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yuán cáng xióng yuán
注音ㄩㄢˊ ㄘㄤˊ ㄒㄩㄥˊ ㄩㄢˊ
解释猿藏:猿藏身之处;熊缘:熊不舍离家的地方。指猿和熊的巢窟
出处宋·叶廷珪《海录碎事·人事·隐逸》:“段成式《谷隐书事》云:随樵劫猿藏,限石觑熊缘。”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猿藏熊缘是中性词。
动物生肖牛,虎,蛇
猿的拼音:yuán(ㄩㄢˊ)
⒈ 哺乳动物,与猴相似,比猴大,颊下没有囊,没有尾巴,猩猩、大猩猩、长臂猿等都是:猿猴。猿人。
猿字UNICODE编码U+733F,10进制: 29503,UTF-32: 0000733F,UTF-8: E7 8C BF。
猿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猿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猨蝯
ape、jackanapes、monkey
形声:从犭、袁声
ape
详细解释◎ 猿的拼音:
猨、蝯 yuán
〈词性:名〉
(1) (形声。从犬,袁声。猿似犬,故从犬。本义:灵长类动物,形态与猴相似) 同本义 [ape]
蝯善援,禺属。——《说文》。通常写作“猨、猿”。
貉逾汶则死。——《考工记·总目》。注:“貉或为猨。谓善缘木之猨也。”
毋教猱升木。——《诗·小雅·角弓》。传:“猱,猨属。”
猿狙之便自山林来。——《庄子·天地》
猿之所以寿者,好引其末,是故气四越。——汉· 董仲舒《春秋繁露》
(2) 又如:猿猴献果(指将人的四肢在胸前捆在一起的姿势);猿狖(猿猴);猿眩(猿临悬崖而目眩。极言险峻);猿臂(臂长如猿,运用自如,亦比喻攻守自如的作战形势)
猿猴、猿人
藏的拼音:cáng(ㄘㄤˊ)
⒈ 隐避起来:埋藏。包藏。藏奸。藏匿。隐藏。蕴藏。藏污纳垢。
⒉ 收存起来:收藏。藏品。藏书。储藏。
藏的拼音:zàng(ㄗㄤˋ)
⒈ 储放东西的地方:藏府。宝藏。
⒉ 道教、佛教经典的总称:道藏。大藏经。三藏(佛教经典“经”、“律”、“论”三部分)。
⒊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西藏自治区和青海、四川等省:藏族。
⒋ 中国西藏自治区的简称。
⒌ 古同“臟”。
藏字UNICODE编码U+85CF,10进制: 34255,UTF-32: 000085CF,UTF-8: E8 97 8F。
藏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藏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臟蔵臧匨䒙
conceal、hide、store
躲、匿、露
形声:从艹、臧声
hide, conceal; hoard, store up
详细解释◎ 藏的拼音: cáng
〈词性:动〉
(1) (形声,臧声。本义:把谷物保藏起来)
(2) 储积,收藏 [store]
农夫春耕夏耘,秋敛冬藏。——《墨子·三辩》
子不闻藏书者乎?——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3) 又如:矿藏;收藏(收集保藏)
(4) 隐匿 [hide]
藏,匿也。——《说文新附》
慢藏海盗。——《易·系辞上》
即藏其尸,持童抵主人所。——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见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鱼鳖之藏也。——《吕氏春秋·察今》
(5) 又如:藏掩(遮盖,隐瞒);藏拙(因怕丢丑而不显露自己的技能和意见);藏娇(把娇娃藏起来。指娶妾别居);藏名(隐匿名声)
(6) 怀有 [nurse]。如:包藏;藏怒(怀藏怒火;怀恨于心)
藏红花、藏蓝、藏历、藏青、藏戏
熊的拼音:xióng(ㄒㄩㄥˊ)
⒈ 哺乳动物,体大,尾短,四肢短而粗,脚掌大,能直立行走,也能攀树,种类很多,有“棕熊”、“白熊”、“黑熊”等:狗熊(即“黑熊”)。熊掌。熊白(熊背上的脂肪,白色,珍贵食品)。熊胆(熊的胆,可入药)。熊包(喻无能的人,废物)。
⒉ 方言,指斥责:挨了一顿熊。
⒊ 姓。
熊字UNICODE编码U+718A,10进制: 29066,UTF-32: 0000718A,UTF-8: E7 86 8A。
熊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熊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熋能㷱
bear
形声:从灬、能声
a bear; brilliant; bright; surname
详细解释◎ 熊的拼音: xióng
〈词性:名〉
(1) (形声。从能,炎省声。能,“熊”。本义:动物名)
(2) 属于食肉目熊科(Ursidae)的一种大型笨重的哺乳动物 [bear]
熊兽似豕,山居各蛰。——《说文》
熊虎丑,其子狗。又罴如熊,黄白文。——《尔雅》
黄能入于寝门。——《国语·晋语》。字误能,按,罴即熊类之大而猛者,能拔树木,今俗谓之人熊。
(3) 有长而粗的毛,退化的尾,脚掌大,既食肉,也食果实和昆虫,虽然通常笨拙迟钝,也能在短距离内迅速行动,尤其是在崎岖或陡峭的地形上。又指使人感到像熊一样的人;特指在粗暴无礼、笨拙粗野、呆滞强壮方面。如:熊罴(熊和罴。指猛兽;常比喻勇猛之士);熊罴之兆(指生儿子的兆头);熊足(熊蹯、熊掌。熊的脚掌。一种珍贵的食品);熊席(熊皮坐席)
