的字迹);翠灿(鲜明的样子)

常用词组

翠碧、翠柏、翠蓝、翠绿、翠鸟、翠生生、翠微、翠玉

尤红殢翠:成语接龙顺接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