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鸢飞鱼跃的意思

yuānfēiyuè

鸢飞鱼跃



拼音yuān fēi yú yuè

注音ㄩㄢ ㄈㄟ ㄩˊ ㄩㄝˋ

解释鸢:老鹰。鸟在天空中飞翔;鱼在水中跳跃。形容万物各得其所、放任自然的乐趣。

出处《诗经 大雅 旱麓》:“鸢飞戾天,鱼跃于渊。”

例子陈毅《由北京到广州》:“清水池塘傍茅舍,鸢飞鱼跃竹万竿。”

正音“鸢”,不能读作“yì”。

辨形“鸢”,不能写作“鸳”。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含褒义。

感情鸢飞鱼跃是褒义词。

繁体鳶飛魚躍

近义鱼跃鸢飞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yuān   注音  ㄩㄢ   繁体    
部首  鸟部  部外笔画  3画  总笔画  8画  
五笔86  AQYG  五笔98  AYQG  仓颉  IPPYM  郑码  HSRZ  四角  43127  结构  上下电码  7687  区位  8016  统一码  9E22  笔顺  一フ丶ノフ丶フ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鸢(鳶)的拼音:yuān(ㄩㄢ)  

⒈ 鸟,鹰科,头顶及喉部白色,嘴带蓝色,体上部褐色,微带紫,两翼黑褐色,腹部淡赤,尾尖分叉,四趾都有钩爪,捕食蛇、鼠、蜥蜴、鱼等(俗称“老鹰”):鸢色(茶褐色)。纸鸢(风筝)。

统一码

鸢字UNICODE编码U+9E22,10进制: 40482,UTF-32: 00009E22,UTF-8: E9 B8 A2。

鸢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鸢字收录于 现通表 。

异体字

鳶䳒䳣

汉英互译

glede

造字法

会意

English

kite; Milvus species (various)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鸢的拼音:

yuān  

〈词性:名〉

(1) 动物名。又名“老鹰” [kite]。属于鹰科的一种小型的鹰,有长而狭的翼,分叉很深的尾,薄弱的喙,两足只适于攫取昆虫和小爬行动物,也吃腐食烂肉,以善于在天上做优美持久的翱翔著称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南朝梁· 吴均《与朱元思书》

(2) 又如:鸢肩(指上耸似鸢的肩膀);鸢蹲(蹲伏如鸢。比喻怀才而贫困踬伏);鸢飞鱼跃(比喻化育流行,万物各得其所);鸢肩羔膝(耸肩屈膝。形容卑微的样子);鸢肩鹄颈(耸肩伸颈。形容伏案冥思苦想之状)

常用词组

鸢飞戾天

  拼音  fēi   注音  ㄈㄟ   繁体    
部首  飞部  部外笔画  0画  总笔画  3画  
五笔  NUI  仓颉  NO  郑码  YDAT  四角  12013  结构  单一电码  7378  区位  2341  统一码  98DE  笔顺  フ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飞(飛)的拼音:fēi(ㄈㄟ)  

⒈ 鸟类或虫类等用翅膀在空中往来活动:飞天(佛教壁画或石刻中的空中飞舞的神)。飞跃。飞鸟。

⒉ 在空中运动:飞雪。火箭飞向太空。

⒊ 形容极快:飞驶。飞黄腾达(喻人骤然得志,官位升迁快)。

⒋ 极,特别地:刀子飞快。

⒌ 无根据的、无缘无故的:流言飞语。

⒍ 像架在空中的形状:飞桥。飞阁。

⒎ 感情的表达与传递:飞眼。

统一码

飞字UNICODE编码U+98DE,10进制: 39134,UTF-32: 000098DE,UTF-8: E9 A3 9E。

飞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飞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飛蜚亴

汉英互译

fly、swiftly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fly; go quickly; dart; high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飞的拼音:

fēi  

〈词性:动〉

(1) (象形。小篆字形,下面象展开的双翼,上面象鸟首。本义:鸟飞)

(2) 同本义 [(bird) fly]

飛,鸟翥也。象张翼之形。——《说文》

飞鸟遗之音。——《易·小过》

明珠弹于飞肉。——《太玄·唐》。注:“飞肉,禽鸟也。”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唐· 张志和《渔歌子》

鸟倦飞而知还。——晋· 陶渊明《归园田居》

鸢飞戾天者。——吴均《与朱元思书》

(3) 又如:飞凫(飞翔的凫鸟);飞翰(飞翔的小鸟);飞鸿(飞翔中的鸿雁)

(4) 泛指飞翔 [fly]

飞龙在天。——《易·乾》

彗孛飞流。——《汉书·天文志》。注:“绝迹而去也。”

(5) 又如:飞虫(能飞的昆虫类);飞蝗(指善飞的蝗虫);飞鱼钩(叉鱼的钩子)

(6) 物体随风在空中飘游浮荡 [hover or flutter in the air]

桃李阴阴柳絮飞。——唐· 王维《酬部给事》

胡天八月即飞雪。——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茅飞渡江洒江郊。——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樯橹灰飞烟灭。——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7) 又如:飞絮(空中飘摇的柳絮);飞天光棍(手段高强的地痞无赖);飞火(爆竹的声音与火光);飞星(流星般迅疾)

