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猿悲鹤怨的意思

yuánbēiyuàn

猿悲鹤怨



拼音yuán bēi hè yuàn

注音ㄩㄢˊ ㄅㄟ ㄏㄜˋ ㄩㄢˋ

解释猿和鹤凄厉地啼叫。

出处宋 朱熹《送籍溪胡丈赴馆供职》诗之二:“猿悲鹤怨因何事?只恐先生袖手归。”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猿悲鹤怨是中性词。

繁体猨悲鶴怨

近义猿啼鹤唳、猿惊鹤怨、猿啼鹤怨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yuán   注音  ㄩㄢˊ   
简体部首  犭部  部外笔画  10画  总笔画  13画  
繁体部首  犬部  
五笔  QTFE  仓颉  KHGRV  郑码  QMJR  四角  44232  结构  左右电码  3737  区位  5219  统一码  733F  笔顺  ノフノ一丨一丨フ一ノフ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猿的拼音:yuán(ㄩㄢˊ)  

⒈ 哺乳动物,与猴相似,比猴大,颊下没有囊,没有尾巴,猩猩、大猩猩、长臂猿等都是:猿猴。猿人。

统一码

猿字UNICODE编码U+733F,10进制: 29503,UTF-32: 0000733F,UTF-8: E7 8C BF。

猿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猿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猨蝯

汉英互译

ape、jackanapes、monkey

造字法

形声:从犭、袁声

English

ap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猿的拼音:

猨、蝯 yuán  

〈词性:名〉

(1) (形声。从犬,袁声。猿似犬,故从犬。本义:灵长类动物,形态与猴相似) 同本义 [ape]

蝯善援,禺属。——《说文》。通常写作“猨、猿”。

貉逾汶则死。——《考工记·总目》。注:“貉或为猨。谓善缘木之猨也。”

毋教猱升木。——《诗·小雅·角弓》。传:“猱,猨属。”

猿狙之便自山林来。——《庄子·天地》

猿之所以寿者,好引其末,是故气四越。——汉· 董仲舒《春秋繁露》

(2) 又如:猿猴献果(指将人的四肢在胸前捆在一起的姿势);猿狖(猿猴);猿眩(猿临悬崖而目眩。极言险峻);猿臂(臂长如猿,运用自如,亦比喻攻守自如的作战形势)

常用词组

猿猴、猿人

  拼音  bēi   注音  ㄅㄟ   
部首  心部  部外笔画  8画  总笔画  12画  
五笔86  DJDN  五笔98  HDHN  仓颉  LYP  郑码  KCWZ  四角  11331  结构  上下电码  1896  区位  1715  统一码  60B2  笔顺  丨一一一丨一一一丶フ丶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悲的拼音:bēi(ㄅㄟ)  

⒈ 伤心,哀痛:悲哀。悲伤。悲怆。悲痛。悲切。悲惨。悲凉。悲愤。悲凄。悲恸。悲吟。悲壮。悲观。悲剧。乐极生悲。

⒉ 怜悯:悲天悯人。

统一码

悲字UNICODE编码U+60B2,10进制: 24754,UTF-32: 000060B2,UTF-8: E6 82 B2。

悲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悲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sad、doleful、sorrowful

相关字词

哀、欢、喜

造字法

形声:从心、非声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悲的拼音: bēi  

〈词性:形〉

(1) (形声。从心,非声。本义:哀伤;痛心)

(2) 同本义 [grieved;sad]

悲,痛也。——《说文》

悲,伤也。——《广雅》

忧心且悲。——《诗·小雅·鼓钟》

我心伤悲。——《诗·召南·草虫》

并于肺则悲。——《素问·宣明五气篇》

至于悲谷。——《淮南子·天文》。注:“西南方之大壑也。言深峻,临其上令人悲思,故名。”