(4) 古代以熊皮为饰的箭靶 [target decorated with bear-fur]
有熊侯。——《仪礼·乡射礼》
(5) 又如:熊侯(饰以熊皮的箭靶)
(6) 古州名 [Xiong prefecture]
熊、 谷二州在度内,不取,敦邻好也。——《新唐书》
(7) 姓
◎ 熊的拼音: xióng
〈词性:形〉
(1) 通“雄”。雄性 [male]
及赞戎律,熊武斯裁。——《北史·羊祉传》
(2) 软弱,无能 [weak;incompetent;incapable]。如:熊包;人熊被人欺,马熊被人骑
◎ 熊的拼音: xióng
〈词性:动〉
斥骂 [rebuke]。如:我把他狠狠地熊了一顿
熊包、熊猫、熊腰虎背、熊掌
缘(緣)的拼音:yuán(ㄩㄢˊ)
⒈ 因由,因为:缘由。缘何(为何,因何)。缘故。缘起。
⒉ 宿命论认为人与人之间命中注定的遇合机会,泛指人与人或人与事物之间发生联系的可能性:缘分(fèn )。化缘。姻缘。一面之缘。
⒊ 沿,顺着:缘法(沿袭旧法)。缘木求鱼。
⒋ 边:边缘。
缘字UNICODE编码U+7F18,10进制: 32536,UTF-32: 00007F18,UTF-8: E7 BC 98。
缘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缘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緣縁
along、edge、predestined relationship、reason、costa
形声:左形右声
hem, margin; reason, cause; fate
详细解释◎ 缘的拼音:
緣 yuán
〈词性:名〉
(1) 器物的边沿 [edge;brink;fringe]
低下头去把嘴唇搁在杯缘。——茅盾《蚀·追求》
(2) 又如:缘石(砌筑在车行道与人行道之间的长条形石块或混凝土块,用以保护人行道并使车行道的路边水流通畅);缘海(边缘海;沿海,接海);缘边(沿边。指边境)
(3) 原故,理由 [cause;reason]
璞皆知其名姓及巧诈缘由。—— 沈约《宋书》
(4) 因缘;缘分 [lucky chance;lot or luck by which people are brought together;predestined relationship]
渠会永无缘。——《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5) 又
言谈大自缘。
画与书法为缘。——蔡元培《图画》
(6) 又
画与建筑雕刻为缘。
(7) 又如:缘悭(无缘分);缘业(姻缘);缘会(缘分);缘契(缘分);缘便(机缘便利);缘悭一面(无缘相见);缘悭分浅(缺少缘分)
◎ 缘的拼音:
緣 yuán
<连>
(1) 因为;由于 [because]
缘物之情。——《吕氏春秋·慎行论》
缘愁似个长。——唐· 李白《秋浦歌》
缘土气有早晚。——宋· 沈括《梦溪笔谈》
(2) 又如:缘何(因何,为何);缘坐(因牵连而获罪。同连坐);缘底(因何;为什么)
◎ 缘的拼音:
緣 yuán
〈词性:动〉
(1) 向上爬,攀援 [climp up]
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孟子·梁惠王上》
(2) 又如:缘竿(杂技的一种。即爬竿的特技);缘木(爬树);缘心(攀援事物之心);缘竿(杂技中的爬竿节目);缘跻(攀登)
(3) 牵连 [involve]
百姓有罪,皆案之以法,其缘坐则老幼不免。——《隋书·刑法志》
(4) 又如:缘坐(连坐。因牵连而获罪);缘累(牵累)
(5) 沿着;顺着 [along]
缘之以方城。——《荀子·议兵》
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畮,则畜积足。(南畮,泛指农田;畮,通“亩”。)——汉· 贾谊《论积贮疏》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晋· 陶潜《桃花源记》
(6) 又如:缘头上脸(借故寻事);缘例(沿袭惯例);缘情体物(顺导性情,描摹物状);缘手(随手;顺手);缘情(因循人情;顺乎人情);缘习(因袭)
◎ 缘的拼音:
緣 yuán
〈词性:介〉
(1) 因凭借 [depend on]
则缘耳而知声可也,缘月而知形可也。——《荀子·正名》
(2) 又如:缘私(因公便私,假公济私);缘循(杖物而行,不能自立);缘附(攀附;依附);缘傅(缘附;依附);缘夤(夤缘。攀附上升。指拉拢关系)
(3) 另见 yuàn
缘簿、缘分、缘故、缘木求鱼、缘绳下降、缘起、缘饰、缘丝、缘因、缘由
◎ 缘的拼音:
緣 yuàn
〈词性:名〉
(1) (形声。从糸( mì ),彖( tuàn )声。从糸,与衣物有关。本义:古时衣服的边饰)同本义 [hem]
缘,衣纯也。——《说文》
缘谓之纯。——《尔雅》。注:“衣缘饰也。”
缘广寸半。——《礼记·玉藻》。注:“饰边也。”
常衣大练,裙不加缘。——《后汉书》
(2) 又如:衣缘(衣边)
◎ 缘的拼音:
緣 yuàn
〈词性:动〉
(1) 给衣履等物镶边或绲边 [edge with lace;rim with lace,border,etc.]。如:缘领(为衣领绲边);缘鞋口(给鞋帮沿边);缘口(绲边;沿条儿);缘缋(镶边绘画。比喻文饰)
(2) 另见 yu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