(8) 矿物药或颜料,研成细末,置于水中以漂去其浮于水面的粗屑 [skim off]

这些颜色,咱们淘澄飞跌着。——《红楼梦》

词性变化

飞的拼音:

fēi  

〈词性:形〉

(1) 疾速 [swiftly]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乐府诗集·木兰诗》

一夜飞渡镜湖月。——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2) 又如:飞风(迅速;飞快);飞云掣电(形容迅疾);飞骑(像飞一般奔驰的马);飞报(迅速报告);飞递(迅速递送);飞札(飞速写成的信件或诗笺)

(3) 没有根据的 [groundless;unfounded]

乃悬飞书诽谤,下狱死。——《后汉书·梁松传》

(4) 又如:飞飞扬扬(议论纷纷);飞扎(凭空陷害;敲诈勒索);飞言(没有根据的话。同飞语、蜚语、流言)

(5) 不具姓名的 [anonymous]

飞书者,无根而至若飞来也。——《后汉书·梁松传》注

(6) 又如:飞书(不具姓名的书信。即匿名信);飞章(不具姓名而诬害他人的书信。同飞书);飞条(匿名信。同飞书)

(7) 意外的 [unexpected;accidental]。如:飞灾(意外的灾祸);飞变(报告紧急事变的文书);飞祸(意外之灾祸。也作飞来祸、飞来横祸、飞殃走祸、飞灾横祸);飞谤(意料之外所传出的诽谤之言)

(8) 凌空,高 [high]

燕巢于飞幕之上。——丘迟《与陈伯之书》

(9) 又如:飞陛(高耸的台阶);飞观(飞阁,高耸的楼观)

(10) 通“肥”( féi  )。肌肉丰满 [be fat and plump]

文君为我端著兮,利飞遁以保名。——《后汉书·张衡传》

飞遁离俗。——曹植《七启》

飞的拼音:

fēi  

〈词性:名〉

(1) 禽鸟和有翅的小虫 [bird and insect]。如:飞潜(飞禽和水生动物);飞肉(指鸟);飞走(飞禽与走游);飞翮(指鸟);飞虫(飞鸟的别称)

(2) 奔驰的马 [quick horse]

今陛下骋六飞,驰不测山。——《汉书》。颜师古注引 如淳曰:六马之疾若飞也。

(3) 飞星,流星的一种 [fly star]

彗孛飞流。——《汉书》

飞的拼音:

fēi  

〈词性:副〉

表示程度,相当于“很”、“极” [very]。如:农民们说话是飞灵的飞红(鲜红,通红);飞利(非常锋利);飞智(突然产生的念头或智谋)

常用词组

飞奔、飞驰、飞船、飞弹、飞刀、飞地、飞碟、飞短流长、飞蛾投火、飞红、飞黄腾达、飞机、飞机场、飞溅、飞快、飞来飞去、飞来横祸、飞灵、飞龙乘云、飞毛腿、飞跑、飞禽、飞禽走兽、飞沙走砾、飞沙走石、飞升、飞逝、飞速、飞腾、飞舞、飞翔、飞行、飞行员、飞絮、飞檐走壁、飞眼,飞眼儿、飞扬、飞扬跋扈、飞跃、飞越、飞涨、飞针走线、飞舟、飞转

  拼音    注音  ㄩˊ   繁体    
部首  鱼部  部外笔画  0画  总笔画  8画  
五笔  QGF  仓颉  NWM  郑码  RA  四角  27106  结构  上下电码  7625  区位  5167  统一码  9C7C  笔顺  ノフ丨フ一丨一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鱼(魚)的拼音:yú(ㄩˊ)  

⒈ 脊椎动物的一类,生活在水中,一般有鳞和鳍,用鳃呼吸,冷血:鱼虾。鱼虫。鱼网。鱼跃。鱼贯(像鱼游一样先后相续)。鱼雁(书信,信息)。鱼米乡。鱼尾纹。鱼目混珠。鱼质龙文(喻虚有其表)。

⒉ 姓。

统一码

鱼字UNICODE编码U+9C7C,10进制: 40060,UTF-32: 00009C7C,UTF-8: E9 B1 BC。

鱼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鱼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barracuda、fish

造字法

象形:像鱼形

English

fish; surname; KangXi radical 195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鱼的拼音:

  

〈词性: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鱼形。本义:一种水生脊椎动物)

(2) 完全水生并在水中呼吸的有头冷血脊椎动物,包括圆口类、板鳃类和具有软骨或硬骨骨骼的高等有鳃水生脊椎动物 [fish]