何哭之甚悲也。——晋· 干宝《搜神记》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乐府诗集·长歌行》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3) 又如:悲怆(悲伤);悲怨(悲痛怨恨);悲惋(悲伤惋惜);悲吟(悲伤哀叹);悲忧(悲伤忧虑);悲郁(悲伤忧郁);悲涕(悲痛的眼泪);悲哭(悲痛号哭);悲怒(悲痛愤怒);悲疚(悲痛);悲戚(悲痛忧伤);悲恻(悲痛)

(4) 悲哀 [doleful]

故遂忍悲为汝言之。—— 清· 林觉民《与妻书》

(5) 又如:悲雨(因悲哀而泪下如雨);悲哽(悲哀哽咽)

(6) 悲壮;悲凉 [solemn and stirring]

戍角悲吟。——宋· 姜夔《扬州慢》

(7) 又如:悲角(悲壮的号角声);悲风(凄厉的风声);悲默(忧伤沉默)

(8) 悲愤 [grieved and indignation]

余闻而愈悲。——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词性变化

悲的拼音: bēi  

〈词性:动〉

(1) 眷念;怅望 [think of]

游子悲故乡。——《汉书·高帝纪》。颜师古注:“悲谓顾念也。”

(2) 又如:悲思(思念,怅念)

(3) 哀怜;怜悯 [compassion;pity]

悲予志焉。——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余悲之。——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4) 感叹,慨叹 [sigh with feeling]

悲哉世也。——明· 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

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5) 可悲 [lamentable;sad]

以此为治,岂不悲哉!——《吕氏春秋·察今》

悲的拼音: bēi  

〈词性:名〉

(1) 悲哀,伤心[sorrow]。如:悲喜交集;悲欢离合

(2) 悲叹 [sad with feeling]

发其志士之悲哉?——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3) 佛教语,愿解他人痛苦之心。悲是大乘佛教菩萨概念的基本特点[karuna]。

大悲,拔一切众生苦。——《大智度论》。又如:慈悲;大慈大悲;悲智

(4) 苦[hardworking]

吾于佗文不知蹇涩,惟作诗甚苦,悲唫累日,仅能成篇。——宋· 胡仔《杜少陵三》

常用词组

悲哀、悲不自胜、悲惨、悲楚、悲摧、悲愁、悲悼、悲愤、悲风、悲歌、悲歌、悲观、悲欢离合、悲剧、悲苦、悲凉、悲悯、悲鸣、悲凄、悲戚、悲泣、悲秋、悲切、悲伤、悲思、悲叹、悲天悯人、悲恸、悲痛、悲痛欲绝、悲惜、悲喜交集、悲喜剧、悲辛、悲壮

  拼音    注音  ㄏㄜˋ   繁体    
部首  鸟部  部外笔画  10画  总笔画  15画  
五笔  PWYG  仓颉  OGPYM  郑码  WWNR  四角  47227  结构  左右电码  7729  区位  2655  统一码  9E64  笔顺  丶フノ丨丶一一一丨一ノフ丶フ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鹤(鶴)的拼音:hè(ㄏㄜˋ)  

⒈ 鸟类的一属,全身白色或灰色,生活在水边,吃鱼、昆虫或植物:鹤立。鹤发(  )。鹤寿。鹤驾。鹤长凫短。

统一码

鹤字UNICODE编码U+9E64,10进制: 40548,UTF-32: 00009E64,UTF-8: E9 B9 A4。

鹤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鹤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鶴靍寉䳽

汉英互译

crane

造字法

形声

English

crane; Grus species (various)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鹤的拼音:

  

〈词性:名〉

(1) (形声。从鸟,隺(   )声。本义:鹤科各种类鸟的统称,皆为大型涉禽)同本义 [crane],包括一小组体高的涉禽,外形如鹭但构造较接近于秧鸡,通常大于鹭,与鹭不同的是有分裂的颅骨,羽毛更紧密,部分秃顶,嘴较钝并在近中央处有较大鼻孔,后趾向上抬起

鹤,似鹄长喙。——《广韵》

鹤鸣于九皋。——《诗·小雅·鹤鸣》

腾群鹤于瑶光。——《楚辞·刘向·九叹·远游》

(2) 又如:鹤音(鹤鸣声);鹤侣(鹤的伴侣);鹤唳(鹤鸣);鹤胫(鹤的小腿);鹤语(鹤的叫声)

词性变化

鹤的拼音:

  

〈词性:形〉

比喻白色 [white]。如:鹤发(白发,发白如鹤羽);鹤素(白鹤);鹤首(白头);鹤发松姿(白头松姿。形容人虽老犹健)

常用词组

鹤发童颜、鹤立鸡群

  拼音  yuàn   注音  ㄩㄢˋ   
部首  心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9画  
五笔  QBNU  仓颉  NUP  郑码  RSYW  四角  27331  结构  上下电码  1841  区位  5225  统一码  6028  笔顺  ノフ丶フフ丶フ丶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怨的拼音:yuàn(ㄩㄢˋ)  

⒈ 仇恨:怨恨。恩怨。宿怨。怨仇。怨敌。怨府(大家怨恨的对象)。怨声载道。

⒉ 不满意,责备:埋(mán   )怨。抱怨。怨言。任劳任怨。

统一码

怨字UNICODE编码U+6028,10进制: 24616,UTF-32: 00006028,UTF-8: E6 80 A8。

怨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怨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㤪惌愠慍㥐

汉英互译

complain、enmity、resentment

相关字词

恩、德

造字法

形声:下形上声

English

hatred, enmity, resentmen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怨的拼音: yuàn  

〈词性:动〉

(1) (形声。从心,夗( yuàn  )声。本义:怨恨;仇恨)

(2) 同本义 [rankle;grudge]

怨,恚也。——《说文》

曰怨乎。——《论语》。皇疏:“恨也。”

施行得理,谓之德。反德为怨。——《贾子道术》

不怨人取之。——《淮南子·说山》

天子甚怨。——《汉书·李广苏建传》

人怨恶其君。——清· 黄宗羲《原君》

怨颇兴。——清· 张廷玉《明史》

怨愤所积。——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3) 又如:怨怅(怨畅。怨恨);怨谤(怨恨诽谤);怨恶(怨恨憎恶);怨艾(悔恨自己的错误);怨詈(怨恨并咒骂);恩怨(恩惠和仇恨);宿怨(旧有的怨恨);怨痛(怨恨哀痛)

(4) 责怪;埋怨 [blame;reproach;complain]

羌笛何须怨杨柳。——唐· 王之涣《凉州词》

天下怨谤。——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5) 又

胥怨者民也。

盘庚不为怨者故

(6) 又如:抱怨(埋怨);怨咎(埋怨责备);怨思(抱怨迂居,怀念故土);怨责(埋怨责怪)

(7) 讥讽 [satirize]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论语》

(8) 又如:怨刺(讽刺);怨讥(讥讽)

(9) 别离 [take leave]。如:怨旷(长期别离;女无夫,男无妻);怨妇(丧夫或丈夫别离很久的妇人)

(10) 哀怨 [plaintif;sad]

乐不乐者,其民必怨,其生必伤。——《吕氏春秋》。高诱注:“怨,悲。”

痛灵根之夙陨,怨具尔之多丧。——晋· 陆机《叹逝赋》

(11) 又如:怨切(悲切);怨咽(哀伤呜咽);怨秋(悲秋);怨切(悲切);怨笛(哀怨幽咽的笛声);怨情(悲怨的情怀);怨调(哀怨的曲调);怨惜(悲怨惋惜)

词性变化

怨的拼音: yuàn  

〈词性:名〉

(1) 仇恨,怨仇[animosity;enmity]

此百世之怨。——《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是积怨畜祸也。——《史记·商君列书》

举公义,辟私怨。——《墨子·尚贤》

(2) 怨家[enemy;foe]

外举不辟怨。——《礼记·儒行》

常用词组

怨不得、怨毒、怨怼、怨愤、怨府、怨恨、怨悔、怨怒、怨女、怨偶、怨气、怨入骨髓、怨声、怨声载道、怨天尤人、怨天怨地、怨望、怨言、怨尤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