鱼,水虫也。象形。鱼尾与燕尾相似。——《说文》

豚鱼吉。——《易·中孚》

鱼木精。——《论衡·指瑞》

鱼十有五。——《仪礼·特牲礼》

鱼网之设。——《诗·邶风·新台》

鲜鱼曰脡祭。——《礼记·曲礼》

鱼上冰,獭祭鱼。——《吕氏春秋》

白鱼跃入王舟中。——《史记·周本记》

(3) 又如:鱼鲩冠儿(女道士戴的鱼脑骨似的尖形帽子);鱼鳞册(“鱼鳞图册”的简称。官府为征派赋役而编造的土地薄册);鱼烂(像鱼鳞那样成了一小块一小块的);鱼轩(用鱼皮装饰的一种车辆,为贵妇乘用);鱼脍(切得很细的鱼肉。特指生食的鱼片);鱼市(批售鱼类的市场);鱼质龙文(外貌似龙,而实质为鱼。比喻虚有其表);鱼米(鱼类和米粮);鱼秧(比鱼苗稍大的小鱼);鱼鱼雅雅(形容威仪整肃的样子。因为鱼贯行,鸦飞成阵)

(4) 某些像鱼的水生动物 [aquatic animal resembling a fish]

鱼甲烟聚,貝胄星罗。——《文选·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

(5) 又如:鱼甲(鲨鱼皮铠甲);鱼须(鲨鱼的须);鲸鱼;鳄鱼;甲鱼;鲵鱼

(6) 两眼白色的马 [horse with white eyes]

(7) 中医穴位名。指手拇指(或足姆趾)后方的掌(或跖)骨处有明显肌肉隆起,状如鱼腹的部位 [fish]

大渊,鱼后一寸陷者中也,为腧。——《灵枢经》

(8) 唐代作为符信用的铜鱼符 [copper-fish tally]。如:鱼契(鱼形的符信);鱼符(意同鱼契)

(9) 古代木制成鱼形的信函 [wooden-fish box]。如:鱼素(书信);鱼书(书信);鱼沉雁杳(比喻音信断绝);鱼肠尺素(指书信);鱼鸿(代指送信人);鱼幅(书信);鱼封(书信)

(10) 姓

词性变化

鱼的拼音:

  

〈词性:动〉

(1) “渔”的古字。打鱼,捕鱼 [fish]

以佃以鱼。——《易·系辞下》

公将如棠观鱼者。——《左传·隐公五年》

抛掉一官如粪壤,好随鱼舸此中间。——宋· 孔武仲《自实丰仓归》

(2) 又如:鱼罟(鱼网);鱼户(捕渔之家);鱼船(钓鱼或捕鱼的船只);鱼钓(钓鱼);鱼榔(捕鱼时用来惊鱼入网的木棒);鱼舸(渔船。又作“鱼舲”);鱼罩(捕鱼竹罩)

常用词组

鱼白、鱼白、鱼鳔、鱼饼、鱼舱、鱼池、鱼翅、鱼唇、鱼刺、鱼肚、鱼肚白、鱼饵、鱼粉、鱼肝油、鱼缸、鱼狗、鱼贯、鱼花、鱼际、鱼胶、鱼雷、鱼梁、鱼龙混杂、鱼笼、鱼篓、鱼米之乡、鱼目混珠、鱼漂、鱼肉、鱼水、鱼水情、鱼松、鱼塘、鱼网、鱼鲜、鱼汛、鱼盐、鱼雁、鱼秧子、鱼鹰、鱼游釜中、鱼跃、鱼子、鱼子酱

  拼音  yuè   注音  ㄩㄝˋ   繁体    
部首  足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11画  
五笔  KHTD  仓颉  RMHK  郑码  JIMG  四角  62184  结构  左右电码  6460  区位  5230  统一码  8DC3  笔顺  丨フ一丨一丨一ノ一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跃(躍)的拼音:yuè(ㄩㄝˋ)  

⒈ 跳:跳跃。飞跃。跃进。跃然。跃动。跃跃欲试。

统一码

跃字UNICODE编码U+8DC3,10进制: 36291,UTF-32: 00008DC3,UTF-8: E8 B7 83。

跃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跃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spring

造字法

形声:从足、夭声

English

skip, jump, frolic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跃的拼音:

yuè  

〈词性:动〉

(1) (形声。从足,翟(   )声。本义:跳跃)

(2) 同本义 [leap;jump]

跃,跳也。——《广雅》

涌趯(跃)邪阴。——《汉书·李寻传》。师古曰:“趯字与跃同。”

骐骥一跃。——《荀子·劝学》

浮光跃金。——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跃掷径出。——《聊斋志异·促织》

若将跃舞。

跃起持之。——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3) 又如:跃龙门(比喻科举考试);跃如(踊跃的样子);跃治(比喻人好炫耀以求表现);跃马横戈(骑马奔跃,横握长戈);跃动(跳动);跃跃(跳动的样子。又指跳跃迅速的样子);跃跃欲试(心动而想尝试)

(4) 上竖;上举 [lift;ascend]。如:跃龙(指皇帝登位)

词性变化

跃的拼音:

yuè  

〈词性:副〉

迅疾 [fast]。如:跃升(迅速提升);跃进(快速前进)

常用词组

跃进、跃居、跃马、跃迁、跃然、跃然纸上、跃跃欲试

鸢飞鱼跃:成语接龙顺接


成语首拼